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生活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A=1&rec=190&run=13

[饮食]坊子人民素以面食为习,间吃米和杂粮,早晚加粥汤,午晚备菜肴,
一日三餐,家人共桌。在旧社会,贫富相差悬殊。富豪人家多吃细粮,以馒头、
包子、饺子、饼、面条为主食,三餐备有茶、酒、鱼、肉等,酒肴丰盛,蔬菜鲜
嫩,由专人备餐;多数农民、城镇居民吃粗粮、、煎饼、地瓜、地瓜干、红
粥、稀饭;穷苦人家则半年糠菜半年粮,咸菜伴日常,农忙吃干,农闲吃稀,终
日难得温饱,如遇天灾人祸,因生活所迫,不少人家卖儿卖女逃荒走他乡。中华
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人民生活不断提高。50、60年代,境内居民仍以粗粮为主,
基本能吃粗吃饱;70年代,粗细粮各半,蔬菜有所增加;80年代,城乡人民以粗
转细,基本以细粮为主,除传统的饭菜外,面食增加了馄饨、糖包、豆包、油条、
油饼、花卷、面叶、脂饼、锅贴等;大白菜、菠菜、萝卜、菜椒、元葱、芸豆、
黄瓜、茄子等成为居民的家常菜,一些高档菜已进入农民之家,肉、蛋、奶类食
品日渐增多,许多人家做菜讲求煎、炸、烹、炒,重口味、求刀口、要火候。节
假日或婚嫁、 丧葬、宴请宾客皆提前准备,烟、酒、糖、茶、水果齐备,时兴8
盘、12盘、16盘上桌,凉拌、热炒、营养汤、羊肉火锅,丰盛者达18~24道菜,
经济条件富裕的人家,如遇较大宴请(婚嫁、百日、寿辰)多达30道菜。
自明代起,境内部分居民嗜吸烟,官绅富商吸水烟,穷人吸旱烟。民国时期,
官场上及有钱人家开始吸纸烟(当时称洋烟)。建国以后,城乡吸烟者仍以旱烟为
主, 城镇居民和部分干部吸香烟,但档次都比较低。1角5分1盒的“丰收烟”,
被称为60年代的“干部烟”;70年代在城乡公共交际场合出现了“大前门”,有
俗语说“老熟人,不如大前门”;80年代,一般皆吸“青州烟” (县级以上干部
或外出办事者多吸“石林”过滤香烟)。
饮茶从60年代末开始普及,在此之前,仅有少数人饮用。建国前,居民只在
春节客人到来时饮茶,平时多饮白开水,农忙时节饮用绿豆水或红小豆水。70年
代末,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饮茶之习普及全境。80年代,喝茶已成为城乡
居民的嗜好。近几年各种冷饮、低度饮料已开始进入普通居民家庭。

[服饰]清末,境内居民男女老幼衣色多以青、蓝、黑为主,衣料优劣因穷
富而殊异。富家、官宦、士绅穿丝绸、麻葛类。男子在家着对襟便褂,外出着长
衫、戴帽垫,冬季穿丝棉或羊、狐皮长袍,上套坎肩或马褂,戴风帽,脚穿白布
袜和黑色双脸鞋或靴;女子上衣右掩襟,年长者袖长过指,下摆过臀,色为青、
蓝、黑;姑娘、少妇上衣下摆仅及腰,袖不掩腕,色尚红、绿、花等,有的还刺
绣镶嵌,均穿大裆裤,外出或迎宾罩长裙。妇女皆缠足,穿尖头鞋。女婚前扎后
辫,婚后绾纂套发网,插钗花、珠花,戴耳环、手镯、戒指。男40岁始留短胡,
60岁留长胡,小孩脑后留“老毛”,官员和有功名者,参与公事或出席重要场合
皆按朝廷规定着装。中贫之家,多穿土织土染的粗布,手工缝制,颜色以浅蓝、
青、黑为主,中青年女子尚红、绿或印花,有的因无钱染布,用槐花、石榴、灰、
泥等煮染,黄灰不一;式样一般男袍女褂,皆右掩襟、大裆裤、扎腿、黑布鞋。
冬季,男子穿小棉袄或长袍,扎腿束腰,头戴毡帽或大扇帽。甚贫困者衣不遮体,
四季无着。
民国时期,废清官服,男子剪发辫,女子倡大足,富豪人家为适应交际和身
份,男子多穿西服、中山服、大、皮鞋或圆口布帮牛皮底鞋、戴礼帽,系领带,
扎领结,戴戒指;女子穿旗袍,高跟皮鞋,烫发,戴耳坠、戒指等首饰。农村贫
困者服饰无多大改变,为适应劳作需要,男多穿布底、布帮单脸、双脸、圆口、
方口等鞋,自制长、短筒布袜,女子多穿布绣花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生活的不断提高,城乡人民的穿着日趋时
髦,差别逐渐缩小。50年代,农村仍穿手缝青、蓝、白各色粗、细布,式样略变。
城镇时兴中山服、学生服、列宁服。男子多穿解放鞋、圆口布鞋,女子多穿方口
鞋、圆口带鞋;男女皆穿机织长短筒线袜;男冬戴三大扇帽,春秋戴解放帽,理
分头、平头,女扎小辨或留“披毛”(俗称白菜帮子头)。60、70年代,青年多穿
颜色单调的绿军装、戴军帽、穿军鞋或着灰、蓝色国防服、学生服,一般都有衬
衣、衬裤、秋衣、秋裤、绒衣、绒裤。80年代服饰观念更新,尚美观,讲质料,
样式各异。中老年一般多穿中山装、国防服、毛呢衣裤、大衣、面包服、皮夹克、
风雪衣等,以化纤为主的各式服装进入一般城乡居民家庭。青年男子喜穿西服、
将军服、羽绒服、防寒服、筒裤、喇叭裤、牛仔裤、健美裤等,注重高雅大方。
女青年夏穿百褶裙、连衣裙、短裙、超短裙,配以呢龙丝长筒袜和蝙蝠衫、尼龙
衫、港衫等;冬季着羊毛衫、绣花袄、裘皮大衣、牛仔裤、紧身裤等,注重色彩、
造型和线条。冬季男女喜穿皮装,高筒马靴;夏季戴太阳帽、变色镜;儿童戴太
阳帽、大盖帽;鸭舌帽颇受中老年男子欢迎。80年代末,时髦女郎又时兴耳环、
耳坠、首饰、戒指,擦粉、描眉、点口红,化纤、毛料、呢绒制品风靡一时。

