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A=5&rec=176&run=13

第二章 预防

第一节 免疫注射

免疫注射始于1918年。是年,县城南关的五洲药房首次于冬、春为少数儿童接种牛痘疫苗,1938年日军侵入后中断。1947年4月,国民党安丘县卫生院首次为国民党军队及县政府工作人员注射了伤寒、霍乱、白喉3种疫苗,同时为县城东小关关帝庙附近的居民接种牛痘7306人。同年6月注射伤寒、白喉疫苗1713人,11月注射霍乱疫苗6917人。解放后的1950年,免费接种牛痘疫苗7682人。1952年全民普种牛痘,此后年年进行接种。至1980年,已接种171万人次,消灭了天花。
麻疹的预防始于1950年,时用中草药及母血注射等方法预防,效果不佳。1965年始,对麻疹易感儿童口服麻疹疫苗。此后,年年春初对儿童普遍注射麻疹减毒活疫苗。1973年始,对出生8个月至1岁的婴儿进行接种,对3岁以上的儿童加强免疫1次,有效地控制了麻疹的流行。1953年至1985年,共做卡介苗预防接种10.15万人次,7岁儿童口服脊髓灰白质炎疫苗16.7万人次。同时,还在人群中进行乙型脑炎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苗、百、白二联菌苗等各种生物制品的预防接种。1980年始,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水平实行计划免疫,建立了预防接种卡册,使各种预防用生物制品按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进行接种。同时将白喉、百日咳、破伤风联合制剂、疫苗、卡介苗、脊髓灰白质炎疫苗定为7岁以下儿童基础免疫制品,实行儿童计划免疫,效果很好。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建国前,对各种传染病多无防治措施。天花、麻疹、白喉、疟疾、伤寒、霍乱、麻风、黑热病等传染病经常发生流行,死亡率很高。天花(俗称生痘子)、麻疹(俗称生痧子)是县内最为严重的传染病,每3至5年大流行1次。患天花者死亡很多,幸存者不少人留下永久性麻面。麻疹传染性极强,一旦流行,儿童多无幸免。伤寒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有时暴发流行。1931年、1933年两次暴发流行,染病者多无救治。1924年霍乱流行,张家庄头村9 42人就有82人染病死亡,景芝镇于家庄300人有64人发病,10天内死亡31人。黄疸危害极大,1916年暴发流行,发病者十之有三,孕妇患者多无救治。另外疥疮、脑炎、回归热等传染病也很猖獗,梅毒、淋病等性病发病者甚多。解放后,对麻风、性病、疟疾、丝虫病、肝吸虫病、黑热病、疥疮、活动性黄癣免费治疗。1952年消灭了天花和霍乱。1953年消灭了性病。1970年以来逐步控制了麻疹、乙脑、流脑、婴儿瘫等传染病,疟疾、百日咳的发病率也大幅度下降,对黑热病、疟疾等几种主要传染病进行了普查普治。
一、黑热病
多在县内西南部流行。其它乡镇亦有散在发生,解放前无防治措施。1949年,丘南县人民政府卫生所对雹泉区的水润道、峒峪两乡进行调查,发现1949年前的患者210人,死亡46人,死亡率为22%。1950年,华东黑热病防治大队一分所派16名医务人员至丘南、潍安、安丘三县开展防治工作。同年,县卫生科成立防治站,将该病列为县内疾病防治的重点。1955年免费治疗3689人次。1956年,共调查70.84万人,确诊218人,全部进行治疗,并对发病村周围及病家进行药物喷洒。1957年患者降至176人,1958年又降至46人,1961年绝迹。
二、疟疾
解放前,该病经常发生,虽用土方验方治疗,却收效甚微。解放后,人民政府虽加强预防,因药物效力有限,措施欠佳,1960年仍有6416人发病。1961年暴发流行,患者增至3.28万人,发病率达4.02%。县医务部门采取“两根治(现症病人和有疟疾史者休止期根治)、一预防(高疟区全民性预防服药)”的综合性预防措施,1962年,患者降至1.2万人,发病率降至1.64%。1963年进行了3次普查,作休止期根治者1.62万人,当年发病5650人,比1962年减少了一半多。1972年再度暴发流行,当年发病2.13万人,经预防治疗,1973年降至1.42万人,后患者连年减少。1982年仅有129人发病,1984年出现了11个无疟疾乡镇,其余的21处乡镇发病率仅在万分之一以内,达到了控制和基本消灭的指标。
三、流行性出血热
1977年前未见发病。1977年、1978年先后在石埠子、雹泉、夏坡3处公社发病4例,死亡3例。自1980年以来,疫区扩至城关、景芝、贾戈、庵上、慈埠、关王、郚山、南逯、官庄等乡镇。至1985年已发病329例,死亡24例,治愈率为92.7%。
四、狂犬病
建国前就散在发生,因无有效防治措施,患者多疯死。1954年始,各级政府采取灭犬为主和注射人用狂犬疫苗等综合措施,减少了狂犬病的发生。1979年5月,该病由临沂地区传入县内,是年狂犬咬伤597人,其中,1人未注射狂犬疫苗死亡。1980年,疫情蔓延至全县25处公社,是年,狂犬咬伤1773人,注射狂犬疫苗1734人,共发病13例。其中,4例未全程注射者和9例未注射者全部死亡。1985年狂犬咬伤39人,全部注射狂犬疫苗,无死亡。
五、肺结核
解放前各地都有发生,抗生素问世前死亡率甚高,有的全家患病,无一幸存。建国后,随着链霉素、异烟肼等抗痨药物的相继问世,患者经正规治疗多能痊愈。1953年始,给1岁内婴儿接种卡介苗。1976年成立了县防痨组,对防痨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同年,对雹泉等10公社进行调查,查出患者1171人。1978年,县防疫站与官庄医院对官庄公社的42个大队进行普查,受检率为88.1%,共查出肺结核患者225人。1979年,全国结核病防治会议确定夏坡公社小麦峪、赵家沟、获鹿山前3个大队为结核调查点,共普查1847人,查出结核患者10人,全部进行了免费正规治疗。继之,以县防痨组为主,深入全县各社进行普查。1980年结束,查出患者4489人,同时给予清点治疗,治愈1183人,死亡394人,新发401人。1985年共有患者1799人,比1980年减少很多。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

