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A=5&rec=51&run=13

第一章 外事

第一节 机构

1972年县革命委员会办公室始分工一名副主任、一名秘书具体分管外事工作,后改由县委办公室一名副主任分管。1981年11月成立安丘县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1982年春成立安丘县委外事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副县长各一名任正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共9人组成。1984年机构改革,外事办公室并入县政府办公室,对外保留外事办公室名义,使用办公室公章。1985年1月,外事办公室从县政府办公室分出,有工作人员4名。1985年11月,县委成立侨务、外事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副县长各一名任正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有统战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
第二节 开放单位

县内外事接待工作始自1972年。时,开放单位只有凌河公社石家庄大队和景芝酒厂。1978年5月,经外交部、公安部、总参谋部、国家旅游局批准,安丘县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乙类开放县,并由山东省外贸局定为外贸基地县。以后开放单位陆续增加,至1985年正式开放单位有12处,非主要开放点和外国人到过的地方达64处。
一、主要开放单位
石家庄 1972年秋首次接待日本烤烟代表团客商4人,至1985年底,共接待外宾193批1340人次。
景芝酒厂 1972年首次接待阿尔巴尼亚烟叶实习生4人,至1985年底,共接待外宾13批66人次。
被服厂 1974年以来,先后为日本、美国、西德、法国、意大利、伊拉克、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加工制作服装;1980年7月首次接待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小工业考察团9个国家的12名代表,至1985年底,共接待外宾33批68人次。
前儒林村 1979年6月首次接待美国密执安大学教授,至1985年底,共接待外宾7批14人次。
大儒林村 1979年6月首次接待美国密执安大学教授,至1985年底,共接待外宾7批16人次。
水箱厂 1980年7月首次接待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小业考察团9个国家的12名代表,至1985年底,共接待外宾3批15人次。
玻璃厂 1980年7月首次接待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小工业考察团9个国家的12名代表,至1985年底,共接待外宾2批13人次。
复烤厂 1980年12月首次接待西德劳耶公司客商3人,至1985年底,共接待外宾117批232人次。
外贸冷藏厂 1981年3月首次接待日本大洋渔业株式会社客商3人,至1985年底,共接待外宾7批58人次。
工艺品厂 产品远销意大利、美国、日本、科威特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1年11月首次接待科威特客商3人,至1985年底,共接待外宾6批35人次。
汉墓 1981年3月美国加州大学来人首次考察汉墓,至1985年底,已有22批151人次外宾前来参观考察。
庵上石坊 驰名全省。1981年4月美国斯坦福大学来人首次参观游览了石坊。
二、外事接待单位
自1976年7月阿尔巴尼亚客商参观南部公社郚城大队烟田、日本蔬菜技术交流代表团参观凌河公社水泊大队瓜田以来,至1985年底,先后有加拿大、联邦德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罗马尼亚、泰国、加蓬、英国和香港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参观访问考察了61处非主要开放单位。
外宾所到之处,除县造纸厂、无线电厂、八○七○厂、保温瓶厂、牟山水库、荆山洼建材厂、甘泉岭棉花加工厂7处外,还有19处乡镇的54个村庄和乡镇企业:安丘镇烟站、膨润土矿、韩家后地毯加工厂、南新村泥瓦盆作坊、小石泉村烟田,景芝镇烟站、大圈村烟田、重晶石粉碎厂、化工厂,黄旗堡镇刘家石桥和逄王村芦笋,凌河镇西儒林村、水泊村瓜田、关王庙、偕户、凌河烟田、大路古祠堂、热处理材料厂、针织厂,红沙沟镇烟站,郚城、刘家西部、东纪庄烟田,大盛镇烟站、李家院庄、东辛兴烟田,庵上镇南仕居园烟田,贾戈乡西许戈、为善、大埠后、小杨庄烟田、韩家王封芦笋和菜园,慈埠乡冢子坡、北岭、宗家庄子烟田及烤房、慈埠店子汉墓,关王乡周家楼子、关王庙、陈家庄、辛庄子、北谢、徐家庄烟田、河洽土巴西式烤房、丘家庄烤房,白芬子乡河南烟田、十五里后养兔场,宋官疃乡南甘泉烟田,石堆乡烟站,临浯乡重晶石矿,金冢子乡重晶石矿,王家庄乡的石墨矿,辉渠乡烟站、烟田,温泉乡涝坡烟田,赵戈乡解戈庄养鸡场。
第三节 外事活动