[居住]坊子人民习惯建正房(面向南) ,有条件的建四合院,一般北屋(正
房)5间,分两个门,一明两暗和一明一暗,暗间开前窗,方格或长条木棂,纸糊,
采光差。 东、西屋讲究对称,一般3间;南屋2~3间,用作仓库。偏房不得高于
正房,院门多开在东南或西南角,建门楼,设甬道和影壁,下水道随门走。大门
板由厚木制作,笨重而坚固。穷人多为土坯砌墙,秫秸作笆,麦秸苫顶;富贵人
家和城镇多建砖瓦房,旧时砖瓦为青砖青瓦。建房前要请阴阳先生看地基,择吉
日动土开工;上梁时分别在大梁和脊檩上贴上红福条,如“建房欣逢黄道日,上
梁巧遇紫金星”、“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吉星高照”等,门窗分别贴
上大红对联和横幅,匠人在脊檩上系上椿木勺子和筷子、铜钱等,房主在下面供
上馒头、鱼,鸣放鞭炮,以示庆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建房中的迷信色彩逐渐消除,
但庆贺之习仍在延续。60年代末,农村实行宅基地统一,一般四间一院或五间一
院,很少建偏房。有的在院内盖平房两间,或东、或西、或南,以作厨房和仓库。
80年代建房标准和造价日益提高,翻修、新建房屋剧增,石基、砖墙、铁梁、水
泥檩条、瓦顶,有条件者用水泥抹墙面,富裕户墙皮、地面贴“釉面砖”,玻璃
门窗高大明亮。 8 0年代末,城乡又时兴出厦房和小楼房,村村统一规划,统一
建房标准,并实行审批登记手续,按面积大小交纳一定数量的宅基费。城镇居民
私房较少,大部分住公管房,按月交纳房租。国家干部按规定标准住公房,一般
不准在城镇建私房。

[行路]建国前,道路都是土路,且多田间小道,出外均为步行。劳动者赶
集上店、运输靠肩挑人抬、毛驴驮、木轮车推。妇女一般不串三门四户,逢婚丧
嫁娶之事,根据不同条件,分别雇轿、车或以驴代行,自行车很少见,骑马也不
多见。新中国建立后,人力、畜力代步工具逐渐被淘汰,代之以自行车、摩托车、
汽车。轻便、廉价、实用的自行车仍为境内最基本的代步工具,遍及城乡村户。

[娱乐]娱乐乃民间传统,有着悠久的历史。清末民初,民间艺人在城乡设
摊说书之风兴盛。农村说书场多在农闲季节街头设立,坊子镇三马路、四马路说
书场多为当地百姓、进城乡民、过路旅客聚集听书。每逢节假日或重大事件,民
间文艺演出形式多样,尤以春节、元宵节为盛。30年代初,埠头乡马司村刘祯业
余戏班演唱的“周姑戏”风靡坊子周围五六十里,冬闲排练,春节前始演,翌年
清明前后结束。主要剧目有《王汉喜借年》、《狮子楼》、《小姑贤》、《井台
会》、《双换》、《汾河湾》、《隔窗》、《秦香莲》、《西奇》、《王定保借
当》、《墙头记》、《罗衫记》、《杂船》等数十种。还有村办、联村办的业余
吕剧团、京剧团,进入腊月后,村村筑戏台,乡乡锣鼓声,汉船、龙灯、狮子舞、
高跷队、花鼓队等活跃在城乡街头巷尾。50年代,又增加了“活报剧”、“双簧”、
跑马灯等项目,60年代后电影业在城乡普及,70年代末电视兴起,80年代彩电风
靡,看电视已成为城乡人民不可少的一种娱乐活动。逢年过节,传统的文艺节目
和焰火、爆竹点缀河山,加之机关、学校、工矿、街道倾巢出动,各种文艺活动
相互影衬,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