一、丝虫病
该病主要发病区为西南部的山区乡镇。建国前,没有进行防治,发病率很高。1957年在省寄生虫防治所丝虫防治队的指导下,分别对南郚、牛沭、郚山、柘山、雹泉区的11个村作了调查,查出的微丝蚴阳性率最高的为16.9%,最低的为1.2%。1970年至1976年,先后5次对郚山、牛沐、南郚、夏坡、柘山等12处公社的部分村庄进行了普查普治。查出微丝蚴阳性者9961人,采用海群生7日疗法治疗9540人,总治疗率为95.8%。复查2.58万人,全民服药1 6.77万人次,有效地控制了传染源。同时采取了一系列防蚊灭蚊措施,降低了蚊子密度,减少了传播机会。1979至1981年,省、地有关部门组织了3次抽查考核,微丝蚴阳性率下降至1%以下。1983年,经卫生部卫生防疫司组织的丝虫病防治考核调查组调查,基本达到了消灭丝虫病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共山东省委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颁发了奖状及证书。
二、甲状腺肿
多发病于郚山、南逯、大盛、红沙沟、温泉、辉渠、夏坡、柘山、车庄、庵上、召忽、雹泉12处山区乡镇,其他乡镇亦有散在发生。1966年,对发病严重的郚山、牛沐、南郚、柘山、岐山、夏坡、雹泉7处公社进行了普查。查出患者3.16万人,患病率为14.49%,生理增大6.22万人,肿大率为42,2%,同年秋对发病区供应碘盐。后又于1973年、1976年、1978年进行了普查。1978年发病率为5.4%,比1973年下降2.33%,比1976年下降0.7%。1979年8月普查,患病率为1.7%,比1978年下降3.7%,是年,碘盐供应由1978年的106吨增加到1950吨。1985年,患病率比1966年下降91.47%。对7至14岁学生抽查结果表明,患病率为0.31%,比1978年降低96.06%。
第四节 皮肤病防治

