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科技普及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A=3&rec=201&run=13

第一节 科普宣传
一、集市宣传
建国初期,政府曾组织人在集市宣传新法养蚕。60年代后,公社农技站常以
标本在集市宣传推广农作物良种。
1982年春,县科学技术协会(下简称科协)与县农业局、辛寨公社农技站,
运用图画、实物,在辛寨等地开展集市科普宣传,群众誉为“送上门的技术”。
1983年春, 县科协与农业局、 林业局、丝绸公司、生产资料公司等有关单位配
合,制作科技宣传版面40多块,编印资料20多种10万余份,在县内各大集市宣传
1个月。 内容有麦田管理、地瓜育苗、玉米良种介绍、花生地膜覆盖、黄烟品种
和烘烤技术介绍、山楂育苗丰产栽培和管理、怎样养兔、养羊、养鸡和鸡病、蚕
病、桑蝗的防治,以及化肥、农药的性能和使用等。各公社科协组织本社科技力
量,进行集市科普宣传。至1984年,开展集市科普宣传284次,集市咨询371次,
办科技展览15次, 观众8500人次。1985年开展咨询服务300多人次。1986~1987
年, 县科协利用科学技术普及车下乡、 镇、村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搞录音讲座
241次,听众2.7万人次,放录像250场,观众1.1万多人次。
二、影视宣传
自50年代始,县内即注重用幻灯和电影科教片进行科普宣传,主要内容是推
广新农具和农作物良种,以及病虫害的防治等。1958~1960年,放电影科教片和
幻灯宣传430场。 1976年唐山地震后, 结合防震、 抗震救灾,放映《地震》、
《海城人民多壮志》等影片,向群众介绍地震知识。1984年县科协购置电影机,
根据农时生产需要,向农民放映科教片《小麦创千斤》、《梨乡小麦创高产》、
《七里营小麦丰收》、《5406菌肥》、《农村办沼气》等,还配合各种业务会、
技术交流会放映有关内容的科教片。1987年购置科普录像带300多盒。
三、广播讲座
1979年,县科委与广播站联合举办科技广播节目,播出稿件30多份。1981年
12月县科协恢复后,两年内举办广播讲座68次,听众20万人次。
四、编印刊物
1959~1960年, 县科委、科协出刊《科技简报》5期。1976年科委开始编印
《临朐科技报》,1982年科委、科协合办,到1985年出35期,印发14.5万份,内
容包括农业、 工业、医学等方面。1985年印发“长毛兔饲养”等科普材料1.2万
份。各乡镇科协都印发科技资料和“科技明白纸”,进行科普宣传。

第二节 科技推广
一、工、农业技术
建国后, 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重视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利用,使生产水平不
断提高。1949年,国营南杨善农业试验场示范推广棉花剪枝、土法治虫、施肥、
密植等耕作技术。 1951年后县内开始推广农作物良种。 1952年推广新式农具。
1954年县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农具、新品种以及家禽防疫、
饲养和养蚕新技术等。1956年,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改为科技组,以高级社为基础,
进行深耕、施肥、良种密植、间作、复种等对比试验,推广除治病虫害新技术。
1959年后,县农科所推广良种和作物间作套种技术,并同中国农科院烟草研究所
联合推广药物处理土壤,防治黄烟黑茎病的经验,对控制病害起了一定作用。同
时,试验推广对种子、土壤、薯苗的处理技术。1958~1959年,县内推广滚珠轴
承化,仿制深耕犁、三腿耧、筑畦器等农具。在水利建设中,创制出动力绳索索
引,推广空中运土器、羊角碾、倒拉滑轮、木制水平仪等。1964~1965年,县科
委在冶源水库灌区推广畦田密植(4寸耧) 技术。1976年,省农科院、地区农科
所、中国农科院土肥所、烟草研究所等单位,分别在临朐对小麦、玉米、烟草、
桑蚕、土肥、微量元素等方面进行示范推广。1977年夏,进行化肥代替豆饼追施
黄烟、西瓜的试验,以及农作物三种三收的试验推广。1979年,推广喷洒三十烷
醇矮壮素和920激素及促使小麦、玉米、地瓜、花生、蔬菜等作物增产的新技术。
1982年依照化验数据指导科学施肥。1985年引进推广奶山羊冻精配种技术,及香
椿、圆葱、黄瓜、韭菜等优良品种。
1986年在全县推广科技成果13项,总投资428万元,取得经济效益837万元,
其中效益较高的有夏谷和敞口山楂大面积丰产技术、 SN—851新农药、地瓜枣制
作技术等。1987年推广12项,新增经济效益2508万元,效益较高的有果园地穴贮
肥水、地面盖草、种绿肥作物技术,以及小麦、玉米、地瓜新品种等。
二、沼气
1958年搞过沼气应用示范。 1974年,县科委组织9人去浙江嘉兴卜院参观学
习后,在营子、吕家庙搞试点,建成地下圆形拱顶沼气池。1980年底,全县建沼
气池3000多个,利用率70%以上,同时在技术方面不断改进。沼气办公室(后改
为农村能源办公室)成立后,大力推广农村能源利用新技术。1985年,全县建沼
气池926个, 利用率85%。 至1987年累计建沼气池4673个, 能够产气可利用的
3750个。由于废料难以排出,重复利用的占极少数。
三、太阳能
1958年,七贤公社吕家庙大队建成县内第一座太阳能温室。1964年,用塑料
薄膜覆盖地瓜育苗床,采光升温,促苗壮苗。1968年,城关公社青年山(今粟山
村)、井家田村、杨善公社洼子、蒋峪公社贺家洼等大队,建成大型温室,冬春
两季培育良种和生产蔬菜。1970年全县推广塑料薄膜育烟苗、地瓜苗。1980年后,
县内推广花生、棉花、西瓜等经济作物和果树育苗搞地膜覆盖。1974年,县科委
在七贤公社吕家庙农科队和部分农户中推广应用伞型聚光式太阳灶和箱式太阳灶,
主要用于烧水做饭。 1983年6月,沼气办公室科技人员,在尧山公社桲林村试验
推广常年应用的简易太阳能浴室。1986年,能源办公室给19户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1987年,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研制改革。
四、人工降雨防雹
1960年4月, 县科委派人去济南、诸城等地学习制造和发射土火箭,以降雨
防雹。 后经过11次试验, 发射土火箭49支,射程稳定在1500米左右(最高约达
2000米)。1977年6月6日,在城关公社的西安,衡里炉村和七贤公社的弥南、初
家庄发射高三七炮弹62发,空炸炮弹115发;同年6月19日和23日,进行两次高炮
人工降雨试验。 1978年5月8日和1979年9月20日又试验两次。1982年根据地形和
历年冰雹路线,从衡里炉至嵩山水库设6个发射点,组织28名民兵,9次打炮防雹,
发射炮弹214发。 1985年4月25日至6月23日,利用设在纸坊、五井饭店、职工医
院(在茹家庄) 、嵩山水库4个点的高炮,发射炮弹67发。1986年4月15日至6月
30日,在五井、纸坊2个防雹点发射炮弹100余发。历次试验,效果不明显,1987
年未作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