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制 课程 教材 教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A=5&rec=164&run=13

第十章 学制·课程·教材·教法

第一节 学制

一、塾学与学堂
塾学无定制,自办学堂始有学制,但初时极不统一,6年、4年不等。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始行“五四”制,即初等5年,高等4年。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女子学堂始行“四四”制,即初等高等各4年。1909年(宣统元年)的简易识字学塾学制3年。
二、小学
1913年始行“四三”制,即初小4年,高小3年。1922年后实行“四二”制,即初小4年,高小2年。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日伪占领区、国民党统治区皆沿用“四二”制,抗日根据地与解放区无定制。1948年安丘全境解放后,始用“四二”制,春季始业。1952年1月,部分小学始用“五年一贯制”,秋季始业,次年复用“四二”制。1968年推行“五年一贯制”,春季始业,1973年改为秋季始业。
三、中学
1913年,县立中学学制4年。次年,教会德育中学学制4年半。1922年始行“三三”制。1939年“八联中”始行“二二”制,4个月为一学期。1941年学制2年。自1951年成立解放后的第一所中学至1967年,实行“三三”制。1953年改春季始业为秋季始业。1968年实行“二二”制。次年改秋季始业为春季始业。1973年复为秋季始业。1968年至1977年,除普通中学外,小学附设初中班称“七年一贯制”。“七年一贯制”附设高中班,称“九年一贯制”。1978年秋,50%的初中一年级班和30%的初中二年级班由二年制改为三年制,次年全部改为三年制。1981年安丘一中,1983年安丘二、四、八、二十六中等地、县重点中学的高中班由二年制改为三年制。1984年,国办高中全部改为三年制。1966年前的农业中学3年,“文化大革命”中的“五七”红校1年、2年不等。1978年后,农业高中2年,农业初中4年。
四、中等专业学校
1925年后,中学附设简师班学制3年。自1933年始,简师班3年,后师2年,师范速成科1年,日伪师范讲习所2年,国民党设立的安丘简易乡村师范学校3年。解放后的师范学校速成师范1年。1958年至1962年中师班3年,中速师1年,工读师范2年。1975年始,普通班3年,社来社去班1年。1977年,中师招收的初中、高中毕业生班均为2年。1980年后初中毕业生班3年,民办教师班2年。1982年设立的县农技中学3年。1985年成立的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机械专业3年,企业管理专业两年半。
第二节 课程·教材

