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农技、农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A=1&rec=40&run=13

[耕作与熟制]土壤耕作:土壤耕作制度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农业机
械的发展而发展变化。在旧社会和新中国建立初期,土地耕翻一直沿袭古老的畜
拉木犁、镢刨铣翻,耕层深度一般在10~15厘米,年久日深,犁底形成硬层,不
利储水保墒,阻碍农作物根系发育。1952年开始使用双轮双铧犁和双轮单铧犁,
耕层加深到15厘米。农业合作化后开始机耕,耕层加深到20厘米以下,打破犁底
硬层,进一步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亦有利于土壤的培肥改土,提高保肥和供
肥性能,保证作物的根系生长深扎。
区境土地耕翻多在秋季作物收获后进行。公社化前由于一年一熟作物面积较
大,亦采用春耕。70年代后,熟制改变,秋耕已成为主要的土地耕翻期。翌年春
播土地和林果园孔隙地进行冬耕,不耙耢,不整平,有利于土壤熟化疏松,越冬
杀虫,减少病虫害发生。
耙、耢、中耕,凡用畜力耕翻的土地,耕后立即耙、耢;机耕的土地拖拉机
牵引犁、耙,随耕随耙,一次完成。中耕主要是在作物苗期,因天旱、降雨或水
浇后进行,以便松土保墒,增加地温,消除杂草。小麦一般划锄1~2遍,其它作
物如玉米、谷子等作物一般划锄3~4遍。60年代中期随着种植方式的变革,在土
地耕翻、耙耢后,再根据作物种植规格起垄、整畦。
熟制结构及分布:坊子区农作物种植有一年一熟制,一年二熟制,二年三熟
制,一年多熟制。
一年一熟制,是在休闲种植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单一种植制度。即春季播
种生长期较长的棉花、花生、高粱、地瓜、黄烟等作物,秋季收获后冬耕休闲,
翌年调茬再种植春播作物,一年一种一收。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力的
发展和生产条件的改善,农作物品种不断更新换代,作物布局发生较大的变化,
种植制度也相应出现二年三熟制和一年二熟制。二年三熟制,是春季播种春玉米、
春谷子或春高粱等,收获后秋种小麦,翌年夏收后再种植秋玉米、秋大豆或秋地
瓜等作物,二年三种三收。建国前后,区境农作物多以二年三熟为主。一年二熟
制,是一年内在秋种小麦收获后,再次播种秋玉米、秋大豆等作物,一年二种二
收。近年来又出现多熟制。
区境东部潍河河谷平原(眉村乡、穆村镇东部)和中部的洪积、冲积平原(坊
子、清池、埠头、沟西等乡镇的大部)及其它土壤肥沃区域,灌溉条件较好,农
田多以一年二熟为主,二年三熟、一年一熟、一年多熟制兼之。南部低山丘陵地,
土壤瘠薄,地下水资源缺乏,则以二年三熟制和一年一熟制为主。
耕作熟制的演变:耕作熟制由作物布局构成,与当地自然条件和生产技术水
平相适应,是建立在生态平衡基础上的,随着客观条件的改变,种植制度才能改
变。50年代以前,耕作熟制以二年三熟为主,由小麦、大豆、谷子、高粱构成。
播种面积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42.2%、21.1%、20.1%和17.7%,轮作方式主要有谷
子-小麦-大豆;高粱-小麦-大豆;一年一作和一年二作占比重较小。1949年,全
区二年三作面积19.2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0%;一年一作面积17万亩,占耕地
面积的44.1%;一年二作面积2.2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9%;社会复种指数
130.9%,粮田复种指数134.5%。在当时的条件下作物布局较为适宜,耕作熟制比
较合理,基本能做到地尽其力,休养生息。50年代到60年代,生产力提高,生产
条件逐步得到改善,作物的布局发生变化,小麦、玉米、地瓜生产迅速发展,种
植面积不断扩大,3种作物的种植面积分别由19 49年的16.25万亩、1.09万亩和
5.29万亩增长到1965年的21.21万亩、6.12万亩和9.5 5万亩,粮田复种指数提高
到161.6%,社会复种指数为153%。一年二作面积逐年增加,而二年三作面积则不
断下降,对提高粮食产量起了积极作用。1965年粮食亩产比1 949年增长50.5公
斤,粮食总产增长1.42倍。1978年粮田复种指数提高到164.6%,社会复种指数为
151.8%,分别比1949年提高30.1%和20.9%。1988年,一年二作面积达到14.81万
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5.9%,已占主导地位;二年三作面积9.19万亩,占总耕地
面积的28.4%,降为次要地位;一年一作面积8.2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5.7%,
稳中有降;一年多作有瓜菜作物构成,面积少,但逐步向粮田多作的趋势发展。
轮作方式一年二作主要是小麦一夏玉米;一年一作主要是棉花;二年三作主要有
黄烟(或花生)-小麦-夏玉米(或夏地瓜);春谷子(或春高粱)-小麦-玉米(或秋地
瓜);春地瓜-小麦-夏玉米(或大豆)等。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种植
业结构调整,二年三熟作物构成略有扩大。
间作套种:间作套种是传统的种植方式,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面积不断扩大,
形式上不断创新,技术上逐步完善和提高,成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的重
要措施之一。
清朝末年,区境的间作套种面积少,多为蔬菜间作或粮食作物混作(即在同
一田块内,不分行株间,不分带幅,无一定次序的种植两种以上作物),如高粱、
谷子混作,俗称“上八石、下八石”。民国时期,出现了谷子间作大豆,高粱间
作地瓜,谷子间作绿豆等种植方式。建国初期,间作套种面积只有2.3万亩,占
粮食播种面积的4.9%。50年代开始推广间作套种技术,并逐年发展。主要有玉米、
大豆二、四或二、二间作,玉米、谷子二、四间作,玉米、地瓜二、四间作等形
式,其中以玉米间大豆面积较大。60年代,推广麦田套种玉米技术,以二、四畦
较为普遍,其作法是畦面4尺播种小麦,并留有套种行,麦收前15~20天在2尺宽
的畦埂上套种两行玉米,麦收后在畦内再直播早熟玉米或间作大豆、绿豆、谷子
等作物。 1965年间作套种面积11万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1.6%。70年代,
间作套种的模式多样,主要是小麦套玉米间大豆,还有麦棉间作、麦油间作、麦
菜间作,间套面积进一步扩大。1978年,全区间套面积11.7万亩,占粮食作物播
种面积的25.9%。 1988年,小麦套种玉米一年二熟制已成为本区主要种植制度,
种植方式有两种, 一是3.3米一畦,种16行小麦、畦埂套两行玉米,畦面套三行
玉米,或8行大豆;一是1.9米畦,种6~9行小麦,田埂套两行玉米,畦面套一行
玉米或两行大豆。是年全区间套面积扩大到15万亩,复种面积26.4万亩,复种指
数153.3%。

