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民主党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A=1&rec=102&run=13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坊子民革小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坊子区民革
小组于1987年3月成立,共有党员4人,组长辛钟宣,隶属潍坊市国民党革命委员
会。主要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参政、议政,为祖国统一和社会主义建设服
务,加强民革的组织、思想建设。

[中国民主建国会坊子支部]中国民主建国会潍坊市委员会1986年前在坊子
发展会员2人,1982年4月,在潍坊市民主建国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坊子陈学海选
为市委委员。 1983年1月,成立民主建国会潍坊市坊子小组,曹桓任组长。1985
年1月, 经民主建国会潍坊市委批准,成立民主建国会潍坊市坊子支部,曹桓任
主任,李乃成任副主任。1989年,民主建国会潍坊市坊子支部发展到5人。
第四辑群众团体

[工人团体]坊子铁路工会:1925年秋,中共山东省地方执委会派邹光忠到
胶济铁路坊子机务段开展工运工作, 并建立坊子铁路工会, 发展会员20余人。
1930年春,国民党政府从日本人手中接管坊子火车站,在工人中组建“黄色工会”。
1932年12月,中共坊子铁路支部发动工人对“黄色工会”进行斗争,要求发放冬
服, 改善工人待遇,拒绝交纳会费,反对强迫工人加入“合作社”等。1934年5
月,中共鲁东工委领导坊子铁路工人进行罢工斗争,要求改善福利待遇。工务处
200余名工人手执小旗, 高呼口号,要求发雨衣、发制服,连续罢工请愿两次取
得胜利,在斗争中发展会员1 2人。
替息团:1931年夏,中共潍县中心县委根据中共山东省执委会加强坊子煤矿
工人运动领导的指示,派共产党员陈铭新、高松溪到坊子煤矿组织工人开展斗争。
为便于工作,他们在工人中以拜干兄弟为名团结骨干分子,发动工人成立“替息
团”,名为工人在劳动时交替休息,照顾老弱工人的互助组织,实是中共潍县中
心县委组织领导团结工人、开展对敌斗争的赤色工会。“替息团”成立不久,便
凭借集体力量跟日伪反动派进行了艰苦的斗争。1932年2月5日,时值农历年关,
坊子煤矿已经6个月没发饷了, 工人生活陷入极度困境,整个煤矿像一座即将爆
发的火山。中共潍县中心县委看到时机已经成熟,便以“替息团”为骨干组织全
矿工人大罢工。 600名工人全部脱离工作岗位聚集到井口,经过斗争,迫使资本
家全部发放拖欠工资,并请回被开除的工人。春,工人冯秀忠在一次塌方事故中
不幸丧生,资本家只花21元钱将其草草埋葬了事。“替息团”以为死难工友追索
抚恤金为由,发动工人与资本家展开面对面的激烈斗争,刘良才、陈铭新等数十
名“替息团”骨干分子和工人挽着冯秀忠妻子的臂膀,不顾“黄色工会”阻挠,
冲进帐房与资本家论理。在正义的怒斥和“替息团”的威慑下,资本家按规定赔
偿了难友的全部抚恤金。
潍坊市总工会坊子办事处:抗日战争时期,农村的佃农、雇工、小煤业、建
材业中的工人和工匠多有职工会,坊子火车站、坊子煤矿有“赤色工会”。这些
工人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宣传抗日,开展反扫荡斗争。解放战争时期,
他们发动群众反奸除霸,进行土地改革,动员参军支前,做了大量工作。1948年
4月, 坊子解放后,以此为基础成立坊子工会,初名“潍坊特别市坊子市区大众
文化馆”,李玉富任主任,办公室设在商会街。1950年更名“潍坊市总工会坊子
办事处”,成铁轩、吴学田、王文行先后任主席,机关设在青年操场,配专职干
部4人, 组织发展会员1050余人。其中,振东织布厂工会40人,益华铁工厂工会
40人,搬运工会70人,粮管所工会6 0人,手工业工会120人,专署幼儿园工会60
人, 小学教师工会150人,农场工会20人,烟站工会60人,光明剧院工会50人,
供销社工会100人, 百货公司、酒厂、新华书店、税务所、烟酒专卖处等工会约
100人。“文化大革命”时期,工会被迫停止工作,1976年3月重新恢复工会工作。
潍坊市坊子区总工会: 1984年随坊子区的组建而建立,配专职干部4人,主
席1人。时辖区属企业工会2个(膨润土厂、服装四厂) ,会员247人。是年,坊子
区文教局、卫生局、商业局、粮食局、供销社、城建局、农业银行等工会组织建
立。
1985年1月,潍坊市属9个企业下放由坊子区管理,企业中的工会组织随之归
建。1986年,坊子辖基层工会51个,会员6116人。1987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
不断深化,市属荆山洼建材厂、荆山洼水泥厂、坊子酒厂、随机工具厂、红泥洼
煤矿等划归区属企业,其企业中的工会组织也随之归建。1989年,坊子区总工会
