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 泉池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A=5&rec=14&run=13

第二章 河流·泉池

第一节 河流

境内大小河流50余条,多在东、北、南部,均系潍河水系。较大的有潍河、汶河、渠河、洪沟河、史角河5条,控制流域面积1884平方公里,为全县总面积的93.7%。
潍河 也称潍水,因古时潍、淮谐音,古亦称淮河,为县内诸河之干,位于县境东缘。河有两源,北源为主源,出沂水县箕山前宝山坡之小泉沟,向东南流至莒县库山村西,与出莒县屋山之南源相汇,流经五莲、诸城入安丘县境,沿王家庄、赵戈两乡和黄旗堡镇境东缘,至夹河套村东北角出境入昌邑县,流经本县36.5公里。因上游山岭多,落差大,历史上最大洪峰7850立方米/秒,过去每至汛期山洪暴发,经常泛滥成灾,沿河村民深受其害,故有“坏河”之称。1959年建成峡山水库,潍河变害为利。
汶河 古称汶水,系潍河主要支流,源出临朐县沂山东麓百丈崖瀑布之桑泉。因桑泉水俗称汶水故名汶河。流经临朐、昌乐两县,从大盛镇西山北头村北入县境,从西南向东北流经本县78公里,至东北角的夹河套村东北入潍河。汶河在县内有大盛河、鲤龙河、温泉河、凌河、小汶河、墨溪河6条支流,流域面积1076平方公里。此河季节性强,汛期最大洪峰5550立方米/秒。建国前,夏秋洪水成灾,冬春风沙毁田;建国后沿河造林封沙,1959年腰斩河道建成牟山水库,基本上控制了风沙、水患。
渠河 古称浯水,西汉时人们在下游开渠灌田,又有上浯下渠之称,今已统称渠河。发源于太平山南麓,绕山前东流,穿过沂水县北端入县境,沿县境南部与沂水、诸城交界处东流至景芝镇于家庄村东入潍河,流经县内69.5公里。主要支流有大苑河、秋峪河、古庙河、孝廉河、清河、店子河等,流域面积1059平方公里。最大洪峰5740立方米/秒。建国后,上游建于家河水库,中、下游建两座拦河坝,汛期水患自此少见。
洪沟河 位于县境东南部,因上游水带红砂俗称红沟河。发源于白芬子乡寒登山东麓,流经金冢子、官庄、宋官疃、临浯、景芝等乡镇,于王家庄乡大孙孟村东入潍河,全长51公里。主要有羊角河、运粮河、小浯河等支流,流域面积376平方公里,最大流量400立方米/秒。60年代在河道上建成伏留、罗家庄两座小型水库。后截弯取直加宽加深河道,提高了泄水能力。
史角河 位于县境东部,原名驶涧河,俗称施家河,后演变为史角河。源出金冢子乡团埠村北,向东北流经石堆、贾戈、担山3乡至赵戈乡北凌家院村东入潍河,全长25.5公里。有珍珠河、下洼河两条支流,流域面积137平方公里。最大流量220立力米/秒。建有马家庄子、邢戈庄两座小型水库。
第二节 泉池

雹泉、温泉、绪泉、沸泉、金钩泉、科名泉、马踏泉、甘泉、石泉、林泉、东泉、西泉和由泉水形成的莲池、龙池、吕家池等,是县内历史上有名的泉池,其中,雹泉、温泉,绪泉较有名气。
雹泉 又名珍珠泉,位于县西南的雹泉村西英雄山东麓,系神河发源地。泉水清澈见底,水草四季长青,并有银白色气泡不断上泛水面。清光绪《安丘县乡土志》载:“泉水自石函中进出,颗颗如联珠,又如雨雹,故名雹泉。”明万历《安丘县志》中曾以“灵泉细吐珍珠颗”的诗句赞美此景,并列为安丘八景之一。1968年在泉西建一蓄水池,东南角挖一人工湖,泉水除供饮用外,还可灌田。
温泉 位于县西南温泉村东。泉水久旱不竭,常年水温25℃左右,故名温泉。1966年在泉下建一塘坝蓄水,养鱼栽藕提水灌田。冬季,泉面热气升腾,塘内烟雾缭绕,夏天,岸柳倒垂,荷花盛开。
绪泉 位于县西南绪泉村正中,古称“聚泉”,后演变为绪泉。明正德年间修整一次,建国后又经两次重修,泉上池面扩为12米见方,水深20米,上有出水洞,若塞,水从池面四溢,池周围筑有栏杆,池旁杨柳成荫,主池东西两侧50米处,各建有1个蓄水池,供村民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