坊子区耕作制度及复种指数演变表
单位:万亩
┌───┬───┬───────┬───────┬───────┬───┬────┬───┬───┬────┐
│项目年│总耕地│一年一作 │二年三作 │一年二作 │总播种│社会复种│粮田 │粮食播│粮田复 │
│份 │面积 ├───┬───┼───┬───┼───┬───┤面积 │指数% │面积 │种面积│种指数% │
│ │ │面积 │占总 │面积 │占总 │面积 │占总耕│ │ │ │ │ │
│ │ │ │耕地% │ │耕地% │ │地% │ │ │ │ │ │
├───┼───┼───┼───┼───┼───┼───┼───┼───┼────┼───┼───┼────┤
│1949 │38.6 │17 │44.1 │19.26 │50 │2.26 │5.9 │51.0 │130.9 │33.5 │47.0 │134.5 │
├───┼───┼───┼───┼───┼───┼───┼───┼───┼────┼───┼───┼────┤
│1956 │39.09 │12.95 │33.1 │20.94 │53.6 │5.2 │13.3 │54.76 │140.1 │33.44 │49.11 │146.9 │
├───┼───┼───┼───┼───┼───┼───┼───┼───┼────┼───┼───┼────┤
│1965 │36.63 │8.75 │29.9 │16.89 │46.1 │10.99 │30 │57.0 │153 │32.6 │52.0 │161.6 │
├───┼───┼───┼───┼───┼───┼───┼───┼───┼────┼───┼───┼────┤
│1970 │35.87 │14.52 │40.5 │11 │30.7 │10.35 │28.8 │55.0 │144.2 │32.2 │50.0 │150.6 │
├───┼───┼───┼───┼───┼───┼───┼───┼───┼────┼───┼───┼────┤
│1975 │35.07 │10.82 │30.8 │12.88 │36.7 │11.37 │32.4 │52.89 │150.8 │29.6 │46.76 │161.5 │
├───┼───┼───┼───┼───┼───┼───┼───┼───┼────┼───┼───┼────┤
│1978 │35.0 │10.74 │31.1 │11.97 │34.8 │11.74 │34.1 │53.18 │151.8 │27.9 │47.0 │164.6 │
├───┼───┼───┼───┼───┼───┼───┼───┼───┼────┼───┼───┼────┤
│1980 │35.0 │12.29 │35.6 │9.47 │27.5 │12.73 │36.9 │51.96 │150.6 │26.4 │48.0 │162.7 │
├───┼───┼───┼───┼───┼───┼───┼───┼───┼────┼───┼───┼────┤
│1983 │34.21 │11.65 │34.1 │8.36 │24.4 │14.2 │41.5 │52.58 │153.7 │26.28 │44.66 │169.9 │
├───┼───┼───┼───┼───┼───┼───┼───┼───┼────┼───┼───┼────┤
│1984 │33.95 │9.94 │29.3 │9.18 │27 │14.83 │43.7 │52.0 │157.2 │25.83 │45.25 │175.2 │
├───┼───┼───┼───┼───┼───┼───┼───┼───┼────┼───┼───┼────┤
│1985 │33.58 │8.86 │26.4 │10.15 │30.2 │4.57 │43.4 │50.0 │147.2 │23.2 │40.63 │162.5 │
├───┼───┼───┼───┼───┼───┼───┼───┼───┼────┼───┼───┼────┤
│1986 │33.4 │8.49 │25.4 │10.64 │31.9 │14.27 │42.7 │49.0 │143.4 │23.11 │40.92 │170.1 │
├───┼───┼───┼───┼───┼───┼───┼───┼───┼────┼───┼───┼────┤
│1987 │33.3 │8.65 │26.6 │9.51 │29.2 │14.36 │44.2 │44.0 │149.5 │22.9 │37.0 │184.2 │
├───┼───┼───┼───┼───┼───┼───┼───┼───┼────┼───┼───┼────┤
│1988 │33.2 │8.28 │25.7 │9.19 │28.4 │14.81 │45.9 │51.0 │153.3 │23.18 │41.52 │169.1 │
├───┼───┼───┼───┼───┼───┼───┼───┼───┼────┼───┼───┼────┤
│1989 │32.63 │ │ │ │ │ │ │44.71 │137 │22.7 │36 │161.5 │
└───┴───┴───┴───┴───┴───┴───┴───┴───┴────┴───┴───┴────┘

[良种繁育推广]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区境广大农民群众和科技人员选育
了繁多的适合本地生长的农作物良种,并加以推广,获得成效。1914年,坊子附
近7户农民引进“大英烟草公司”弗吉尼亚烟种,种植26亩,后逐渐推广。
40年代,沟西乡河南头村老农引种“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英国专家育成的黄
烟良种-保险黄。1953年坊子农场(今区良种场)培育了区境第一个玉米杂交种-坊
杂2号,不仅提高了玉米的单产,而且在昌潍地区获大面积推广。60年代后期,
先后引进了小麦、玉米、高粱、谷子等优良品种50多个。1985年又引进了甜玉米
和赖氨酸玉米等品种,为发展粮食生产开辟了一条新路。
主要粮食作物良种换代:自建国初期至80年代中期,区境粮食作物经历几次
较大的品种更换,小麦品种更换了4次,玉米品种更换5次。1953年区境主要农作
物采用良种面积占播种面积的30%,1957年达到80%,1985年达95%,1989年达99%。
小麦,建国前主要品种有白秃头、红秃头时麦等。白秃头和红秃头耐瘠薄,冬性,
耐寒、耐旱,杆高细软,穗小粒小,成熟晚,休眠期长,主要在丘陵旱薄地种植。
时麦杆较粗壮,主要在较肥沃的平原种植。1932年引进一批外国品种,用于杂交
育种。1940年,坊子农场建立采种圃,试验洛系1至8号、历城大白、中系3号等
品种,推广了洛青系列品种。单产由清末的20多公斤,提高到1949年的47公斤。

