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 古迹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A=5&rec=170&run=13

第三章 文物·古迹

安丘县历史悠久,地上地下的文物遗存极为丰富。1982年第二次文物普查统计,全县共有汉代以前的文化遗址110多处、古墓葬30多座、古城址5座、古建筑3处,石刻碑碣60余块,其中20处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石器时代及商周时代的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汶河、渠河流域的冲积台地上,形成了以临浯和杞城为中心的两个遗址密集区。汉代遗址分布广泛,面积极大,已发现的5座古城址皆为汉代县治所在地。30多座古墓,以汉墓居多,且集中分布于5座故城周围。1959年于县城西南董家庄后发掘的距今1800余年的汉画象石墓是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珍贵文物。
据山东省文物局鉴定,县博物馆收藏的近2000件文物中,有一级品9件,二级品48件,三级品286件。一级品有南郚村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玉铲、玉钺,老峒峪村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玉璇玑、大汶口晚期陶鬹、黑陶背壶,马家庄出土的商代石镰,杞城村出土的汉代石砚。二级品中有贾孟村出土的西周晚期铜鼎,铜鬲等。1957年在景芝出土的龙山文化蛋壳黑陶高柄杯,在《劳动创造了人》一书中有专文记载,今存中国历史博物馆。
第一节 古遗址

大汶口文化遗址有景芝、田家楼、冢头、圈子郎郡庄、老峒峪、南逯等6处,其中田家楼、圈子郎郡庄,老峒峪、南逯遗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出土文物有石器、陶器、玉器、蚌器。景芝遗址出土的黑陶高柄杯,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老峒峪出土的褐色陶鬹定为国家一级文物。龙山文化遗址有:仉岗、石家埠、高家庄、东古河,以及西南庄、胡峪、庵顶、杨家山前、泥沟子等9处。其中仉岗、西南庄、胡峪、庵顶、杨家山前、泥沟子、大杨戈等7处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面积较大的商周秦汉文化遗址38处,其中商周遗址13处,秦汉遗址25处,它们是:临浯、尧上、院上、芝畔、笔墨庄、班岗、东营、老庄子、万戈庄、宋官疃、大湖埠、柏台、田家汶畔,东安泰、夹河套、乙甲庄、大杨戈庄、曹家王封、小杨戈庄、大沙埠、秦戈庄、东北庄、牟山前、石头崖、东邵、小河北、大河北、大朱旺、彭家洼、张靳、孝河口、大亭子、大莲池、董家寨庄、马家寨庄、前曹村、谷家村、小庄子遗址。
第二节 古城址

已发现的古城址有杞城、郚城、姑幕、昌安、安丘故城5处,其中杞城、郚城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杞城故城 位于县城东北17公里黄旗堡镇杞城村周围。遗址呈长方形,地势平坦,总面积3.6平方公里,是县内最大的古城遗址。杞城夏属斟鄩国地,周初为淳于国都城,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十三年)为杞国所有,设都城于此,称杞城。西汉于此设淳于县,北齐天宝七年省入高密,今城墙荡然无存。杞城村西200米处有一约300平方米的台地,传为皇城所在地。北侧有断崖,暴露的文化层厚约1.5米。已出土的文物有筒瓦、瓦当、陶罐、铁镢、钱范、砚石、铜剑等。
郚城故城 位于县城西南28公里红沙沟镇李家西郚村东北200米处的高地上,总面积0.12平方公里。春秋时为纪国之郚,齐灭纪后属齐。西汉于此设郚城县,东汉时并入朱虚县,为郚城亭。晋惠帝于此置平昌郡。公元556年(北齐天保七年)为琅琊县治所,606年(隋大业二年)琅琊县改为郚城县,此地遂为郚城县治所。623年(唐武德六年)并入安丘县,故城遂废。今城址仍存,秦汉时期的砖瓦残片俯拾皆是,东面断崖处暴露出的文化层厚4米,上层为秦汉至隋唐文化,中层为商周至战国文化,底层为龙山文化。
姑幕故城 位于县城南35公里的石埠子乡石埠子村,总面积0.75平方公里,汉晋为县城,西汉末年琅琊人樊崇领导的赤眉军攻破此城,故有樊王城之称。今石埠子村全部座落在故城址上,村后断崖处暴露的文化层厚约1.5米。村内有古井一眼,汉砖砌成。
昌安故城 位于县城东南14公里王家庄乡李家古城村,总面积0.08平方公里。该城西汉始置,属高密国,公元606年(隋大业二年)并入安丘。759年(唐乾元二年)安丘县治移入此城,改称辅唐县。971年(宋开宝四年)移至今县城,昌安城遂废。今李家古城存残垣一段,长500米,高3至4米,黄土夯筑而成,村内不乏汉代砖瓦。
安丘故城 位于今县城西8公里的牟山水库中,南距牟山1.5公里。西汉初为安丘侯国都邑,公元前113年(汉元鼎四年)因罪国除。东汉初,安丘县治所从今县城以南的大墩移此。公元556年(北齐天保七年)安丘并入昌安县后,改称牟乡城。596年(隋开皇十六年)于此置牟山县,606年(隋大业二年)改称安丘县。次年县治所移平昌县城,此城渐废。今故城址高出地面1至2米,面积1平方公里。
第三节 古墓葬

