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礼仪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A=1&rec=191&run=13

[婚嫁]旧时风俗,境内婚姻嫁娶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
对”、“生辰八字”相合,男女婚姻不能自主。姑娘结婚的年龄一般在18岁左右,
个别早婚的还有不足16岁者。男女将届结婚年龄,其家长便请媒人介绍,经媒人
撮合,双方家长同意,请算命先生推算生辰八字,如无冲克,方可定婚。男方备
办布帛、首饰、金钱、柬帖送往女家;女家以衣帽回敬,并将柬贴(婚约)交换,
俗称“定婚”。结婚前数月,由男方择好吉日,交媒人送往女家,叫“请期”。
女方要备办嫁妆,准备嫁女。一般人家六至八抬,多者三十二台。穷苦人嫁女只
有衣物包一个。现在改由男方备办嫁妆,结婚前送往女家。
结婚之日,男方要备二乘花轿,新郎乘花轿到女家亲迎新娘入门。这天,两
家都张灯结彩,宴请宾客。新娘至男家下轿后,地铺红毡,由嫁客二人扶入庭院,
新夫妇男东女西面向北,先拜天地,再拜高堂,夫妻对拜后入洞房。晚间行“合
卺”礼,俗称“喝合婚酒”。邻里男女老少都到洞房看新娘,并尽情戏谑,谓之
“闹喜房”。
第二日,女家备车接女儿回家,名为“回门”。第三日,女方的家长用车将
女儿送回男家,曰“送三日”。新娘分送面食、糖果和其他礼品给亲友,叫“分
盒子”。
旧社会,有少数青年因家贫无力娶妻者,可到有女无男人家去做养老女婿,
这在女方名曰“招赘”。男方要改姓对方姓,倍受邻里卑视。穷人无力抚养,自
幼将女儿送到男家,叫“童养媳”,待至成年再行婚礼,名为“圆房”。妻死再
娶叫“续弦”,夫死再嫁曰“再醮”,旧社会妇女改嫁要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民国以后,曾提倡过“恋爱”和“文明婚礼”,但是青年男女的结合很少获
得真正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破旧俗,尚新风。1951年5月1日《婚
姻法》颁布实施,实行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城镇、机关、厂矿中男女青年,一
般在共同学习、工作、劳动中相互了解,建立感情;农村中仍由他人介绍,经熟
悉了解后,征得父母同意,自主订婚。择偶标准因时而变化,50、60年代较注重
家庭出身,政治面貌;70年代较注重地位学历;80年代以经济、能力、兴趣、生
活为条件。婚龄一般提倡男25岁,女23岁,结婚前要到乡镇政府登记,并领取结
婚证书。结婚时,女方由伴娘陪同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小轿车到男方家举行典礼,
由新郎、新娘、主婚人、证婚人和宾客参加。程序有奏乐、向领袖或国旗致敬,
向主婚人致敬,互致敬礼,宣读结婚证书,主婚人讲话,来宾致词、新人讲话等。
1980年以后,又提倡集体结婚、旅行结婚,喜事新办,从俭节约,文明婚礼等。
但在少数人家中仍有婚事大操大办,宴宾之风流行。一家子女结婚,邻里亲朋祝
贺,主家设宴款待,少者十几桌,多者数十桌,有的宴宾时间长达六七天,造成
人力物力上的极大浪费。

