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时令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A=1&rec=192&run=13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是古老的传统节日。“腊八”过后,
开始忙年。家家择吉日大扫除,俗称扫屋;户户置新衣、购器皿、添碗筷,寓意
来年人丁兴旺;做馒头、蒸年糕,取意“年年高”;做豆腐,揩音“都福”;买
鱼,象征年年有余。乡间农民多生豆芽,或用胡萝卜丝、粉条、菠菜梗加佐料拌
凉菜,名曰“合菜”,取意一年全家和睦。猪头、下货、糖果、糕点、海货,旧
时多为富人享用,解放后已成为城乡居民必备的年货。除夕(腊月三十或二十九),
贴春联、乐门钱、挂年画、贴窗花、设置香案、悬挂“家堂”、备办供品,供奉
祖先。 春联用柿黄喷金纸, 大门多写“五云通晓日,万福集新春”;堂屋多写
“一堂歌五福,百代祝三多”;老人住房写“福如东海水,寿比南山松”;成婚
新房门上写“红梅多结子,绿竹又生孙”。另有门傍贴、横批、炕头贴、柜贴、
圈贴等。福字一般贴在迎壁墙上或其他显眼之处,有人还专门将“福”字倒着贴,
意在“福到”。解放后,春联反映了新时代的特征,用深红纸写,多为歌颂共产
党,歌颂社会主义新生活和改革开放等。除夕晚,全家团聚,同喝团圆酒,同吃
团圆饭,又称吃“隔年饭”。入夜,秉烛焚香,灯火通明,人们通晓不眠,俗称
“守岁”。解放前,富人过年,穷人过关,地主蹲门逼债,穷人无力偿还,只得
出走躲债,又叫“藏年”,直至大年初一方敢回家。解放后除夕之夜,家家团聚,
欢欢乐乐。午夜子时,起床更新衣,烧纸焚香,鸣放鞭炮,祈天地,祭祖先,吃
饺子。饺子一般用豆腐、白菜、粉条、菠菜为馅,叫素饺子,也有吃肉饺子的。
饺子里包上铜钱(现为硬币)、枣子,谁吃到带枣子的水饺意为着谁有福气,谁吃
到带钱的饺子意为来年谁发财。煮饺子不拉风箱,保持年夜肃静,烧豆秸,俗语
说“烧豆秸,出秀才”。吃罢饺子,晚辈向长辈叩头,长辈向晚辈分叩头钱,谓
之“压岁钱”。
初一黎明,人们成群结队,先到本族长辈家,后到异姓邻居家拜年。第一次
相逢拱手互道“过年好”、“过年过的好”,户户备烟、茶、糖果、瓜子、花生
招待。初二开始带礼物走亲戚、访朋友,互相拜年,畅饮谈心。有“初二姥娘初
三姑,初四初五拜丈母”的习俗。初五早上吃饺子、放鞭炮、收供品、落家堂,
俗称“圆年”。自初二开始,秧歌、高跷、龙灯、旱船、狮子舞等民间杂耍开始
演出。
解放后,国家规定春节为法定节日,各行业放假三天。地方政府向离、退休
老干部发慰问信,召开茶话会,致新春贺词,进行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基
层还组织群众给烈军属、荣誉军人挂光荣牌,走访“五保户”、“贫困户”等,
并举行新春联欢晚会。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又称灯节。据载始于西汉,清晨户户
放鞭炮,家家吃饺子,晚上食元宵 (一种用糯米面或黍米面包红糖或白糖滚制的
圆形节日食品) 。自十四日至十六日晚上家家上灯,灯火通明。如三晚无风,谓
之“收灯”,象征五谷丰登,并有“头灯芝麻末灯黍,中灯无风收秫秫(高粱)”
的俗语。城乡高跷、旱船、龙灯、狮子舞、秧歌等来往不断,达到高潮。城镇大
街是演出之地,杂耍接踵而来,观赏群众络绎不绝。入夜,坊子六马路两旁灯火
辉煌,有宫灯、鸽灯、金鱼灯、元宝灯、仙女灯、猴灯、八戒灯、二龙戏珠灯、
二十八宿灯、罗汉灯、飞机灯、火箭灯……,品种繁多,五光十色,多姿多彩。
十字路口较为宽敞的地方,燃放焰火,俗称“放花”。有转花、起花、杆花、锅
子花、大地红、天女散花、悟空腾飞,嫦娥奔月、蝴蝶舞、花炮、坦克炮等。炮
声此起彼伏,火树银花,五彩缤纷,男女老少观灯直至深夜。

[二月二]即农历二月初二。清晨农村户户作灰圈于庭院、门前,置五谷于
圈中,谓之“五谷囤”,以祈丰年。本日传说为土地爷的生日,早晨民众多至土
地庙拜祭。男子此日剃头有兆祥之说,城乡喜炒糖豆分食。建国后,祭土地之举
已废,作灰圈者渐少。

