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辑 机械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A=1&rec=64&run=13

历史久远的民间铸造、锻造业,是区境机械工业发展的基础。据考两千多年
以前,治浑街、穆村一带就有刀、币铸造。至明、清时期,段家、扬庄、袁刘李、
马司、坊子等地民间铸造业已较兴盛。这些铸造工匠或一家一户,或三五联伙,
手拉风箱,用小炉化铁,从事铁锅、犁耙、锄头、耧角等日用家具和小农具的制
造。他们自筹原料,走街串乡,产品销往区境和邻近各县。较有代表性的是袁刘
李村,民国时期已发展到红炉30多处,从业人数达百余人。他们在穆村及其周围
较大村庄设摊点,加工菜刀、铡刀、锨、镢、锄、镐、镰、斧、锤等,少数赶集
串乡,进行流动加工。除红炉加工外,区境还有部分小手工艺匠,从事金银手饰、
装饰品的加工生产,他们工艺精湛,有些产品很富有观赏和保护价值。
新中国建立以后,人民政府支持和扶持传统工业的发展。铸造、锻造业终于
摆脱了土法生产、零星分散的自然发展困境,逐步走上了有组织、有计划的规模
发展阶段。1950年,随着潍坊市手工业管理局的组建,坊子的机械业逐渐形成,
并在生产自救中日趋完善。 1952年3月,潍北县合作社联社生产科,组织区境马
家、里固村的红炉匠成立铁业组,生产镢、锄、镰、犁、耧、耙等农具,供应当
地市场。50年代末期,各公社相继成立铁木业联合社。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
区境各公社铁木业社受到较大冲击,一度处于极度困难的境地。经济效益差,职
工待遇低,多数职工被精减下放,厂子缩小生产规模。1965年,在周总理“社社
都要有一个农修厂”的倡导下,区境各公社机械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以穆村红
炉社为基础,组建成立了潍县第二农具厂,其他各公社铁木厂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拓宽服务领域,购进各种车床等机械加工、维修设备,建立农机修理、农具制造、
铸造、锻压等专业化车间,使农机生产、维修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1968年,
沟西铁木社改为沟西电机厂,次年改称潍县电机厂。1969年生产电机146台,623
千瓦。1975年生产电机247台,电动葫芦526台,工业产值150万元,利润62万元。
1976年该厂生产电动葫芦891台,工业产值237万元,利润83万元,全员劳动生产
率1.4万元。 1970年,各公社农业机械维修能力大大提高,基本实现了“小修不
出队,大修不出社”。1971年,学习推广河北省遵化县“以粮为纲,多种经营,
以副养机,以机促农”的经验,各公社重视农机制造、维修业的发展,除社办有
农修厂外,多数大队建立了农机队,并派专人到县、市企业学习农机维修技术。
农机制造、维修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70年至1976年统计,
区境各公社生产各种农机3.1万件, 维修各种农机具11.8万件。公社农修厂基本
配备了车床、刨床、空气锤、钻床等主要设备,除生产、维修中小农具外,还可
以生产加工部分大型农具配件和通用机械,初步形成了乡村农机制修服务体系。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指导下,区境
机械业在统一计划、统一管理,不断挖潜和技术改造的同时,大力发展横向联合,
立足小产品,多品种、大批量开发新产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1984
年,坊子区施政以后,乡镇企业由原来分散经营转为集中统一管理的新轨道,机
械业出现了新的发展局面。
70年代起,液化气在城市家庭中渐渐使用,并陆续进入农村家庭。近20年间,
一直延续使用单眼、双头火焰灶,热效率低,用气废,亟待更新。1988年,荆山
洼镇社会福利炉具厂联合多方技术力量,聘请青岛、潍坊技术人才,开发研制红
外线液化气炉具。首批产品投放市场,颇受消费者欢迎,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
益和经济效益。该厂生产的鸢飞牌JZY2-88A型及B型家用远红外线灶属国内首创,
可与煤气、液化气配套使用。产品按照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家用煤气灶标
准”设计及制造,经验收各项技术指标均优于部颁标准。该产品结构合理,造型
美观,体积小,搬动方便;采用无焰燃烧新技术,多孔陶瓷辐射板机械强度高,
热能稳定性好,与普通煤气灶相比,燃烧充分,节省燃料9%~16%;不污染炊具,
省时省力。灶具台面采用铸造模板,表面涂银粉,清洁卫生,坚固耐用。该厂年
生产液化气灶3900余件,产值达120万元。
区属机械工业起步较晚。1948年,坊子镇十几户工商业者合股兴办聚东铁工
厂。 1953年3月,坊子永丰铁厂并入,成立益华铁工厂。1956年公私合营,并开
始生产呆头板手。 1966年8月, 转为全民所有制企业, 定名潍坊随机工具厂。
