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考 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d&A=1&rec=561&run=13

孙家滩盐场

  孙家滩盐场之旧址,即今烟台体育公园所在位置。明代建村时开始制盐。其方法是在锅灶中以灶煮盐(又称煎盐或熬盐),煮盐之户称为“灶户”。煮盐手续繁杂,一般先戽取海水,注入容器,升火加热后逐渐浓缩结晶成盐。开煎时间为农历二月中旬,停煎时间一般在农历五月。煎盐产量低,盐质差,含杂质多,味略苦涩,且需大量柴草。到了清代,多数改为滩晒1925年后,晒盐户称为“滩户”。1935年,孙家滩盐场盐灶4座,灶户11家;晒盐“滩户”57家,盐滩20副。所谓“副”,其制不一。有的以五圈四池为一副,有的以五圈六池为一副,也有的以五圈十二池为一副。圈(亦称卤台)是用以蒸晒卤水,池则用以晒盐。
  晒盐一般要经过建滩、整滩、纳潮、制卤、测卤、结晶和捞盐归坨七套工序。建滩都在平坦的沿海荒滩上,按一定的滩池数建造。池埂一般高约半尺,建成一个个方形池,面积从上到下每个方池边长一般为8步(每步五尺),滩池由上而下逐个挖低,落差一般为3寸,上下池之间开有池门,用以向下流水。底池下筑坨台,俗称盐坨,以备储盐。滩池周围挖二面或三面大沟,俗称盐沟,以备纳潮储水。向海一面的沟堤,开一水门,设闸以备启闭。其外再开一“潮沟”,直通于海,用以引潮入沟,备盐沟纳潮用。盐滩建成后,还要整滩。将池内泥土挖松,晾干,再放入海水泡稀,盐工赤脚在池内将池踩匀,用刮板刮平底池,然后将池内海水排出晾干,用光礅(石制,粗大圆柱形石头)压实压平。滩池周围的大盐沟挖成后,涨潮时即可开水闸纳潮,抓住最高潮位,将潮纳满。纳潮后,用戽(旧式盛水器具)或水车(旧式提水工具,盐滩用水车多以风力和足踏为动力)汲取沟内海水灌入高卤台(最高圈)内;次日将高卤台内海水放入二卤台,再将高卤台汲满海水;第三日,将二卤台内海水放入三卤台,高卤台内海水放入二卤台,再将高卤台汲满海水。逐日依此类推,利用日光蒸发水分,提高卤水浓度。制卤时技术要求较高,根据自然蒸发条件,卤水以跑到池底既能饱和,又能足用为宜,谓之定量跑水,又名“卡头”。若定量多,虽能跑到底,但不能饱和;若定量少,虽能跑到底,卤水能饱和,但不足用,均影响生产;若定量太少,跑不到底就出现干枯无卤,俗称跑掉头。测卤,旧法使用莲子。卤水分成10成,10成者为饱和液。莲子有两枚,一枚为5成,一枚为10成。5成莲子若在卤水中抬头,则为2~3成卤,平浮于卤水面上为5成卤。10成莲子在卤水中斜浮,为7~8成卤,平浮于卤水面上为10成卤。卤水达到10成时,即可结晶成盐。结晶前要将底池烂泥清除干净,抹光压实,将饱和卤水放入,当日即可飘花结晶,数日后捞盐归坨。当时孙家滩盐场每年可产盐30万担(每担100斤)。
  孙家滩盐场原属宁海盐场管辖。1931年,属威宁盐场(宁海盐场与威海盐场合并后之称)管辖。解放后,改属威石盐务局,后又下放至牟平县手工业管理局管辖。1955年,孙家滩盐场分设“益民”、“民益”两个盐业合作社,不久两社合并成立孙家滩盐业生产合作社。后划归烟台市。20世纪70年代,盐场进行盐滩改造。新型盐田分蒸发、调卤和接卤三大区域,纳潮、制卤、结晶、归坨、动力运输、化验、气象观测等工序设备配套。咸区比例比旧盐田增大,饱和卤量增加。除制卤区外,每副滩一般设有16个结晶池和一条倒扬水大夹沟,滩内有圈池,落差一般在5~8厘米,既可直跑,又可斜穿,走水畅通。新型盐田产盐质量和生产效率提高。1981年盐场撤销,盐田改为养虾池。1983年,改养罗非鱼。2000年,被烟台市政府征用建烟台体育公园。