辖基层工会73个, 工会小组830多个,专职工会干部56人,兼职工会干部36人,
会员达8472人。
区总工会成立后,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发动职工深入开展学先进、赶先
进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 开展“增产节约、 增收节支”、“岗位练兵”、
“技术革命”、“争创合格班组、质量信得过班组、先进班组”等升级竞赛活动,
较好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先后召开表彰大会4次,474名先进工作者
和80个先进集体受到区委、 区政府的表彰。1985年1月,潍坊四中教师欧道骞被
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1985年9月,区医院护士任桂兰(女) 、潍坊
膨润土厂王树德、潍坊二十八中教师袁训盈等被潍坊市人民政府授予潍坊市劳动
模范。1986年4月,任桂兰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1987年2月,潍坊
无线电三厂刘永华、粮食局清池粮管所韩文德、潍坊第二纺织机械厂王桂信、区
实验小学刘玉惠(女) 、四马路理发店赵焕平被授予区级劳动模范;5月,刘永华
被山东省总工会授予“富民兴鲁” 劳动奖章。1988年4月,坊子酒厂李洪刚、区
粮油食品供应公司安丘路粮油食品店于长彦(女),被省总工会授予“富民兴鲁”
劳动奖章;区粮油食品公司安丘路粮油店被山东省总工会授予“富民兴鲁”劳动
奖章。
坊子区总工会坚持组织职工广泛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 (讲文明、讲
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祖国、
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共产党)活动,教育职工做“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
化、有纪律)新人。1987年3月,举办“坊子区两个文明建设成果展览”,进一步
促进了全区两个文明建设的开展。工会注重职工业余文化学习,鼓励职工自学成
才。1985年9月,区职工业余学校开设语文、数学等科,参加学习的职工达120人。
后又举办高中文化补习班2期,参训职工300多人。1987年,举办工业企业生产班
组长培训班2期, 培训学员63人。1988年元月,北京经济函授大学山东坊子分校
在区总工会成立, 入校学员1 83名。1988年9月,举办潍坊市工业管理干部中等
专业学校坊子校外班一期,入校学员33名。
1985年9月,坊子区总工会建立坊子区工人俱乐部。1988年5月,区总工会职
工教育楼动工兴建,1989年底竣工,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1989年,全区有职工
俱乐部、活动室6个,图书(阅览)室20个。
潍坊市坊子区第九届工人(沿用潍坊市的届次) 代表大会于1985年7月11日至
13日在坊子煤矿礼堂召开, 与会正式代表60人,特邀代表5人,区总工会主席张
宝华作《发扬工人阶级主人翁精神,勇于改革创新,锐意开拓进取,为振兴坊子
经济,提前翻番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区委书记王先宝代表区委向大会致词。大
会选举产生了工会委员会委员13人,常委5人。张宝华为区总工会主席,丛兴邦、
韩世昌为副主席。
潍坊市坊子区第十届工人代表大会于1988年7月29日至31日在区政府招待所
召开, 与会正式代表92人,特邀代表4人。区总工会主席张宝华作《加强新时期
工会工作,以改革开放统揽全局,为坊子区的文明建设和经济振兴努力奋斗》的
工作报告,区委书记孟庆臣代表区委向大会致词。大会选举产生了本届工会委员
会委员21人,常委7人。张宝华为区总工会主席,丛兴邦、李治华为副主席。
1984年在基层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至1987年区境有71个基层工会相继建
立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 9处乡镇还建立乡镇党委领导下
的教代会制度。1987年,潍坊市总工会授予坊子区总工会“民主管理先进单位”
称号。
[农民团体]农民协会(农救会、农委会):农民协会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一、
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农村中建立的群众团体。1926年春,中共潍县地下党员
胡殿武以“仿官”为掩护,经常到区境车留庄乡曹庄一带活动,与地下党员孙思
宽、孙景秀召集孙景亮、孙景泰、孙景木等20余人,在孙思宽家中成立西曹庄农