小麦品种居前三位调查表
┌────────────────┬───┬────┬────┬──┬──┬───┬───┬─┐
│项目品种单位时间 │基本苗│冬前分蘖│最大分蘖│亩数│粒数│千粒重│亩产 │位│
│ │万/亩 │万/亩 │万/亩 │(万)│(个)│(克) │(公斤)│次│
├─────┬─────┬────┼───┼────┼────┼──┼──┼───┼───┼─┤
│80年 │邓村公社罗│济南13号│8.5 │35.2 │68.3 │34.3│28 │45.7 │380 │1 │
│代初期 │都屯农科队│昌潍19号├───┼────┼────┼──┼──┼───┼───┼─┤
│ │ │昌潍20号│10.8 │40.4 │70.4 │38.6│31 │34 │357.5 │2 │
│ │ │ ├───┼────┼────┼──┼──┼───┼───┼─┤
│ │ │ │9.7 │41.2 │71.8 │38.9│28 │30.6 │325 │3 │
├─────┼─────┼────┼───┼────┼────┼──┼──┼───┼───┼─┤
│80年代末期│眉村乡 │215953 │10 │67 │73 │31 │29.8│52 │469.6 │1 │
│ │农技站 │鲁麦7号 ├───┼────┼────┼──┼──┼───┼───┼─┤
│ │ │83-1 │12 │65 │73.5 │37 │31.5│41.6 │464.8 │2 │
│ │ │ ├───┼────┼────┼──┼──┼───┼───┼─┤
│ │ │ │11.2 │63 │68 │25 │37.3│44 │415.9 │3 │
│ ├─────┼────┼───┼────┼────┼──┼──┼───┼───┼─┤
│ │坊子镇徐 │83-1 │12.1 │69.3 │96.7 │26.1│36.8│51.9 │492.5 │1 │
│ │家大路村 │鲁麦7号 ├───┼────┼────┼──┼──┼───┼───┼─┤
│ │ │215953 │12.6 │72.9 │102.1 │40.3│26.4│46.7 │477.5 │2 │
│ │ │ ├───┼────┼────┼──┼──┼───┼───┼─┤
│ │ │ │13.9 │70.6 │103.1 │36.1│26.3│51.2 │447.5 │3 │
│ ├─────┼────┼───┼────┼────┼──┼──┼───┼───┼─┤
│ │沟西乡 │215953 │13.8 │81.2 │99.4 │40.7│30.4│43.2 │468.4 │1 │
│ │英庄村 │83-1 ├───┼────┼────┼──┼──┼───┼───┼─┤
│ │ │鲁麦7号 │14.1 │86 │99.7 │31.2│34.1│44.2 │405.4 │2 │
│ │ │ ├───┼────┼────┼──┼──┼───┼───┼─┤
│ │ │ │12.3 │73.8 │88.6 │37.2│25.6│41.7 │389.3 │3 │
└─────┴─────┴────┴───┴────┴────┴──┴──┴───┴───┴─┘

1950年至1965年,先后引进齐大195、黄县大粒半芒、蚰子麦、杂交碧玛1号、碧
玛4号,播种面积占小麦总播种面积的65%左右,比原传统品种增产13.7%~21.6%;
1966年至1975年,引进培育了济南2号、济南4号、昌潍18号、白蚰包麦等良种,
播种面积占小麦总播种面积的80%,较前几年种植的小麦品种增产35.7%左右。济
南4号耐水肥、抗倒伏、分孽力强、抗冻、抗干热风,亩产200-250公斤,本区作
为当家品种时间较久,因抗锈病差,1975年被淘汰。1976年至1984年先后引进泰
山1号、昌乐5号、山农辐63号、济南13号、昌农339号、秦麦3号等品种,供全区
高、中、低产田选用。昌乐5号耐瘠薄、抗菌力强、低肥水、抗倒伏差,亩产150
-200公斤,1987年前一直为山丘埠岭旱田当家品种。鲁麦5号、鲁麦7号和晋麦21
号、鲁麦3号等中产品种,在区境小麦生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1989年,全区种
植小麦14万亩,平均亩产246公斤,总产3414万公斤,创历史最好水平。
玉米,建国前主要品种有红粒、白粒和白马牙3大类;其次是白头霜、黏玉
米、药玉米。属红粒玉米的大粒红和小粒红,在18世纪即有种植,白粒玉米的大
粒白和小粒白20世纪初开始种植。30年代初从东北引进马牙玉米,多为零星种植。

玉米品种对比试验居前三位统计表
┌────────┬──┬──┬───┬───┬───┬───┬───┬───┬───┬─┐
│项目品种时期 │留苗│实收│双棒率│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理论 │小区 │折合 │位│
│ │株数│株数│(%) │(个) │(个) │(克) │亩产 │实产 │亩产 │次│
│ │ │ │ │ │ │ │(公斤)│(公斤)│(公斤)│ │
├─┬─┬────┼──┼──┼───┼───┼───┼───┼───┼───┼───┼─┤
│70│1 │丹玉6号 │3000│2976│ │2810 │618 │270 │468.9 │448.5 │448.5 │1 │
│年│ ├────┼──┼──┼───┼───┼───┼───┼───┼───┼───┼─┤
│代│ │中单2号 │3200│3100│ │3021 │520 │280 │448.9 │41.63 │416.3 │2 │
│末│ ├────┼──┼──┼───┼───┼───┼───┼───┼───┼───┼─┤
│期│ │郑单1号 │3200│3120│5.5 │3180 │430 │310 │423.9 │40.67 │406.7 │3 │
│ ├─┼────┼──┼──┼───┼───┼───┼───┼───┼───┼───┼─┤
│ │2 │鲁三9号 │ │ │ │ │ │ │ │207.2 │1151 │1 │
│ │ ├────┼──┼──┼───┼───┼───┼───┼───┼───┼───┼─┤
│ │ │昌单4号 │ │ │ │ │ │ │ │196.4 │1091 │2 │
│ │ ├────┼──┼──┼───┼───┼───┼───┼───┼───┼───┼─┤
│ │ │中单2号 │ │ │ │ │ │ │ │160.7 │892.7 │3 │
│ ├─┼────┼──┼──┼───┼───┼───┼───┼───┼───┼───┼─┤
│ │3 │郑单1号 │3200│3060│5 │3203 │505 │310 │501.4 │47.21 │472.1 │1 │
│ │ ├────┼──┼──┼───┼───┼───┼───┼───┼───┼───┼─┤
│ │ │丹玉6号 │3000│2850│5.3 │3001 │608 │270 │492.6 │45.62 │456.2 │2 │
│ │ ├────┼──┼──┼───┼───┼───┼───┼───┼───┼───┼─┤
│ │ │鲁单3号 │3000│2857│3 │2942 │540 │290 │460.7 │43.73 │437.3 │3 │
└─┴─┴────┴──┴──┴───┴───┴───┴───┴───┴───┴───┴─┘