自1972年秋,接待以柴奇茂一为团长的日本烤烟代表团以来,至1985年底,共接待来自日本、阿尔巴尼亚、美国、墨西哥、联邦德国、民主德国、尼泊尔、加拿大、荷兰、缅甸、英国、澳大利亚、印度、希腊、丹麦、马里、埃塞俄比亚、挪威、意大利、芬兰、贝宁、法国、多哥、菲律宾、委内瑞拉、罗马尼亚、科威特、土耳其、智利、洪都拉斯、老挝、坦桑尼亚、新西兰、津巴布韦、瑞士、卢旺达、泰国、蒙古、伊朗、瑞典、伊拉克、玻利维亚、加蓬、秘鲁、塞内加尔、苏丹、斯里兰卡、乌干达、索马里、所罗门群岛、阿根廷、孟加拉、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斐济、危地马拉、圭亚那、约旦、朝鲜、南斯拉夫、多米尼加、西班牙、比利时、刚果、奥地利、基里巴斯、摩洛哥、巴基斯坦、博茨瓦纳、布隆迪、塞舌尔、塞拉利昂、尼日利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匈牙利、苏联、联合国、香港、澳门等80个国家和地区的党政要人、新闻记者、专家、教授、贸易客商、旅游客人、青年学生等各类外宾402个团、组,1871人次。1985年外宾最多,共接待了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外宾87批481人次。
一、参观考察
1972年10月,以亚洲记者协会和亚非作家协会主席查禾多为团长的一行10人,首次到石家庄参观访问以来,世界各国前来的参观考察团体越来越多。仅1985年,就有党宾、国宾5批42人,记者及考察团14批26人。外宾中属联合国的单位有玉米小麦改良中心、水土保持和管理考察组、中小工业考察团、政策自然司、农业综合发展国际讨论会等,其余都是五大洲的国家和地区。其中有党务、工会、报刊、记者、经济、工业、农业、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各类参观考察团等。通过交往活动,发展了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加深了友谊和了解。
二、商务洽谈
1972年始,外商来县内进行商务活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外商前来考察、参观、洽谈商务的越来越多。外商团体,多为洽谈黄烟、鸡兔、服装、工艺品,次为重晶石、膨润土等商品交易和八○七○厂业务等。他们先去察看有关现场,再行洽谈商务。足迹所至,多为石家庄和有关乡镇的烟田、烟站、厂矿等。首批来的是日本烤烟代表团,后有美国宇宙烟草公司、卡罗来纳烟草代表团、烟草协会代表团、布朗公司驻京代表团、伊姆克公司、联邦德国劳耶公司、香港凯迪实业有限公司等。商务活动宣传了安丘县的出口资源,扩大了安丘县在国际、国内的影响,促进了县内“三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对外贸易工作的顺利开展,增加了外汇收入。
三、民俗旅游
是县内开发利用具有中国特点和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在全国范围内首创的一种外宾在农村吃农家饭、住农家房、做农家活、随农家俗的新的旅游项目。主要旅游地点是凌河镇石家庄,逐步形成了接待站、民俗房间、农户三种民俗旅游接待形式。自1981年9月接待日本早稻田大学生徒步旅游团一行9人以来,连年游客不断。1983年11月,日本第十四次三重县国际交流讨论会团一行60人到石家庄进行民俗旅游,与该村农民“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与当地青年联欢,共建花坛,种植了7种日本花。石家庄东西大街命名为“中日友好路”,立碑纪念,并在接待站大门内两侧栽种雪松两株,分别命名为“中日友好树”、“日中友好树”。1984年美国百达旅行社团、日本大学教授、学生、农民等旅游团先后到石家庄进行了民俗旅游。
1985年民俗旅游团体增加。全年共接待了美、英、法、日、联邦德国、瑞士、加拿大等十几个国家的民俗旅游团24批338人次,这些旅客的活动路线大多是日本——北京——石家庄——上海——香港——台湾——南朝鲜。外宾将中国的农村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农村进行比较,看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一致反映:中国农村这几年变化大,发展快;中国农民的食宿、生活好;中国农民热情好客,饭菜鲜美。石家庄二年中就收到外宾200多封感谢、赞扬信。有的外宾每逢年节还给住过的农户寄送纪念品和衣物等,加深了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1985年4月第二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期间,有9个国家和地区的14批106名外宾,来安丘县城下榻,到石家庄与农民一起放风筝,荡秋千,欢渡清明佳节。同时国内有新华总社、人民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28个新闻单位的社长、编导、记者和国家旅游局、省、市负责人共127人,也到石家庄参观、采访。石家庄的接待户、民俗房间等图片,已在法国的巴黎等地展出。
第四节 出国考察

