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节日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d&A=1&rec=530&run=13

农历节 春 节 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过大年”,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自古有祭神、祭祖、拜年等习俗。初一早晨,放鞭炮、穿新衣,晚辈给长辈拜年。先给家长拜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之后,再互相拜年。各家各户先拜亲族,后拜街邻朋友。旧时,拜年的均为男性,晚辈给长辈行跪拜礼,平辈或邻里之间互相拱手,共道“过年好“或“恭喜发财”。新中国成立后,女性拜年的增多。自初二起,白天走亲访友,娱乐游玩,直至元宵节。有“初二、初四拜姥家,七拜姑、八拜姨、三六九拜丈人”之说。晚上在村里或到邻村剧场看戏。20世纪60~70年代,提倡过 “革命化春节”。拜年兴说“春节胜利”或“革命胜利”,祭祖、祭神等迷信习俗被破除。80年代后,渐沿旧俗。初一这天,大街小巷拜年者络绎不绝。拜完年后,或在家看电视节目,或朋友间串门叙谈、玩耍。正月初七俗称“人日”,家家户户包饺子,俗称“包小人”。此俗沿袭至今。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又称“正月十五”、“灯节”。晚上吃元宵(汤圆),并以萝卜、胡萝卜等作灯,置放各处。至今有住宅外挂灯习俗。
  春龙节 农历二月二日,俗称“二月二”、“龙抬头”。有打灰囤、熏虫、炒豆、剪小龙、做“龙尾”等习俗。每年此日黎明,户户早起,撒草木灰于庭院墙基处,屋内所有角落均燃香熏照,俗称“熏虫”,驱毒蛇、害虫出宅。在院内用草木灰打灰囤,中置少许粮米,象征五谷丰登。妇女用各色花布剪成小方块,做成“龙尾”,挂于屋下和小孩肩上,寓意“避邪”和“望子成龙”。男孩多在此日理发,称“剃龙头”。有“二月二,拔豆棍,越拔越有劲”之说。
  清明节 为农时节气,也是祭祀节日。时在农历三月,阳历4月5日前后。此日境内有上新坟之俗。久而久之,人们把清明节、寒食节联在一起,形成清明节旧坟、新坟一起祭扫的风俗。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又赋予清明节新意。党政机关干部、学校师生、驻地官兵、各界人士到革命烈士墓前敬献花圈,缅怀先烈,举行入党、入团、入队宣誓,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节日。有的结伴到野外踏青游玩、放风筝等。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过“端(音‘当’)午”、“五月节”等,为民间传统大节。每年此日,人们黎明即起。大门(街门)、屋门均插桃枝、艾子、野生燕麦(俗名瞌睡草)、整棵小麦和布猴。儿童手脚系五色“禄束”线、戴彩色苘麻扎的小笤帚,意为精神饱满、避邪除秽。家家包粽子、煮鸡蛋,纪念先人。
  六月六 农历六月六日,俗称“六月节”、“兔生日”,谷物秀穗之期。有“六月六,看谷秀”和“六月六,打开馒头(包子)一包肉”之说。有做包子和做面兔的习俗。本俗有二说,一说为蒸面兔祈月宫嫦娥关照人间平安;二说为野兔吃庄稼,蒸面兔食之,有除兔保收之意。
  雨 节 农历六月十三日。相传此日关(羽)老爷磨刀,天一定下雨。至今有“大旱三年,忘不了六月十三”之说。
  乞巧节 农历七月七日,俗称“七月七”、“七夕节”、“七巧节”。相传是日为牛郎、织女天河相会日,家家“烙巧果”向织女乞求巧手。“巧果”以面、油、糖、芝麻为料,用果子盏(木制模子)搕成各式各样的面食,有小猫、小狗、小猴、小兔、荷花、莲子、小篓等。然后,放在锅里烙熟。其中小篓最讨儿童喜欢。篓梁有孔,用线穿起,戴在脖子上玩耍。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祭祖上坟之日,俗称“鬼节”、“盂兰盆节”。旧时,人们是日摆设瓜果、焚香化纸、上坟祭祖。今仍有上坟之俗。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俗称“八月节”、“八月十五”,为民间传统大节。亲友间相互赠送月饼、月糕。此时,农业年景大局已定。过 “中秋节”,有庆贺一年丰收之意。晚上,一家人围坐月下,宴饮赏月,品食月饼,欢庆团圆幸福,故人们又把此节称为“团圆节”。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又称“重九节”。新中国成立后,此节正值“三秋”大忙季节,一般以改善生活庆祝,并以此日阴晴占卜年成丰歉。有“重阳无雨盼十三(九月十三),十三不下半冬干”之说。1988年,山东省规定每年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为老人节之后,每年节日期间,境内各单位均开展敬老活动,祝愿老人晚年幸福。也有外出游玩、爬山的。建区后,区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开展老年人门球、台球、象棋等比赛活动,各级开展走访慰问老干部、老职工及农村孤寡老人活动。
  寒衣节 农历十月初一,俗称“过月日”,为冬祭节。是日,为祖坟添土压纸(挂纸),即谓上坟,表示天气渐冷,为故者添“衣”加“袄”。此俗沿袭至今。祖坟不在当地的则行家祭。