民协会, 孙思宽任会长。5月,东曹庄农民协会成立,马宣元任会长。协会以村
为单位,以贫苦农民为骨干,按照会员居住地域,每10人划为一组,平时以组为
单位活动,根据斗争需要可随时召集会员大会。会员持有会员证,会员证上画一
农民扶犁耕田,象征着农民迫切需要解决土地问题,实行耕者有其田,人人有地
种,人人有饭吃的强烈愿望。农会活动经费由会员缴纳会费解决 (三个月交纳二
个铜板)。是年底,西曹庄、东曹庄农民协会发展到140多人。1927年,沟西乡郭
家村的农民协会也蓬勃发展起来。农会的主要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剥
削者、封建势力、土豪劣绅开展斗争,领导农民翻身求解放。他们贴标语、撒传
单、揭露剥削者的罪行,宣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号召和组织农民开展减租减
息斗争;破除迷信、扒庙宇、砸神象,取缔反动道会门、限制神汉、巫婆活动;
禁止赌博,提倡男女平等;发动群众挖界石、除桑墩,宣传平分土地,实行耕者
有其田;还举办农民夜校,组织农民学文化;成立儿童团、共青团,组织儿童青
年站岗、放哨,大唱革命歌曲,进行革命宣传。
1946年,区境解放区各村在中共潍南县委领导下成立农民救国会 (简称农救
会) ,1947年改称农民翻身委员会(简称农委会)。其任务是广泛发动群众,进行
土地改革和清匪特、挖地线运动。下半年国民党大举进攻山东,区境地主、还乡
团纷纷还乡,惨无人道地杀害干部和农会会员,农委会遭到严重破坏。1948年解
放后,各村农会在土地改革运动,组织发动群众,了解、掌握斗争情况和其他农
村工作中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958年,随着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农会解体。
贫下中农协会:1964年,区境公社按照上级党委的统一部署,均成立贫下中
农协会,生产大队亦成立贫下中农协会,生产队成立贫下中农小组。公社贫协设
专职主任1人,非脱产副主任2~3人;生产大队贫协由主任、副主任、委员3-5人
组成;生产队设贫农小组长。贫协在地方党组织领导下,带领广大农民进行社会
主义革命和建设,为贫下中农当家作主。“文化大革命”时期,贫协参加管理学
校、管理市场、管理商业等活动。1979年,各级贫协组织撤销。
[青年团体]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秋,区境车留庄乡东西曹庄、沟西乡
郭家一带在中国共产党潍县地方组织的领导下,部分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农民组
织成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他们配合农会张贴标语,散发传单,站岗放哨,传
送文件。 192 7年,潍县有20多个村庄、学校建立团支部,发展团员近300人。6
月,共产主义青年团潍县委员会成立,沟西乡郭家村郭家瑞当选为县团委第一任
书记。1931年12月,中共山东省执委会派丁少言到坊子铁路工人中开展工作,在
发展共产党组织的同时,发展铁路小学的张汉书、苗克丽(女)等进步青年,并建
立共青团组织。
青年抗日救国会: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地青年纷纷
成立抗日救国会,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至1941年,区境东曹庄、西曹庄、
郭家一带的青年抗日救国会活动频繁,积极配合中国共产党潍县地方组织宣传发
动群众, 打击日本侵略者。1948年4月,潍南县在区境成立青年救国会,会长王
昆山。
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49年元月1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
主义青年团》 的决定。4月,中共潍南县委选送青年干部到胶东团校学习建团工
作。 7月,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潍南县委员会在区境成立, 王昆山任书记。
1950年2月并入潍北县,1953年8月并于潍县。县团委带领区境各区、乡、村团组
织和广大青年团员,在恢复经济、发展生产、土地改革、反奸除霸、支援抗美援
朝、“三反五反”、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据统计,
1956年仅坊子镇就有青年团支部18个,团员267名。
共青团坊子区委:1957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全国第三次代表大会决定
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5月,区境各青年团组织