出国考察始自1975年。至1985年,共有6批,主要成员10人,其中有县委书记、局长、经理、厂长、大队党支部书记等,分别到欧、美、亚9个国家和地区,考察黄烟、烤烟设备、农业、晶体管塑封生产设备等项目。
历年出国、赴香港考察人员一览表

┌────┬───┬──────────────┬──────────────┬───────────┬──────────┐
│姓名 │性别 │出访身份 │时间 │考察国家、地区 │考察项目 │
├────┼───┼──────────────┼──────────────┼───────────┼──────────┤
│王建亭 │男 │烟叶公司经理 │1975年6月26日至7月2 │日本 │黄烟 │
│ │ │ │8日 │ │ │
├────┼───┼──────────────┼──────────────┼───────────┼──────────┤
│吴永富 │男 │石家庄大队党支部书记 │1978年5月至6月 │朝鲜 │农业 │
├────┼───┼──────────────┼──────────────┼───────────┼──────────┤
│刘永森 │男 │县委书记 │1978年6月至7月 │西德、意大利、罗马尼亚│黄烟 │
├────┼───┼──────────────┼──────────────┼───────────┼──────────┤
│刘文华 │男 │外贸局局长 │1982年7月至8月 │美国 │黄烟 │
├────┼───┼──────────────┼──────────────┼───────────┼──────────┤
│刘举良 │男 │外贸烟叶复烤厂动力设备科科长│1983年2月25日至3月2 │泰国、菲律宾 │烤烟设备 │
│ │ │ │2日 │ │ │
├────┼───┼──────────────┼──────────────┼───────────┼──────────┤
│高耀华 │男 │八○七○厂厂长 │1985年1月24日至2月1 │香港 │晶体管塑封生产设备 │
│ │ │ │0日 │ │ │
├────┼───┼──────────────┼──────────────┼───────────┼──────────┤
│张敬亭 │男 │八○七○厂副厂长 │1985年1月24日至2月1 │香港 │晶体管塑封生产设备 │
│ │ │ │0日 │ │ │
├────┼───┼──────────────┼──────────────┼───────────┼──────────┤
│王琳 │男 │八○七○厂副厂长 │1985年1月24日至2月1 │香港 │晶体管塑封生产设备 │
│ │ │ │0日 │ │ │
├────┼───┼──────────────┼──────────────┼───────────┼──────────┤
│安建春 │男 │八○七○厂技术科副科长 │1985年1月24日至2月1 │香港 │晶体管塑封生产设备 │
│ │ │ │0日 │ │ │
├────┼───┼──────────────┼──────────────┼───────────┼──────────┤
│丁炬 │男 │八○七○厂技术科副科长 │1985年1月24日至2月1 │香港 │晶体管塑封生产设备 │
│ │ │ │0日 │ │ │
└────┴───┴──────────────┴──────────────┴───────────┴──────────┘

第五节 援外

县内援外工作盛于1970至1982年间。援外者共有10批12人,分为农业、农机、黄烟、医务、纺织印染、公路6个项目,受援国为索马里、坦桑尼亚、赞比亚3个非洲国家。援外人员深得受援国人民的欢迎和崇敬,有的还受到受援国总统的接见和宴请。“县革委”常委辛广仁任援外农业专家组组长,于1972年6月率队赴索马里传授推广农业技术两年。安丘三中英语教师戴炳池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援建赞比亚格瑞(后改为卡布韦)纺织服装印染厂专家组任英语翻译,曾3次出国长达5年之久。第一次于1972年10月至1973年6月,第二次于1977年11月至1980年1月,第三次于1980年7月至1982年8月。专家组由青岛市纺织局、城建局、服装公司和江西省建筑公司等单位10人组成,圆满完成了从考察到土建、设备安装、试产、培训赞比亚技术人员等任务,得到了受援国人民的称赞。县人民医院医师于延深在坦桑尼亚为当地人民治疗白内障等眼疾倍受欢迎,在援外期间被大使馆党组织批准为中共党员。
历年援外情况一览表

