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学 塾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A=5&rec=156&run=13

第二章 县学·塾学

第一节 县学

安丘县学为圣庙与学校合一的机构,在县衙东侧。建于何年无考,只知金末焚于兵事。后经历代增修,规模渐大。明代,县学颇为兴盛,清初又有发展。清代中后期,平日无生就读,仅有月课季考。嘉庆年间,月课渐废,至清末,已名存实亡。
在县学就学的生员为历代官府额定。安丘明代设廪膳生20名,增广生除1387年(明洪武二十年)无定额外,其他每年皆为20名。清代,额内廪膳生24名、增广生15名,为大县之最高额,又于额外增取附生。每年二月举行童子试选拔儒童,选取的儒童赴青州府试,录取者方取得生员资格。清代额定儒童15名,其间又有变动。1660年(清顺治十七年)定安丘县学为大学,取儒童75名,后每年取17名、4名、15名不等。自1726年(清雍正四年)至清末每年皆取20名。
教谕对已进学的儒童3年两试,以岁试定等第高低,视廪膳生有缺增生补为廪生,附生依此递补为增生。经科试取一、二等为科举生员以迎乡试。岁试从廪膳生中贡1人,称岁贡。安丘两年一贡,每12年选拔贡1人,录取者即可出学,按例可进国子监。清末,县内贡生入监者很少。
第二节 塾学

清代,县内塾学发达,至晚清已遍及四乡,几乎村村设学,大村数处,以塾师自行设馆者居多,家塾次之,亦有义塾。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统计,仅景芝乡就有79所。次年,学堂渐兴,塾学逐渐减少。1906年,部分私塾改为学堂。
中华民国成立后,在小学尚未遍设之时,对塾学采取一些措施,以期与小学同化。1920年,塾学尚存61所,次年大减。1928年明令取缔,但尚有许多私塾存在。1933年统计,塾学学童仍多于学校学生。1938年,日军侵占县城,形势混乱,塾学又起,以西南山里为最,1944年仍存70余所,解放后方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