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A=5&rec=72&run=13

第九章 畜牧业

第一节 畜禽生产

一、家畜
大家畜 建国前,县内大家畜多为牛、驴、骡、马。平原地区以牛驴为主,骡、马多为富家所养。驴的当家品种为鲁中南小型驴。贫苦农民多无牲口,农忙时向有牲口户租借。1933年,大家畜存养3.5万头,其中牛1万头,驴2万头,骡4500匹,马500匹。1933年至1936年,菜牛经青岛出口,先销于美、苏两国,后销于日本,刺激了养牛业的发展。1936年,大家畜存养量上升到5万余头,其中牛2.183万头,驴2.68万头,骡2480匹,马670匹。1938年日军侵入县内,大家畜生产遭到严重破坏。1946年下降至1.22万头,其中牛1470头,驴1.013万头,骡574头。建国后,1949年恢复到3.27万头,比1946年增加1倍多。1954年引入德州驴。1955年大家畜存养量7.26万头,比1949年增加1倍多,平均两户1头。1956年引入鲁西黄牛。是年,大家畜入社,农业机械开始应用,存养量呈下降趋势。人民公社化后,各类大家畜增减不平衡,牛、驴下降幅度大,骡、马有较大幅度的增加。1958年引进阿尔登杂种公马2匹。1960年引进奥尔洛夫和苏联纯种血马。1967年引进苏重輓马1匹,后又陆续引进6匹。自1956年始,年年从内蒙、新疆购入蒙古和新疆马。1968年,1969年连年购入四川马。“文化大革命”期间,大家畜年存养量多在5万头左右。1978年后曾连续4年下降,1982年存养量只有4万多头。后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推行,大家畜存养量有所增加。1985年为4.92万头,其中马的存养量下降,驴的存养量上升,牛占近半数。1978年推广肉用牛后,出现了不同类型的杂交后代,1982年有杂交牛1117头,占全县存养量的5.6%。
猪 建国前,养猪生产大起大落,丰年存养量大,歉年存养量小。1936年存养6.68万头,1946年下降至1.62万头。建国后,人民政府制定完善了一系列养猪政策,促进了生猪发展。1949年恢复到4.27万头,1952年增到12.24万头。1954年始,预付肥猪奖售粮和部分肥猪预购定金。1958年始有饲料地(每头猪1至2分)。1961年后,生产队发给养猪饲料,1公斤毛猪0.5至3公斤,猪肥以质记工分,参加分配,后又增加了站圈分、增重分,养1头肥猪一般可从生产队得到相当于1/3个整劳力的全年收入。1959年始,大搞集体养猪场,1975年10月统计,全县有集体养猪场6008处,养猪8.82万头,占全县存养量的22.7%。1978年后,随着生产责任制的深入,集体养猪场逐渐拆除,户养猪大发展。1985年全县存养46.48万头,分别比1949年、1978年,增加42.21万头、11.48万头,户均两头多,保证了市场供应,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52年前,主要饲养安丘黑猪,是年从青岛引入少量的巴克夏、约克夏良种猪。1957年引入哈白。1963年安丘黑猪绝迹。1970年后,相继引入长白、金华、内江、北京黑等猪种。1974年至1976年期间,大批量的购入沂南黑猪,后用该猪种与荣昌猪杂交后代繁殖,并与县内当家品种混交,培育出了闻名全省的“梧桐秧”猪。
羊 山区农民历史上有养羊的传统,战争年代虽遭破坏,1949年全县仍存养7430只。建国后发展很快。1957年存养3.18万只,后不断更新良种,年存养量多在三四万只左右。1958年至1960年,1965年至1967年,每年仅存养2万多只,1973年增至12.6万只,1983年存养12.44万只。1985年降至6.73万只。1963年前仅有内地绵羊和黑山羊,是年引进考利代种羊64只,繁育1至2代改良羊2000只。同时引进美利奴、斯达夫洛波等细毛羊品种,并进行了杂交改良,改良羊种逐渐增多。1973年3月引进青山羊1500只。1977年以来,部分公社从临朐、昌乐引入了数量较多的毛用品种及杂交后代。1982年有良种羊860只(其中细毛羊586只,半细毛羊274只),改良羊1785只,良种羊和改良羊占绵羊存养总数1.44万只的15.6%。奶山羊与青山羊发展迅速,奶山羊存栏6.22万只,青山羊存栏1.14万只。1985年存养羊总数6.73万只,其中山羊4.8万只,绵羊1.93万只。
兔 建国前,中国菜兔散养于农家,数量甚少。1955年始盛行养兔,民间从上海、无锡引进青紫兰和银狐兔与中国菜兔杂交,1957年发展到4.7万只。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家兔存养量急剧下降,1964年存养量仅1万只。1965年,县外贸部门始行收购,家兔存养量渐增。1977年引进少量法国巨型兔、比利时兔、法国公羊兔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兔。1982年引进少量长毛兔,主要以中国菜兔和银狐兔、青紫兰兔杂交后代为主,是年留种兔12万只。1985年,全县家兔饲养量74.1万只,其中交售41.7万只,年底存养32.4万只。
貂 县内较大规模养貂始于1977年。是年11月,县外贸公司从胶南县薛家岛引进种貂302只。1978年从荣成县引进种貂2600只,属美洲貂,有红眼白彩貂和标准貂两种。1982年留种貂11万只,分布在18个乡镇。1985年存养3942只,留种貂3400只,主要分布在9个乡镇。
二、家禽
鸡 县内鸡分蛋用和肉用两大类,蛋用鸡1958年前为土种鸡,是年引入莱航鸡。1981年从马尚引入星杂288种鸡。1983年从上海引进罗斯、星杂579,繁殖推广。民间从寿光县引入的寿光鸡,县食品公司引进的济南红,因经济效益低,均已淘汰。肉用鸡有1971年县外贸公司引进的白洛克、星布罗商品代。1982年为饲养量高峰,出口肉食鸡1048.2吨。1983年,因价格下降,肉食鸡场大减,肉食鸡所剩无几。1984年价格回升,饲养业又盛。1985年9月,县外贸公司从美国引进AA(父母代)5000只,建立了AA鸡养殖场,向各肉食鸡场提供鸡苗,促进了肉食鸡饲养业的发展。
鸭鹅蜂 县内解放前就有养鸭、鹅的习惯。解放后,饲养者越来越多。特别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鸭鹅存养量大增。高峰期为1982年和1985年,1982年鹅存养量22.9万只,鸭4万只,1985年鹅猛增至57万只。养中蜂在县内有悠久的历史。1957年前,洞内筑窠酿蜜,1958年改为箱内放养,是年引进意大利蜂,每箱年产蜜60公斤左右。1982年存养1516箱,主要分布在城关、贾戈、慈山、郚山、大盛、红沙沟等公社。1985年存养1500箱。
第二节 疫病防治

