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驻军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A=3&rec=149&run=13

第一节 清军
清道光二十年(1840),在穆陵关置巡检司,镇守关隘。据《临朐续志》载:
道光二十二年,临朐县汛有把总1人,马兵6人,守兵33人;柳山寨汛,有外委千
总1人,马兵2人,守兵8人;穆陵关巡检司有皂隶2人,马兵20人,递铺司兵30人。
上述机构,均于民国初年裁撤。

第二节 国民党军队

一、山东省保安第十七旅
1938年初, 窦来庚率国民军义勇队120人来临朐县寺头村驻扎,扩充抗日队
伍。 秋,义勇队被改编为山东省保安第十七旅,窦来庚任旅长。该旅辖7个处、
两个团, 每团各辖4个营,共11个连,计3000余人。郎益文、张品三分别任一、
二团团长。 1939年初, 二团脱离十七旅。年底,驻扎在益都县境内的侯耀亭部
600余人投靠十七旅,被编为二团,又新组建第三团,团长孟宪俊。1942年8月30
日(夏历七月十九日),该旅在与日军作战中全军覆没。

二、山东省保安十五团
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民党临朐县第六区(柳山)区长张品三,以该
区联庄会武装为基础,以抗日为名,扩充实力,队伍扩至千余人。次年秋,受编
为山东省保安十七旅第二团。1939年初,脱离十七旅被编为山东省保安十五团,
张品三任团长。该部大都驻在原第六区。团辖7个处,3个营,12个连。1942年,
日军“扫荡”频繁,该团伤亡惨重,张品三率其余部撤离六区,去五井一带投靠
吴化文,当了汉奸。次年秋,张率卫队返里(桲林),被潘树勋的清乡队击毙。
余部在八路军“讨吴”战役中被歼灭。

三、苏鲁战区第三纵队第七、八、九支队
1938年春,临朐县各区队被国民党政府编为别动队山东纵队第六梯队,司令
谭菊亭、副司令杨锡九。秋,被编为山东省第十二区保安第一旅,旅长杨锡九,
辖2个团, 共12个营。秦启荣任山东省第十二区特派员。1939年春,复被改编为
苏鲁战区第三纵队, 秦任司令,辖3个支队,即七、八、九支队。七支队队长秦
启荣兼任,约1000余人,驻洛庄一带;八支队队长杨锡九,计1200多人,驻石佛
堂、寺头和阳城一带;九支队队长刘同敬,1000余人,驻杨家河、蒋峪一带。这
3个支队驻临朐期间, 消极抗日,敲诈勒索,催粮逼款,做恶多端。1942年秋,
九支队和八支队的两个营相继投降日军,当了汉奸。之后,七支队和八支队的余
部被合编为独立旅,赵执吾任旅长,属国民党山东省政府辖。

四、苏鲁战区新编第四师
1938年11月,国民党苏鲁战区新编第四师师长吴化文,率部2000余人来临朐,
先后驻扎在蒋峪、李子行、寺头、石佛堂一带,其二团曾在蒋峪阻击日伪军南下。
1942年底, 新编第四师投降日军。次年1月,汪伪中央军事委员会将其改编为和
平建国军山东方面军, 后又改为第三方面军,吴化文任总司令。1943年7月至次
年4月,八路军鲁中军区及滨海军分区发起3次“讨吴”战役,共歼灭该部1个旅、
7个团、6个营和两个师部,计毙、伤、俘7800余人,县内西南部山区全部解放。

五、海军陆战队
1939年冬,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率海军陆战队4000余人,由青岛来
临朐县驻吕匣店子村一带。不久,日军由益都沿公路南侵,海军陆战队在穆陵关
一带设防阻击,失利后撤离临朐。

六、苏鲁战区五十一军
1940年8月, 苏鲁战区(总司令于学忠)五十一军(军长牟中珩)一部进驻
临朐县大关、 蒋峪、李子行、寺头、吕匣一带。1943年5月12日在九山一带遭日
军及伪吴化文部袭击后,伤亡2000余人,撤离临朐。

