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水利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A=2&rec=19&run=13

1988年以来,临朐县水利事业以“依法管水,科技兴水,自我发展,服务于
民”为根本指导思想,水行政执法和农田水利建设、水产养殖、抗旱防汛、工程
管理等方面都取得很大进展,使全县抗御自然灾害的综合能力明显增强。

第一节 资源保护

一、水资源管理和规划
1987年3月, 《临朐县人民政府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暂行办法》发布,同时成
立由县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县水利
水产局, 定编5人,负责处理日常工作。撤销原县节水办公室。水资源管理机构
受上一级水资源机构的指导,明确规定全县的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配。
1988年8月,临朐县印发首批《用水许可证》,在潍坊市率先实行用水审批制度。
1990年7月,县政府制定《临朐县水资源管理办法》,同时,成立水资源委员会,
主要职责是强化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统筹城乡水资源,协调乡镇、部门之间有
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工作和研究制定全县的水资源规划等方面的重大问
题。 1991年,制定《临朐县水资源费征收使用实施细则》,同年1月,开始实行
计划用水审批制度。1994年,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把自备井水资源费征收标
准由0.05元/立方米调整为0.10元/立方米。
在加强水资源统管的同时,临朐县积极开展水资源调查和规划工作。1989年
12月, 申请“老龙湾水资源保护”研究课题。1990年3月省立项,1991年12月项
目完成。同月,“临朐县农业后备资源调查评价”中的“水资源供需平衡报告”
完成, 该项目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6月,“临朐县地下水开发利用
规划”开始编制,1997年6月完成,1998年3月通过潍坊市水利局验收。《规划》
对全县水文地质、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地下水资源量及地下水可开采量等进行
详细的调查分析,对2010年水资源开发利用作缜密的预测和规划,提出开源节水、
保护水资源和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对策。 2000年10月, 根据山东省水利厅要求,
“临朐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总体规划”工作全面展开,这次规划的主要内容是:
全面调查、科学评价临朐水资源的量和质;摸清全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现状;找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科学预测不同水平年水资源
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立足于全县水资源的现状,实施水资源的深度开发、优化配
置和保护;科学预测不同水平年国民经济需水量;系统地从开发、利用、治理、
配置、 节约和保护6个方面进行规划,提出解决水资源紧缺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量水而行,实现水资源的供需平衡,保证全县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
临朐县用水量逐年增加,特别是地下水开采量增长幅度更大。1988年,全县
总用水量为11909万立方米, 其中农业灌溉用水9779万立方米, 占总用水量的
82.1%, 农业灌溉用水的3/4与几乎全部的工业和城乡生活用水均取自地下。 至
1999年, 全县总用水量达到18800万立方米,比1988年增长58%,且增加的用水
多是地下水,故地下水水位呈逐年下降趋势,部分地区一遇干旱即无水可取。通
过对1988~2000年用水量分析, 全县每年平均总用水量为14011万立方米,其中
农业灌溉用水高达80.3%。但水的利用率只有30~40%。因此,大力推广农业节水
灌溉技术,减少用水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已成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当务之
急。