┌────┬───┬──────────────┬──────────┬────────────┬─────┬───────┐
│姓名 │性别 │当时所在单位职务 │援外职务 │时间 │援助国家 │援助目的 │
├────┼───┼──────────────┼──────────┼────────────┼─────┼───────┤
│王富浩 │男 │潍坊汽车运输公司六队党支部书│援建公路汽车队队长 │1969年10月至197 │赞比亚 │援建公路大桥 │
│ │ │记 │ │3年3月 │ │ │
├────┼───┼──────────────┼──────────┼────────────┼─────┼───────┤
│王玉斗 │男 │凌河公社农技站技术员 │黄烟专家 │1971年2月至1973 │坦桑尼亚 │传授、推广黄烟│
│ │ │ │ │年3月 │ │技术培训技术人│
│ │ │ │ │ │ │员 │
├────┼───┼──────────────┼──────────┼────────────┼─────┼───────┤
│华敬田 │男 │景芝公社后院大队农民技术员 │黄烟专家 │1972年9月至1974 │坦桑尼亚 │传授、推广黄烟│
│ │ │ │ │年9月 │ │技术培训技术人│
│ │ │ │ │ │ │员 │
├────┼───┼──────────────┼──────────┼────────────┼─────┼───────┤
│于延深 │男 │县人民医院医师 │医学专家 │1971年2月至1973 │坦桑尼亚 │为当地人民治病│
│ │ │ │ │年8月 │ │ │
├────┼───┼──────────────┼──────────┼────────────┼─────┼───────┤
│张佩林 │女 │县人民医院医师 │医学专家 │1971年2月至1973 │坦桑尼亚 │为当地人民治病│
│ │ │ │ │年8月 │ │ │
├────┼───┼──────────────┼──────────┼────────────┼─────┼───────┤
│陈伯信 │男 │县农技站站长 │黄烟专家 │1970年6月至1973 │索马里 │传授、推广黄烟│
│ │ │ │ │年9月 │ │技术 │
├────┼───┼──────────────┼──────────┼────────────┼─────┼───────┤
│张凤瑞 │男 │岐山公社农技站技术员 │黄烟专家 │1971年9月至1973 │索马里 │传授、推广黄烟│
│ │ │ │ │年9月 │ │技术(在国外病 │
│ │ │ │ │ │ │故) │
├────┼───┼──────────────┼──────────┼────────────┼─────┼───────┤
│辛广仁 │男 │县革命委员会常委 │农业专家组组长 │1972年6月至1974 │索马里 │传授、推广农业│
│ │ │ │ │年7月 │ │技术 │
├────┼───┼──────────────┼──────────┼────────────┼─────┼───────┤
│王士秀 │男 │县农修厂生产技术科科长 │机械专家 │1972年6月至1975 │索马里 │传授农机技术 │
│ │ │ │ │年10月 │ │ │
├────┼───┼──────────────┼──────────┼────────────┼─────┼───────┤
│戴炳池 │男 │安丘三中英语教师 │援建纺织服装印染厂专│1972年10月至198 │赞比亚 │翻译语言和文件│
│ │ │ │家组翻译 │2年8月前后三次 │ │书籍 │
├────┼───┼──────────────┼──────────┼────────────┼─────┼───────┤
│郝延新 │男 │县机械电力局技术员 │农机专家 │1974年12月至197 │坦桑尼亚 │传授农机技术 │
│ │ │ │ │6年10月 │ │ │
├────┼───┼──────────────┼──────────┼────────────┼─────┼───────┤
│姜汝琦 │男 │城关公社农技站技术员 │黄烟专家 │1977年4月至1979 │坦桑尼亚 │传授、推广黄烟│
│ │ │ │ │年4月 │ │技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