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A=5&rec=169&run=13

第二章 文化艺术

第一节 戏剧·曲艺

一、京剧
1830年(清道光十年),石龙子村刘见起成立昆腔戏班,后由昆腔改为京剧,是县内最早的戏班。1862年(清同治元年),宋官疃村人王梓余成立了30余人组成的家庭戏班,主要上演三国戏与宋代戏。民国初年,城里人刘鹏高与刘乐天、张同岭、丛福堂等成立同乐戏班,从城区演至外地。京剧传入县内后流行很快,从清末到建国前夕,大路、乙甲庄、水西、南林、东邵等村先后办起了业余戏班。
1948年全县境解放后,大朱旺、徐家沟、官庄、大寿山等村相继成立了戏班。县城内以潘东昌、时敬堂为首的京剧艺人于1950年11月联合成立了安丘县开明京剧院,为县民间职业剧团。由国家拨款4000元,建草棚剧场售票演出。是年改称开明京剧团。1958年3月,坊子光明剧院并于安丘县开明京剧团,称安丘县京剧团。1964年后以唱现代戏为主,1977年后以唱传统戏为主,业余剧团也空前活跃。
二、茂腔
是县内群众喜爱,流行最广的地方戏,由周姑戏(一说肘鼓戏)演变而来。官庄镇阿陀、刘家尧乡宋家尧和担山乡小埠后戏班最早,先后成立于1840年、1850年、1880年。1893年至1918年,官庄镇东利见、关王乡葛达官庄、郚山乡李家庄、宋官疃乡杨家山前、王家庄乡宿戈庄、朱子、谭家官庄、阎戈庄,官庄镇老庄子、马居岭、柘山乡曹家河、金冢子乡车戈庄等村,也相继成立了周姑戏班。1945年前后,周姑戏开始向茂腔演变,至1956年,基本演变成了茂腔。1959年县文工团建立,1960年改为半农半艺的茂腔剧团。自1960年至1965年,该团年均下乡300余天,演出30多个传统戏,1964年始以演新戏为主,1966年合并于县京剧团。农村业余茂腔剧团仅在春节和县汇演时才凑班演出。
三、其他剧种
除京剧、茂腔外,县内流行过的剧种还有昆曲、吕剧、笛梆子等。昆曲1830年(清道光十年)出现于县内,清光绪初年开始流行。由于板式严格,唱词深奥,民国初年学唱者渐少,1938年后逐渐消失。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关王乡葛达官庄刘继美、杜日德始建笛梆子戏班,辉渠乡绪泉的戏班也相继建立。该剧种因无群众基础,后销声匿迹。吕剧传入县内较晚,1950年,南流镇宋家、郎郡庄,贾戈乡周家田戈庄等村相继成立戏班。1952年城关搬运工会俱乐部业余剧团曾排演过吕剧,由于唱腔比茂腔复杂,群众基础薄弱,未能流行。
四、曲艺
县内流行的曲艺有西河大鼓、东河大鼓(安丘大鼓)、渔鼓书、评书、数来宝和山东快书、相声等。西河大鼓和东河大鼓多系孙双宾派系。孙双宾为清道光年间的西河大鼓艺人,在潍坊一带很有名气,有“压倒山东”之称。他有8名得意门生,其中两名是安丘县人,艺辈为“东”,东河大鼓由此而来。县内的东河大鼓、西河大鼓多系孙双宾的这两个艺徒传入。解放初期及解放后,县内较有名气的西河大鼓艺人为沈宗江、李宗和、刘洪喜、赵立明、王其彬、李宝奎,还有青岛曲艺团教师苏太平的徒弟李及弟,东河大鼓演出较出色的为临浯的王凤坤。
渔鼓书、评书艺人很少,演唱水平较低,多在集市上演说,无出色的艺人。“数来宝”初由乞丐演唱,用作乞讨。说山东快书的艺人较少,烟草公司王培珂利用业余时间,紧跟形势自编自说山东快书小段,多次在会议和文艺演出中演出,博得观众好评。全国著名山东快书表演艺术家高元钧的徒弟,凌河村人孙裕泽,是著名的山东快书演员,已列入中国文联编印的《中国文艺界名人大全》,今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福建省和福州市曲协理事,曾带队回山东安丘为乡亲献艺。高元钧的另一位徒弟,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山东快书著名表演艺术家,县城南关人孙镇业,被誉为“快书大王”,足迹踏至河北、江苏、四川、云南、海南岛等地。他创作表演的山东快书多次得奖,作品达百余万字。长篇山东快书《武松传》、《鲁智深》等被130多家电台、电视台播放。他先后被吸收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华说唱艺术研究中心常务理事、中华山东快书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刊登了他的照片,全国众多报刊介绍了他的艺术风格和成就。