1988~2000年临朐县用水量统计表
表3-16
单位:万立方米
┌──┬───────────┬───────────┬───────────┬───────────┬────┐
│年份│农业灌溉用水 │渔业用水(池塘) │工业用水 │城乡生活用水 │总用水量│
│ ├───┬───────┼───┬───────┼───┬───────┼───┬───────┤ │
│ │用水量│占总用水量(%) │用水量│占总用水量(%) │用水量│占总用水量(%) │用水量│占总用水量(%) │ │
├──┼───┼───────┼───┼───────┼───┼───────┼───┼───────┼────┤
│1988│9779 │82.1 │40 │0.3 │804 │6.8 │1286 │10.8 │11909 │
├──┼───┼───────┼───┼───────┼───┼───────┼───┼───────┼────┤
│1989│10247 │81.2 │40 │0.3 │910 │7.2 │1424 │11.3 │12621 │
├──┼───┼───────┼───┼───────┼───┼───────┼───┼───────┼────┤
│1990│8830 │77.9 │50 │0.4 │1014 │8.9 │1445 │12.8 │11339 │
├──┼───┼───────┼───┼───────┼───┼───────┼───┼───────┼────┤
│1991│13201 │83.7 │70 │0.4 │1050 │6.7 │1460 │9.2 │15781 │
├──┼───┼───────┼───┼───────┼───┼───────┼───┼───────┼────┤
│1992│10100 │79.5 │85 │0.7 │1066 │8.4 │1460 │11.4 │12711 │
├──┼───┼───────┼───┼───────┼───┼───────┼───┼───────┼────┤
│1993│7027 │72.6 │90 │0.9 │1050 │10.8 │1520 │15.7 │9687 │
├──┼───┼───────┼───┼───────┼───┼───────┼───┼───────┼────┤
│1994│9870 │78.3 │90 │0.7 │1070 │8.5 │1580 │12.5 │12610 │
├──┼───┼───────┼───┼───────┼───┼───────┼───┼───────┼────┤
│1995│10885 │78.9 │100 │0.7 │1180 │8.6 │1635 │11.8 │13800 │
├──┼───┼───────┼───┼───────┼───┼───────┼───┼───────┼────┤
│1996│11140 │78.9 │110 │0.8 │1190 │8.4 │1685 │11.9 │14125 │
├──┼───┼───────┼───┼───────┼───┼───────┼───┼───────┼────┤
│1997│13600 │80.5 │150 │0.9 │1350 │8.0 │1800 │10.6 │16900 │
├──┼───┼───────┼───┼───────┼───┼───────┼───┼───────┼────┤
│1998│14410 │81.8 │110 │0.6 │1290 │7.3 │1800 │10.3 │17610 │
├──┼───┼───────┼───┼───────┼───┼───────┼───┼───────┼────┤
│1999│15670 │83.4 │100 │0.5 │1230 │6.5 │1800 │9.6 │18800 │
├──┼───┼───────┼───┼───────┼───┼───────┼───┼───────┼────┤
│2000│11495 │80.7 │100 │0.7 │850 │6.0 │1800 │12.6 │14245 │
├──┼───┼───────┼───┼───────┼───┼───────┼───┼───────┼────┤
│年均│11251 │80.3 │87 │0.6 │10.81 │7.7 │1592 │11.4 │14011 │
└──┴───┴───────┴───┴───────┴───┴───────┴───┴───────┴────┘

第二节 农田水利与人畜饮水
1988~2000年, 临朐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坚持治山整地、 加强工程管理
(包括水库除险加固、河道治理等)的基础上,重点围绕解决当地需水、山区人畜
饮水、发展节水灌溉,努力推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积极为产业化
结构调整服务而开展工作。期间全县水利建设累计投工7800万个,投资5.07亿元,
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

一、农田水利
临朐十年九旱,水贵如油。因此,水利成为制约全县经济发展的“瓶颈”。
临朐缺水, 但水资源的浪费却十分严重。据统计,全县每年有1.4亿立方地表水
白白流失, 天然降水的利用率仅为50%,大水漫灌、不合理开发地下水以及治山
不治水的现象依然存在。 临朐县委、县政府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连续8年的山
区综合开发中提出“治山改土重水利”的响亮口号,探索出“全面拦蓄地表水,
合理利用地下水,广泛推广节约用水”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路子,取得明显成效。
大力兴建蓄水工程。坚持大中小结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水源、地形,开工建
设一些小塘坝、小水池、小水窖,通过“拦、截、蓄、保”等措施,层层拦蓄,
使有限的水资源形成高水高用、低水低用、丰存枯用的良性循环运行方式。积极
配套调水工程。加强水利配套建设,把地下的水提到山上,把水库、河流的水引
到田里,灌溉面积不断扩大。除开工建设沂山水库中干渠蒋峪段5000米配套、东
干渠大关段3000米配套外,还规划设计从冶源水库调水至卧龙、七贤、营子等乡
镇的远距离调水工程,并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对冶源水库东干渠进行灌区配套。努
力扩建节水灌溉工程。临朐的节水灌溉工程发展比较早,50年代即在冶源水库搞
过试点,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亦有推广,但真正在面上有所推动,是在90年代
末。由于投资较大,故在面上未能全面推开,但节水灌溉工程示范区、示范园建
设仍做得扎实有效。如黄淮海平原开发项目区千亩大田喷灌,临朐镇万亩大田喷
灌,纸坊镇水利科技示范基地“三灌一供”(管灌、喷灌、微灌,乡镇集中供水)
工程,冶源镇的万亩葡萄示范区等都为全县节水灌溉工作的推广起到较好的示范
带动作用。 2000年,全县节水灌溉面积已达15.3万亩,其中管灌8.2万亩,喷灌
6.8万亩,微灌0.3万亩。全力实施治水工程,即河道治理工程。河道治理,历届
县委、县政府都十分重视,治理标准越来越高,不仅把河道治理同防汛抗旱结合
起来,而且同改善两岸生态环境、增加群众收入结合起来,坚持高点起步,统一
规划,分段治理,把沿河两岸建成新的旅游观光带和经济隆起带。