相继更名。1963年,共青团号召广大团员大力开展学习雷锋活动,各基层组织纷
纷建立学雷锋小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助人为乐形成社会风气。“文化大革命”
期间,团组织遭受较大破坏,活动被迫停止。1972年恢复县级团组织,1979年区
境各基层团组织陆续恢复。1984年,共青团潍坊市坊子区委员会组建,配专职干
部4人,辖基层团委8个,团支部384个,团员6351人。1989年3月,团区委根据团
中央十二大精神, 在全区进行团员登记工作, 并颁发共青团员证书,办证团员
9706人, 占团员总数的96%。是年,基层团委发展到26个,团总支35个,团支部
631个,团员10085人。
1984年1月20日至22日,共青团潍坊市坊子区第十二届 (沿用潍坊市的届次)
代表大会在坊子召开, 到会正式代表150人,特邀代表10人。大会以中国共产党
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共青团潍坊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
的各项任务,在总结工作的基础上确定了今后的工作任务和奋斗目标。区委常委、
副区长李永祺代表区委向大会祝词,团市委书记满国强代表团市委向大会致贺词,
陶连春代表团区委作《勇于改革创新,锐意开拓进取,为振兴坊子贡献青春年华》
的工作报告。会议选举产生了共青团坊子区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21人,候补委员
4人,陶连春为团区委书记,刘朝云为团区委副书记。
1987年5月21日至22日, 共青团潍坊市坊子区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区政府礼
堂召开, 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60人,特邀代表15人。中共潍坊市坊子区委书记
孟庆臣代表区委向大会祝词,团市委书记满国强代表团市委致贺词,团区委副书
记董以森代表十二届委员会作《立志艰苦奋斗,争做四有新人,让青春年华在振
兴坊子事业中闪光》的工作报告。会议选举产生了共青团坊子区第十三届委员会
委员21人,候补委员4人,董以森当选为团区委书记,张维华(女) 当选为团区委
副书记。
坊子区共青团组织积极带领共青团员和广大青年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活
动。 1984年3月,在全区团员中普遍进行了共产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积极
引导青年为社会主义奉献青春年华。 先后组建学雷锋小组1039个, 青年助耕队
320个, 青年服务队145个, 青年包户队165个,青年包户组322个,定期定点到
“四属”(军属、烈属、工属、退伍残废军人) 、“五保”(保吃、保穿、保住、
保医、保葬)和离退休老干部家中登门服务,进行大小服务活动2044次。7月,响
应团省委号召,团区委发动青年采集草种、树种支援边疆,在“双采”活动中共
采集树种1531公斤, 草种100公斤。1985年,团区委为鼓励农村青年发展商品生
产,振兴坊子经济,在全区团员、青年中广泛开展了争当“两户一体” (青年专
业户、科技示范户、经济联合体) 的竞赛活动,较好地调动了农村青年勤劳致富
的积极性,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基层团组织中还开展了“争创一流团
支部”的活动。是年底,“青年两户”发展到600余户。同年6月,团区委在广大
青年中掀起了“战士在我心中、祖国在我心中”的活动热潮,以报告会、讨论会、
演讲会等多种形式,组织青少年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勤奋学心,努力工作,
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还引导青少年学习解放军,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自
觉投身四化建设,为振兴坊子而奋斗。先后组织举办“战士在我心中、祖国在我
心中”演讲会3次,30名团员登台讲演,搜集有奖征文200余篇。1986年,团区委
同老干局联合总结了穆村镇老干部协会与团委发起的“老干部晚年为家乡献余热,
青少年为老干部送温暖”活动经验后,全区先后组织学习雷锋小组、尊老敬贤小
组、 青年义务服务队、义务助耕队300多个,为烈军属、鳏寡老人、困难户及广
大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2000余件。为加快乡镇企业发展步伐,提高青年工人
业务素质,团区委与乡镇企业局联合组织了20多个乡镇企业的1500名青年工人进
行技术比武,116名青年获得“青年技术标兵”和“青年技术能手”称号,其中2
名获潍坊市“青年状元” 称号。自1984年开展“青年之家”升级活动以来,177