县内古墓葬较多,至1985年,已发现较为重要的古墓葬18座,分别为召忽墓、葛布口古墓、安丘汉画象石墓、王修墓、邴原墓、逄王古墓、韩家王封古墓、山前(1号、2号、3号)古墓、冢头古墓、孝河口古墓、彭王冢、冢子坡古墓、邓禹墓、管宁墓、大杨戈庄古冢、金冢子埠古墓。
召忽墓 位于县城西南37.5公里,召忽乡东召忽村西100米处。召忽为春秋齐人,与管仲同辅公子纠。纠与其弟小白争嗣被杀后,他遂触殿柱而死,土葬此处。今墓封土高3米,直径6米,封顶完好。墓前有清雍正进士县人马长淑所立石碑,上刻“齐召忽墓”4个大字及介绍召忽生平的碑文。1979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画象石墓(东汉青州刺史孙嵩之墓) 1959年发掘于凌河镇董家庄村后,1960年迁往县城,1963年在北关园艺场复原,1979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南北长(包括甬道)14米,东西宽7.91米,最高处2.7米。除墓门前的甬道以砖铺地外,其余全部用巨大的石灰岩石板砌成,共用石料224块,其中有画象103块,组成画面60余幅,分布于墓门和各室四壁、室顶及柱子上。画面用浅浮雕、高浮雕、透雕、阴刻等技法刻成,场面壮观,生动逼真。全部内容可归纳为奇禽异兽、神话传说、社会生活、历史故事4大类,是研究汉代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以及造型艺术的珍贵文物。
王修墓 位于城西13公里的慈埠乡慈埠店子村东400米处,为三国时魏国营陵人、曹操的奉常王修坟冢。今墓封土高2.5米,直径21米。墓正东50米有一古墓,形状与王修墓同,传为王修母墓。
管宁墓 位于县城南25公里,管公乡老管公村东南,相传为三国时魏国独行君子管宁之墓。墓高3米,直径13米,内杂汉代砖块,墓上杂草丛生。
邴原墓 1982年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在县城西30公里,红沙沟公社李家赤埠村东200米处发现一座古墓,此墓方位与旧志所载管宁的好友邴原墓的方位基本一致,可能是邴原墓,发掘后方能定论。
第四节 古建筑