二、人畜饮水
自1988年始,临朐的人畜饮水工作大体经历四个阶段,即1988~1990年的三
年合同包干阶段;1990~1992年的以工代赈阶段;1994年开始的中德合作山东粮
援项目阶段以及1997~1998年的粮食自给阶段,通过几个阶段的不懈努力,兴建
各类饮水工程480处,临朐的人畜饮水状况得到根本性好转,全县402个自然村的
22.08万人饮水困难得到解决。
三年合同包干1988年省水利厅与临朐县签订三年内解决全县历史性在册缺水
单位的承包合同。 根据合同要求,省计委、省财政厅、省水利厅3年共补助资金
495万元, 县自筹配套资金371.25万元,群众自筹资金371.25万元,解决全部历
史性缺水单位共291个自然村、11万人的吃水困难。
经三年的艰苦努力,实际安排和解决299个自然村、15.87万人和1.43万头大
牲畜的吃水困难,并辅助解决农田灌溉面积2.44万亩、林果灌溉面积0.79万亩、
作物点种面积2.5万亩。 实际完成工程项目829项, 其中新打机井63眼、大口井
189眼、建扬水站199座、水池291座、水窖63个、引泉工程23处、引库工程1处,
铺设各种输水管道435.36公里。 工程总投资1203.36万元,除省包干经费外,县
乡村及群众集资723.36万元。
以工代赈继三年合同包干解决人畜饮水之后,省计委、省财政厅、省水利厅
又以以工代赈形式支持解决临朐的人畜饮水工作,根据计划安排,1990~1992年,
上级分两批共扶持吃水资金471万元, 其中以工代赈券205万元,省配套资金133
万元, 市县配套资金133万元。三年内实际解决147个村、9.8万人和5082头大牲
畜的吃水困难,并辅助解决粮田灌溉1.53万亩、林果灌溉0.29万亩、作物点种面
积1.76万亩,共修建吃水工程155处,包括新打机井36眼、大口井113眼、建扬水
站139座、 水池192座、水窖30个、截潜工程2处、引泉11处,铺设各类管道32.3
万米,架设低压输电线路3.74万米,物资、设备投资959.84万元。除补助资金外,
群众集资488.74万元, 共完成土石45.89万立方米,用工487.64万个,其中代赈
270.67万个,积累工216.97万个。
粮食自给工程完成开挖浆砌石渠11559米,低压管道3346米,维修加固渡槽4
座,裂缝补强1425米,新修建筑物26座,投资375.72万元,其中上级财政补助95
万元,自筹280.72万元,扩大灌溉面积0.68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04万亩。
中德合作山东粮援项目自1994年始,详见《要事述略》该题专述。
饮水工程的建成供水,带来显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人们喝上自来水,生活
质量明显提高;卫生条件的改善,使受益群众的健康状况大有好转。大批劳动力
从过去远距离取水中解放出来,从事劳务输出、工副业生产等,增加收入;家庭
养殖和庭院经济用水也得到解决。同时,饮水工程还解决大面积农田抗旱点播和
部分经济林灌溉用水,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因“一桶水刮半天”而远
近闻名的寺头镇泉子溜村,饮水困难解决后,村两委带领群众发展香椿生产和石
料加工, 年人均增加收入800元。由于极度缺水,发生过“人蛇争水”、“人狼
争水”的石家河乡西焦家庄村和宝畔台村,村民喝上自来水后,集中精力搞“假
山” 制作和“五彩石”加工,人均增加收入700多元。石家河乡宝泉村,过去因
饮用严重污染之水, 村民肠胃病发病率高达30%,修建人畜饮水工程后,水源得
到有效保护,水质达到卫生标准,发病率降到3%以下。