一、麻风病
解放前,政府无专门防治机构和防治措施,任其蔓延,严重威胁着县内人民的身心健康。1949年调查,在存活的2232名老年麻风病人中,1945年发病的63人,1948年发病的54人,1949年发病的48人。1955年、1956年在全县范围内普查,发现患者580人,患病率为1.2‰,属高流行区。1957年至1985年,先后在全县范围内作了25次线索调查和麻风病人家属普查,发现发病村766个,占总自然村的52%,累计发现患者1815例,其中男性1411例,女性404例,治愈1120例,死亡512例,外迁106例,尚有现症病人70例。1985年患病率下降到0.077‰,基本达到了全国规定的控制指标。
对麻风的防治始终贯彻“积极防治、控制传染”的方针,采取“查、收、治、管、研”(调查普查、集中、治疗、统一管理、科研)的综合措施。自1955年9月初次调查试点至1985年共调查74万人次,普查14.4万人次。1958年,县地方自筹资金,在雹泉公社黄山子前建成了县内第一个麻风村,称幸福村,能容纳病人200名,拨出土地300亩让病人边治疗边生产。同年,慈山、牛沐、南郚、郚山4处公社先后建起了小型麻风村。1959年,省拨款4万元,在资助扩建麻风村的同时,于金堆公社方家屯建成中型麻风村1处,孙孟、凉台、南流公社各建成小型麻风村1处。时,全县计有麻风村8处,收容病人275名。1963年,上级拨款7.2万元,将方家屯扩建为大型麻风村,共收容病人250名。由于麻风患者日益减少,1985年,全县仅保留方家屯麻风村,住村病人26名。
1955年始用抗麻风药物及部分中草药免费治疗,1960年始行正规治疗,服药、手术、穴位强刺激并用。1976年地区麻风病防治考核队对县内历年治愈的937例病人复查,除6人复发外,其余都符合治愈标准。
二、头癣病
1977年开始防治,先在夏坡公社调查摸底,发现患者141人,全部免费治疗,当年治愈30例。1979年始训防治人员,共培训3167人,同时放映“防治头癣病”的电影80余场,发放张贴“积极防治头癣病”传单5000余张。是年,对全县15岁以下的儿童进行了普查,对成年人作了调查,受检率为70.6%。发现患者109例,治愈101例,治愈率达93%。1981年经地区防疫站鉴定,县内头癣病基本消灭。
第五节 妇幼保健

一、接生
1950年前,妇女分娩多用旧法接生。是年统计,有旧产婆1081名,遍布全县。因旧法接生不卫生不科学,婴儿死亡率在25%左右。1953年,安丘、丘南两县卫生院始设助产士,用新法为干部、职工家属接生。同年,县妇幼保健站成立后,大力推广新法接生,同时设立区妇幼保健站两处,乡接生站61处,全县515名接生员基本掌握了“三净”(手净、用具净、产妇下身净)操作,是年新法接生555人。1957年,有新法接生员2493人,新法接生率上升到64.1%,脐带风发病率下降至0.3%,婴儿死亡率下降至3.4%。1965年村村有新法接生员。1966年调查,新法接生率为87%,1976年上升至97%,1985年上升至99.9%。产妇死亡率为万分之零点一六,比1980年下降万分之六点六四,婴儿成活率为99%以上。比1980年提高1%。
二、妇女病查治
建国前,很少对妇女病进行查治。建国后,县、区妇幼保健组织陆续开展了妇女病查治工作,1961年培训针灸人员652人,助产员898人,开始对危害妇女健康最严重的子宫脱垂进行查治。当年查治患者2039例,治愈1420例,治愈率为70%。1965年始对不孕症及宫颈糜烂患者进行普治。1977年培训了全县妇幼保健及检验人员,县、社医院都能作阴道脱落细胞检查。1982年普查发现各种妇女病6994例,治愈率为63%,至1985年,治愈率达99%。
三、妇女劳动保护
1953年在推广新法接生的同时,开始宣传劳动妇女的卫生保护,提倡孕妇登记和产前检查。1957年,全县有,12个区配备了妇幼保健人员,作产前检查的孕妇占孕妇总数的63.3%,1958年全面推行妇女劳动“三调三不调”(月经期调干不调湿、孕妇调轻不调重、哺育期调近不调远),1980年至1985年,结合妇女病普查普治,提出妇女“五期”(经期、孕期、围产期、哺乳期、更年期)保护,随着生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开展,劳动妇女大都能自主地进行“五期”保护,效果显著。
四、儿童保健
建国后,除对儿童预防接种外,还采取了一系列的儿童保健措施。1954年,县机关设立托儿所,配备一名护士负责卫生工作。1956年始训保育员,1960年,保育员增至1200人,次年随着托幼组织的大部解散,保育员大量减少。1977年至1979年,给8.5万名儿童做了健康查体,对查出的疾病进行了适当治疗。1979年,妇幼保健站和防疫站配合,为10.3万名儿童免费驱除蛔虫。1980年为2.85万名儿童检查了身体,占应查人数的27.9%。发现患病者1423例,由县、社两级医疗部门做了治疗,痊愈率为82.6%。1981年儿童查体3.28万人,发现患病者1315例,治愈率为87.1%,以后年年为儿童查体,为患者治疗。1985年发病率降至15.1%。
第六节 爱国卫生运动