县内古建筑较多,大都无存,现保存较好,有研究价值的为齐长城和庵上石坊。
齐长城 在县城西南部的山岭上,战国时齐宣王所建,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长城沿山顶而筑,高崖陡壁难以攀登处,用石块砌起宽两米左右的矮墙,沟壑处用巨石构筑,宽近7米。一般地段为土石结合夯筑而成。长城在县境内的一段约百里,西接临朐县穆陵关,入境后自西向东经太平山、石门顶、紫草山、峰山、城顶山,再转南至摘药山渡浯水入沂水县境。今多已倒塌,残存部分最高处不足两米。
庵上石坊 位于县城西南35公里庵上镇庵上村。建于1829年(清道光九年),是庵上村马若拙为其兄马若愚之妻王氏所立的节孝坊。相传由江苏扬州雕刻艺人李克勤、李克俭兄弟两人设计,率徒弟8名雕筑而成。石坊分顶、身、座3部分,高约15米,宽9.35米,用多块石灰岩垒架而成,接缝严密,浑然一体,宏伟壮观。正面刻“圣旨”2字,中部横批刻“节动天褒”4字,两侧刻“旌表愚童马若愚妻王氏节孝坊”字样,横批下两侧刻有“大清道光巳丑岁建”8字,背面横批为“贞顺流芳”,其他刻字与正面相同。坊上题字均为高密县翰林单兰亭所书,字体端庄幽雅。雕刻内容丰富多采,有矫健昂首的麒麟,吞云吐雾的青龙,情趣盎然的猴子,神态潇洒的八仙,刚劲雄健的狮子,冉冉若飞的蝙蝠,还有争奇斗丽的四季花卉,神态各异的人物。独具匠心的艺人采用浅浮雕、高浮雕、透雕等技法,将这些景物安排得和谐贴切,维妙维肖,引人入胜,可谓工艺卓超。石坊造型雄伟壮观,有山东第二坊之称。今除坊顶稍有残缺外,基本完好。1979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节 碑记墓志

县内历史上的碑记墓志较多,至1985年已发现60余块。最早的为隋大业三年墓志,最有研究价值的为刘鄩墓碑及重修公冶长书院碑。
隋大业三年墓志 发掘于红沙沟镇沈家庄,墓志长0.48米,宽0.25米,厚0.12米。上刻,“大祖成思父统元,出幽州啄县,去大魏,建安元年回官胶州,寄居郚城甘露乡吴音里。成葸仁陵墓铭记。”
刘鄩墓碑 在县城东北刘家尧乡西石马坟庄南300米处,座北朝南。碑高3.32米,宽1.53米,石灰石质,为一石赑屃驮负。立于公元921至923年(五代梁龙德年间)。1932年(民国21年)维修,形成碑楼,并刻修0.3米×0.3米碑记1块,嵌入碑楼背面。重修碑文记载,刘鄩籍安丘,五代梁时历任左龙武统军、节度使、开封尹、河东道招讨使。因其亲家朱友谦叛,封命招讨,屡战不胜,皇帝疑其通敌,于公元920年(末帝贞明六年),罢其官归济阳以鸩杀之。时,刘鄩64岁。撰碑文者为刑部尚书张琏。今原碑字迹多辨认不清。
重修公冶长书院碑 公冶长书院位于庵上镇西北10公里城顶山(亦名书院山)前坡。相传为春秋时孔子弟子公冶长读书处,后人思念先贤,在此建公冶长祠,祠西又建青云寺,时碑碣林立。今祠、寺俱废,仅存银杏树两株,明、清碑碣4通:一通为明万历三十五年春“赐进士第文林郎知安丘县事潼关孙振基”立,正面刻“先贤公冶子长读书处”,背面无字;一通为清康熙十五年秋立,立石者为安丘知县胡端,正面刻“重修公冶子长祠堂记”,背面无字;一通为清道光九年六月,青云寺主持学管及徒弟真斋立,正面上部横刻“万古流芳”,下为重修庙碑记,背面为众善题名,县廪膳生李维翰撰文,庠生刘登辅书,崔秀川镌刻,一通为道光二十九年七月青云寺主持真斋及徒弟觉联、觉林、觉慧所立。正面上书“重修书院山青云寺记”,贡生候选训导刘用康撰文,马协中书,县庠生马居中篆额,李存、任辉基刻字。