第三节 工程管理

一、水库配套与管理
冶源水库 临朐县唯一的大型水库, 总库容2.03亿立方米, 其中防洪库容
1.06亿立方米,兴利库容0.84亿立方米,防洪标准为千年一遇。水库管理局为正
科级全民事业单位。2000年,职工总数263人,其中高级工程师2人,中、初级技
术人员109人。管理局下设办公室、财务科等9个科室和渔业公司、建筑公司等十
几个经营实体。 年累计纯收入200万元。水费和渔业生产是管理局的主要经济收
入。
该水库于“大跃进” 年代兴建,故遗留问题较多。主坝失稳,曾6次发生大
面积滑坡;副坝坝基渗漏严重,溢洪道开挖断面不足;溢洪闸、放水洞年久老化
失修,工程管理手段、设施简陋陈旧,严重影响枢纽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效益的正
常发挥。1992年,国家水利部将冶源水库列为全国重点危险水库。1995年,省计
委批复冶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可行性报告;1996年10月省水利厅批准冶源水库除
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批复总资金5331万元,其中国家和省补助3000万元,其余
由市、县配套解决。工程于1997年2月动工,历时3年,批准工程项目全部完成并
顺利通过验收,副坝混凝土防渗墙工程亦于2000年12月通过验收。其中主坝工程
1998年12月在国家水利部淮委组织的四省一市重点工程质量大检查中名列第一,
受到水利部嘉奖。 到2000年10月共完成投资3360万元,其中国债700万元、省补
助2400万元、县自筹260万元,完成土石50.2万立方米,浇筑混凝土2.3万立方米。
为强化灌区工程管理,管理局成立冶源水库灌区管理处,全面负责灌区的管理工
作。干渠及附属物由管理局负责养护维修,支渠以下渠道根据谁受益、谁管理的
原则,由乡镇、村负责维修养护。水库枢纽工程的日常管理和维修保养则由工程
科负责,坚持定人员、定时间、定线路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嵩山水库 该水库建于“文化大革命”动乱年代,总库容5220万立方米,兴
利库容4053万立方米。 2000年拥有职工110人,设5个行政服务单位、5个灌溉管
理所、 6个综合经营单位及部分个体经营户。管理局为自收自支的副科级全民事
业单位,经济来源主要靠农业灌溉、综合经营、发电和水产养殖。水库灌区实行
专业与群众管理相结合,建管并重,库灌合一,人水财三权统一管理。该水库建
成后,虽经多次维修,仍然存在许多防洪隐患,1990年被定为全省重点中型病险
水库。同年10月22日,当水库水位达到287.22米时(历史最高水位),主、副坝交
接处坝基269.5米高程处发生严重透水, 形成通道,坝体开裂,坝坡塌陷,即将
有垮坝危险。工程的安全引起省、市、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决定对水库工程进行
除险加固。 此项工程自1991年始,历时7年,到1997年基本结束。工程分两期进
行:一期除险,二期加固。省计委分别于1991年和1993年对除险和加固工程项目
进行批复,计划投资1447万元。由于精心组织、严格管理、科学施工,工程按期
顺利通过省、市质检评定,被评为优质工程。除险加固后,水库大坝状况明显改
善。但因部分资金不到位,原批复的工程项目没有全部完成。
丹河水库 1959年动工兴建,1960年建成蓄水,总库容1025万立方米,兴利
库容628万立方米。 管理局为副科级全民事业单位,2000年拥有干部职工22人,
下设办公室、工程科、渔业队、电瓶厂。水库灌区由管理局统管,工程科负责主
体工程管理。 1988年水库周围遭受暴雨袭击, 冲毁渡槽一座及部分涵洞渠堤。
1989年春灌前修复,投资5.64万元,其中市县拨款3.1万元。该水库建于60年代,
标准低,质量差,配套不全,坝基渗漏严重。因此,1990年被列为全省病险水库
之一。1991年8月至12月,完成南放水洞廊道加长和“V”型混凝土浆砌石基础混
凝土面渠道, 投资28.36万元。1993年3月至5月,完成南放水洞进口淤积处理工
程,投资7.04万元,其中市拨6万元。1996年6月至10月新建干渠钢筋混凝土平桥
6座、 石拱桥2座、涵洞2座、进水闸4座,干渠防渗处理150米,总投资10万元。
1997年6月至10月,完成西干渠改建工程,投资20.35万元。1999年10月省计委批
准丹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立项,并批准工程初步设计,规划投资2200万元,其中
省补助680万元, 余者地方自筹。工程于2000年开始实施,已完成溢洪闸改建、
大坝加宽、部分溢洪道开挖护砌、坝体防渗墙以及管理设施建设等项目,完成工
程投资1124万元。
沂山水库 该水库始建于1970年,1975年扩建工程竣工。总库容1100万立方
米, 兴利库容690万立方米。2000年有职工22人,为副科级差额补贴事业单位,
下设水泥预件厂、核桃园灌所等单位。该水库灌区工程建设时,受资金等因素的
制约, 仅完成干渠的开挖砌筑及附属建筑物施工, 田间工程等配套设施未建。
1988年至1990年,沂山水库管理局和蒋峪镇政府共同完成东干渠改建工程;1999
年10月,中干渠开挖配套工程开始,2000年10月完成, 至此该水库渠系基本得以
完善。1998年8月22日,水库流域内日降雨156.8毫米,水库水位达到334.63米,为
历史最高水位, 进库流量最大达100立方米/秒,溢洪道溢洪流量60立方米/秒,
溢洪道底冲刷严重,危及水库及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水库管理局立即组
织人力对水毁工程进行修复,9月13日,溢洪道修复工程设计完成。1999年4月,
溢洪道修复工程开始,7月竣工。
大关水库 管理局2000年有职工25人,为副科级全民事业单位。该库始建于
1978年, 总库容2738万立方米,兴利库容825万立方米。属国家未立项工程,故
灌区等未及配套, 后陆续有所补建。1988年1月,电站工程上马,6月1日竣工发
电, 实现当年兴建、当年建成、当年并网,装机容量110千瓦,设计年发电量33
万千瓦时, 1990年被评为省优质工程、潍坊市优秀电站管理单位。1989年1月,
经临朐县委、 县政府积极争取,该库终被国家批准立项。7月,县组建大关水库
灌区配套指挥部, 10月灌区配套工程批准动工,灌区设总、中、东、西4条干渠
和153座附属建筑物,全长29.55公里,采取专业队形式施工。到1993年,完成总、
中、 东3条干渠建设,全长17.35公里,附属建筑物93座,总投资597万元。1996
年,东干渠870米明渠砌筑完成,县拨资金11万元。同年8月溢洪道堰顶水毁加固
工程与溢洪道出口防冲工程开工, 9月底完成。1997年,渠系配套工程建成支、
斗、毛渠8条,长4764米,可控制灌溉面积5020亩,总投资84万元,其中,国家、
省、市、县补助35万元。该灌区工程在华东地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检查中曾被评
为第一名。1999年,根据《大关水库溢洪道陡坡段除险加固工程设计》,对原建
防冲齿墙进行加固,修建两道防冲渠,总投资24.2万元,其中潍坊市拨10万元。
全县小型水库140座,其中小(一)型水库24座、小(二)型水库116座。小(一)
型水库统一实行乡镇所有、专业组(户)承包管理、自主经营。小(二)型水库谁建
谁有。全部实行合同承包制管理。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1998年依
据“明晰所有权,搞活经营权,放开建设权”的水利设施改革思路,对全县的小
型水利设施实行拍卖、承包、租赁和股份合作制改革。至2000年,全县大部小型
水库已实行承包租赁经营。