1957年3月,县曲艺协会建立,吸收26名艺人为协会会员。1964年3月,16名曲艺艺人和1名学徒生(多系盲人)组成了曲艺队,下设4个组,每组4人,自编自演,演新唱新,在全县巡回演出。1965年,《光明日报》发表文章,介绍该曲艺队的事迹。1978年7月,因经费不足,曲艺队解散,后艺人分散活动。
附:安丘县京剧团简介
安丘县京剧团以庄户剧团闻名于省内外,自1962年始,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常年在农村演出。1964年创造了竹竿流动舞台、汽灯多用灯光、活框布景。次年9月,这个舞台被调进京,在中央文化部召开的文化工作会议上展览,受到了中央文化部及有关方面的好评。1971年,流动舞台改为铁杆套管式。同年11月至次年4月,山东省文化局有关同志率该团在全省各地、市进行了舞台表演。1976年8月,研制成功了拖拉机拖斗舞台和露天剧场,1982年6月,该舞台获文化部颁发的科技成果奖。
自1962年至1985年,该团走遍了全县32个乡镇,徒步3万余里,演出3500多场次,先后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千余人次来团参观。1964年该团派代表赴北京参加了全国现代京剧汇演大会。1971年10月,中共昌潍地委作出了向安丘县京剧团学习的决定。1972年2月,《光明日报》以“一个受贫下中农欢迎的庄户剧团”为题发表了调查报告;5月,山东电视台以“庄户剧团”为题,制作了新闻片;10月22日,亚洲作家协会总书记查禾多看了该团的演出后,来电致谢。1975年9月,中共山东省委印发文件,定该团为山东省文艺红旗单位,号召各行各业向安丘县京剧团学习。1978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介绍该团用拖斗舞台下乡演出的纪录片。1981年12月24日,该团派代表出席了文化部召开的全国农村文化艺术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荣获先进集体称号。

第二节 音乐·舞蹈
一、音乐
清代,乡间流行民歌,较大的寺庙每逢香火,由一班通晓音律的和尚或道士,吹打弹拉几种民间乐曲,教堂唱圣歌,逢婚丧多请喇叭匠奏喜乐或哀乐。民国初期,音乐活动渐多,1913年县立中学组织了军乐雅乐部,演奏国歌、校歌、进行曲等。1925年至1936年,较大的学校组织文艺演出,演出内容以鞭笞封建制度歌颂辛亥革命的先驱为主。
抗日战争期间,抗日根据地与解放区、国民党统治区的学校师生大唱《大刀进行曲》、《扛起三八枪》等抗日歌曲。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区的民间音乐活动空前活跃,秧歌调、送郎参军调非常流行。1945年,中共领导的安丘县建立了15个剧团。1947年8月,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众教育馆组织了渠声剧社,设歌咏、雅乐两股。
建国后,民间音乐活动广泛开展,《妇女翻身》、《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歌曲在群众中广泛流行。至1958年,安丘城尚有吹拉弹唱散曲者。“文化大革命”期间流行毛主席诗词歌和语录歌,以及歌颂毛主席和“文化大革命”的歌曲。1976年后,流行歌曲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县文化馆连续两年举办了两期打击乐和戏剧演奏培训班,两期文艺培训班,培养了一批文艺爱好者。县文化局经常组织大型业余文艺演唱活动,并邀请外地音乐团体来县内演出。至1985年,音乐活动已遍及全县,县城最为普及。
