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党安丘县地方组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A=5&rec=30&run=13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安丘县地方组织

第一节 组织状况

中国国民党在本县建立组织始于1928年(民国17年)。是年春,山东省党部派郑卓民回到安丘,组织成立了国民党安丘临时县党部。郑为特派员,主要人员有李巡、李叔平。时,有国民党员24人,多系教师。同年秋,改安丘临时县党部为安丘县党务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郑卓民任组织委员,陈舜廷任常务委员,张希圣任宣传委员,干事7人,有党员30余名。
1929年(民国18年)春,安丘县党务指导委员会向山东省党部申建县党部。因县内党员不足百人,申报未准,故改建为国民党山东省党部直属安丘县区党部执行委员会。执委会组成人员与指委会时期相同。执委会下设3个区分部,按时召开党员大会、小组讨论会等,开展正常工作,直至1930年(民国19年)夏,全县国民党员仍为30余人。
1930年夏,山东省党部派吕洪宾来安丘指导党务工作,将原执行委员会撤销,改建为国民党安丘县党务保管处,保管员吕洪宾,下有工作人员4名。是年秋,安丘县党务保管处又改称安丘县党务特派员办事处,李维藩为特派员,下有工作人员6名,夏载亭任总务干事。1931年(民国20年)春,重建国民党安丘直属区党部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郑卓民,组训委员曹国梁,宣传委员都照安(又名文思)。下有工作人员4名。时有党员30余名。1932年(民国21年)春,10余名党员外出,全县党员减至20名。
1932年(民国21)夏,改县执委会为县党务整理委员会。省党部派韩爽斋任常务委员,下有干事5人。“整委会”主要任务整理党务,对党员登记考核。组织基本没有发展,全县党员仍在30名左右。1935年(民国24年)夏,鲁西发生水灾,山东省党部令各县拿出党费救灾,安丘县党务整理委员会因故停止活动。1937年“七七”事变后。“整委会”撤销。
1938年(民国27年)冬,国民党山东省党部在安丘设立县党务特派员办事处,委派牛佛如来安丘任特派员,有工作人员3名。主要任务是办理党员登记,整顿党务,重新组织活动。时全县共有国民党员30余名。
1939年(民国28年)3月,国民党安丘县党部成立,王兰田任书记长,下有干事4人。县党部正式成立后,进行了党员总登记。时,日军侵入安丘,全县党员参加总登记者只有10余人。1940年(民国29年)1月,王兰田因工作不力被省党部撤销职务,于瀛仙接任书记长。县党部机关人员进行了改组。整顿后,组织发展较快,是年底党员发展到近200人。1941年底,党员发展到763人,成立了3个区党部,18个区分部,65个小组。1943年始,于瀛仙兼任国民党中统特务站安丘站站长。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组织发展很快,到1946年11月,全县国民党员达1400余人。
1946年11月5日,在人民解放军发动的安丘战役中,县党部书记于瀛仙被击毙。追随其左右的人员大部分被歼。战役后,解放军撤出安丘县城,国民党重新组建县党部。经省党部批准,王士毅(又名育英)任安丘县党部书记长,兼中统安丘站站长,下设3个区党部,40个区分部,15个直辖小组,共有党员1000余人。
1947年(民国36年)10月,国民党安丘县党部与三青团奉令合并,组成了以王士毅为首的统一委员会,有委员5人,负责合并事宜,重新办理党员登记,进行组织审查、整顿、登记工作延迟到1948年2月底。参加登记者有原国民党员1430人,原三青团员1201人。三青团员集体加入国民党。时,全县有国民党员2631人。党团合并后,重新组建国民党安丘县党部,书记长王士毅,副书记长郑培三,下设常务委员会及执行委员会。常委会直辖组训、总务、宣传3个股,各设股长及干事若干人。执委会有委员9人,下设3个区党部,38个区分部,每区分部设区分部书记及工作人员3至5名。
1948年4月,人民解放军解放潍县,国民党安丘县党部见大势已去,仓皇逃往济南,投奔省党部。后奉省党部“人员缩编,各县只留三名要员,其余从军”的命令,安丘县党部只保留王士毅、郑培三、吴季鸥3人,为“流亡县党部”,余者全部从军。是年8月,人民解放军解放济南,在济南的安丘县党部解体。至此,县内国民党地方组织彻底消亡。
第二节 主要活动

国民党安丘县地方组织初创时期,在国共合作形势下,曾开展国民革命和“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212)的宣传活动。在1928年临时县党部期间,主要活动是宣传党的纲领,扩展组织,拉武装,发展势力。在这期间,郑卓民曾跟安丘城开明士绅张公制等一起,开展独立安丘的活动,反对军阀张宗昌的统治。他们控制了两支武装力量,去莒县跟国民党中央军李明扬汇报协商,并要来两支队伍的番号,还说通当时安丘县长,决定4月6日安丘独立,悬旗庆祝。时,巧遇国民军进驻安丘,遂也欢迎国民革命军进驻县城。
1929年至1931年春,国民党安丘县地方组织,因受北伐战争及南方农民革命的影响,除发展组织及利用办壁报、街头演讲、出小册子的形式宣传三民主义外,还组织群众运动,先后建立了商民协会、农民协会、妇女协会、工会(建筑工会、硝业工会)等,打击地方顽固守旧势力,惩处土豪劣绅,开展民运工作。先后派部队抓捕、惩罚了景芝、西关的三名土豪劣绅。同时,还开展了民众教育。
从1931年至1935年,随着省内国民党顽固势力对共产党人的残酷镇压,县内的国民党组织也日趋反动,从溶共、限共进而发展到公开反共反人民。1931年秋,第一个中共安丘县委成立后,其主要人员遭到国民党安丘地方组织的盯梢、抓捕。后组织被完全破坏。1935年9月,县国民党组织奉命停止活动。1938年底,活动虽有恢复,但并不经常。1939年县党部在西南山区正式成立,并进行了党员登记。不少党员慑于日伪军的嚣张气焰,未参加登记和组织活动。1940年经过整顿后,组织发展较快。之后,受全国民众抗日救国热情的影响,开展了一些抗战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发展党员,扩大势力,开展抗日宣传,建立抗日武装。这期间,与县内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保持一定距离,有时制造一些摩擦。
1945年9月日军投降后,国民党县党部率队占据县城,抢占胜利果实。在统治区内,竭力进行反共反人民的破坏活动,不断向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发动武装进攻,并建立了特务组织和“还乡团”,到处搜集共产党的活动情报,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及进步群众。还组训民众,进行反共教育,仅1947年上半年,就向解放区散发宣传品26种。在共产党组织内部,竭力进行策反破坏活动。据统计,从抗日战争胜利后至1947年10月,先后抓捕共产党的干部45名,杀害30名。1947年6月,县党部书记王士毅,亲自下令逮捕中共安丘城支部组织委员赵钦,后又亲自审讯、用刑,直至活埋。
1948年4月,县内国民党组织及其武装在人民解放军的有力打击下,仓皇逃往济南。逃跑前,县党部秘密召开会议,规定凡国民党之党员,皆不准参加共产党,违者处以极刑;能跟随县党部转移则转移,不能转移者及时向组织汇报情况。至此,县内国民党有组织的活动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