七、国民党第八军
1947年7月, 驻潍城的国民党第八军(群众蔑称顽八军、军长李弥)袭占临
朐城。 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围攻7天7夜,毙伤俘其14514人。不久,第八军撤
离临朐城。

八、赵益增部队
1938年5月, 盘踞在县境西南部的土匪头子赵益增率部千余人投靠占据临朐
城的日军。次年6月6日脱离日军, 西去石门坊一带驻扎。 不久,赵被国民党山
东省政府任命为益(都)、临(朐)、淄(川)、博(山)边区警备司令。1942
年,赵病亡,谭佩东接任该部司令,后因内部矛盾激化,队伍解体。

九、山东省保安第一师九团、十团
1947年7月临朐战役后, 山东省保安第一师(师长张天佐)九团、十团进驻
临朐,维护摇摇欲坠的国民党地方政权,曾驻县城、青崖头、烟冢铺及县境东北
部地区。在县境中部、北部和东北部地区与人民解放军交战多次。1948年春,在
潍县战役中,九团和十团主力被人民解放军歼灭。十团余部逃至上林镇冯家沟,
被鲁中军区警一团全歼。

第三节 人民军队

一、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十支队
1937年冬,共产党临朐地方组织在冶源、辛寨、杨善一带,宣传党的抗日主
张,建立了抗日民众组织“互济会”,先后发展青壮年会员百余人,收集步枪数
十枝。 又联络国民党蒋峪区区中队中队长刘斗辰,共同组织抗日武装。1938年3
月24日,衣家庄、福山集、赵家楼等村的互济会员及国民党蒋峪区中队的起义人
员共100多人,汇集于夏家台子村(今属杨家河乡),成立人民抗敌自卫军。4月,
这支队伍与益都的抗日武装会合。 5日,成立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
队第十支队,司令员李云鹤,副司令员刘斗辰,参谋长王士标,政治部主任吴祝
存。

二、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支队
1938年11月22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在司令
员马保三率领下进驻临朐县境西南部的朴丘(今属沂源县)、暖水河和朱家坡一
带。1939年4月撤离临朐,在沂水马站整编后,改称第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支队。
8月, 马保三率一支队的一、三营返回临朐,开辟抗日根据地,司令部设在茹家
庄,一营驻暖水河、五井一带,三营驻平安峪一带。同年10月,在临朐地方武装
配合下, 进行了著名的五井战斗,全歼日军分队。1940年4月,扩编为山东纵队
第一旅一、 三两团。同年5月,调离临朐。这支部队对临朐县组建抗日武装,建
立抗日根据地和人民政权,起了重要作用。

三、沂山支队
1943年3月,鲁中一军分区副司令员钱钧率3个连挺进临朐南部抗击日伪军,
帮助当地群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深受群众拥护,部队很快发展到1000多人。
6月, 经鲁中军区批准,在石砬村(今属蒋峪镇)正式成立沂山支队,司令员钱
钧, 政治委员熊飞,辖3个营,共1200余人。主要活动在九山、蒋峪,沂山和沂
水县马站一带。次年夏,叶声继任司令员,秋,该支队整编为八路军鲁中军区第
四军分区十二团。

四、鲁中军区警备四团、五团
1946年秋,以临朐、安丘、沂水等县独立营、鲁中军区后勤机关的部分武装
为基础,组成鲁中军区警备四团,辖3个营,计千余人,团长王奎权,政委董涛,
政治处主任吕子超。
1947年3月, 以临朐独立营部分武装为基础,在窦家洼村(今属营子乡)组
建鲁中军区警备五团, 团长徐振明,政治委员黄华龙。政治处主任姚德。辖3个
营、1个特务连,计千余人。
警备四团、 五团主要活动在临朐、昌乐、益都、安丘4县边境,打击张天佐
的十团、 九团和临朐、安丘、昌乐的国民党地方部队。1948年4月,参加潍县战
役,9月,解放济南后南下。

