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 桑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A=3&rec=67&run=13

临朐县桑蚕业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临朐属齐)已成为桑蚕生产
发达的地区之一。 汉代,"皎洁如霜雪"的"齐纨",经丝绸之路销往西域各地。"
齐纨鲁缟车班班, 男耕女桑不相失"(杜甫诗句),反映了唐代青州一带桑蚕生
产的盛况。宋、元、明代,桑蚕生产仍是临朐人民的主要副业。清末,临朐蚕丝
远销欧洲,年收入白银百余万两。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市场上蚕丝需求量日益增长,丝价猛涨,
中国蚕丝业随之迅速发展。 当时临胸"种桑之田,十亩而七;养蚕之家,十室而
九",蚕丝收入,成为临朐的主要财源。1922年全县有桑树150万株,80%的农户
养蚕, 蚕业生产居全省之冠。1923年,是临朐桑蚕生产的鼎盛期。年产茧400万
市斤,有丝厂294家,占全省361家丝厂的81.4%;缫丝工人(季节工)七八万人,
占全县人口的四分之一;产丝40余万市斤,收入800多万元。
1931年,日本侵略者入侵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又加外国人造丝的输入,蚕
丝滞销,丝价暴跌,丝厂纷纷倒闭。同年,每斤丝价由原来的13.3元降为12.2元。
1933年,每斤丝最低价竟跌至5.5元。丝价愈跌,茧价日低,农民养蚕无利可图,
则另辟出路。山东省实业厅虽极力提倡,但养蚕户数日渐减少。自此,临朐桑蚕
业一蹶不振,农民生活更加贫困。日军侵占临朐期间,桑树被砍伐过半,桑蚕生
产几被破坏殆尽。日本投降后,临朐又遭国民党发动的内战的摧残,大部地区民
不聊生,桑蚕生产无暇顾及。1948年,全县桑树仅剩58万株。
1948年4月, 全县解放。鲁中行署在白芽寺设蚕业指导所,培养技术骨干,
推广改良蚕种,帮助农民恢复蚕业生产。次年,临朐县产茧51.8万公斤。1954年,
临朐贯彻中共中央提出的"大力发展蚕丝生产"的方针,至1956年,蚕茧产量增至
87万公斤。1958年,桑蚕生产制定大计划,高指标,盲目推行多季化养蚕,桑树
采伐过度,又加滥砍乱伐,粮桑争田,桑树破坏严重,蚕茧产量下降,1961年仅
产25万公斤。1962年,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及全国蚕茶会议精神,采取扩建桑
园,更新高干桑,改进饲养方法,推行管桑养蚕"五定一奖"(定产量、定产值、
定工分、定成本、定桑量费用,超产奖励)责任制和调整茧价等一系列措施,蚕
茧产量有所回升。"文化大革命"开始至1968年,新桑栽植不多,老桑破坏严重,
蚕茧产量徘徊不前。1970年,桑蚕生产形势开始好转,至1976年,蚕茧产量恢复
到90万公斤。1980年,全县有高干桑612万株,桑园6035亩,产茧151万公斤,创
建国后最高纪录。
1982年后,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推行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桑树少的户不愿
喂,又加茧价偏低,故多弃蚕从事种植、养殖业或经营其他项目。县人民政府和
丝绸公司本着"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合理布局,适当集中"的原则,采取措施发
展桑园。1987年桑园增至9637亩,有高干桑483.5万株,产茧137.6万公斤,缫丝
30.5万公斤,织绸58万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