建国以来,县内的爱国卫生常搞不断,多次开展较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1952年5月始,全民动员,人人动手,消灭苍蝇、蚊子、老鼠,清除垃圾,铲除蚊蝇孽生地,卫生状况有了明显好转。是年9月26日,县委召开千人大会,总结经验,评选模范,将爱国卫生运动引向了深入。1953年始,爱国卫生运动转入经常性活动。
1956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除“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运动,其间开展了3次爱国卫生突击活动,是年,共消灭麻雀56.09万只,老鼠17.16万只,全县80%的粮库无鼠害,涌现出卫生模范单位65个,卫生积极分子191名。1957年,继续除“四害”,改造厕所,出现“三洁”(室内洁、室外洁、街道洁)乡1个,“三洁二无”(无鼠、无臭虫)村9个。1958年,共开展5次卫生突击活动,24万人参加,清除垃圾,整修街道,改良水井、猪圈、厕所、麦场,消灭了大量老鼠、麻雀、苍蝇、蚊子。1959年始,开展以积肥造肥为中心的除害灭病爱国卫生运动,大力推广“三处理”(粪便、垃圾、污水)、“十改造”(厕所、猪圈、畜棚、鸡窝、院落、水井、住室、食堂、街道、环境改良)。1963年始,提倡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中心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开展饮食卫生调查和水源改良工作。是年,清淘水井298眼,加高井台2078个,水井加盖78眼,并始行卫生“五四制”。1965年,开展以造肥为中心内容的积肥卫生运动,共建粪尿分积小厕所1.35万个,沤肥池7130个,固定积肥专业队伍1.54万人。1966年,全县建小厕所13万个,占全县总户数的84%。1967年至1971年,因“文化大革命”县“爱卫会”瘫痪,爱国卫生运动处于低潮。1972年,县“爱卫会”重新履行职责,将管水、管粪、改良水井、厕所、畜圈、炉灶、大搞环境卫生提到议事日程。1975年,建立了爱国卫生运动突击与经常相结合以及定期检查评比等制度,爱国卫生运动纳入了正规,成为经常性的活动。1981年7月1日,首次开展了卫生日活动。是年,搞了11次较大规模的爱国卫生突击活动。1982年,抓检查、抓落实、抓评比,坚持突击与经常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开展了19次突击活动,用于环境卫生建设投资18.73万元,全县有196个大队基本实行了“两管五改”(管水管粪、改水井、改厕所、改畜圈、改炉灶、改室内外环境)配套,843个大队基本控制了沟、塘、厕所、粪便、垃圾等蚊蝇孳生地,占全县大队总数的70%,从根本上改变了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问题。1983年至1985年,爱国卫生运动向纵深发展,3年共搞突击活动27次,降低了蚊蝇密度,减少了传染病的发生。1985年,已有313个单位和村庄基本达到了县级文明卫生单位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