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A=5&rec=68&run=13

第五章 农艺

第一节 品种改良

县内农作物种类很多,主要有小麦、玉米、地瓜、高粱等10余种粮食作物,烟草、棉花、花生、大麻、大豆、芝麻、油菜、蓖麻等10余种经济作物和40余种蔬菜,10余种瓜类。其品种不断改良,产量不断增加。
一、小麦
50年代初推广齐大195,后相继引进推广碧玉麦、钱交麦、早洋麦、蚰子麦。50年代末推广碧蚂1号、碧蚂4号。60年代推广济南二号、济南四号。70年代推广红蚰包、白蚰包、泰山1号、昌乐5号、泰山5号。80年代初推广山农辐63、济南13号、科红1号、烟农15号、鲁麦7号、运78—1。
二、玉米
建国前皆为传统品种。自建国至1962年为推广优良品种及试种杂交种阶段,品种有硬粒型、甜质型两种。1952年推广小粒红。1953年引入安东大马牙、金皇后。1955年首次引入杂交种坊杂2号。1958年试种双交种。1963年推广双交种——双跃150、双跃3号、新双1号、新双3号。1964年首次去广东繁育玉米自交系。至1970年,完成了第二次玉米品种更换。1972年推广三交种和单交种新单1号、烟36号、群单105,1975年完成了第三次玉米品种更换。197 6年已完全进入单交种阶段,以丹玉6号、鲁原单1号为主。1981年推广中单2号、烟单14、昌单4号(鲁玉6号)等中晚熟高肥水品种和聊玉5号(鲁玉3号)及鲁原单品系等中早熟品种。1982年的当家品种有掖单2号、掖单4号、丹玉13。1984年引入昌单8号。1985年,玉米种植全为单交品种。
三、地瓜
1672年(清康熙十一年)由福建传入,1952年前以农家品种为主,是年推广胜利百号,迅速普及。1960年引入52—45,1971年引进烟薯1号,1974年引入烟薯3号、济薯1号、丰收白等。1975年引入青农2号、推广南京92、一窝红。1976年大力推广青农2号、烟薯2号、烟薯1号、济薯1号。1978年淘汰胜利百号,普及了青农2号、济薯1号等,并于烂根病发生区引入徐薯18(徐州73—2518)。1983年引入徐薯18提纯复壮系77—6。
四、谷子
1956年前农家品种繁多。有八石白、赶猪鞭、腊烛台、大金坠、小金坠、八大杈、洼谷等20余个。此外还有红秫谷。1952年引入燕大811。1953年引入大金线、三变色、母鸡嘴等。1965年推广春谷品种普杨大青、柳条青、平阳谷及夏谷品种昌潍62。1971年推广春谷品种昌潍39及夏谷鲁谷2号。1983年推广81谷(鲁谷6号)、予谷1号。
五、高粱
1952年农家品种有普通高粱、甜秫秫、长莛子3类。普通高粱占98%以上,有达子帽、黑萼子、黄萼子、竹杆青、大锣棰、七叶子等10余个品种。1953年引入香高粱、老鸹墩。1958年引入多穗高粱。1965年引入忻粮7号、遗杂7号、鹿邑歪头、抗蚜2号等7个品种,代替了当地农家品种,并首次繁殖高粱不育系。1970年普种原杂10号杂交高粱,因品质低劣,种植4年后淘汰。1974年始重用1970年前的品种。
六、大豆
1952年前,农家品种较多,主要有大粒黄、大白果、一枝鞭、铁竹杆等。是年推广平顶四,次年推广黑脐洼豆。1955推广大红毛、爬蔓青、小青豆等品种。1965年引入良种齐黄1号,因高产、粒大、色纯黄迅速普及。1971年引入丰收黄、向阳1号、齐黄4号。1984年引入4845、1648早熟品种,1985年大面积推广。
七、黄烟(见第六章)

