乡镇企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A=5&rec=92&run=13

第三章 乡镇企业

第一节 个体企业

县内个体企业(原为手工业)历史悠久。传统的生产项目有酿造、榨油、造纸、木业、红炉、白铁、砖瓦、土陶、棉纺、印染等。起源早,且有较高声望的是景芝酿酒业和田家汶泮粉、石笔制作。
民国期间,红炉、木业、酿造、榨油、棉纺等业较为普及。酿造业主要集中在景芝、朱子、县城一带。1933年,全县酿酒者达300余家,年产白酒约200万公斤,仅景芝一镇就有100多户,烧锅20余座,交易值占全镇各业交易总值的50%以上。榨油业遍布城乡各地,私营油坊达80家。年产油139.5万公斤。30年代,棉花纺织最为普及。冬闲季节农家妇女多操此业,农民一般穿用自纺自织的土布。40年代,“白洋布”流行,土法纺织逐步被淘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由于连年战事不停和日伪政权的横征暴敛,县内手工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有些作坊被迫停业。
建国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个体手工业得以恢复和发展。1952年统计,全县个体手工业者2771人,年产值176.4万元,次年,对私营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组织引导个体手工业者走互助合作的道路,1956年形成高潮,全县组建手工业合作社(组)106个,4500名个体手工业者走上了合作生产、集体生产的道路,为社队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以后,县内仅存的为数不多的个体手工业者,或退工还农,或加入社队工副业组织,个体手工业所剩无几。“文化大革命”期间,手工业生产也被看作搞资本主义,受到严格的限制,个体手工业一度处于空白状态。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个体手工业被作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必要和有益的补充,予以大力提倡。1982年实行土地承包经营以后,为农民从事手工业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能工巧匠大显身手,专业户、经济联合体大量涌现,成为振兴农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1985年全县个体企业(含联合体)14694个,从业者72279人,主要从事鞋帽、服装、针织、编织、养殖、种植、酿造、首饰、木器、红炉、白铁、维修、食品、饮食服务、粮油加工、砖瓦、水泥制品、采石等项目生产,年总收入6087万元,创利润2217万元。
第二节 村(队)办企业

自1953年农村互助合作运动兴起到1956年,大部分农民加入了农业合作社。为满足社员生活和发展生产的需要,合作社将部分手工业者组织起来成立工副业组,这便是最早的村办企业。当时的主要项目有木业、红炉、砖瓦、榨油、编织、缝纫等,多为小规模手工业作坊。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原农业社内的工副业组织,除少数升格为社办企业外,大部分由生产大队统一管理,少部分归生产队所有。
“文化大革命”期间,片面强调“以粮为纲”,队办工副业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加之管理混乱,生产责任不落实,效益不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农村各项工作逐步恢复正常,队办工副业才有所发展。1977年全县有村办企业991个,7382人。80年代初,队办企业发展较快,厂家逐年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由传统的手工业生产逐步向半机械化、机械化迈进。1981年发展到1458个,19309人,年总收入3490万元,创利润1521万元。1982年始,队办企业逐步实行承包经营,即由个人或团体承包,每年除完成上交集体利润外,余者由承包者支配。1984年队改村后,队办企业改称村办企业,体制和经营方式未变。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村办企业不断增添新的活力。1985年,全县有村办企业9205个,从业人员101190人,收入24720万元,实现利润6912万元。安丘镇村办工副业总收入达6744万元,南流、景芝、黄旗堡、贾戈、凌河、白芬子等乡镇的村办工副业总收入均超过1000万元。全县有35个村的村办企业总产值过100万元,其中安丘镇的北关、西关、城里、城北和黄旗堡镇的乙甲等单位,村办企业年产值超过500万元。田家汶泮粉笔厂1905年建,1985年职工增至80人,年产粉笔120万盒,石笔22万盒。1971年始,产品出口亚、非、拉美等地13个国家和地区。乙甲食品厂1979年建,1985年职工增至700人,年产山楂饼1053吨,罐头22万个,畅销全国22个省市,产值达500万元。西关铸造厂1961年建,1985年职工增至280人,年产各种大型、重型机件2300吨,产值170万元,产品远销山西、河南、天津、东北等地。北关铝制品厂1972年建,1985年职工增至120人,主要产品有铝门窗、茶炉、酒罐、太阳能热水器等,远销各地。
第三节 乡镇(公社)办企业

1949年建国后,随着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各社、队陆续办起了工副业。1958年各公社普遍成立了铁木业联合社,主要从事铁木农具的制作和维修。随后在“大办钢铁”的鼓动下,一哄而起,纷纷办起了采矿、冶炼、化肥、酿造、食品加工、砖瓦等一大批企业,官庄、雹泉两社还建起了酒厂。年底有社办企业301个,8375人,当年仅完成产值383万元,利润甚微,有的厂严重亏损。1959年始,一些盲目上马、亏损严重的企业相继关闭、下马,至1961年上半年,全县社办企业仅剩25处,两公社酒厂也于1962年调整撤销。之后,在较长一段时间里,社办企业发展缓慢。1966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社队企业亦深受其害。进入70年代,社队积极发展工、企业,使社办企业出现了转机,厂家逐年增多,且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各公社陆续成立了服装厂(组),先后建立了黄旗堡砖瓦厂、景芝五金标牌厂、临浯重晶石矿、白芬子水泥厂、金堆电机厂、贾戈曲轴厂、白芬子塑料厂、夏坡油毡纸厂、大盛玻璃仪器厂、凌河针织厂、凌河化工厂、凌河造纸厂、凌河毛毡厂、宋官疃纤维板厂、担山水泥厂、金堆化工厂、景芝酿酒厂、红沙沟弹簧厂、庵上沸石矿、城关印刷厂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公社(乡镇)企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先后建成了官庄造纸厂、凌河印刷厂、景芝纸制品厂、景芝乳制品厂、县第三化工厂(景芝镇办)、县膨润土矿(安丘镇办)、县石墨矿(王家庄乡办)、温泉玄武石厂、温泉大理石厂、庵上碳酸钙厂、南流磷肥厂、南流化工厂、县电焊条厂(凌河镇办)、县水泵厂(大盛镇办)、县水膜除尘器厂(郚山乡办)、石埠子果品厂、官庄乳酸厂、县特种电焊条厂(赵戈乡办)、县罐头厂(石埠子乡办)、县化纤加弹厂(召忽乡办)等企业。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乡镇企业实行了多种形式的承包经济责任制,职工由“劳动在厂,分配在队,厂队结算,适当补贴”,改为月工资加奖励的分配办法,提高了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担山、赵戈、景芝、黄旗堡、大盛、郚山农修厂,先后分别改称县木工机械厂、汽缸盖厂、钢窗厂、水暖器材厂、水泵厂、拖拉机配件厂,所创新产品畅销湖南、黑龙江、新疆、内蒙古等十几个省、区,“95”系列柴油机循环冷却泵还随主机出口东南亚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贾戈曲轴厂所产各种曲轴,畅销28个省市400余个单位。膨润土矿1982年被石油部定为定点生产单位,产品销往大庆等近10个油田及50多个勘探队。水膜除尘器厂产品销往全国30个城市及朝鲜、古巴等国家。第三化工厂所产立德粉、碳酸钡,石墨矿所产精矿,远销美国、联邦德国、澳大利亚、泰国、香港等地。1985年全县乡镇办企业达427个,其中工业226个,有机械54个,建材58个,轻工42个,化工33个,食品20个,矿山19个。共有职工24522人,其中工业职工17514人。总产值15314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2600万元。实现利润1899万元,其中工业利润132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