二、河道管理
临朐县老龙湾灌区管理所为自收自支的股级事业单位,隶属临朐县水利水产
局。 1991年9月该所增挂临朐县河道管理站牌子,承担县内弥河水系的河道管理
职能,原规格、性质、隶属关系不变。同年11月,河道管理站迁至县水利局办公。
1992年12月,设立临朐县河道管理站,定编10人,为股级事业单位,收费全额上
缴,隶属关系不变。
1992年1月, 临朐县政府依据上级有关文件制定《临朐县河道采砂管理暂行
规定》 ,对河道采砂实行统管,收取采砂管理费,收取比例为销售收入的15%。
1993年4月, 县政府办公室制定《临朐县河道采砂管理实施细则》,对砂场的位
置、采砂范围和深度、采砂的时间和运输线路、弃料的处理和度汛措施等作出具
体规定,要求坚决制止危及河道工程和行洪安全的行为,对因采砂造成的工程隐
患,督促责任者出工或出资,按照设计要求,限期修复,消除隐患,规定经营砂
场必须持采矿与采砂许可证,河砂销售一律使用税务部门统一印制的省专用发票,
严禁使用其他发票和收据。 同年6月,县政府批转《临朐县水利水产局关于划定
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的意见》,对冶源水库下游已建河堤的弥河段进行确权
划界。 1996年3月,县政府批转县水利局对河道管理站的整改报告,要求在全县
范围内设立河砂禁采区,共设立冶源水库-榆林店桥、黄山水文站-冶源水库、吕
庄-刘家营桥、桃花-丹河水库河段、杨家河-黄山5个禁采区,并在禁采区内埋设
界牌。 1996年5月,河道管理站在县城北羊临路侧设立临朐县砂场办事处,7月1
日正式营业。1997年10月,根据国务院治理公路“三乱”办公室文件精神,关闭
砂场办事处。 1998年9月,县政府发布《关于设立河砂禁采区和河道工程保护区
的通告》,主要内容:(1)设立5个河砂禁采区;(2)划定工程保护区的范围;(3)
严禁使用采砂船、挖掘机等大型机械采砂。根据通告要求,对全县大型采砂设备
进行清理,共拆除挖砂船51只,关闭砂场38处,同时在禁采区内埋设禁采界牌,
对保护区进行监控。 2000年5月,临朐县政府制定《关于设立河砂禁采区和河道
工程保护区的通告的补充规定》,10月又发布《关于全面整顿采砂秩序的通告》,
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整顿采砂秩序。制止乱采滥挖行为,做到保护为主,有序开采。
临朐县河道管理站自设立以来, 共收取河道采砂管理费420万元,处理违法采砂
案件300多起。