[丧葬]旧时家里死了长辈,要通知亲友,名曰“报丧”。家中高搭灵棚、
挂旗或设神位(即灵牌),子女穿白衣孝服,整日陪灵;亲友前往吊唁,赠纸仪、
财物,丧家散白布以示哀悼。一般为三日入殓,孝子与亲戚绕棺一周与遗体告别,
接着“发丧”,将扎好的纸草车、马、轿夫、佣人等 (现时农村中还有用纸扎汽
车、轿车、电视机等) 以火焚化,为死者送行。从死亡之日起,灵柩前后点豆油
灯各一盏,直至“终七”。葬时要请阴阳先生点穴,俗称看“风水”。富豪之家
还在门前、墓地搭彩棚,以备亲友设祭。出殡时,前有鼓乐僧道引路,邻里帮忙
抬棺居中,家属亲友在棺后哭送,沿途亲友摆设祭品,焚香叩拜,叫“奠祭”。
棺木入穴,谓之“下葬”。葬讫,用砖砌好,填上土叫“成坟”。送葬者回来时,
叫“回丧”。回丧后,孝子逐门向邻里叩谢,叫“谢忙”,到亲友家拜谢叫“谢
孝”。贫家葬仪则较为简单,三日之后即殓棺出殡。掘土为圹,下葬后筑土为坟,
谓之“入土为安”。周年之后,孝子换去白衣白鞋,名曰“除服”。旧社会对丧
葬较为重视,特别是父母去世,有的因家贫卖土地、卖宅基、卖身欠债也要把葬
事办好,否则会被邻里、亲友耻笑,本族长辈也不准许。豪门富户的葬礼较为铺
张,有的未死先建“寿坟”,事先请阴阳先生看好“百年吉地”,并在祖茔动工
兴建墓穴,并雇人看守数年之久。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人民政府提倡丧葬从简,并进行丧葬改革,旧的丧
葬礼仪大部已废除。先辈去世,子女亲友臂戴黑纱,扶灵枢去墓地埋葬。自1973
年始政府提倡火化,1980年后逐渐形成制度,村村设立公墓或“劳动人民纪念堂”,
死者骨灰盒送往纪念堂安放或入公墓埋葬。农村仍然依据旧习“烧七日”、“烧
周年”以寄托对去世者的哀思。机关、厂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去世,多以戴黑
纱、送花圈、开追悼会的形式寄托哀思。

[喜庆]妇女生小孩,俗称“坐月子”、“添喜”。旧社会,生男孩为“添
大喜”,生女孩则不声张,缺孩户生一女孩有时也作一番庆贺。富户“添大喜”
张灯结彩,连续几日摆宴席,请宾客。一般人家“添喜”,都要报知姥姥家,姥
姥家备小米、面粉、鸡蛋、猪肉、油条和小孩衣服、尿布等前来祝贺,谓之“送
朱米”,也有的称“望月子”。亲朋好友知信者送鸡蛋、油条、猪肉等营养品表
示祝贺。婴儿一百天,要过“百日”,此日全家欢庆,前来庆贺的亲朋好友带有
布料、衣裤、鞋帽等,也有送玩具、食品和钱的。“百日宴”一般食面条或水饺,
也有的食饼和红皮鸡蛋,农村中有的兴将面条、水饺和饼、鸡蛋分送全村或放在
水井中,叫作“百日汤吃满庄”。新时代生男生女都一样,随着计划生育“一孩
化”的开展,独生子女增多,贺“百日风”愈演愈烈。“百日宴”的规格也越来
越高,在某些方面已经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和负担。

[祝寿]老年人年至花甲后的“生日”称之为“寿”,每逢十年一“大寿”。
旧社会祝寿时,富贵人家张灯结彩,挂寿帐,供寿星,亲朋好友赠寿礼登门祝贺,
主家设宴招待宾客,并行庆寿仪式,先向“寿星”行礼,而后入席欢饮。贫寒之
家亦做点好菜好饭,举家改善,以示祝贺。农村中还有吃“寿面”的习俗。新社
会拜寿之习基本废除,但“过生日”仍在继续。是日,子女们买些寿糕、寿桃、
寿面、寿酒、点心、糖果等,全家欢宴表示祝福。