1949年至1952年,推广玉米良种金皇后、小粒红、白马牙和黄县二马牙,亩产
150。~200公斤。1958年,先后推广了坊杂2号和坊杂4号。坊杂2号比当地原有
品种增产2 0%以上。1963年至1970年区境先后推广了自交系的双交种,主要品种
有从美国引进的维斯康新和山东农学院培育的双跃35、双跃150、新双1号等品种。
随着自交系单交种的育成,70年代推广了群单105、新单1号、烟三6号等品种。
群单105优于其它品种,亩产300公斤左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后因抗病性减退
而淘汰。1977年至1984年,先后推广了中丹2号、丹玉6号、鲁三9号、鲁玉3号、
昌丹4号、鲁原单4号等品种。其中昌丹4号具有抗倒伏、抗大小叶斑病等特点,
单产300~350公斤,居其它玉米良种之前,成为当家品种。1984年后,玉米品种
主要推广了丹玉13号、沈单7号、聊玉5号等单交种。玉米良种的更新换代和改良
优化,促进了玉米生产的迅速增长,至1989年,玉米单产是解放初期的4.6倍。
杂交良种播种面积占玉米种植总面积的98.6%。
地瓜,建国前区境内多种植软把子白、软把子红、白地瓜、大红袍等品种。
195 0年,由日本引进胜利百号良种(原为冲绳一百号,抗日战争胜利后改为胜利
百号),具有蔓短、结瓜早而集中、适宜性强、产量高等特点,出干率达35%以上,
后因退化和病害严重被淘汰。1958年,又引进了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胜利百
号”与“南瑞苕”杂交的华北117和华北553。60年代,相继引进和搭配种植了济
南红、一窝红、丰收白、丰收黄及南京92。1976年,先后引进推广了青农2号、
696、济薯1号、徐薯18号等良种。亩产地瓜均在2500~3000公斤,出干率在30%
以上。至1989年,相继推广了鲁薯3号等抗病品种,地瓜种植实现了良种化。
高粱,建国前至1960年,种植品种主要是黑萼子、红萼子等,后引进推广了
杂交品种原杂10号、鲁邑歪头、熊岳253、散穗高粱等。鲁邑歪头其桔杆坚硬光
滑、穗大紧凑、适应性强,亩产200~250公斤,在本区种植时间较长。
谷子,建国前以春播为主,品种也多为春播型农家品种。建国后,50年代推
广种植大毛谷、大把岔、缰绳头等传统农家良种。60年代引进夏谷品种60日还仓、
鲁谷2号、昌潍69等良种,经实验播种效果较好。1966年利用豫谷1号和春谷6号
进行旱田谷子栽培技术开发试验,取得成功,平均亩产达到258公斤,增产72%。
大豆,建国前后,区境种植品种主要以平顶四、爬蔓青、当年陈等当地农家
品种为主。50年代开始种植平顶黄、一枝鞭、铁荚子、齐黄1号等。70年代开发
种植丰收黄、向阳1号、小青豆等。80年代齐黄1号、向阳1号、丰收黄已成为区
境的当家品种,亩产可达100公斤以上。
主要经济作物良种换代:经济作物主要是黄烟、棉花等品种的换代。
黄烟,品种较多,且更换频繁。建国初期,区境种植品种有山东多叶、保险
黄、金星,后因产量低、抗病能力差而逐步被淘汰。60年代主要品种有大金星、
6007、马尚特号等,70年代由于普遍重视产量,种植品种以乔庄多叶、革新5号、
安农2号、小金星等多叶品种为主。80年代,质量要求上升,逐步淘汰多叶品种,
改种由河南引进的泮园黄、金星6007以及从国外引进的G140、G28等品种。1983
年后贯彻计划种植,主攻质量,以种植泮园黄、G140、安农1号为主栽品种,还
种植了5008、庆胜2号等品种。
棉花,品种先后更换三次。建国前,区境种植农家棉种。50年代开始种植斯
字棉、岱字15号。70年代以徐州1818为主。80年代引种鲁棉1号、鲁棉2号、鲁棉
6号、中棉所10号、鲁抗1号等良种。

坊子区主要作物品种历史演变情况表(一)
┌────┬───────────┬───────────────┬───────────────┐
│年代作物│清末民初 │50年代 │60年代 │
├────┼───────────┼───────────────┼───────────────┤
│小 │红半芒、白秃头、红秃头│齐大195、黄县大粒、半芒、钱交 │碧玛1号、碧玛4号、石家庄407、 │
│麦 │、扁穗、大红芒、长芒麦│麦、辉县红、蚰子麦 │济南4号、红蚰色、济南2号 │
├────┼───────────┼───────────────┼───────────────┤
│玉 │小粒红、大粒红、黄马牙│小粒红、金皇后、坊杂2号、安东 │双跃3号、双跃150、新双3号、群 │
│米 │、白马牙 │白马牙 │单105 │
├────┼───────────┼───────────────┼───────────────┤
│地瓜 │本地长蔓 │远巴子红、胜利百号 │胜利百号、696、丰收红 │
├────┼───────────┼───────────────┼───────────────┤
│高 │黄萼子、黑萼子、长挺子│打锣锤、黄落伞、糕秫秫、长挺 │熊岳253、鲁邑歪头、分枝大红穗 │
│粱 │、糕秫秫 │子 │、原杂10号 │
├────┼───────────┼───────────────┼───────────────┤
│谷 │缰绳头、小黄谷、大把岔│大把岔、缰绳头、小黄谷、秫谷 │缰绳头、六十日还仓、大毛谷 │
│子 │ │子 │ │
├────┼───────────┼───────────────┼───────────────┤
│大 │一支鞭、铁荚子、小黑豆│爬蔓青、平顶黄、铁荚子、小黄 │平顶黄、丰收黄、齐黄一号、齐 │
│豆 │、小黄豆 │豆 │黄2号 │
├────┼───────────┼───────────────┼───────────────┤
│黄烟 │保险黄 │山东多叶、保险黄、金星 │大金星6007、马尚特号 │
├────┼───────────┼───────────────┼───────────────┤
│棉花 │小棉花 │斯字棉、岱字15号 │岱字15号、徐州1818、高密933 │
└────┴───────────┴───────────────┴───────────────┘