三、水政与渔政
水政1989年8月设立临朐县水政管理站,定编3人,为股级全民事业单位,隶
属临朐县水利水产局。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水政管理站下设水政监督员88
名,同时组建群众性的水利管理队伍,配备水管员1133名。1997年,临朐县水政
管理站增挂临朐县水政监察大队牌子,原规格、性质、编制、隶属关系不变,所
需人员从县水利局内部调剂解决。1998年10月,正式组建临朐县水政监察大队。
由水利系统的水政、渔政、水利公安组成,下设河道管理站、水资源办公室、冶
源水库、 嵩山水库、大关水库、丹河水库、沂山水库、句月湖、老龙湾灌所9个
中队, 执法人员48人。1999年3月,成立临朐县河道工程维护管理费征管领导小
组,下设办公室,与临朐县水政管理站合署办公。到2000年全县水利水产系统有
经省水利厅审查批准持证上岗的水政监察员35名、省政府审查批准持证上岗的行
政执法人员114名。临朐县的水政监察队伍逐渐成为一支集监督检查、许可审批、
依法收费于一体,关系协调,组织严密,纪律严明,运行有力的专职执法队伍。
渔政1988年4月,设立临朐县渔政管理站,定编3人,为股级全民事业单位,
隶属临朐县水利水产局。另外,在各大中型水库及县鱼种场、县网膜试验站配备
渔政检查员20名,负责本单位的渔政管理工作。全县渔管单位全面实行渔政管理
责任制,渔政员、渔业工作人员、水利公安及联防人员结合,坚持常年24小时轮
流值班。同时结合典型渔业案例,采取多种形式,对库区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增
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对少数违法分子偷鱼、炸鱼、毒鱼、电鱼等破坏渔业资源的
行为,采取联合突击行动,予以坚决打击,保护渔业资源,保障渔业生产秩序。

第四节 抗旱防汛
临朐地处东亚季风区,属北温带亚湿润气候,常年平均降水700.8毫米(1988
~2000年平均降水580.4毫米),受海陆分布和地理位置的影响,大陆性季风气候
特征显著,降水有强烈的季节性,且地域分布不均匀,年际变化幅度较大。一般
夏季高温多湿降水充沛,一季降水占全年的64%左右,春、秋、冬三季降水稀少,
分别占全年的13%、18%、5%,致使临朐旱涝多发,冬春干旱、夏季暴雨几乎年年
威胁着临朐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