1984年,开始加工各种模具,并发展成为潍坊市工模具中心,故又名潍坊模具总
厂。
1966年4月, 以坊子五金白铁社、坊子粘土矿维修组、坊子街道红炉生产组
为基础,合并成立坊子五金修配厂。当时有草房9间,草棚6间,职工95人,利用
1台旧皮带车床和12把台钳, 为兄弟厂家加工零星机件,修理马车、自行车等。
1968年,始生产加工汽车发动机支架螺栓。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工人们自己动
手,制造简易设备,扩大再生产。1970年,根据山东省机械工业厅统一计划,为
汽车厂生产配套工具,1974年被山东省机械工业厅定为汽车工具专业生产厂,并
更名潍坊汽车工具厂。
1978年1月, 潍坊第二纺织机械厂在原潍县电机厂的基础上建立,主要生产
纺织机械和纺织机械配件。
1983年,区境机械工业企业已发展到160余处,主要有随机工具、汽车工具、
纺织机械、木工机械、农机制修、日用机械、医疗器具、液化气灶具及其配件等
几十个部类、300余个品种。年生产能力达近百万台件,产值5860万元,利税671
万元。
潍坊随机工具厂:区属全民企业,山东省机械工业厅定点随机工具生产厂,
潍坊市工艺专业化模具制造中心。位于坊子镇六马路东首,公安街东侧。始建于
1948年, 原名聚东铁工厂。 1953年3月, 永丰铁工厂并入,改名益华铁工厂。
1956年, 转为公私合营,隶属潍坊市手工业局,并开始生产呆头板手。1965年3
月转属山东省拖拉机内燃机公司,定点生产拖拉机、内燃机配套随机工具。1966
年8月,改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更名潍坊随机工具厂。1968年,由坊子南洋街4号
迁现址。 1970年,下放后隶属潍坊市机械工业局。1984年3月,始加工生产各种
模具,并被省经委、省机械工业厅规划为潍坊市工艺专业化模具制造中心。1988
年1月,划归潍坊市坊子区,隶属区经济委员会。9月,更名潍坊市工模具总厂。
占地面积50721平方米,建筑面积21503平方米,其中厂房10777.19平方米,职工
宿舍5363.26平方米。 1989年有职工474人,其中工人315人,管理人员57人,专
业技术人员82人。固定资产原值775.4万元,产值1002万元,利税167.4万元。主
要产品有随机工具、外贸出口工具、五金商品工具和型腔热锻模、拉延模、大型
覆盖模等。产品远销美国、日本、加拿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潍坊汽车工具厂:区属集体企业。位于坊子镇六马路东端北侧。始建于1966
年4月, 原名五金修配厂,主要进行机械加工、制造和内燃机修理,附设自行车
修理和白铁门市部,隶属坊子街道办事处。1968年,开始生产汽车发动机支架螺
栓,列入国家计划。1970年由山东省机械工业厅统一安排生产任务,遂开始生产
汽车随车工具。 1 974年1月更名潍坊市汽车工具厂,1975年7月上调为市属集体
企业, 隶属潍坊市机械工业局。 1985年1月改属坊子区经济委员会。 占地面积
11339平方米,建筑面积5358平方米;职工187人,其中管理人员17人,工程技术
人员14人。1989年固定资产原值17 3.6万元,产值190万元,利税9.6万元。主要
产品有斯太尔、JN150、JN162、CA-10、BJ212、BJ130等型汽车随车工具和P180、
PH5、190型柴油机随机工具等,年产量35万件。
潍坊第二纺织机械厂:区属全民企业。位于清池镇东首,潍(坊)石(岛)公路
北侧。始建于1978年1月,前身为潍县电机厂。
1976年12月,承担山东省纺织厅生产纺织机械的任务,1978年更名潍县纺织
机械厂,隶属潍县工业局。1983年12月,划归潍坊市纺织工业公司,改称潍坊第
二纺织机械厂。1984年12月,划归潍坊市坊子区,隶属区工业公司,后隶属区经
济委员会。占地面积26898平方米,建筑面积8828平方米,其中厂房4860平方米,
职工宿舍3960平方米。职工348人,其中工人302人,管理人员46人,专业技术人
员35人。1989年固定资产原值242.9万元,产值197万元,利税64.3万元。主要产
品有1332系列槽筒机、G 205式卷纬机、H194毛纺卷纬机、1332网络抄纱机等。
潍坊市坊子木工机械厂:清池镇办企业。位于清池镇西清池村。始建于1956
年,厂址在治浑街,以合作组16人交纳股金组成,从事维修、红炉、白铁业,原
名潍县张营区五金农具修理站。1958年迁至治浑街西南坡,1959年更名潍坊市治
浑街公社铁木业生产合作社。1964年迁至东清池,改名潍县治浑街公社农具制修
厂。1971年复迁西清池村,主要生产压花机、带锯机,1980年定名潍县木工机械
厂。 1984年更名潍坊市坊子木工机械厂,1989年拥有固定资产228.7万元,占地
面积1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110平方米,其中厂房3420平方米,职工宿舍690平
方米。 有职工175人,其中工人1 20人,管理人员34人,技术人员21人。主要产
品有“鸢城牌” 木工带锯机、抽塑机、海棉等。1989年完成产值205万元,实现
利税28.8万元,并荣获市级先进企业、一级信用企业,科技兴农先进单位等荣誉
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