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变动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A=5&rec=21&run=13

第二章 人口变动

第一节 自然变动

1949年建国前,县内人口出生和死亡率较高。1936年统计:出生18874人,出生率为36.11‰;死亡7789人,死亡率为14.89‰;净增11699人,自然增长率为21.23‰。解放战争时期,出生率有所下降,死亡率有所上升。1946年统计:出生20585人,出生率为31.12‰;死亡11139人,死亡率为16.84‰,净增9446人,自然增长率为14.28‰。
1949年建国后,人民生活水平明显好转,医疗条件逐年改善,呈现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状态。至1970年,除1958年至1961年因生活困难等原因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外,其余年份出生率均在30‰上下,死亡率在10‰上下,自然增长率在20‰上下。70年代大力推行节制生育后,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死亡率随社会条件的改善逐年降低。1985年出生率降至12.79‰,死亡率降至6.02‰,自然增长率降至6.77‰。
从死亡人口的年龄状况看,解放前婴幼儿、少年死亡者比例较高,解放后老年人口死亡者逐年高于婴幼儿、少年。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61岁以上的老年死亡者占1981年死亡总人数的54%以上,出生婴儿至15岁的少年死亡者仅占7.91%。

第二节 机械变动

一、计划迁移
境内人口多为1369年至1391年(明洪武二年至二十四年),由山西洪洞县、江南山阳县、江南海州、河北省枣强及本省栖霞、曹州、莱阳等地成批迁入。元以前立村211个,明代立村794个。清代,外地百姓逃难避荒流入县内建新村220个。
1917年(民国6年),县内1500人赴欧洲参战,少数于1920年(民国9年)春返回,多数留居或病故在他乡。日本侵华期间,掳去700人赴东北和日本作劳工,1945年日本投降后劳工归国,但安丘在日劳工回归者极少,多数死在异乡。
1953年4月250名女青年自愿报名迁往新疆建设兵团落户。1955年3月,1200户近6000人支边去黑龙江省定居。1956年有4个区200名青壮年及其800多名亲属支边去黑龙江北安县幸福乡建村落户,1659名男女青年支边分别去吉林省、黑龙江省、甘肃省、云南省、新疆5省区定居。1960年,10处公社83个水库区村庄,3745户17906人,迁往吉林省通化、辉南、抚松三市县定居。同年冬至1966年夏,2648户11164人陆续返回。1967年至1972年,峡山和牟山水库区的683户3507人分别去昌邑、高密县定居。1974年牟山水库区的19户102人迁居昌邑县。1976年孙孟、景芝、凌河3公社水库区的102户520人迁往黑龙江省同江县建设兵团落户。
1964—1976年,县内先后接收潍坊、青岛下乡知识青年6280人,在25处公社138个大队安家落户。1974年始陆续安排工作,多数返回原籍。
二、自由流动
1932年后,东北、华北等地先后沦陷于日军,居于外地的安丘人纷纷返回老家,以东北三省最多。1936年县内生活困难,逃荒外出者不少。据西柿子园、西古庙等10个村调查,解放前共有3041人,其中在外逃荒要饭的1963人,外流人口占总人口的64.55%。
1949年建国后,县内人口自由流动大为减少。1958年至1960年,全县外流3750人,流入东北三省者最多。据南流、黄旗堡、柘山、温泉、石堆、郚山6乡镇的调查,1960年、1965年、1975年、1985年外流人口分别为:1049人、739人、260人、164人,大都去东北三省,其次为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1960年、1985年外流人口分别占调查单位总人口的7.7‰和0.88‰,1960年、1965年、1975年、1985年南流等6乡镇内流人口分别为209人、595人、301人、200人,多系外流人口回归。以东北、山西、陕西等地回归者最多。1960年、1985年内流人口分别占调查单位总人口的1.48%和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