1988~2000年临朐县月降水记录表
表3-17
单位:毫米
┌──┬───┬───┬───┬───┬───┬───┬───┬───┬───┬───┬───┬───┬───┐
│月年│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累计 │
├──┼───┴───┴───┴───┴───┼───┼───┼───┼───┼───┴───┴───┼───┤
│1988│57.4 │24.7 │245.15│108.97│4.47 │12 │452.69│
├──┼───────────────────┼───┼───┼───┼───┼───────────┼───┤
│1989│79.3 │51.4 │63.1 │109.3 │18.7 │92.8 │414.6 │
├──┼───┬───┬───┬───┬───┼───┼───┼───┼───┼───┬───┬───┼───┤
│1990│19.65 │32.01 │18.7 │29.24 │106.9 │177.9 │211 │257.8 │54.5 │4.2 │11.1 │0.8 │923.8 │
├──┼───┼───┼───┼───┼───┼───┼───┼───┼───┼───┼───┼───┼───┤
│1991│9.5 │5.7 │34.4 │33.4 │47.0 │133.6 │159.6 │66.9 │27.2 │7.9 │12.1 │17.8 │555 │
├──┼───┼───┼───┼───┼───┼───┼───┼───┼───┼───┼───┼───┼───┤
│1992│17.1 │14.3 │5.3 │2.33 │19.5 │20.3 │50.12 │77.93 │135.52│34.1 │5.5 │7.8 │389.8 │
├──┼───┼───┼───┼───┼───┼───┼───┼───┼───┼───┼───┼───┼───┤
│1993│5.30 │15.63 │0 │27.8 │68.05 │136.4 │174.9 │44.6 │28 │30 │107.11│0 │637.79│
├──┼───┼───┼───┼───┼───┼───┼───┼───┼───┼───┴───┴───┼───┤
│1994│2.0 │17.8 │12.5 │44.5 │10.2 │175.2 │102.3 │268.0 │39.9 │132 │804.4 │
├──┼───┼───┼───┼───┼───┼───┼───┼───┼───┼───┬───┬───┼───┤
│1995│0 │6 │0 │4 │29 │68.4 │139.2 │330.3 │111.9 │50.1 │0 │0 │738.9 │
├──┼───┼───┼───┼───┼───┼───┼───┼───┼───┼───┼───┼───┼───┤
│1996│4.5 │0 │21.2 │30.3 │0 │150.06│175.63│50.69 │10 │62.35 │0 │0.8 │505.53│
├──┼───┼───┼───┼───┼───┼───┼───┼───┼───┼───┼───┼───┼───┤
│1997│3.7 │19.25 │29.65 │28.52 │87.46 │0 │50.17 │266.27│45.2 │3.1 │45.34 │23.62 │602.3 │
├──┼───┼───┼───┼───┼───┼───┼───┼───┼───┼───┼───┼───┼───┤
│1998│6.06 │32.78 │46.44 │23.4 │57.2 │44.5 │168.8 │248.13│9.4 │15.61 │6.1 │0 │658.42│
├──┼───┼───┼───┼───┼───┼───┼───┼───┼───┼───┼───┼───┼───┤
│1999│0 │0 │5.86 │14.79 │74.2 │96.78 │43.02 │114.88│82.48 │56.6 │0 │0 │488.61│
├──┼───┼───┼───┼───┼───┼───┼───┼───┼───┼───┼───┼───┼───┤
│2000│15.12 │5.7 │0 │0 │57.7 │33.12 │29.88 │114.01│32.56 │64.2 │20.93 │0 │373.22│
├──┼───┼───┼───┼───┼───┼───┼───┼───┼───┼───┼───┼───┼───┤
│平均│7.54 │13.56 │15.81 │21.66 │50.66 │85.57 │124.07│158.29│46.14 │32.81 │20.82 │5.65 │580.39│
└──┴───┴───┴───┴───┴───┴───┴───┴───┴───┴───┴───┴───┴───┘

一、抗旱防汛组织
1950年,临朐县成立防汛指挥部,1954年改为临朐县防汛抗旱指挥部,1957
年又改称临朐县抗旱防汛指挥部,成为县政府的常设机构。指挥部由县长任指挥,
县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办公室设在县水利局,由水利局抽调3~5名工作人
员负责日常工作。 另外,县城、全县5座大中型水库、各乡镇也都设立防汛指挥
部, 各村设立防汛领导小组。1995年2月,设立临朐县水利抗旱服务队,隶属临
朐县水利水产局, 与县农田水利站合署办公,人员从内部调配。1997年6月,在
22处乡镇水利站增挂乡镇抗旱服务队牌子,其规格、性质、隶属关系不变。至此,
全县形成以县抗旱服务队为龙头、乡镇级抗旱服务队为基础,服务范围广、功能
完善的抗旱服务网络。

