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A=5&rec=168&run=13

第一章 机构

第一节 行政机构

一、民众教育馆
县内的文化管理机构始于1928年,时,国民党县教育局兼管文化。1932年,通俗讲演所、公立图书馆、民众体育场组合为一,称民众教育馆,有职员11人,县教育局长郑卓民兼任馆长。民众教育馆设教学、阅览、出版、健康等部,1938年日军入侵县内时解体。
1940年11月,国民党统治区县立民众教育馆恢复,1944年改称县立战时民众教育馆,1945年秋撤销,同年11月恢复。1946年规模扩大,内设教导、总务、艺术3组,下设民教、推广、图书、讲演、体育5部,1948年安丘全境解放后消亡。
二、文化局
(老)安丘县、淮安县、(新)安丘县先后于1943年、1945年、1948年成立文教科,兼管文化。1952年6月、1953年8月,潍安县、丘南县文教科先后随县政府合并于安丘县。1956年8月,安丘县分设文化科,专管文化事业。1962年5月,文化科与教育局合并,称文教局。1967年,文化事业由县革命委员会政治部宣传处领导。1978年8月重设文化局。1985年有干部职工8人。
三、广播(站)局
1951年春建立县收音站,1957年6月改称县广播站。1975年设广播事业管理局,与广播站一套班子两个牌子。1978年改称广播电视局。1984年改称广播电视管理站。1985年有干部、职工34人。
四、档案(馆)局
1959年10月建立县档案馆,1962年10月成立档案科,12月改称档案局,与县档案馆一套班子两个牌子。1985年有干部职工8人。
第二节 企事业机构

一、新华书店
1944年7月,中共领导的安丘县政府于柘山区张家宅建立新华书店。1948年4月,安丘全境解放,5月,书店遂迁县城,接收了国民党县政府教育科开设的正中书局,同时改称山东省新华书店(新)安丘支店。1945年,淮安县由文教科主持各商号集资成立了大众书店,1946年又分为淮安县文化社和淮安县新华书店。1949年6月,丘南县新华书店建立。1952年、1953年丘南县、潍安县(原淮安县)书店先后合并于山东省新华书店安丘支店。1956年1月改称山东省安丘县新华书店,1958年又改称安丘县新华书店。1985年有干部职工48人。
二、文化馆
1951年6月,安丘县文化馆建立。同年,丘南、潍安县文化馆分别于雹泉和景芝建立。1952年、1953年,潍安县文化馆、丘南县文化馆先后合并于安丘县文化馆。1985年有干部职工17人。
三、图书馆
1915年6月始设县通俗图书馆。1931年创办公立图书馆,后合并于民众教育馆,1938年日军入侵解体。建国后1951年县文化馆内设图书组,1978年12月以图书组为基础,成立了县图书馆,为全县图书交流中心。1985年有干部职工9人,分图书、博物两个组。全县基层图书馆发展到379个。
四、京剧团
1958年由县开明京剧院与坊子光明京剧团合并而成。先隶属文化科,后隶属文教局,“文化大革命”期间隶属“县革委”宣传处领导,1978年后,行政上又属文化局。1985年有职工57人。
五、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1956年3月建立县电影队,1972年改为电影管理站,1982年改称电影发行放映公司。1985年有干部职工6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