二、舞蹈
民间舞蹈在县内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清代就有跑驴、高跷、龙灯、旱船、打花棍等民间舞蹈。祭祀舞蹈盛于清末,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前,祭孔时设文舞四佾,此后乐用八佾加武舞,武舞需配唱。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后,该舞蹈自行废止。
1912年至1937年,民间舞蹈仍然盛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抗日根据地与解放区以扭秧歌为主,解放后,又盛行腰鼓。“文化大革命”期间,流行政治色彩浓厚的葵花圈舞和花束舞。1976年后,传统的民间舞蹈得到恢复,1977年春节,全县有128个文艺团体开展活动。此后,每年春节都开展全县性的文娱活动,活动内容仍以传统舞蹈为主。1985年春节,民间舞蹈空前活跃,全县32处乡镇及较大的厂矿企业组织了民间舞蹈队近百个,活跃于县城和乡村。
第三节 民间艺术

一、剪纸
剪纸艺术在县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以窗花为主,风格粗犷,夸张浪漫,人物禽兽、花木草虫变形而有其神,多有吉祥喜庆寓意。解放后,迷信色彩日渐减少,反映农民生活的内容日趋增多,逢年过节有的在集市出售。
二、泥塑
主要产自景芝一带,一说清初由高密传入,一说源于山西。制作泥塑的村庄主要有东于戈庄、西于戈庄、永贞、保元等村。建国初共有120余家。传统作品为不倒翁、老虎、公鸡、猴子、娃娃等10余种。此类泥塑造型简单,轮廓清晰,形象逼真,不仅普及于县内市场,也在附近县,市出售。
三、纸扎
纸扎艺术相沿千余年,传统作品有风筝、宫灯、松门等,尤以祭祀所用金山、银山、箱柜、摇钱树、衣帽、鞋袜,以及纸人、纸马等叫绝。解放后,随着殡葬改革的深入,祭祀所用纸扎极为少见,但风筝的花样却更加新颖。
第四节 文艺创作

一、小说
建国前未见作品发表。建国后至1966年,发表了《山村夜雨》、《在静静的月光下》、《比翼双飞》、《走娘家》、《大红花》等5个短篇。1967至1985年,共发表8个短篇,其中张跃放的《桂花》、《洁白的丝衫》发表于《山东文学》;李贵森的《花香待来年》、韩晓的《霓红灯下》均发表于《当代小说》,余者大都发表在报纸上。中、长篇小说多系安丘籍在外地工作人员创作。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峻骧发表的长中篇小说《峡谷芳踪》、《王尽美》、《刽子手之恋》、《伍豪之剑》、《蛇舞者》、《守墓人的梦》等影响较大,他被文艺界推崇为有特色的中年作家。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副主任牛光明的长篇小说《延长的冬天》于1985年出版。
二、诗词
县内诗词创作历史悠久,名篇颇多。自明万历年间至民国初年,已查到有记载的诗集达29种。清代诗词创作极盛,人材济济,尤以诗词家曹贞吉和张贞的文集叫绝。曹贞吉的《珂雪诗》、《珂雪词》均编入《四库全书》,并入四库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问世的作品很少。1949至1959年,共发表作品121件。1963年,马萧萧的长篇叙事诗《石牌坊的传说》问世,引起了文学界的关注。1980年始,县文化馆逐渐健全了创作组织,配备专职创作人员,诗歌创作趋向繁荣,一批业余诗歌作者脱颖而出。自1960至1985年,全县共发表诗歌作品285首,薛炳章的《茅屋夜话》获潍坊市优秀诗歌奖。
三、戏剧、电视