二、抗旱
临朐素有“十年九旱”之说,干旱乃全县头号之自然灾害,而且发生愈来愈
频繁,持续时间日趋延长。1988~2000年,大旱年年有,1989、1992、1997年连
续出现特大干旱,2000年更是遭遇历史上罕见的特大干旱。境内老龙湾为国内名
泉之一, 多年平均出水量0.98立方米/秒,历史上从未有过断流的记录,进入20
世纪90年代先后两次出现断流。1990年4月22日,老龙湾出现有史以来首次断流。
1999年全县平均降水488.6毫米, 在次数不多的降雨中,几乎未形成径流,全县
所有水库、塘坝汛末蓄水仅5580万立方米,比常年少6394万立方米。2000年上半
年降水持续偏少,至7月份全县平均降水仅141.5毫米,不到常年同期降水的一半,
持续干旱少雨和抗旱用水使得全县地上地下水源日趋枯竭,89条大小河流全部干
涸,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城区周围平均下降5~6米,南部青石山区下降最深达20
米,3000眼机井、大口井无水可取,其余2000多眼均出水不足。由于地下水位下
降严重,老龙湾于8月4日再次断流。这次干旱造成全县74万亩农作物、经济作物
受灾,203个村、10.5万人饮水困难,受旱时间之长、灾情之重为临朐历史之最。
面对严峻的旱情,全县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加大抗旱投入,加强水资源统一
规划管理,推行科学用水,厉行节约用水,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集中全力打好
抗旱攻坚战。1988~2000年,全县共投入人畜饮水解困资金2572.7万元,兴建各
类饮水工程480处,解决402个自然村、22.1万人的人畜饮水困难,投入灌区渠系
配套资金1013.8万元, 修建渠道23.8公里,改善扩大灌溉面积14520亩。大旱年
份,县委、县政府还组织县直部门和单位对人畜饮水困难的村进行重点帮扶。全
县抗旱服务组织则充分发挥技术设备优势和机动灵活的特点,积极为群众打井找
水,维修抗旱机具,千方百计提供抗旱服务。同时,大力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和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技术,减少用水量,提高重复利用率,至2000年,全县节水
灌溉面积已达15.3万亩。增加抗旱投入,广辟水源,兴修抗旱应急工程,推广微、
喷灌节水新技术,科学调度用水,做到地上水合理使用,地下水计划开采,让有
限的水源发挥最大效益。

三、防汛
临朐县汛情发生具有季节性强、发生突然的特点。1988~2000年全县累计发
生较大灾情9次, 造成死亡9人,伤66人,倒塌房屋4800间,农作物受灾89.85万
亩次,冲毁公路460公里、桥涵146座,直接经济损失2.51亿元。
临朐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抢”的防汛方针,每年汛前
召开全县防汛工作会议,布置防汛任务,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制,与各防汛指挥部
签订防汛责任书。县抗旱防汛指挥部也于汛前组织力量,对全县的度汛工程进行
全面检查、抢修加固,疏挖河道,堵复河堤决口。各乡镇村、各水库组织抢险队
伍,备足防汛物资,进行防汛抢险技术训练或实地拉练演习,做到“人员、物资、
地点、任务”四落实。县抗旱防汛指挥部办公室汛期 (每年的6、7、8、9四个月
份) 固定专人昼夜值班,确保指挥通讯畅通,及时搜集传递雨情、汛情和天气预
报信息,统一指挥调度全县的防汛工作。各水库也都制定洪水调度方案和工程监
测制度,做到图、表、文字同时上墙,保证安全度汛。1989~1993年,全县各大
中型水库和主要河道陆续完成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的确权划界工作。各大中型水
库除对工程定期进行岁修、加强管理与监控外,对水库存在安全隐患和解决措施
都编制专项规划报告,对病险工程陆续进行除险加固,嵩山水库于1991~1997年
对大坝等主体工程进行除险加固,冶源水库于1997~2000年对主坝、副坝、溢洪
道等工程进行加固,丹河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程也于2000年开工建设。通过设立
河砂禁采区等措施, 加强河道管理,确保河道行洪安全。1990年5月,冶源水库
管理局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支持下,在水库流域内的冶源、寺头、九山、丹河水库、
黄山安设5处雨量自动测报站, 在管理局设立微机监控中心,并与潍坊市防汛指
挥部遥测中心联网,及时收集降雨资料和入库流量等情况,实现对水库水情的自
动化监控。 2000年10月1日,冶源水库防汛指挥中心竣工并交付使用,水库防汛
能力进一步提高。

2000年临朐县大中型水库抢险队伍和防汛物资落实情况表
表3-18
┌────┬───┬───┬───┬───┬───┬────┐
│项目水库│常备队│抢险队│预备队│麻袋 │草袋 │石头 │
│ │(人) │(人) │(人) │(条) │(条) │(立方米)│
├────┼───┼───┼───┼───┼───┼────┤
│冶源水库│30 │2000 │10000 │9520 │4000 │2550 │
├────┼───┼───┼───┼───┼───┼────┤
│嵩山水库│20 │1000 │5000 │3000 │2000 │600 │
├────┼───┼───┼───┼───┼───┼────┤
│大关水库│20 │1000 │5000 │1150 │800 │500 │
├────┼───┼───┼───┼───┼───┼────┤
│丹河水库│20 │1000 │5000 │1000 │2250 │500 │
├────┼───┼───┼───┼───┼───┼────┤
│沂山水库│20 │1000 │5000 │120 │2000 │650 │
├────┼───┼───┼───┼───┼───┼────┤
│合计 │110 │6000 │30000 │14770 │11050 │48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