一、私塾
课程大致分三类:一是识字用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日用杂字》等基础课本;二是“五经”(《易》、《书》、《诗》、《礼》、《春秋》)、“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之类的儒家经典;三是陶冶性情的诗歌集和有关伦理方面的书籍,如《神童诗》、《千家诗》、《圣谕广训》等。教材多为木版印刷和毛笔抄写。1937年后的私塾,部分课程采用正规学校的教材。
二、学堂
基本按历代政府颁布的标准安排。最早的麻埠庄维新两等小学堂使用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的奏定学堂章程,科目设修身、读经、中国文字、算术、地理、历史、格致、图画、体操等。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各校通用张之洞重订的小学科目,每周授课30课时。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至1912年,科目变化不大,教材多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改用《最新国文》,改变了单纯学文言文的状况。数学先用《笔算数学》,后改小代数,以查里斯密的《小代数》为教本,《英文》用美国教本,英文文法曾用过英国人编的《纳氏文法》第一册。
三、小学校
初时大致与清末学堂同,但废止了读经,随意科改为必修科。1915年至1928年,课程多有变动,大部分科目用教育部审订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科书。1928年,执行山东省县、区立小学课程暂行标准。1929年始行教育部颁布的小学课程暂行标准。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小学多设国语、算术、历史、地理、自然常识、音乐、图画、体操、游戏等。日伪占领区的小学另加修身、日语、工作、劳作,改体操为体育,多用事变前的教材,大部分学校的日语课本仅为应付日军。抗日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小学以培养为战争服务的工作人员为目的,主要配合形势进行教育,外加识字和算术(首先是珠算),用旧教材和自编教材。1943年使用省教育处审定编印的小学战时语文、算术课本,初小一、二年级设国语、算术,三、四年级加常识,高年级再加地理、历史等。
安丘全境解放后,初小设国语、算术、常识、唱游,高小设国语、算术、政治常识、史地常识、自然常识、音乐、美术、体育。建国后初小设国语、算术、习字、音乐、美术、体育,高小另加自然、历史、地理,自三年级始设作文,自四年级始增加珠算。1952年,国语改称语文,美术改称图画。1954年增设周会、朝会、课外活动和社会团体活动。1955年增设手工劳动,音乐改称唱歌。1957年农村小学增设常识,次年劳动列为正式课程。1963年增设生产常识、政治。1968年,唱歌、图画合为革命文艺,体育改称军体,高年级一度增设“天天读”。1972年后,革命文艺及军体逐步复称唱歌、图画、体育。1978年,部分三年级班增设外语,1980年停。1981年又增设自然,次年始废止常识,四、五年级改设地理、历史,各年级政治课均改称思想品德教育,其间,所用教材时有变动。1950年用省编或省教育厅指定的教材,次年始陆续使用全国统编教材。1958年,对原教材砍、换、补、合,县教育局自编了语文、历史、地理、唱歌等乡土教材和补充教材。1963年对教材适当精减。1965年秋,高级小学政治用县编教材。次年至1968年,政治、语文两科主要学习毛主席语录、诗词及有关报刊杂志社论,革命文艺主要学唱毛主席语录歌和诗词歌。1969年后,陆续使用省编教材,1978年后使用全国统编教材。
四、中学
1912年后,执行教育部公布的中学施行准则中,规定的科目,设修身、国文、英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1924年,遵循全国教育联合会拟定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规定,设社会科(包括公民、历史、地理)、文言课(包括国语、外国语)、算学科、自然艺术科(包括图画、手工、音乐)、体育科(包括生理卫生、体操),1929年,执行省教育厅暂定初级中学课程标准,合三民主义、公民为党义,增设训育、职业指导、书法指导、博物、理化。时,各种教本占4/5,余者用讲义。1933年,改党义为公民,博物为自然,手工为劳作。增加体育并为主课。抗日战争时期,“八联中”初中班设国语、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理卫生、动物、植物、音乐、图画、体操,高中班加英语,初中设童子军。日伪安丘初级中学设日语、英语,不设历史、地理,余者与“八联中”同。1946年4月,“八联中”改称山东省立安丘中学后,初中班加英语。
1951年始,按教育部颁布的教学计划安排课程,初一设政治、语文、算术、植物、动物、历史、地理、英语、体育、音乐、美术。次年,初二增设代数、几何、物理、化学。1953年下半年,初一政治课停止,初二政治改为时事政策,初三增设生理卫生。次年9月,初中英语停,初一增设卫生常识,初三政治改为中国革命常识。1956年,初、高中设汉语、文学,高一又设代数、几何、世界近现代史、外国经济地理、人体解剖生理学、物理、化学、英语、体育、制图、实习。次年,高中废止汉语,停开制图和外国经济地理,高二增设三角、中国经济地理。1978年前,课程设置时有增减、改称,但主要课程基本未变。1978年始,执行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
建国初,使用省编或指定教材,1952年始陆续使用全国统编教材和教育部指定的教材。1958年,初中补充了县编初中算术、地理,高中增设了地理乡土教材,1959年改用省编教材,次年复用全国统编教材。1969年后陆续使用省编教材,1978年后使用全国统编教材。
五、中等专业教育
民国期间,附设于中学的师范班的课程与教材基本与初中同,外加教育概论、儿童心理学、小学行政、农业等。日伪师范讲习所除上述课程外,另加教育学、伦理学、读经、日语。安丘简易乡村师范学校的简师班,简师科的课程基本与初级中学同。简师班增设公民、教育通论、教育心理学、教育行政、农村经济合作、地方自治、实用技术、教学及实习。简师科增设公民、三民主义、应用文、农工艺及实习、教育原理及方法、学校行政、农村经济合作、地方自治、实习等。
1958年至1962年,中等专业学校按省教育厅颁布的教学计划开设科目,除设普通中学的科目外,另加社会主义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实习。教育学和心理学使用全国统编教材,余者用普通中学教材。三年级文理分科,文科增设文学史、语法修辞、文学与写作,自选教材。理科停授史地,增设三角,用高中教材。1975年,分政文、数理、农技3个专业。政文专业设政治、写作、现代汉语、文艺理论、体育;数理专业设数学、物理、化学、体育;农机专业设农业基础知识、化学、体育。其他文化基础课均用普通中学教材,专业课选编教材。1977年后,分文史、数理两个专业,文史专业设现代汉语、习作、文艺理论、古汉语、逻辑,数理专业设数学、物理、化学,用昌潍地区选编的中等师范教材。1981年后改招普通班,设教学法、教育学,用北京师范大学教材,历史、地理用统编初级中学教材,余者用全国统编中等师范教材。
农业技术中学、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与普通高中同,另加专业课。
第三节 教法

一、塾学
一般是单门独进,以读、背、写为主,并个别传授。读完“四书”后照注选科,开讲文义,往往脱离实际。旁证博引,学生难以接受。作文训练以写八股文为主,后学策、论、议,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
二、学堂
初时注重讲解,多数教师用注入式,硬行灌注,一切均为教师的口讲笔划。清宣统年间,部分学堂国文教学采用了范读、领读、试读、串讲、回讲5个步骤,并注重了练习;地理课注重了复制地图。
三、学校
1913年始用“启发式”,并注意结合实际,以俗语讲授较深奥的道理,但仍注重于“教”。1915年后,自学辅导法传入县内,教师开始研究怎样增加学生的领受能力,注意在“学”字上用功夫。1920年后,以国语为教学用语,以儿童环境中的事物为材料,教学和实际生活发生了关系,学生作业成为有目的的活动。自1923年始,国语教学兼教注音字母。1930年后,数学教学用“问答式”,国语教学复习前课引出新课,也用问答式,但仍有纯用“注入式”者。1938年后,国民党统治区的教法无多大长进,抗日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学校注重启发诱导和练习,注意调动儿童研究问题的兴趣。但因战事频繁,以教师念念讲讲,学生写写练练者为多。
建国后,教学方法进行了多次试验和改革。1949年至1953年,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但部分教师仍然教死书,满堂灌,部分乡村小学教师仍沿用塾学的教法。1953年,学习《凯洛夫教育学》、《普希金讲演录》,课堂教学推广“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复习巩固、布置作业”的“五环”教学法。同时注重教学的直观性、量力性、自觉性、系统性、巩固性,既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又注意发挥其主导作用。1958年,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活动,放松了课堂教学。1963年至1965年,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运用“音、形、义”三结合集中识字法,理科教学使用“实验法”。1966年秋后,大搞开门办学,文科以社会为课堂,理科与厂(场)、校、队挂钩。1977年后,强调“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语文教学推广“指导读书法”、“自学讨论法”和“读、议、讲、练法”;理科使用“发现法”、“演示法”、“实验法”,并进行电化教学;低年级识字推广县实验小学教师姜桂欣创造的“派生连锁识字法”,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