坊子区主要作物品种历史演变情况表(二)
┌────┬────────────────────┬────────────────────┐
│年代作物│70年代 │80年代 │
├────┼────────────────────┼────────────────────┤
│小 │济南8号、昌潍9号、昌潍20号、昌潍18、白 │烟农15、昌乐5号、山农幅63、济南13号、昌 │
│麦 │蚰包、泰山1号、泰山4号、昌乐5号、北京8 │潍20号、昌农339、秦麦3号、鲁麦7号、鲁麦 │
│ │号 │5号、晋麦21号 │
├────┼────────────────────┼────────────────────┤
│玉 │烟三6号、新双3号、鲁单3号、丹玉6号、中 │鲁玉6号、中单2号、鲁原单4号、昌单8号、 │
│米 │单2号、掖单2号、鲁三9号、鲁单3号 │烟单14号、聊玉5号、丹玉13号、鲁玉3号 │
├────┼────────────────────┼────────────────────┤
│地瓜 │胜利百号、696、南京92、青农2号、济薯1号 │青农2号、烟薯1号、济薯1号、丰收白、徐薯 │
│ │、丰收白 │18 │
├────┼────────────────────┼────────────────────┤
│高粱 │原杂10号、原杂15号、反修2号、鲁邑歪头、 │熊岳253、鲁邑歪头、散穗高梁、长挺子 │
│ │晋杂5号、遗杂2号 │ │
├────┼────────────────────┼────────────────────┤
│谷 │昌潍69、六十日还仓、鲁谷2号、柳条青、鲁 │豫谷1号、鲁谷6号、昌潍74 │
│子 │谷3号 │ │
├────┼────────────────────┼────────────────────┤
│大豆 │文丰5号、跃进4号、文丰7号、兖黄1号 │向阳1号、昌农3号、鲁豆1号、鲁豆4号 │
├────┼────────────────────┼────────────────────┤
│黄烟 │革新5号、安农2号、小黄金 │安农2号、泮园黄、G140 │
├────┼────────────────────┼────────────────────┤
│棉花 │徐州1818、鲁棉7号、鲁抗1号 │鲁棉1号、鲁棉2号、鲁棉6号、中棉所10号 │
└────┴────────────────────┴────────────────────┘

[农作物主要良种简介]小麦:蚰子麦,建国初期由河南省引进,株高70~90厘
米,粒白色,品质中上,适宜于中肥水地块种植。
碧玛4号,中秸、中粒型,抗菌、抗冻性较强。亩产150~200公斤。
济南4号,1964年由山东农学院引进,生长期235天,耐肥水,抗倒伏,分蘖
力强,抗冻性强,抗干热风。亩产200~250公斤。因抗锈病差,1975年淘汰。
红蚰包,分蘖力强,抗冻性强,抗倒伏,红粒,亩产150~200公斤。
泰山1号,泰安市农科所从54405杂交欧柔麦的后代中选出。株高90厘米左右,
中熟,株型紧凑、叶片短而挺,半冬性,分蘖力强,抗菌力强,抗病性较强,亩
产250~350公斤。
昌乐5号,昌乐县种子站从济南4号变异单穗中选育,株高110厘米,抗旱、
耐瘠薄。不抗倒伏,抗菌力强,低肥水,亩产150~250公斤。适宜于山丘旱地种
植。
山农辐63,山东省农科院用钴60丙种射线处理蚰包杂交欧柔的稳定后代中育
成。株高80~90厘米,成熟早,籽粒重,耐旱,适宜于中肥水地块种植。亩产
250公斤左右。
济南13号,山东农科院从欧柔杂交后代中选育。株高90厘米,分蘖力强,抗
冻性强,抗倒伏,耐肥水。适宜于高肥水地块种植。亩产350~400公斤。
玉米:金皇后,马齿型,株高200厘米,籽粒黄色,品质一般,喜肥水。生
长期125~130天。亩产150公斤~200公斤。
群单105,中国农科院遗传研究所和北京市双桥农场联合育成。株高200厘米,
穗长25-28厘米,粒黄色,中晚熟。生长期春播115天、夏播100天左右成熟。一
般单产300公斤左右。
鲁三9号,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株高250厘米,抗倒伏,粒黄色,夏播
95天,春播115天成熟。适宜于中肥水地块种植,一般单产300~350公斤。
烟三6号,半马齿型,中晚熟。株高150厘米,每亩3000株左右。亩产150~
200公斤。
丹玉6号,辽宁省丹东农科所育成。株高280厘米,粒黄色,马齿型,晚熟。
春播125天,夏播110天成熟。果穗有遗传秃顶现象。耐肥水,耐低温。每亩3000
株左右,亩产350~400公斤。适宜于麦田套种。
中单2号,中国农科院培育。株高230厘米,黄粒,抗倒伏,春播110天,夏
播95天成熟。
鲁原单4号,抗倒伏,抗大小叶斑病,每亩4000~5000株。亩产300~350公
斤。
昌单4号,潍坊市农科所培育。株高280厘米,粒黄色,成穗后期抗倒伏性较
差,适宜于中上肥水地块种植。单产350~400公斤。
地瓜:胜利百号,由日本冲绳一号地瓜变异而来。解放初期传入,蔓短,结
瓜早而集中,适宜性强。瓜呈红色,出干率高。亩产春地瓜1500~2000公斤。
青农2号,青岛市崂山县段家埠农科队选育。蔓中型,瓜块长而大,含水份
高,鲜瓜产量较高,出干率30%左右。
696,70年代引进至1980年种植,蔓短,结瓜集中。春地瓜亩产2500~3000
公斤,出干率30%以上。
徐薯18,徐州农科所选育。蔓中长,薯块长方锤形,结瓜早而集中,出干率
较高,一般亩产2000~2500公斤。
高粱:鲁邑歪头,本区种植时间较长。株高250厘米,秸杆坚硬光滑,穗大
紧凑,品质中等,适应性强。亩产200~250公斤。
谷子:大毛谷,系本地农家品种,株高130~150厘米。品质较好,耐肥水,
不抗倒伏。生长期125天,亩产150公斤左右。
六十日还仓,系夏播早熟品种。株高100厘米,全生长期90~100天,耐旱、
耐瘠薄。亩产150公斤左右。
鲁谷6号,潍坊市农科所育成。株高125厘米,抗倒伏、抗病、抗旱,适宜夏
播。生长期87~89天,亩产250~300公斤。
大豆:向阳1号,无限生长花序。耐肥水,抗病抗菌力较强。豆粒大,黄色,
单产100公斤左右。属中晚熟品种。
丰收黄,有限生长花序,分枝较少,粒较重,粒黄色,早熟。亩产100公斤
以上。
棉花:岱字15号,晚熟,每亩2500株左右,亩产籽棉70~80公斤。
徐州1818,衣分高,色泽好,绒长,有黄枯萎病。亩产皮棉50公斤左右。