八、棉花
1924年前有草棉、中棉两种。1947年推广美棉,淘汰草棉。1952年至1960年推广斯字五爱棉,淘汰了中棉、美棉。1958年试种岱字棉15号,1961年推广,取代了斯字棉。1970年建立商品棉基地后,于1974年对岱字棉15号提纯复壮,并引入徐州1818。1979年引入鲁棉1号。1980年淘汰徐州1818,引入中棉6号和鲁抗1号、协作1号。1981年鲁棉1号占种植面积的96%,同年引入7749(中49)、中棉10号(夏棉)。1984年引入鲁棉6号,并种植抗5和861。
九、花生
1805年(清嘉庆十五年)传入本地,1958年前种植小果子、爬蔓大花生、一窝猴等当地农家品种。1958年引进伏花生,1966年伏花生占花生面积的65%。1974年引入反修1号、杂选4号。1975年引入花27、白沙1016、徐州1号,其中白沙1016种植面积最大,取代了伏花生,并作为花生种出口到日本。1978年推广花28、白沙6号、新城早、徐州68—4(大果)。1980年,县内培育的柘选1号良种在广交会上展出。1982年至1984年先后引进海花1号、花37、R H321。
十、其它作物
1958年稻改,曾引入20余个粳稻品种。1981年推广杂交萝卜、杂交辣椒及杂交白菜78—3等蔬菜良种。1982年推广白菜良种青杂中丰。1984年以来,引入蔬菜瓜类品种54个,大白菜品种有80—25、山东4号、山东1号等。韭菜有独根红、大金钩、汉中韭。黄瓜大棚品种有长春密刺、菜早1号、美国司玛矮秧、寿光密刺、鲁春32和津研1、2、3、4、5、6、7号。以津研号种植面积最大。西红柿品种有齐研矮粉、青岛早红、济南110、强丰、历红2号、弗罗雷德、特罗皮克。芸豆品种有满架联、老来少、丰收1号。甜椒品种有世界冠军、上海茄门。辣椒品种有黄羊角、铁壳早。菜花品种有瑞士雪球。甘兰品种有京丰1号、迎春。豆角品种有豇28—2、红嘴燕。西瓜品种有中育6号、蜜宝、郑州3号等。
第二节 耕作制度

1933年前,多为二年三作,即麦收后接种黄烟、豆类、地瓜、蔬菜及杂粮,秋后歇地,次年春种高粱、谷子等,秋后种麦。沿河沙地一年只种一季,多种黄烟或花生。1936年,总复种指数为1.43,1941年总复种指数为1.24,粮食复种指数为1.26。
解放后耕作技术不断提高,一年两作或多作的面积逐年扩大,两年三作面积减少。1957年总复种指数为1.50。1958年春地瓜面积扩大,复种指数下降,仅为1.41。1962年始,复种指数逐步提高。1964年大面积间作套种,1965年复种指数回升到1.50。“文化大革命”期间,间作套种面积减少,春地瓜面积增加。1968年复种指数降为1.39。1970年推广杂交高粱,1972年复种指数达到1.54。1975年后推广夏玉米套种,一年两作面积扩大,但春烟、棉花面积增多,复种指数一直在1.45左右。1978年后,小麦、夏玉米一年两作已为县内粮食生产的主要熟制。是年前,地膜仅应用于地瓜、烟草育苗,是年后大面积推广,广泛应用于棉花、花生生产,效果显著。继而塑料大棚应运而生,应用于蔬菜生产。1985年,全县粮食复种指数已高达1.81,总复种指数为1.55,比1949年分别增长20%、30%。间作套种和地膜复盖,塑料大棚是增加一年两作和多作面积,扩大复种指数的主要手段。这两项栽培技术的应用,使农业生产产生了一个飞跃。
第三节 土壤改良

建国前,进行土壤改良,大都是洼地压沙,沙地掺土。1951年冬,首次改春耕为冬耕。1958年大搞深翻,因不讲究科学,翻得过深,打乱了土层,效果不佳。后来,掌握在50厘米左右,效果很好。1970年推广丰产沟,后又用“大开膛”法深翻,加厚了山岭薄田的土层。
1952年以前,大都用木犁耕地,深度仅10厘米左右。1952年推广七时步犁。1953年引进双轮双铧犁,耕地深度达13厘米左右。1960年始用“东方红”拖拉机深耕,深度达20厘米左右。1976年始用深耕犁,加深了活土层。
1978年,县良种场始用秸杆还田和粘土压沙措施改良砂姜黑土,效果明显。1980年推广这一经验。后由于燃料缺乏和沙源不足等原因,未能普遍推开。
第四节 合理密植