处“青年之家” 有10处被评为省级先进“青年之家”,其中8处获山东省“青年
之家” 活动奖;6处被评为市级先进“青年之家”,29处被评为区级先进“青年
之家”。团区委还组织青年植树突击队,多年来坚持植树不断线,先后绿化荒山
6个,营造青年林10处,绿化青年路10条,共计植树15万余株。

[妇女组织]妇女联合会(妇救会) :1941年8月,潍县妇女抗日救国动员委
员会成立,会长张志浩(女)。区境车留庄乡东、西曹庄成立妇女抗日救国会,发
动妇女群众参加抗日活动,动员青年参军支前,为中共地下党组织和抗日队伍传
送情报,站岗放哨,做军鞋,送军粮等。1945年10月,潍南县民主妇女联合会在
区境涌泉成立,主任王工锋(女)、王哲(女)。解放后,各区、乡、村均建立妇女
联合会,配合人民政府反奸除霸,斗地主,闹翻身,支援前线等。建国后,区境
妇女组织逐渐完善,各级妇联带领广大妇女发展生产,医治战争创伤,进行社会
主义革命和建设。“文化大革命”时期,妇女工作受到严重干扰。1971年,妇女
联合会改称各级革命委员会中的妇女委员会,1979年恢复妇女联合会。在社会主
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广大妇女开展争当“三八红旗手”和争创“五好
家庭”活动,积极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涌现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
坊子区妇女联合会: 随着坊子区的组建而筹建,1984年1月对外办公。1985
年5月20日至23日,潍坊市坊子区第八次(沿用潍坊市的届次) 妇女代表大会在宁
家沟礼堂召开, 到会正式代表150人,特邀代表10人。大会选举产生了潍坊市坊
子区第八届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委员23人,主任陈英,副主任吴梅卿。会议动
员和号召全区妇女勇于改革,锐意进取,为振兴坊子经济努力奋斗。1988年10月
27日至28日,潍坊市坊子区第九届妇女代表大会在区政府礼堂召开,到会正式代
表160人, 特邀代表10人。大会选举产生了潍坊市坊子区第九届妇女联合会执行
委员会委员23人,陈英当选为主任,吴梅卿当选为副主任。会议号召广大妇女在
治理整顿、 改革开放中搞好两个文明建设,为繁荣坊子贡献力量。境内9处乡镇
皆设妇女联合会,乡镇妇联一般设专职妇女干部2~3人。村设基层妇代会。1989
年全区基层妇代会发展到265个,占应建妇代会单位的86.6%,其中乡镇企业建妇
代会13个,占应建数的90%。
自坊子区建立以来,区妇联积极动员和组织全区妇女参加社会主义四化建设,
起到了“半边天”和“贤内助”的作用。通过开展“三八红旗手”、“五好家庭”、
“好妯娌”、“好媳妇”“好婆婆”等评比活动,较好地推动了全区妇女工作的
全面发展。 至1989年,先后评选出“三八红旗手”115人,“三八”红旗集体64
个; 区级先进幼教园所65处,先进幼教工作者60人;召开幼儿运动会4次,参赛
小运动员1114人次。 1984年7月11日,坊子区妇联成立法律顾问小组,为基层妇
女组织和广大妇女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并向司法机关提出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建
议, 为妇女个体户、 专业户义务担任法律顾问。1989年,累计共接收法律咨询
180余人次,信访案件174件,处结案件165件,结案率为95%。区妇联还经常发动
广大妇女群众积极开展拥军优属活动。1986年5月,老山前线作战将士胜利归来,
区妇联立即组织各级妇女组织和妇女代表到部队进行慰问, 送去慰问品鸡蛋
52000只, 鞋垫2600双,毛巾300条,白糖35公斤,麦乳精10瓶,光荣匾5块,慰
问信500封, 茶叶、香烟、花生等一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区妇联认真贯彻落
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动员和组织广大妇女积极参加商品生产,不断提高
自己的政治、经济地位。1989年,全区参加商品生产的妇女达5 5822人,占妇女
劳力人数的55%;其中养殖业15000人,工艺品生产业500人,服装加工业5540人,
食品加工业4500人,纺织业8000人,其他行业4787人。以妇女为主要骨干的专业
户发展到1200余户,占专业户总数的45%。

[少年儿童团体]儿童团:1926年初,区境车留庄乡东、西曹庄中共地下党
组织利用10岁左右的少年儿童站岗放哨, 秘密传递信件,散发传单。7月,随着
中共曹庄支部的建立,儿童团也相继建立起来。儿童团在党支部领导下,积极配
合农民协会开展工作。1931年,白色恐怖严重,儿童团组织被迫停止活动。1939
年,中共潍县县委在东曹庄成立,儿童团组织又活跃起来。1946年,区境解放区
大部分成立儿童团组织,其主要任务是站岗放哨,防奸防特,传送情报。他们手