[良种繁育]区境广大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不断选育作物良种,繁育培
养并获得较好的收成。 1940年,建立“坊子农事试验场”,占地面积405亩,从
事农作物栽培试验。解放初期,杂交优势在区境玉米生产上首次推广,用“小粒
红” 和“金皇后”进行品种间杂交,最早育成坊杂2号第一个玉米杂交种,成为
当地玉米的当家品种。1965年举办杂交玉米制种培训班,训练农技人员配制双交
玉米种,玉米生产用种进入了自交系间杂交种推广普及阶段。60年代中期,建立
玉米杂交繁殖制种田,由昌潍地区供给自交原种,用自交系配制杂交一代种,保
证了自交系的纯度, 提高了杂交一代的质量,自交系纯度达到99%,杂交一代种
纯度达95%以上。 1969年,第一次组织科技人员到海南岛培育杂交高粱种取得了
成功。随着杂交种的推广普及,杂交种逐渐走上了自繁自制的道路,社社建立种
子队,村村建立种子田,种子培育繁殖工作出现多、乱、杂的现象。1976年施行
“一套二繁三制种”繁育保纯技术,对改变自交系混杂、退化,提高杂交质量起
了一定作用。但由于大搞小而全,自交系同名异源,杂交种的纯度问题仍未能解
决。1981年推行“地繁县制”良种繁育体系,根据大田用种数量,统一组织条件
好的社队集中建立制种基地, 配制杂交一代种。1984年7月,设立潍坊市坊子区
种子站,建种子仓库172平方米,营业室150平方米,并配备车辆、器械等,形成
了种子工作的新局面。

[农作物栽培管理]农业合作化以前,由于私有制和小农生产方式的制约,
农作物栽种管理缺乏先进的科学技术指导,“种在人,收在天”。合作化以后,
注重了科学技术的应用,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指导各项农作物的栽培与管理。
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强调既重种又重管理,“三分种七分管”。
小麦虽是区境主要农作物之一,但建国前耕种管理粗放,产量很低。用木犁
耕翻,深度10厘米左右;亩施土杂肥500~750公斤,用种5公斤;独角耧播种,
边施肥边播种,自下种到收获期间不再追肥。合作化后提倡增施肥料,深耕改土,
试用氮素化肥,亩施土杂肥1000~1500公斤,用种量6~7.5公斤。60年代在水浇
地片打垄畦播,改沟施肥为撒施肥,合理增加种植密度,增施土杂肥和氮肥(氨
水),推行机耕,深度15~20厘米。70年代普及机耕,耕层为20厘米,推广机播
与6寸三眼耧密植,开始增施磷肥,解决重氮缺磷的比例失调现象。管理上推广
春季追肥、浇水、镇压、划锄,提高地温促其壮苗;品种选用分高产田、水浇田、
旱田因地制宜。在普及良种化中注重新品种,重视小麦越冬管理,浇入冬分蘖水、
返青水、起身拔节水、灌浆水、麦黄水,并推广麦田套种等新技术。80年代推广
施锌肥和进行根外追肥、叶面喷肥等。
玉米在合作化以前多以春播,面积较小,产量较低。人民公社化后,为提高
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亩产,逐步改春播为夏播,实行大小行种植(大行2.2尺,小
行1.8尺),并实行玉米、大豆二、二或二、四间作套种。重施氮素肥或复合化肥,
提倡一次追施。为解决积温不足,促其早熟,60年代曾试用育苗移栽,后普遍推
行麦田套种。80年代,玉米栽培以创高产为目标,重视良种选用,普及一代杂交
品种,浇肥并举,合理密植。密植度60年代每亩2000株,70年代每亩2500~3000
株,80年代每亩3000~4000株。
地瓜,学名甘薯。建国前区境种植面积很小,平地育苗后移栽,分起垄和平
栽两种。1954年推广回龙火炕育苗,适墒开沟施肥,起垄壮苗移栽,亩栽2000~
2500株。70年代推广塑料薄膜冷床育苗和酿热物育苗床及地瓜直播下蛋栽培法。
1977年曾提倡“非”字式地瓜窖,改善瓜种储存方法,实行小垄密植和大垄双行
密植,改翻蔓为提蔓,亩栽春地瓜3000株以上,夏地瓜4000株左右。80年代选用
优良品种,增施土杂肥,提倡施磷肥和适量氮肥。1984年,涌泉乡试行钾肥(硫
酸钾)做基肥,亩施钾肥7.5公斤,增产26%;车留庄乡用钾肥做追肥,亩追钾肥
12.5公斤,增产17.5%。是年,埠头乡施用氮肥做茎肥试验,亩施碳铵25公斤,
增产21.2%;亩施碳铵25公斤做追肥,增产10.6%。
谷子,建国前播种面积较大,多为春播,亩留苗万株左右,产量较低。公社
化后春播作物几经压缩,播种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2%~5%。后选用夏谷良种合理
密植,亩留苗2万株,提倡多锄适墒深锄,追施拔节肥。
大豆,建国前播种面积较大,多为麦茬夏播,不耕翻,不施肥,管理粗放,
产量较低。60年代推广间作套种,缩小大豆纯作面积,实行玉米、大豆二、二或
二、四间作套种,大豆、地瓜间作,适时中耕除草,提倡合理密植。70年代试行
大豆栽培增产“四改”措施,改不耕地为耕地、不施肥为施肥、不间苗为间苗、
不打心为打心,亩施土杂肥1000公斤,氮肥10~15公斤,秋大豆留苗5万株左右,
开花中后期摘心打顶,已达增产增收。
黄烟,栽培区境一直遵循夏烟“清明”催芽,“谷雨”播种,麦收后抢茬移
栽,“寒露”前后收烤完毕。70年代改夏烟为春烟,一般在2月上旬(立春)催芽,
下旬(雨水)播种,4月中旬(谷雨前后)移栽,9月上旬(白露)收烤完毕。使烟草在
旺长期避开高温、霉雨季节,降低发病率,同时缓和农忙时节,并能提高烟草质
量,增加经济效益。60年代前提倡拔苗移栽,60年代开始挖垛栽移,其密度夏烟
每亩2000株以上,春烟每亩2000株左右。80年代为提高烟叶质量,逐渐以密植改
为稀植,平均每亩栽植1 600~1700株,“主料烟”每亩1500株以下。烟苗移栽
后根据品种生长特点,因地制宜分期(还苗期、团棵期、旺长期、成熟期)进行精
心管理,达到前期早伸根,壮苗早发,中期壮旺不徒长,后期适时落黄成熟。根
据土壤、气候等不同的情况,分期适时采收、绑烟、装炉、烘烤。烘烤程序分为
变黄期、定色期、干筋期,重点是掌握火力、温度、湿度,根据经验和仪表及时
观察烟叶变化情况,确定出炉时间。