一、播种量
解放前,受生产条件的限制和传统观念的影响,种植密度一般偏低。1940年,每亩用种量:小麦3公斤、玉米2.5公斤、谷子1.5公斤、大豆3.5公斤、棉花4公斤、花生10公斤。稀种薄收的状况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
1952年小麦每亩播种量一般5公斤,1956年6公斤,1958年“大跃进”,片面强调密植,用种量过多,丰产田每亩用种一般20至25公斤,多者50公斤以上,一般田也在10至15公斤之间。1959年恢复到6至7公斤,1974年7.5至9公斤。1976年始,大力开展科学种田,强调因地、因种、因时制宜,合理确定用种数量。1981年,小麦达到“斤种万(株)苗”,每亩播种量:高肥水田6公斤,中肥水田8至10公斤,低肥水田7.5至9公斤。适宜播种期为9月25日至1 0月1日,早(晚)播一天,减(加)种0.25公斤,用种量趋向合理。
二、播种规格及密度
小麦 1952年前,多用独腿耧宽窄行播种,宽行多在0.43至0.5米左右,窄行0.23至0.3米。1954年曾进行密植试验,宽幅密植播幅0.1米,行距0,5米,三眼耧密植行距0.17米;靠耧播密植行距0.27米,套耧播密植行距0.17米,窄行密植行距0.33米;对照行距0.5米。靠耧和套耧两种规格增产显著,对照产量最低。1955年改革播种耧具。行距缩为0.33米。1964年后,丰产田大面积推广窄行密植(0.2米)。1974年普及机播,行距0.18米,丰产田每亩基本苗20万棵,一般田17万棵。
玉米 1953年前,玉米种植密度一般每亩2000棵,1954年增加到2100至2500棵。1955年在临浯区东辛庄试验,“金皇后”每亩2500棵。“小粒红”3000棵,获得高产,后在全县推广。1964年引进双交种,每亩2500至3000棵之间。1979年推广单交种,中晚熟品种一般每亩3000棵,早熟品种3500至4000棵。1980年实现良种良法配套,高肥水地块中晚熟品种每亩3500棵,早熟品种4000棵至4500棵,中肥水地块中晚熟品种3000至3500棵。早熟品种4000棵左右。
甘薯(地瓜) 1941年每亩1500棵。1953年推广“胜利百号”,每亩2500棵至3000棵。1959年丰产田试验,每亩3500棵至4000棵,一般田因“胜利百号”退化,瓜蔓加长,多在2500棵以下。1977年淘汰“胜利百号”,1978年推广新品种,密度为春地瓜每亩3000棵至3500棵,夏地瓜4000棵至4500棵。春地瓜垄0.8至0.9米,夏地瓜垄0.8米。
烟草 1941年行距1米,株距0.5米,亩栽1300棵左右。1954年增加到1400棵至1500棵。1980年平原地区行距1米左右,株距0.4米左右,每亩1600棵至1800棵;山岭薄地行距1米,株距0.33米,亩栽2000棵。1985年引入“G140”、“NC82”,垄距1米,高0.25米,株距0.5米,亩栽1350棵以下。
棉花 1941年行距1米,株距0.33至0.4米,每亩1600至2000棵左右。1953年增至2000至2500棵。1974年后,实行大小垄种植,大垄0.7米至0.8米,小垄0.4米至0.5米,每亩4000棵。1980年,高肥水地块每亩3000棵至4000棵,旱薄地块每亩5000棵以上,中肥水地块4000棵至5000棵。肥水条件好的大行0.83至0.87米,小行0.4至0.5米,旱薄地行距0.4至0.5米,一般田大行0.67至0.73米,小行0.4至0.47米。
花生 1958年以前以农家品种为主,种植密度一般每亩3000墩至4000墩。1959年始种伏花生,增至6000墩至9000墩。1984年始,因品种而异,早熟中果型,好地块每亩8000墩至10000墩,山岭薄地10000墩至12000墩。中晚熟大果品种,水肥条件好的地块一般7500墩至8500墩,中等肥力地块8000墩至9000墩。
谷子 解放前每亩一般在4300墩左右。1954年推广“三角”留苗法,行距0.33米,株距0.03米。每亩留苗4700墩。以后几年变化不大。1984年推广夏谷高产经验:每亩留苗45000棵至55000棵,一般亩产在250至300公斤之间,高产地块亩产400多公斤。
高粱 1954年前,种植密度有“七稀八密”之说(按大亩计算,每亩7000棵稀了,8000棵密了)。1954年推广“牛索头”留苗法,每亩2530棵。1970年种植多穗高粱,每亩3000棵,单产过500公斤。1973年后,一直控制在每亩3000至3500棵之间,至1985年未变。
第五节 植物保护

