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A=5&rec=124&run=13

第四章 储运

第一节 储藏

一、粮仓油库
1690年(清康熙二十九年),在城里西北街始建常平仓(俗称仓廒),积谷备荒。1752年(清乾隆十七年)县内6乡中有4乡建社仓。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修缮常平仓。1926年(民国15年)仓廒迁址西门里,重建县仓5间,年约存谷5000担。“七七”事变后,所存粮食被韩复榘索去军用,此后无存。
建国初,人民政府征收的公粮利用祠堂、庙宇储存。粮食统购后,储量增多,靠租赁民房存粮,到1956年全县扩至65个存粮村,1789处4697间粮仓,容量4400万公斤。其中租赁民房1355处,3288间。容量2623.5万公斤。是年,国家投资在城东埠始建砖石墙基,木架瓦顶,容量250万公斤的正规大仓。继后慈山粮所的十里大仓、雹泉粮所的管公大仓、景芝粮所的北大仓等正规粮仓先后建起,租赁民房随之减少,逐步淘汰。1985年,全县已在59个存粮站点建立正规粮仓867处,3035间,容量14650万公斤。地下油库4个,容量10万公斤。
二、仓储成果
建国以来,为防治虫、霉、鼠等储粮危害,粮食系统坚持开展了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为内容的“四无”粮仓竞赛活动。1954年,官庄粮库高家营分仓保管员李占鳌创造了“船底形”粮仓,用铺沙垫墍法防潮防鼠,同时创造了麦粮“通风笼高温”和秋粮“敲打粮面法”杀虫,效果良好。全县推广后,无虫粮仓达到61%,无鼠粮仓达到49.8%。1956年,仓底改铺沙垫墅为沥青硬化,仓墙改苇席张贴为沥青涂刷,防虫治虫改高温、敲打为药剂熏杀。全县“四无”粮仓提高到80.1%,被评为全省基本“四无”粮仓县。粮食局长朱俊德和保管员李占鳌出席了全国粮食系统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
为解决仓顶透潮和潜伏害虫问题,从1958年起,改剔刮虫巢为石灰泥封笆,“四无”粮仓提高到90%以上。1970年以来,又先后创造和推广了低温密闭、低氧密闭、低药量密闭、高温密闭“三低一高”密闭储粮法和“双笆”粮仓,较好地解决了仓顶辐射热量高和储粮费用高等问题,全县“四无”粮仓持续巩固在95%以上,一直保持着“四无”粮仓县的称号。1982年,商业部来安丘召开了“十省市低温储粮技术座谈会”,粮食局副局长王世敏代表全县保粮职工出席了全国“四好”仓库和“四无”粮仓先代会。
第二节 调运
一、官运
民国期间及其以前的皇粮上解和军粮调动称官运。明代,县衙征收的田赋粮,每年奉令上运保定、密云、登州、德州、青州等府仓小麦13500石,秋粮29000石(每石250公斤)。皇粮调运劳民伤财。为此,清朝改用银两上解,名曰“折色”,亦称“漕折”。国民党、日伪军的军粮调动虽量多次繁,但仅限于县内,县外部分以钱解之。
二、商运
商运系指解放前的商人和解放后的粮贩为谋利而贩运粮油。清光绪《安丘县乡土志》载:年运青岛、胶州、烟台等海口豆油25万公斤,花生油10万公斤。从莒州、滕县、诸城等地运进豆饼10万公斤,白米、芝麻各1000石(2.5万公斤)。1933年(民国22年)《胶济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汇编》载:安丘县出产小麦最多,品质亦佳,输出量占总产量的1/5;榨油业颇盛,原料取之当地,但每年还需从外地购进大豆300吨左右;豆油运销青岛,年约100余万公斤;豆饼尽销当地,因种植黄烟所需,每年还由青岛运进豆饼约2000吨。建国后,随着粮油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粮油商运大减。
三、公粮调拨
解放后征购的粮油,均由粮食部门就地入库,统一调拨。战时支前、供应城市、粮种调剂等所需粮油,统由粮食部门内部调拨。运费支付办法为:县内集运由发粮方负担,县外调运从集运到最后发粮地由发粮方支付,从最后发粮地的车船开动后由收粮方负担。出口援外、食品加工和工业用粮,均用就仓拨粮,全部费用由提粮方负担,1965年改为省内运费全由发方负担,促使发粮方选用廉价运具。1985年5月,为适应经济改革后的新情况,又恢复196 5年前的办法。县内调出的主要粮种有:小麦、玉米、瓜干和花生,县外调入的主要粮种有大豆、大米和芝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