[禁忌]多为旧社会迷信色彩,缺乏科学依据,现今大部分已废弃,仅在山
村僻壤仍有余灰复存。
过去家庭中有患麻疹的病人,门前挂一红布条,忌生人进入,因病人怕“冲”。
探望病人,须在上午,禁忌下午。
孕妇禁食兔肉,传说食了兔肉,婴儿生豁唇;孕妇禁看丧葬,禁看新娘子过
门,禁看怪相,禁听怪声,传曰怕“冲”。孕妇一但被“冲”,就会早产、生怪
胎。
已出嫁的闺女辞灶(农历腊月二十三) 后,忌在娘家过夜,忌在娘家过年(春
节) ,忌在娘家生小孩,新媳妇禁忌在娘家过二月二、三月三、端午节。迷信说
法是“新媳妇若在娘家过二月二,死他娘家双长辈”,“新媳妇如在娘家过三月
三,扶着门框哭老天(意思是死丈夫)”,“新媳妇在娘家过端午,死她婆家小班
叔”。
住房禁忌大门口向大街、向大沟、向屋山、向墙角,传说违者注定后代人丁
不兴旺。
给人倒茶盛饭,忌壶嘴、勺子向外侧反向倾倒。
身死外地的尸体,灵柩忌入内宅。
人活到73岁和84岁不能说73、84,以避“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
之谬说。活到100岁时,只能说“99”,讳于“百岁和老驴同岁”之说。
[称谓]称谓较为复杂,由于时代变化,年龄不同,宗族影响,纷繁多样,
列举主要称谓如下:
祖父母的称谓:称祖父为“爷爷”;祖母为“嬷嬷”,亦叫“奶奶”。
父母亲的称谓:称父亲为“爸爸”、“爹”、“达”、“爷”、“叔”;母
亲为“娘”、“妈”,个别娇生的叫“婶”。
叔父母、伯父母的称谓:称伯父为“大爷”,伯母为“大娘”;伯父的弟弟、
弟媳则以排行序号,称“二大爷”、“三大爷”……“二大娘”、“三大娘”…
…。叔父母称“叔、大叔、二叔……”“婶、大婶、二婶……”。
母亲的父母称谓:称母亲的父亲为“姥爷”,母亲的母亲为“姥娘”、“姥
姥”。
母亲的兄嫂、弟媳的称谓:一般称舅舅、妗子,按排行次序则称“大舅、二
舅……”“大妗子、二妗子……”,自称“外甥”或“外甥女”。
母亲的姐姐、姐夫、姊妹、妹夫的称谓:称母亲的姐姐、姊妹为“姨母”,
俗“称姨”;称母亲姐姐、妹妹的丈夫为“姨夫”。妹妹多的冠以排行序号,称
“大姨、二姨……”和“大姨夫、二姨夫……”等。
妻子称丈夫的父母为“公、婆”,当面随丈夫称谓。
丈夫称妻子的父母为“岳父、岳母”,又称“丈母爷、丈母娘”,当面随妻
子称谓。
妻子称丈夫为“男人”、“汉子”、“外头的”,亦称“他”、“那口子”。
生有孩子后称“他爹”、“他爸”、“他爷”等。
丈夫称妻子为“老婆”、“家里”,旧社会还称“贱内”、“内人”,新社
会称“爱人”、“老伴”。
姐妹的丈夫之间互称“连襟”,当面称“哥哥”、“弟弟”或随妻子称“姐
夫”、“妹夫”。
父亲兄弟的儿女,一般称“叔伯兄弟”、“叔伯姐妹”,当面叫“哥哥”、
“姐姐”、“弟弟”、“妹妹”。
父亲姐妹的儿女与母亲姐妹的儿女,皆称“表兄”、“表弟”、“表姐”、
“表妹”。
亲友之间按行辈称呼。
街坊邻居的长辈或年岁大一点的老人,一般称“大爷”、“大娘”,同龄人
称“同志”。
干部职工子女对父母的同事、 朋友, 男性称“伯伯”、“叔叔”,女性称
“阿姨”。
青年工人对老年工人称“师傅”或“老师”。

[祭祀]垒七:人死后第七天黎明,全家祭奠致哀,称“垒七”。此后每七
天一次,一般“五七”而毕,也有垒至“七七”的。
百飨:人死后第一百天傍晚,亲属儿女备供品祭奠,有的扎上摇钱树、纸箱、
纸柜焚化在墓前。
家祭:农村中农历年除夕,在正房中设祭,请列祖列宗回家团聚,称“请家
堂”。晚八、九点钟为他们焚纸送行,解放后渐废。
忌日:汉族人死后,每到“周年”,子女要备供品到墓前祭奠,称“上忌日
坟”。推行火化后,到时请出死者骨灰盒,摆供品祭奠,以示怀念。
四季祭:旧俗,每季都要上坟祭祖。春季在“一百五”即寒食下午;夏季在
农历六月六日下午;秋季在农历七月十四日或十五日下午;冬季在农历十月初一
下午。
祭磨、碾:旧俗,农历年除夕,除祭奠天地外,并在井台、石磨、石碾、粮
囤、车辕前摆供祭奠,意在酬劳其一年辛苦。1949年以后逐渐废止,现只贴“乐
门钱”和“福”字于其上。

[礼节]清代,下级见上级,百姓见官员均跪拜行礼,熟人路遇拱手致意。
辛亥革命之后,禁止行跪拜礼,但民间特殊场合如晚辈给长辈拜年或吊唁,求神
拜佛仍行跪拜。新中国成立后,见面盛行握手、鞠躬、点头示意。逢来客须请先
行,主人随后或牵手并行,据辈份或职位大小宾主落座,座分上下,主人递烟端
茶,双手起立供奉,客人照此接受。客走,主人随行送出门外,招手、目视送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