黄烟烘烤各期温度时间表
┌───┬──┬─────┬─────┬───────┐
│烘烤期│火力│温度范围℃│湿度范围% │烘烤时间(小时)│
├───┼──┼─────┼─────┼───────┤
│变黄期│小火│32-45 │90-70 │24-28 │
├───┼──┼─────┼─────┼───────┤
│定色期│中火│46-60 │70-30 │20-36 │
├───┼──┼─────┼─────┼───────┤
│干筋期│大火│60-80 │30以上 │16-36 │
└───┴──┴─────┴─────┴───────┘

[肥料]有机肥料:有机肥料习称农家肥,是农村中就地取材,就地积制的自然
肥料。来源广泛,品种繁多,含有机质,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含有多种营养
元素,供肥时间长,既能促进作物生长,又能保水。区境农民素有积攒和施用农
家肥料的传统,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常用的有机肥料有5种,即粪尿肥、堆沤
肥、绿肥、饼肥、土肥。
粪尿肥,包括人粪尿、家畜粪尿及禽粪等。人粪尿含氮量高,且易分解,肥
效快,群众称“细肥”。据测定,一个成年人一年所排泄的粪尿相当于22公斤硫
酸铵、6.8公斤过磷酸钙、3.5公斤硫酸钾。以家畜粪尿为主和垫料为辅积制而成
的厩肥,主要是猪圈肥,其次是牛、马、驴、骡、羊等家畜家禽厩肥,含多种养
分,肥效慢而长,长期使用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疏松程度和保肥、
保水能力。建国后,随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畜肥的使用量逐年增加。1949年全
区平均亩施纯畜粪尿50公斤,1989年增加到775公斤。
堆沤肥,堆肥和沤肥都是以作物秸杆、糠壳、杂草、树叶等掺入适量人粪尿
或家畜厩肥积制而成的肥料。堆肥又称“四合一”肥,拌土加水调匀堆积地面,
经过发酵腐烂而成。沤肥是在坑内沤制中经过发酵腐烂后形成的肥料。1965年开
始大积大造堆沤肥,50%以上的生产队成立积肥造肥专业队,30%以上的户进行厕
所改造,广开肥源,对肥田和改土起了良好作用。
绿肥,是直接翻压新鲜绿色植物用作肥料,种类较多。区境1964年就有引进
田菁、苕子、苜蓿、草木樨等绿色作物,试种推广达1000多亩,1966年扩大到
10000余亩。1986年始推广秸杆还田,1989年全区玉米秸杆还田达12万亩。
饼肥,是将各种含油较多的植物种子经压榨去油后剩下的残渣用作肥料,种
类较多。用于下地的饼肥主要有豆饼、棉子饼、菜籽饼、花生饼、蓖麻饼等。区
境历史上有用饼肥下地的传统,合作化后提倡饼类作家畜饲料,用家畜粪肥田,
经济实惠。饼肥腐烂后,养分含量高,肥效大且持久,但数量有限,仅用于部分
经济作物如黄烟、瓜、菜等。
土肥,泛指河泥、湾泥、塘泥、沟泥、墙土、炕土、熏土等,含有一定数量
的有机质和多种养分,有一定的肥料价值,区境农民素有使用炕洞土作肥料的习
惯。60年代至70年代,农村开展“七挖八换”,在挖湾、塘、沟、河泥的同时,
挖鸡厩舍,换锅台、墙皮、拆旧房等,增加了肥源。
化学肥料:坊子区最早施用化肥始于1914年,英国人在樊家庄发展种植黄烟,
向农民推销硫酸钙(俗称肥田粉)。1949年后化肥逐步推广使用。50年代以氮素化
肥为主,供应量很少,平均每亩用量标准氮肥(以硫铵计)1.25公斤。60年代略有
增加,亩用量为3.85公斤。70年代化肥施用量增长较快,每亩平均用量21.65公
斤。80年代每亩用量达到50公斤。磷肥70年代后期开始大量使用,平均亩施磷肥
10.65公斤,80年代每亩用量达到25~50公斤,并推广应用复合化肥及微肥。
区境使用的主要氮素化肥有硫酸铵、氨水、碳酸氢氨、尿素等。硫酸铵是历
史上较早的化肥品种,通常作为氮肥的标准肥料,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含氮20
%~21%,可作基肥、种肥、追肥使用。作种肥时每亩2.5~5公斤,作基肥和追肥
使用每亩用量10~20公斤。50年代开始使用,80年代不常见。氨水是液态氮肥,
含氮量12%~17%,易挥发,有较强的腐蚀性和刺激性,不便运输和储存。以后制
成碳化氨水,减轻了挥发损失。每亩用量30~50公斤,加水30~40倍,用氨水耧
划入田内,覆土压实。60年代开始使用,价格便宜,肥效较好。碳酸氢氨为白色
细粒结晶体,含氮量17%~17.5%,易溶于水,易分解挥发,可作基肥和追肥使用,
每亩用量40~50公斤,追肥后覆土压实。70年代开始使用,80年代成为使用最普
遍的氮肥。尿素为白色粒状,含氮量44~46%,是固态氮肥中含氮最高的优质肥
料,可作基肥和追肥,每亩用量10~20公斤,还可用作根外追肥。70年代一般用
于棉田,80年代供应量增加,使用较为普遍。
区境使用的磷素化肥主要有过磷酸钙、钙镁磷、复合肥等。过磷酸钙是灰白
色粉末或颗粒,有效磷(P2°5)含量12%~18%,并含有40%~50%的硫酸钙、2%~4
%的硫酸铁、铝等副成分。70年代开始使用,80年代普遍应用。以条施、沟施、
穴施较好,使用时与有机肥料混合使用,以减少肥料与土壤接触,防止磷被固定。
钙镁磷为黑绿色或棕色粉末,含有效磷14%~19%,还含有30%左右的氧化钙和15%
的氧化镁,是一种碱性肥料,肥效较迟,使用时要注意条件和方法。复合肥是在
一种化肥中含有氮磷钾主要营养元素两种或两种以上成份的肥料,养分全面,含
量高,物理性状好,副成份少,配比多样,便于选择。推广应用的品种有磷酸二
铵,含氮18%、有效磷46%,可作基肥、种肥、追肥使用,但数量较少,使用不普
遍。