[清明节]又称“寒食”。相传是为纪念春秋时期晋人介之推而立,此日禁
烟火,吃冷食,所以谓之“寒食”节。后逐渐演变,清明节早上熬高粱米稀饭,
煮鸡蛋,吃单饼,吃大葱,传说清明吃了大葱眼明。清明节惯例给祖坟添土、烧
纸,称为“春祭”。荡秋千是清明节的娱乐活动,一般立四木为架,上横大梁,
悬绳开孔穿坐板,即成秋千。有的在村内空场上竖起“转秋千”,其形如伞,上
有圆盘,挂六至八个“牛索头”,用牛拉或人推使其转动,秋千转起来如飘带纷
飞。打秋千的多为妇女,有“小子过年,闺女过寒”之说。她们穿红着绿,各展
风姿,煞是可观。小孩穿新衣,放风筝。学校放假、踏青、郊游。建国后,逢清
明节,各机关、团体、学校组织到烈士陵园敬献花圈、扫墓致哀。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又叫端阳节。相传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
立,家家门窗插艾枝,吃粽子 (用苇叶数层,内放糯米或黍米、红枣,裹成三角
形,入锅煮熟,是传统的节日食品)。是日,小孩手脚腕佩带五色彩线和长命锁,
妇女戴香料荷包,成人喝黄酒,意为消瘟避邪。解放后,此俗逐渐消除,唯吃粽
子有增无减。

[入伏]入伏是夏天高温的开始,俗吃“凉面”。即把煮熟的面条,捞入盛
凉开水的盆内,冷凉后捞出,拌上虾皮、黄瓜丝、香椿末、大蒜糊等佐料,全家
食用,名曰“吃入伏面”。

[六月六]农历六月初六,人们用当年的新麦粉蒸馒头,敬天地,探亲友。
农谚说:“六月六,看谷秀”,意思是看作物长势,预知年景丰歉。农村中还有
吃“炒面”(即把新麦子炒熟,磨成粉,用糖水拌食)之习,民众多在此日晒衣物、
被褥,读书人多在此日晒书,以防虫蛀。

[七巧节]农历七月初七,又称七夕,白天看巧云,夜间看星星。传说这天
喜鹊都飞到天上去搭鹊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少女们深夜在瓜棚下能听到牛郎
织女的悄悄话。是日,姑娘们设香案于庭中,做七巧饭分食,向织女“乞巧”。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俗称“过八月十五”,是较大的传统
节日之一。节前家家户户割肉宰鸡,买酒购菜,置月饼、果品等,亲友之间互赠
礼品,共祝合家团圆,全年丰收。是日下午,进行秋祭,上祖坟祭祖,晚上合家
团圆,设供赏月,称之“圆月”。供毕,分食供品和月饼,边食边谈,共享团圆
之乐。在农村还有蒸月之习,傍晚小孩将蒸好的“月”端于街心巷头,置于凳子
之上,高声叫喊,谓之“念月”。口咏“念月了,念月了,一斗麦子一个了”等,
邻里小孩接唱,此起彼伏,直至深夜方止。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旧社会文人名士多于此日登高饮酒,赏菊赋诗。
农村中,有烧萝卜汤之习,谚语说:“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

[十月一]农历十月初一俗称“秋祭”。人们上坟祭祖,出嫁的妇女惯例回
娘家祭祀亡故长辈。旧社会农村长工于是日结算工钱,同主家议定下年辞留之事。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以示冬季寒冷天气的开始。民间有祭祖上
坟的习俗,食水饺。旧社会,是日家长宴请私塾教师,以表对教师的敬意,同时
商定翌年的聘酬事宜,称之谓“定学局”。

[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称“腊八”。相传是日为释迦牟尼成道之日,佛家
常于此日举行诵经,以香谷果实造粥供奉纪念。民间喜喝腊八粥,亦称腊八饭,
以黄米、红枣、绿豆、小麦、花生米等煮成。喝腊八饭,家家把年盼,新出嫁的
姑娘吃了腊八饭,就要准备回婆家过年。解放前,债主多于是日开出帐单,送交
欠债户。俗语说:“腊八送信,辞灶蹲门。”农村中还有是日剥大蒜淹于醋中,
取其酸辣浓味,备春节食用,谓之“腊八醋”。

[辞灶]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亦称“小年”,是送灶君上天禀报的日子。是
日,农户设糖瓜供灶王,焚纸烧香,祈求灶王“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全
家吃水饺,分食糖果。辞灶后债主加紧逼债,穷人四处躲藏。
新中国建立后,破除迷信,废旧习树新风,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干部
职工和多数城乡居民开始庆祝“元旦”、“五一”国际劳动节、“十一”国庆节
等节日。青年、妇女、部队等各界人士和少年儿童,还分别庆祝“五四”青年节、
“三八” 妇女节、“八一”建军节、“六一”儿童节等。1982年3月12日和1985
年9月10日,国家又分别将该日定为植树节和教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