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类 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A=1&rec=57&run=13

坊子工业发端较早,纺织、煤炭、建材是传统工业的三大支柱。
唐、宋时期,织布、制砖、编席、酿造、制粉等手工业已较发达。纺织尤为
普遍,乡间素有“男耕女织”之说。清末,受西方影响始有手工业工厂出现。
煤炭采掘始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大都是民办小窑,土法开采。1862年,
潍城丁氏在坊子西建“丁家井”,聚工二三千人,用进口抽水机采掘。20世纪初,
德帝国主义强行在坊子探矿凿井,兴修铁路,坊子煤炭采掘业始步入机械化采掘
之道。后日本、英国等帝国主义垂涎三尺,接踵而至,相继在坊子修教堂、建电
厂、办公司、设洋行,肆意掠夺,坊子工业完全被帝国主义所垄断,民族工业受
到极大冲击。日本投降后,国民党窃取胜利果实,对已凋敝不堪的厂矿反复折腾,
坊子工业如雪上加霜, 甚不景气。1948年4月解放后,人民政府积极恢复生产,
发展民族工业。除继续发展原有的煤炭、纺织、电力和手工业外,相继开办了坊
子酒厂、大华机器厂、益华铁工厂。50年代,建材业兴起。荆山洼建材厂、潍坊
砖厂、潍坊瓦厂、潍坊耐火材料厂、潍坊砖瓦厂、潍坊陶瓷厂、潍坊炉渣砖厂等
相继建立。随后,服装、电器、运输等业陆续发展起来。但由于长期受“左”的
错误干扰,加之生产体制的制约,坊子工业一直处于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生产
效率低下,经济效益差,缓慢发展,左右徘徊的僵化状态。1978年仅完成工业总
产值5810万元,其中乡镇以上工业产值3728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坊子工业走上健康发展
的轨道。产业结构得到调整,经济效益蒸蒸日上;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捷足领先。
1984年坊子区施政后,在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全区工业迈上了历史的新
台阶。充分发挥地方优势,大力挖掘潜力,全面推行“城郊型”经济模式,优化
工业结构,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厂长(经理)招标承包
责任制,发展横向经济联合;以建材为“龙头”,“四轮” (区、乡镇、村、个
体) 驱动,“双轨”(工业、农业)并进。不仅给企业注入了活力,而且推动了具
有坊子特色的三大产业和以拳头产品为先导,带动其它产品一齐发展的全面工业
振兴。煤炭、建材、纺织、膨润土、沙发木器、畜牧产品、农副产品、机械加工
基地和五金工具、卫生洁具、膨润土加工、铸造等企业集团相继建立,现已形成
煤炭、建材、纺织、酿造、化工、电子、冶炼、机械、电力、建筑、运输、食品
加工、木器制造等多行业的工业体系和国营、集体、个体、联合体综合发展的工
业网络。1989年,境内有区属工业企业30处,乡镇工业企业66处,村及村以下工
业企业858处。按所有制成分,全民工业企业占1.9%,区乡集体工业企业占8.1%,
村办工业企业占27.9%, 个体联合体工业企业占62.1%。全区完成工业产值36292
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3.5%;为1949年的576倍,比1978年增长524%。
1989年区境有上属工业企业4处,职工6704人,工业产值9690.19万元,利税
595.4万元(不含坊子煤矿政策性亏损)。
1984年2月,坊子区人民政府设立坊子区经济委员会和乡镇企业管理局。9月,
各乡镇人民政府成立乡镇经济委员会,负责全区工业企业的管理与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