[病虫害防治]农作物的不同病虫害随着种植制度的变化及栽培管理的提高
而相应地发生着兴衰变化。有些作物的病虫害已基本扑灭或控制,有的仍在持续
发生,还有新传入的病虫害。被扑灭或基本被控制的农作物病虫害主要有小麦腥
黑穗病、线虫病,玉米叶斑病,谷瘟、谷子白发病,黄烟黑茎病,棉红铃虫等。
仍持续发生的农作物病虫害主要有小麦全蚀病、根腐病、散黑穗病、杆黑粉病、
白粉病、叶锈病、条锈病、粘虫、麦蚜虫、麦蜘蛛等,玉米黑穗病、青枯病、玉
米螟、红蜘蛛、蚜虫等,地瓜根腐病、茎线虫病、黑斑病,谷子黑穗病、粟灰螟、
稻纵卷叶螟、粘虫等,高粱黑穗病、粟穗螟、高粱条螟、蚜虫等,大豆线虫病、
造桥虫、豆虫、豆荚螟等;黄烟角班病、烟青虫、烟蚜虫等,棉花立枯病、炭疽
病、枯(黄)萎病、棉铃虫、棉蚜、红蜘蛛、盲蝽象等,花生蚜虫、蛴螬等;蔬菜
病害主要有大白菜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黄瓜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炭
疽病,西红柿叶霉病、疫病、脐腐病,辣椒炭疽病、疮痂病、软腐病,茄子绵疫
病、褐纹病,马铃薯青枯病、细菌性环腐病、病毒病,韭菜灰霉病,芹菜褐斑病
等。
地下害虫有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80年代以来农田鼠害日趋严重。
外地传入区境的作物病虫害主要有小麦全蚀病,1975年从烟台地区调运蚰包
麦种时传入。地瓜茎线虫病,1975年从文登县引进地瓜种时传入。稻纵卷叶螟,
随成虫迁飞而来。棉花枯(黄)萎病,1962年引种“高密933”棉花品种时随种传
来,是棉花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
病虫害对作物影响甚大,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般减产一至二成,严
重年份减产七至八成,甚至绝收。仅据9个典型年份统计,全区年均受害总面积
达27.27万亩,粮食年均减产81.7万公斤,黄烟年均减产3.8万公斤,价值6.2万
元。棉花据3个年份调查,因病虫害减产皮棉3.7万公斤,价值11.4万元。
历史上由于私有制和个体经济的制约,对农作物病虫害无有力的防治措施。
除依靠温度、雨水、各种天敌自然控制外,主要是通过冬耕、镇压、封存作物秸
杆和人工捕打、控沟沙埋、烧荒除虫等办法防治病虫害。农村实现合作化后,植
物保护工作列入议事日程。50年代,防治方法多为治虫措施,以人工扑捉为主,
化学防治为辅。6 0年代之后,由于有机氯、有机磷农药的研制成功,使用化学
药物防治农作物病虫害逐渐普及,但是由于过多的喷洒农药,致使农田生态失调,
作物病虫害亦未灭绝。7 0年代,植保工作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实行轮作间种、
换茬、土壤改良、选用抗病良种等农业措施和以虫治虫等生物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对暴发性病虫害多用化学药物防治,对多发病、常见病以物理措施防治,并
建立严格植物检疫制度,对调入、调出本地区的种子、苗木进行严格检疫,防止
传染性病虫害和新病虫害源出入。如小麦腥黑穗病,早期曾在埠头、荆山洼等单
位严重发生,有的地块发病率高达80%以上,造成严重减产,个别地块绝产。通
过选用碧玛4号、蚰子麦等不带菌的耐病良种,用西力生拌种,破格深耕,使用
无菌净肥,粪种隔离,适时早播,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壮苗等一系列措施,很快
消灭了此病。如地瓜茎线虫病,1978年全区普遍发生,清池镇康家寨子78亩春地
瓜发病株率达100%,全部瓜块不能食用。经过选换青农二号、昌薛二号等耐病良
种,高温育苗,高剪苗,改春播为夏播,轮作换茬,辛硫磷侵苗等综合措施,基
本控制了危害,后发病株率降低到3%。70年代区境曾猖獗发生谷子锈病,造成春
谷严重减产,有的绝产,致使春谷子面积逐年减少。后推广夏播鲁谷6号良种,
此病基本消灭。80年代在狠抓粮、棉、油等主要农作物的病虫害及草、鼠害防治
的同时,全面推广综合防治措施;在推行技术、信息、咨询服务工作的同时,逐
渐培育和壮大植保队伍,先后调配国家级专职植物检疫员2名,兼职植物检疫员
21名。其中大专学历的13人,高中学历的8人。1984年、1985年,区农作物病虫
害发生面积153.93万亩,防治面积130.35万亩,挽回粮食损失244.48万公斤。
1985年,棉花病虫害发生面积12.17万亩,防治面积11.76万亩,挽回损失970 0
担。1986年应用粉锈宁防治小麦全蚀病1.37万亩,挽回小麦损失10.37万公斤。
80年代以来,应用新药新法配套防治各种病虫害,采用甲基异硫磷和辛硫磷拌种,
防治地下虫成效显著,年药剂拌种面积占秋种面积的70%~80%。推行新型杀菌剂
--粉锈宁,防治小麦全蚀病和白粉病,效果达90%以上。1984年,推广高效、低
残留菊酯农药,代替“六六六”和“DDT”等有机氯农药;应用化学除草剂-
2.4DT酯防治麦田杂草,有效率达95%以上。1985年,为防病保粮,全区统一组织,
统一时间,在有利季节进行2次灭鼠活动。共投放毒饵0.85万公斤,在33.4万亩
农田和近4万户家庭住宅施药,经调查检验,效果良好。1986年又进行了3次全区
大面积灭鼠,使用灭鼠药物3000公斤,经验收,基本达到了上级规定的鼠密度标
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