  冬至节 为农时节气,又称“过冬”,意为寒冬已到。此日,家家包饺子、蒸干粮,有“冬至饺子夏至面”和“过冬不蒸,扬场无风”之说。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日”。境内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即由糯米、赤豆、红枣、桂圆、莲子、花生等杂粮和干果熬成的粥。人们自古将该日作为“扫灰”日。为迎接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在此日清扫室内外灰尘,或简单清扫,在除夕前再彻底清扫。
  小 年 农历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也称“祭灶节”。旧时,人们供奉用麦芽制做的糖瓜,意为给灶王爷嘴上抹蜜,望其“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灶神对联)。辞灶至腊月三十日这段时间为过年准备阶段,主要是扫屋、粉墙、蒸各样面食,如枣饽饽、豆饽饽、莲籽、糕、包子之类;采购年货,如鱼、肉、酒、水果等。还做一些年菜,如烀“下货”(猪头、猪蹄及内脏)、煎鱼等,随时招待客人。
  除 夕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有时为十二月二十九日),又称“年三十”、“大年三十”,是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古有“一夜连双岁,三更分二年”之说。此日,各家安放祖先牌位、摆设祭品,贴窗花、春联、年画。中午蒸一锅米饭,做一锅大菜,俗称“隔年饭”和“隔年菜(财)”,以示年年有余。晚上全家吃饺子。有在饺子中包硬币(古称“钱龙”)、红枣(古称“红运”)、花生米(古称“长生果”)的,吃到“钱龙”者,寓意来年财源广进;吃到“红运”者,寓意来年交好运、早发财、生活甜美;吃到“长生果”者,则寓意来年无灾无病、健康长寿。入夜,阖家团聚守岁,说话忌不吉利的字眼。午夜,有的在院内设祭“发纸”、鸣放鞭炮、叩拜天地、祖先。自1983年起,除夕夜晚,家家观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节日气氛渐浓。
  另外,境内还有“立秋馉馇入伏面”之说,即入伏吃面条,立秋吃饺子。
  公历节 元 旦 公历1月1日,又称“新年”,俗称“元旦”或“阳历年”。 20世纪80年代后,兴送贺年卡、贺年信。人们在此日改善生活,以示新年伊始。
  妇女节 公历3月8日。俗称“三八节”。建区后,每逢三八节,妇女放假半天。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妇女通过召开表彰会、座谈会、文艺演出等不同形式庆祝。
  植树节 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3月12日正式定为全民义务植树节后,每年植树节期间,境内群众均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劳动节 公历5月1日。人们在此日改善生活,青年多将此日选为结婚佳日。自1999年起,境内统一实行“五一”放假(7天)制度。
  青年节 公历5月4日。此日,境内各级共青团组织均开展不同形式的庆祝活动。
  儿童节 公历6月1日。此日,境内各小学、幼儿园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20世纪80年代后,儿童节成为儿童最快乐、最有意义、最受家长重视的节日。
  中国共产党诞辰 公历7月1日为中国共产党诞辰纪念日。境内各级党组织在此日前后,组织党员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并向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和党史教育。
  建军节 公历8月1日。每年此日,境内地方和驻军均组织军民联欢活动以示庆祝和纪念。各级党委、政府均在此间开展走访慰问驻军和优抚对象活动,拥军爱民蔚然成风。
  教师节 公历9月10日。每年教师节,全区各级各单位均开展各式各样的慰问教师活动,各学校举行师生联欢会庆祝。
  国庆节 公历10月1日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纪念日。节日期间,各级政府、各单位悬挂国旗庆祝。自1999年起,境内统一实行国庆节放假(7天)制度。此节为公历节日中欢庆气氛较浓的节日,也是青年男女结婚较多的日子。
  舶来节 20世纪80年代,中国与国外文化交流日益扩大,西方国家的一些节日陆续传入境内,俗称“洋节”。影响较大的有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护士节、愚人节、圣诞节等。这些节日多在青少年中流行。2月14日为情人节,男性青年向情人赠送玫瑰花,女性则送巧克力。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为母亲节,儿女们买一些礼品或鲜花送给母亲,给母亲一份温馨和喜悦。12月25日为圣诞节,青少年互赠贺卡、圣诞礼物或去饭店聚餐庆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