         清泉寨

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朝廷为御倭寇,在境内清泉寨村址建城立寨。当时寨东海滩上,有一清泉,味极甘冽。四季之中,逢旱不枯,遇涝不溢。大海涨潮时全浸没于潮水之中,落潮后其水即可饮用,且味道与原水无异。故建村时以此泉、寨取名“清泉寨”。
清泉寨古城周长500米,高8.35米,方青砖砌成。1门(南门)、1楼(城楼)、6堡。6堡均突出城墙之外,呈圆弧状,视野极其开阔。寨高踞于陡崖之上,东临大海,易守难攻。洪武十年(1377),朝廷设宁海卫,清泉寨为宁海卫后所,即大寨千户所。洪武三十一年(1398),倭寇进犯宁海,被宁海卫指挥使陶铎率兵击退。此后,增设奇山备御千户所,清泉寨所改为清泉备御百户所。分设百户(军官)3人,守城军余15人,守墩军余6人,守堡军余2人。由奇山所管辖,行政仍隶属宁海卫。清雍正十三年(1735),朝廷裁撤沿海卫所,清泉寨所被裁撤。今其旧迹已不复存在。《宁海州志》中载有百户陈檠、陈必扬一家,《福山县志》中载有千户张升、张显一家,应是明代初迁来的“军户”。
清泉寨地处沿海,地势较高。今仍为边防要塞。
荆 山 寺

  荆山古寺位于境内荆山西北部山腰处,又称荆岩寺。始建于唐代贞观五年(631),唐昭宗光化年间(898)重修。最后重修于清代。该寺因建在荆山上,故得名荆山寺。寺院占地3公顷,寺院内建有前后3座大殿,每座5间,宽7米、长18米,东西各有廊房7间,为僧侣居室。前大殿塑有释迦牟尼佛像及其他佛像,两旁塑有十八罗汉、托塔天王、韦陀;中殿为千佛殿,后殿塑有媲盧佛。山门前立有石狮子2尊,高约2米。寺中多古碑及名僧塔,碑多系金元代碑。东岭上立有5座僧墓塔,其中有金代大定十八年(1178)修建的顺公葬塔和泰和三年(1203)修建的勒字公葬塔。院内植有柏树2株,高20余米,围粗6米,挺拔屹立。另有松1株,蟠屈偃仰,宛如游龙。银杏2株,其粗均有六抱,巍巍矗立。古寺东南百米处,建有40余平方米三角形荷花池,岸边植有垂柳10余株。山门前的一棵古松上,悬挂古钟一口,钟体高0.6米,下口粗约0.5米。晨钟暮鼓,回响于数里之外。荆岩寺古时山光明媚,林岗幽邃,庙貌庄严,殿宇轮奂,碑碣林立,群塔参天,曾为牟平十大景观之一,远近闻名。1951年,庙堂被拆除。
东圩子
境内岱王山上有一道蜿蜒曲折的石头围墙,绵延数里,状若长城,当地人们都习惯称它为“一道墙”。清咸(丰)同(治)年间,清政府以“坚壁清野”政策作为对付太平军和捻军的主要手段,命令各地组织团练和修筑圩寨。这段石头堆积的围墙就是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为抵御捻军东征而修建的圩墙。当时在烟台市区东西两侧建有两条圩子,起外城的作用。岱王山上的这道墙为东圩子,起点始于迟家村的东海里,上岸沿山脊直达山顶,再至黑夼山顶东去。东圩子至今保存尚好。清咸丰十一年及同治六年间,捻军出于战略考虑两次奔袭转战胶东地区,这两次捻军东征强烈震撼了清廷并在当地造成极大影响。此间,烟台已成商埠,外国人云集,军事防备森严外加洋船护卫,捻军第一次进入烟台即被英法军舰开炮击退。1862年,登莱青道公署从莱州迁至烟台,并从登州、宁海州调来官兵驻防。同治六年捻军第二次奔袭烟台,清政府除联络驻烟外国军队支援作战外,李鸿章还令北方三口通商大臣崇厚从天津派参将邓远启率洋枪队携炮数门海运至烟台助守。最终在清政府和外国势力联合武装的残酷镇压下,捻军失败了,但却给清王朝以沉重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