持大刀、长矛、红缨枪,唱着“月儿弯弯,星光闪闪,我们是儿童团员,站岗、
放哨、保密、盘查、抓汉奸”的团歌,还利用黑板报、小广播、街头演讲等形式
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和政策。
少年先锋队: 1951年,儿童团更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由7至14岁的优秀少
年儿童组成,在青年团组织领导下活动。少先队经常对少年儿童进行爱劳动、爱
集体、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五爱”教育,广泛开展除“四害”、讲
卫生、积肥等活动。在城镇和农村还开展拥军优属、植树造林、勤俭办学等活动。
1963年,少先队普遍组织学雷锋小组,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少先队员们争先
恐后为鳏寡老人、烈军属、困难户送水、送粮、扫院子。城镇学校的少先队员还
利用假期组织“夏令营”,开展“少年俱乐部”、“少先之家”活动。“文化大
革命”时期,“红小兵”代替了少先队,1979年恢复少先队组织。
1984年,七马路小学少年先锋大队、区实验小学少年先锋大队成立。至1989
年,区境共有少先队员25501人,其中厂办学校575人。区设少先队总部,乡镇设
少先队分部,中小学均成立少先队大队、中队和小队,并配有少先队辅导员。区
境有少先队大队辅导员179人, 中队辅导员864人,校外辅导员179人;有少先队
员活动室57处,鼓乐队84个,腰鼓队13个,队服405套。1986年5月,中国少年先
锋队潍坊市坊子区第一届代表大会召开,到会代表93人。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少
年先锋队潍坊市坊子区总队委员会,并协商产生中国少年先锋队潍坊市坊子区工
作委员会委员23人,成立中国少年先锋队潍坊市坊子区顾问团,成立中国少年先
锋队潍坊市坊子区学会, 设常务理事6人,理事12人。区少代会后,三马路小学
和各乡镇相继召开少代会,成立少工委。
1986年,区境少先队员响应山东省团委号召,开展“万枚四有小金星”活动,
2 06处学校的980个中队20380名少先队员参加, 获省优秀活动奖中队4个,少先
队员52名;潍坊四中毛国杰获省优秀辅导员奖。获潍坊市优秀活动奖的有23个中
队, 优秀辅导员16人,另有3个少先队工作单位获潍坊市表彰。1987年开展“爱
劳动小金星”活动,全区有6个中队获山东省优秀奖;24个中队、3位辅导员获潍
坊市优秀奖; 6名少先队员获潍坊市“金星队长”奖;沟西乡、坊子镇少工委被
评为市级少年工作优秀单位。1988年,全国少工委和《中国少年报》社倡导开展
“红领巾”小建议竞赛,山东省少工委号召开展争创“金星大队”活动,对促进
全区少年儿童的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科学技术协会]潍坊市坊子区科学技术协会组建于1983年12月,唐成基主
持组建,调配工作人员2人。1984年5月,潍坊市坊子区科学技术协会成立,王树
喜任办公室主任,工作人员增至3人。1985年1月,郎益春接任主任。1989年,工
作人员增加到7人。 科协是中共潍坊市坊子区委领导下的科技群众团体,是坊子
区委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纽带。科协坚持科技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加
强组织和队伍建设,壮大了科技队伍。1985年,乡镇设乡镇科协,由分管党务工
作的副书记兼任主任, 配专职副主任1人。区科协设坊子区科技咨询中心,几年
来共开展科技咨询服务97项,提供饲养添加剂、农药、农用资料等价值达1.22万
元。并多次召开知识分子座谈会,协同组织部门检查知识分子政策落实情况,广
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环节的科普服务活动。在农村主要是进行农业专业技
术研究、科技培训、科技咨询、科普服务和科技宣传工作,先后举办种植、养殖
加工等培训班127期, 培训技术骨干5080人次; 放科技电影110场次,科技录像
370场次; 编印《坊子科普》17期,发放科普资料13.7万份,并先后组建了农学
会、医学会和中医学会等。
农学会: 1985年1月成立,唐成基任理事长,理事11人,会员45人。分别对
农业、林业、水产、畜牧、经营管理等进行了科技开发、研究和交流。
医学会:1986年7月成立,设名誉理事长1人,理事长1人,副理事长4人,理
事5人,秘书长、副秘书长3人。张学忠任理事长,会员85人。医学会的成立对发
扬医学技术民主,团结广大中西医务工作者,促进坊子区卫生事业的发展产生了
重要作用。
中医学会:1988年7月成立,会员35人。
三个学会共发表学术论文103篇, 召开学术交流13次,对推动坊子区的行业