建国前,刘一鹤创作的改良国剧《杀狗劝妻》由济南易俗社出版。建国后至1966年全县发表作品两个,一为《铁水奔流》,一为《唐僧取经》。1967至1985年,发表作品两个,为李守信、戴云创作的《摧玉折兰》和李守信、王思亚创作的《回娘家》。张庆亮创作的电视小品剧本《君子兰》由山东电视台录播,戴云创作的电视片《请到我们村里来》、《工业生产奏凯歌》分别在省、市电视台播放,《罗来康的粘接技术》由潍坊电视台录制后曾在保加利亚世界青年发明家科技成果国际博览会上播放过。
四、曲艺
解放前的曲艺艺人以盲人和文盲居多,演出时大都依据学到的故事情节即兴发挥。1954年后,曲艺演员王培珂创作了山东快书《朝鲜战场上的故事》、《部长拾粪》、《黄烟进北京》,受到好评,张中立创作的安丘大鼓《献药方》参加昌潍地区汇演受到奖励。至1985年,共发表作品21个。
五、歌曲
清代,除有人将民歌曲调填写新词外,未见谱曲者。1916年,县立模范小学将“勇敢、诚实、勤勉”谱曲为校歌,1937年,张公制曾为县民团创作《早起歌》、《吃饭歌》、《武装老百姓歌》等歌曲。1939年春成立的山东省第八联合中学创作了《校歌》和《毕业歌》。1943年后,抗日根据地与解放区的歌曲创作极为兴盛,几乎每个群众组织都有自己的歌曲,如《儿童团歌》、《妇救会歌》、《妇女自卫团歌》等,还有用秧歌调填词的《送子参军》、《支前拥军》、《好生活谁创造》,用花棍调填词的《王大嫂劝郎参军》,用孟姜女哭长城调填词的《三妮哭裹脚》,用十二月花开调填词的《童养媳》,以及配合形势创作的《解放夏坡》、《黄石板之战》、《韩寺庄大捷》等歌曲。
1949至1964年,歌曲创作处于停顿状态。1965年姜国治创作的歌曲《逄王是个好地方》在全县传唱,打破了歌曲创作的停顿局面。1967至1985年,全县共创作百余首,其中姜国治创作的《公社美景唱不完》、《哥哥你爱我啥》、《王婆卖瓜》、《县委书记下乡来》、《剪窗花》(周宪阳词)、《登上南天门》、《石家庄在前进》等10余首歌曲,参加市汇演受到奖励,后两首被山东人民广播电台采用,同时受山东人民广播电台邀请,介绍了《登上南天门》的创作经过,还为吕剧《摧玉折兰》作曲,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六、美术
县内美术创作历史悠久,且造诣颇深,汉画象石墓及庙宇中的壁画,距今已有1800多年。清代至民国年间,擅画国画者颇多。张在辛的鹅翎画别具一格,为山东省博物馆收藏,被视为珍品。王图的《牟山雁》栩栩如生,颇负盛名。张德铭的指画独具匠心。孙占群擅长画花鸟,30年代被誉为山东美术界“三杰”之一,终生任教,培养了不少名家,国画大师李苦禅就是他在东昌(今聊城)三师的学生。建国后曹庚生、张茂材一直在济南中学任教,培养了一批绘画人才。在青岛二中任教的安丘城里人张大铎的木笔画独具一格,知名于国内外,所著《木笔画技法浅谈》、《木笔画浅谈》分别由香港艺术研究院、中国知识出版社出版,1984年在山东美术馆展出了他120幅作品。农民画家董承礼于1960年至1965年期间,在省、市报刊上发表美术作品数十幅,其中木版年画《全力支援农业,誓夺更大丰收》在《人民日报》发表,水彩画《送公粮》、剪纸《造林去》在《大众日报》发表。至1985年,全县共有百余幅作品参加了地市级以上美术展览。1973年郑学信、刘钖铜创作的《小先生》参加了山东省美展。1977年,张然、周君荣、朱秀勋创作的《步步高》,陈佳秋创作的《星期天》,曲延瑞与丘旭芳创作的《喜临门》赴京展出。1979年王山、周君荣创作的《公社渔塘》赴英国展出,并由中国展览公司收藏。郑学信创作的《书记的庭院》、《我的力气大》分获山东省美展三等、二等奖。张瑞平的装饰画《晌饭》参加山东省青年美术摄影作品有奖征稿展览,获鼓励奖。李绵祖创作的《人到中年》、《瞧这一家子》分获山东省电影宣传画展览二等、三等奖。郑学信的《大西瓜》、《桃子熟了》、《阿姨辛苦了》、《我的力气大》于1983年、1984年分别由山东人民、美术等出版社出版,后者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我来帮忙》、《丰收》于1985年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曹进金的木版烫画独树一帜。台湾指画艺苑创始人刘铭(城里人)的指画在北京展出,获得好评。