一、预防
生猪疫病预防始于1953年,是年12月于南郚、夏坡、雹泉、牛沐、孙孟、慈山等6个区,为500头生猪注射猪丹毒氢氧化铝菌苗和猪瘟结晶紫疫苗。1956年始,在12处乡镇注射猪瘟免化弱毒疫苗。后,每年春、秋两季进行疫苗注射,1958年普及全县。1963年用猪瘟冻干毒疫苗预防注射。1978年在金堆、城关、景芝等公社试用猪瘟、丹毒二联疫苗预防猪瘟和丹毒,1981年普及全县。1985年始,试行生猪防疫程序改革,改季节防疫为常年防疫。防治密度:50年代、60年代为40%至50%,70年代前期为60%左右,70年代后期70%以上,80年代达80%以上。
鸡的疫病预防始于1953年秋,对大雏鸡和成鸡用鸡瘟I系疫苗接种。1959年始,用鸡瘟,系疫苗点鼻。1953至1972年推广刺种法。1973年至1978年刺种、注射两法并用。1979年始,全部用注射法。防疫密度:50年代20%左右,60年代25%左右,70年代28%左右,80年代80%左右。
家畜的预防注射量逐年提高。1970年9月,全县防疫注射2.58万头,其中牛1.8万头,占存养量的66.5%,羊7000只,占存养量的14.7%。1980年狂犬病疫苗注射5631头,1983年注射6080头。
1955年始,只对生猪出境调运和良种家畜的入境进行检疫。1958年12月始,各公社畜禽检疫工作由各公社畜牧兽医站负责。生猪上市需持免疫注射证。来自重疫区的大家畜,检疫后方可出售。1960年5月县兽医院成立后,对各单位经营的畜禽、肉品进行检疫,发给合格证方可出售、调运。1985年,县人民政府制定了《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实施办法》,自此,县内的畜禽检疫工作走上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轨道。
二、治疗
建国前,为数不多的民间中兽医采用针灸、中药为家畜治病。家畜阉割由数量有限的祖传阉割者垄断,1964年春方才结束这种局面。1958年吸收8名民间中兽医参加公社兽医站,1964年派出1人参加了省农业厅在省牧校举办的中兽医师资训练班,1966年派出1人参加在临淄举办的二期中兽医训练班。自此,有中兽医技术员2人。1951年有了第一名西兽医。1955年5月始,举办西兽医训练班,共办4期,培训饲养员2266人,1957年11月培训防疫员146人,1 962年培训防疫员100人,1964年至1971年培训兽医员215人,1978年培训配种员50人。自1970年至1977年,各公社兽医站共培训大队兽医员1858人次。至此,全县队队配齐了兽医员。
1958年前,疾病治疗以中药为主,西药为副。1958年后以西药为主,中药为副。治疗范围:50年代以大家畜的内科疾病、细菌性传染病为主。60年代发展到腹腔外科、产科、中毒性疾病及神经系统的疾病。1964年始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1968年始行生猪保险。70年代末期,开展了寄生虫病的调查和群众性的驱虫工作。1971年岐山、贾戈两社试办合作防治,1973年发展至6处公社,1976年增至12处公社,1978年增至17处公社。80年代治疗重点转向猪、鸡传染病的预防、检疫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