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工商业团体]坊子商会:1915年,坊子商会在一马路西端成立。1920年,
迁至商会街。1945年,复迁至坊子二马路中段。会长由坊子较大商号经理或地方
行政长官出任,委员多由坊子街名望较高的绅士出任。商会的主要任务是研究、
促进坊子工商业的发展;协调政府对工商业的管理,并向地方行政机关陈述工商
业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调解商人之间的纠纷,执行政府指令,摊派税赋及驻
军粮饷;筹集商会会费,介绍会员经营业务;设立商店、工厂门户,取缔非法经
营商贩等。
潍坊市工商联合会坊子分会:1948年坊子解放后,在人民政府领导下工商业
迅速发展。1949年10月,工商界人士王敏山、陈炳升等在中共统战部门领导下成
立坊子工商联合会。设主任、副主任各1人,常委9人,委员29人。工商联认真贯
彻“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政策,团结、教育私营工商
业者, 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1953年5月23日,坊子工商联召开第一届会员代
表大会, 民主选举产生了坊子工商联第一届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各1人,常
委9人, 执行委员21人。后经潍坊市工商联合会批准,加入潍坊市工商联合会,
更名为潍坊市工商联合会坊子分会。辖办公室、研究室和工业、商业、摊贩三个
支会。1956年9月、1959年10月、1963年7月潍坊市工商联合会坊子分会召开第二、
第三、第四届工商联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二、第三、第四届委员会,并领导
广大工商业者在加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大革命”时期,工商联被迫停
止工作。1982年潍坊市工商联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之后,潍坊市工商联坊子分会
恢复工作,李乃成、曹恒分别任组长、副组长。

[个体劳动者协会] 潍坊市个体劳动者协会坊子分会:1983年3月21日,坊
子个体工商业劳动者代表98人召开大会,成立潍坊市个体劳动者协会坊子分会,
设主任、 副主任各1人,委员5人。是年底,委员发展到227人,按行业划分为12
个小组, 年内召开例会8次,委员扩大会议4次,会员大会6次。1984年10月,更
名为潍坊市坊子区个体劳动者协会。
潍坊市坊子区个体劳动者协会:潍坊市坊子区1984年10月11日召开首届个体
劳动者代表大会,到会代表95人,列席代表40人,特邀代表10人。会议审议通过
了《潍坊市坊子区个体劳动者协会章程》;表彰了先进个体劳动者40人;会议选
举产生了潍坊市坊子区个体劳动者协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17人,正、副主席4人。
坊子区个体劳协辖坊子镇、清池镇、穆村镇、埠头乡、沟西乡、车留庄乡、涌泉
乡、眉村乡8个分会。1986年底,个体工商业者发展到3607户,从业人员5629人。
其中长期经营个体工商业户2731户, 从业人员4388人;临时性个体工商业户876
户,从业人员1241人。按行业分为手工业624户,交通运输业502户,建筑修缮业
8户,商业1732户,饮食服务业450户,修理业285户,其他行业6户。拥有流动资
金580万元, 年经营额4733万元,商品零售额3214万元。区个体劳协根据《山东
省有关保护个体经营合法权益的布告》,不断加强个体户文明经营教育,先后处
理各种纠纷案件10起, 挽回经济损失达4360元;为部分困难户解决流动资金5万
元,为57户鳏寡老人减免管理费2366元;还为1271户1659人办理了经营胸章。有
262户个体工商业者自愿为社会福利事业捐款9465元。

[老龄问题委员会] 坊子区老龄问题委员会于1987年9月14日成立,李永祺
(政协主席) 任主任,徐文全(政府副区长)、许维津(区人大副主任)、胡庆龙(劳
动人事局长) 任副主任,办公室设在劳动人事局,胡庆龙、王玉礼分别任办公室
主任、副主任。1988年,劳动局与人事局分设,老龄委办公室改设在劳动局,唐
汉奎、张广生分别任主任、副主任。区境9个乡镇,278个行政村相继建立老龄问
题委员会。其任务是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发扬敬老、爱老、养老优良传统,向
歧视、迫害老年人的行为作斗争,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照顾老年人的生活,发
挥老年人的作用,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让老年人欢度晚年,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