七、摄影
县内摄影原属纯商业性质,1964年后,个别有摄影专长者始向报刊提供稿件。1978年后,出现群众性的摄影活动,县文化馆选取12幅作品参加了昌潍地区摄影展览。县照像馆肖存正的《傲霜》被《山东画报》采用,《巡诊归来》参加了全国艺术摄影展览。1981年,文化馆配备了专职摄影员。1984年,摄影活动有较大突破,于胜兰的《回娘家》、《乡俗》、《午饭》、《汗水》,刘全一的《农家小院》,王平的《中日友好》,王宝林的《选购》,陈世杰的《粒粒皆辛苦》等作品,参加了中国摄影家协会在北京举办的潍坊风情摄影艺术展览,其中《回娘家》被《中国日报》(英文版)采用。
八、书法篆刻
清代以刘正宗(字可宗)、张贞、张在辛(字卯君)的书法为优。张在辛也是驰名齐鲁的金石家,著有《隶法琐言》等。民国时期,张公制、王讷的书法闻名于省内外,泰山上留有王讷的题字刻石“地到无边天作界,山登绝顶我为峰”。建国后,爱好书法者不断增多,张茂材的书画作品受到国画大师李苦禅的推崇。李滋厚的书法作品国内外知名,先后10次参加市级以上书法展览,其中省级2次,日本日向市——潍坊市书法联展3次,在日本展出1次。共获奖7次,其中一等奖1个,入纪念册的作品1个。张柱、刘锡铜、孙成英、马萧萧、张铁民的书法亦属上乘。孙成英的作品参加省级展览1次,张柱、张铁民的作品各参加市级展览1次。
第五节 文艺汇演

县内群众文艺汇演始于1953年2月,时有18个代表队参加汇演,演出节目36个,历时3天。至1985年,共汇演20次,392个代表队参加,演出节目399个。1954年4月,县代表队参加昌潍地区首次戏曲汇演,演出节目2个,皆获奖。1956年参加地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新编历史剧《铸剑》,获4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1958年12月,县内文艺工作者创作的《四季歌》随山东省跃进歌舞团进京演出。至1985年,县代表队共参加地(市)级汇演8次,演出节目34个,获奖节目14个。县京剧团参加市级以上汇演始于1959年,至1985年,共参加汇演6次,演出现代戏6个,参加省级调演1次。
第六节 电影

建国前,县内无经营者,仅由外地引进了几场电影。最早的一次是1921年在县城硝市街放映欧洲大战内容的影片,再一次为1930年于县政府放映《黄河决口》。1945年,日军在县城也放映过几场电影,均属黑白无声片。
1951年10月,山东省教育厅电影教育工作队来县内放映建国后的第一场电影——有声片《钢铁战士》。1953年,昌潍地区电影队的一个放映小队固定于安丘、昌乐两县巡回放映。1956年3月,昌潍地区放映队将3个放映小队下放至县内管理,县电影队建立。时有工作人员13名,16毫米电影放映机3台。1958年8月始用解放103型35毫米提包式放映机。1966年放映队增至8个,1971年发展到11个。1972年,县电影管理站成立,将10个有16毫米放映机的放映队下放到公社管理。1982年,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建立,电影队由国营改为集体,同时下放至公社管理。时有电影院1座,露天电影院两座,公社电影院5座,放映队47个,(公社25个,厂矿7个,大队15个)。有放映机56台,其中35毫米的7台,16毫米的37台,8.75毫米的12台。1985年,乡镇电影院增至9座,放映单位发展至255个,放映机增至264台,放映人员616名。
建国后至1976年,放映影片主要为黑白有声片,1976年后以彩色有声片为主,并经常放映宽银幕片。1983年10月,县电影院与个别乡镇影剧院始放映立体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