第六节 重要文物

大汶口文化陶鬶 雹泉镇老峒峪遗址出土,收藏于博物馆。通高28厘米,器表光洁,呈淡黄色,细颈、短流、扁圆腹,宽带状,(此字上部为“析”下部为“金”,上下结构)附于颈、腹,三袋足较小,足腹浑然一体。最大腹颈处饰一周附加纹,胸前饰圆饼一枚,是大汶口文化的代表器物。
蛋壳黑陶高柄杯 1957年发掘于景芝镇新石器时代墓葬,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距今约4000至4500年,是龙山文化的典型器物。胎薄体轻,漆黑光亮,是其突出特点,部分胎壁仅0.3至1毫米,故称蛋壳陶。此杯通高22厘米,造型高雅、秀丽,柄上饰有弦纹和整齐美观的三角形镂孔。玲珑剔透,精巧细腻。
周代铜鼎铜鬲 1987年郚山乡贾孟村出土,收藏于县博物馆。铜鼎通高26厘米,口径25厘米,立耳,方唇,折沿,腹较浅,下部微鼓,圆底,蹄足。沿下饰一周云雷纹,腹部饰变形窃曲纹,腾波带纹,足上部起扉棱,饰卷云纹,中部有一箍状棱。铜鬲通高16厘米,口径18.9厘米,侈口,圆唇,折沿,溜肩,瘪裆较高,突足根,肩部饰夔纹和两道凹弦纹。其时代应为西周后期,下限不会晚于春秋早期。
汉盘龙三足石砚 1976年黄旗堡镇杞城村出土,收藏于县博物馆。石砚呈圆形,通高12厘米,直径15厘米,表面为灰色,质地坚硬细腻,由砚身、砚盖、研石3部分组成。砚身通高4厘米,砚面平坦光滑,尚留有墨迹,周边雕刻3条屈曲盘绕的龙,龙首下伸形成三足。研石雕刻成一只蹲羊形,高4厘米。砚盖通高8厘米,表面雕刻5条龙,正中的那条形体较大,昂首挺立形成盖钮,周围刻波浪纹,衬托出蛟龙出水的雄姿。其余4条刻在盖钮四周的斜面上,恰似在水中游荡,生动形象,形态自然。颇具匠心的是,盖底面与盖钮对应处,刻有一个略大于研石的圆形凹槽,研石恰好藏于其中。从已发表的资料看,三足汉砚中,研石为蹲羊形的仅此一种。

第七节 革命纪念建筑物

安丘烈士陵园 位于县城县府路东段路北。始建于1964年秋,翌年建成烈士纪念碑、大门和院墙,并将分散在各处的烈士墓迁入,计223丘。1972年增建了纪念堂、接待室和两个纪念亭。陵园呈长方形,占地1.86万平方米,大门朝南,正面横梁上阴刻“烈士陵园”4个大字,门柱上阴刻“为人民而生生的伟大,为人民而死死的光荣”18个大字,背面横梁阴刻“浩气长存”4个大字。纪念碑屹立于陵园中心,通高18.1米,其中底座高5米,呈正方形,边长6米,四周为汉白玉栏杆。碑身下部刻有表现革命烈士业绩的浮雕,上部正面与背面分别阴刻毛主席手书“革命烈士纪念碑”和“革命烈士永垂不朽”15个大字,两侧分别阴刻“英灵千古浩气长存”、“丰功伟绩日月同辉”16个大字。纪念碑北面两侧是两座纪念亭。正北有纪念堂9间,分3个展室,展出的文物主要有:吕家埠自卫战和“一一五”战役烈士的遗物,庄龙甲、徐仲林、陈克、李安仁、张尔芳、王友胜和对越自卫反击战5位烈士的遗象,以及张尔芳烈士的学习文件和一份残缺的刊物等。

英雄山烈士陵园 位于县城西南22公里雹泉镇雹泉村西的英雄山上,东西长60米,南北宽40米。该园建于1947年春,内葬1946年“一一·五”战役牺牲的烈士156名。墓前都立有石碑,碑文为“警二旅指挥于安城战役殉×烈士××之墓民国三十六年元月立”。今保存尚好,1979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芝烈士纪念碑 位于县城东南23公里景芝镇东南角,建于1956年5月,纪念1945年牺牲的原淮安县委书记陈克等烈士。纪念碑通高15米,呈四棱柱形,水泥砖石结构。碑身北面上部刻“革命烈士纪念碑”7个大字,下部是概述陈克等烈士英勇就义经过的碑文,南面上部刻“踏着革命烈士血迹前进”10个大字,下部刻陈克烈士传略,西面刻“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为国献身”12个大字。东面刻“英灵千古,永垂不朽,鞠躬尽瘁”12个大字。1979年,景芝公社为陵园建了院墙,大门面西设专人管理。同年陵园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