建国前,因缺乏植保知识和农药、器械,虫害严重。1940年至1948年的10余年中,因病虫害造成的严重灾荒就达10余次。1948年前用砷米、豆油、臭鸡蛋、烟油子拌种,或凿洞埋炕洞土等方法防治蝼蛄、蛴螬,用烟水防治蚜虫,效果不佳。1941年,伪省公署建设厅发给安丘捕获粘虫器5具,杯水车薪,收效甚微。
解放后大力宣传植保知识,用农药防治病虫害。1949年秋种,推行泥水选种、清水选种、施净肥、粪种隔离、更换无病种子、使用干净粪具等方法防治小麦黑穗病。1952年始用喷雾器。1953年始用“六六六”农药,效果极佳,后全县推广。1956年,县农技站成立,设有专人负责植保工作,首次进行植物检疫。1958年建立虫情预测预报点。1961年始用机动喷雾机,提高了植保效率。1964年开展以防治地瓜黑斑病、棉蚜、烟蚜、粟灰螟、玉米螟、高粱条螟、地下虫害、豆虫、造桥虫、烟青虫10大病虫害为重点的群众运动。1969年始,定期发布县内病虫害情报。指导农民开展病虫害防治。1982年建立县植保站后,检疫、虫情预报、大田病虫害防治工作专人负责,对作物种子的调出调入进行严格检疫,杜绝了检疫对象的传入,防止了境内检疫对象的蔓延,并引进各种高效低毒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剂和除草剂。经多年努力,飞蝗、小麦黑穗病已绝迹;病虫害大为减少。
第六节 施肥

一、农家肥料
俗称土杂肥。建国前及建国初,以圈肥为主,辅以豆饼和炕洞土,种烟者有的还从青岛或安丘城购买大粪干。1949年,平均亩施土杂肥500公斤。1952年,除土杂肥外亩用豆饼6.5公斤左右。1956年发动农民积人尿浇麦。1964年始,用人粪尿、厩肥和土造“四合一”肥,每户设立专用厕所一个,由生产队统一收集沤制,肥效提高。1970年始,用紫穗槐、青草、作物秸杆混以土杂肥沤制绿肥。1974年始行“八挖”,(挖天井、屋地、鸡屋、羊栏、牲口棚、大街土、湾泥、塘泥),“四换”(换老屋、土炕、锅台、壁子墙),土杂肥施用量剧增。1980年后,由于猪、羊、禽、兔及大牲畜饲养量大幅度上升,土杂肥向量少质优方面发展。1985年,亩施土杂肥达3250公斤左右。
二、化学肥料
1933年硫酸铵县内已有应用,全是进口,群众称“洋粪”。1949年推广菜园追肥,1952年试用小麦追肥。1954年引入磷肥,1965年引入复合肥,1975年引入钾肥。至1985年,化肥种类已增加到十几种,全县年用13.11万吨,亩均用86公斤。配方施肥逐渐推广,增产效果明显,有大面积应用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