五、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某部连队
1959年,济南军区某部连队来临朐县青年山(粟山)驻防,1977年撤离。

六、中国人民解放军87057部队某部
1966年,87057部队某部驻防沂山,1986年撤离。

七、中国人民解放军54574部队
1978年12月,54574部队来临朐县营子安营驻扎,1985年该部简编撤离。

八、中国人民解放军54951部队
1985年11月,54951部队来临朐县营子驻防。

附:日本侵略军及伪军驻军

一、日军
1938年1月23日日军入侵临朐, 先后在县内设立据点8处,至1945年8月逃离
临朐。 8年间,日本侵略军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疯狂屠杀临
朐人民。一次“扫荡”龙岗即打死群众75人,打伤40多人。
县城据点 1938年1月23日,日军1个中队约80余人由益都侵占临朐城。同年
4月12日被窦来庚率领的国民军义勇队驱逐。5月24日,七、八百名日军和3000余
名伪军第二次侵占临朐城。后,常驻兵力1个小队约30余人,为县内日军主据点。
1945年8月19日,日军逃离临朐城。
冶源据点 1938年1月26日,日军侵占冶源,旋即撤离。同年5月,日军二次
侵占冶源, 翌年9月12日撤离。1940年2月26日,日军第3次侵占冶源,在海浮山
建岗楼1座, 驻1个小队30余人, 小队长有三户等,配有六○炮1门、机枪2挺。
1945年6月17日撤离。
南流据点 1938年5月,日军入侵南流。同年11月6日,日军小队长福田率20
名日军驻南流。 1940年,在南流南岭建岗楼1座。其间,日军烧杀掳掠,强奸妇
女,无恶不作,以活人为耙子,打死群众数人。1942年8月撤至冶源。
瓮石山据点 1938年春,日军侵占瓮石山(现属柳山镇),于山顶设据点,
驻日军1个班, 头目是田中、左藤等。日军强征民工在山上修筑工事,砍伐周围
树林, 炮击附近村庄。1943年春撤离。日本侵略军在此盘踞5年间,杀害无辜群
众33人。

大车沟据点 1939年4月,日军1个班的兵力侵占上林,头目南高要,在大车
沟设立据点。1943年春撤离。
常庄据点 1939年春, 日军侵占常庄,始驻1个小队,有轻重机枪各1挺,
鲁炮1门。1942年在金山子筑有岗楼哨所,常驻3~4人。1944年春撤离。
大埠山据点 1940年春,日军侵占大埠山(五井镇东),在山顶设据点,建
有东楼、西楼,驻日军1个班,头目先后有福田、三桥、河内等,配轻机枪1挺,
炮1门,电话机1部,汽车1辆。1944年撤离。
大关据点 1943年1月25日, 日军约20余人侵占大关。在大关石羊山、祝家
店子西山修筑碉堡。 其间,日军杀人放火,用刺刀刺死群众数人。1944年5月12
日撤离。

二、伪军

山东剿共第一军 1939年初,日军驻山东司令官土桥筹划组建山东剿共第一
军,委任康汉民(临朐县杨善村人)为军长,并收容改编鲁东一带的国民党游击
队,军部设在临朐城北关。同年底,队伍扩充至千余人,驻扎在北关、逄峪、篦
子庄、谭马庄、营子等地。1940年2月康汉民下野,该部由潘树勋收编。
临朐县清乡大队 1940年2月后, 潘树勋将山东剿共第一军(康汉民部)改
编为临朐县清乡大队,自任大队长。1943年,又被日军改编为灭共建国军第四团,
潘任团长, 辖6个大队,18个中队,计2000余人。先后在辛寨、七贤店、常庄、
蒋峪、杨善、大关、冶源、盘阳、五井、嵩山、石家河、上林、桲林和柳山等地
设立据点。 1945年8月,在抗日武装力量的打击下,潘率残部逃至益都境内,不
久即被全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