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礼仪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d&A=1&rec=529&run=13

  称谓 曾祖父母分别称太爷爷、太奶奶或太婆婆;曾外祖父母分别称老老爷、老姥姥或老姥嬷。祖父母分别称爷爷、奶奶或婆婆;外祖父母分别称老爷、姥姥或姥嬷。父母称爹、娘或爸爸、妈妈;岳父母称呼同妻(有的面称大爷、大妈),背称丈爷、丈母娘。夫之父母称呼同夫,背称公公、婆婆。继父母面称爸或叔、妈或姨、背称后爹、后妈。父之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分别称大爷(大大)、大娘(大妈),叔叔、婶子,姑姑、姑夫;母之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分别称舅舅、舅妈(妗母),姨、姨夫,兄弟姐妹多的可排行称呼;岳父母的兄弟姐妹称呼与妻相同,背称叔伯丈爷、丈母娘,姨丈爷、丈母娘。岳父母与父母互称亲家,背称男亲家、女亲家,亲家公、亲家母。
  夫妻之间面称其名,丈夫对妻子背称家属、家里的、内当家的、老婆、老×(姓);妻子对丈夫背称老头儿、当家的、老公、老×(姓)等。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分别称哥哥、嫂子,兄弟、弟妹,姐姐、姐夫(哥哥),妹、妹夫。比自己少者以上称呼为背称,面称其名。夫对妻之兄弟姐妹及其配偶面称同妻,背称大舅子、大舅子媳妇,小舅子、小舅子媳妇,大姨子、大姨子女婿,小姨子、小姨子女婿。大姨子女婿、小姨子女婿间背称连襟,面称哥、弟。妻对夫之兄弟姐妹及其配偶面称同夫,背称大伯(方言读 tuo33 pei0 )、大伯媳妇,小叔子、小叔子媳妇,大姑子、大姑子女婿,小姑子、小姑子女婿。兄弟姐妹多者排行称呼。大伯媳妇、小叔子媳妇间背称妯娌。舅父之子女面称哥弟姐妹,背称表哥表弟、表姐表妹,对人称姑舅兄弟、姑舅姊妹;姨之子女则对人称两姨兄弟、两姨姊妹,面称哥弟姐妹。
父母对儿子女儿及其配偶面称其名,背称学生、儿郎、儿郎媳妇或媳妇子(媳妇)、闺女、闺女女婿(又称姑爷),最小的子女称“老生子”。子之子女及其配偶面称其名,背称孙子、孙子媳妇,孙女、孙女女婿。女之子女及其配偶面称其名,背称外甥、外甥媳妇,外甥女、外甥女婿。孙子之子女及其配偶面称其名,背称重孙子、重孙子媳妇,重孙女、重孙女女婿。
  同村人,不论同姓或异姓都按辈份称呼。对长辈之友人均仿亲族关系称呼,如称父母之同辈男友人为大爷、叔叔,称女同辈友人为大姨。在工作单位里,对年长者称师傅或×(姓)老。对年龄相仿者在姓氏前冠“老”字,如“老张”、“老王”等。老者对年龄小的称呼则在姓氏前加“小”字,如“小李”、“小王”等。对领导称呼,一般多在姓氏后加职务,如“高书记”、“董主任”等。交际场合旧时称先生、太太、女士。“同志”称呼始于20世纪60年代,较为盛行。70年代,滥用“师傅”称呼任何人。80年代,只在会议或公务活动中称同志,一般场合有职务的称职务,没有职务的称老师或师傅。同事、熟人之间多按年龄大小在姓前冠以“老”、“小”。90年代后,城镇中对男性称先生,女性称女士、小姐等。公职人员之间以职务相称。
  交际礼仪 席位与座次 平时家庭用餐,夏天在屋内地上或院里,矮桌小凳,四围就坐。冬天在炕上盘腿而坐,全家同桌就餐,桌子两头是晚辈或孩子的坐处,长辈坐热炕头。长辈未到,一般不能开餐。来人来客,席位排列有民式、公式之分。民式宴桌摆放,桌纹正对南北,每席八人。席位排列以上菜口为准,右侧前为一席,后为三席,左侧前为二席,后为四席,正前为五、六席,上菜口处两席为七、八席,属陪客席(见图一)。现农村大多数按此安排席位。20世纪70年代后兴使用圆桌,席位座次采用公式。排列顺序一般是两陪客相对而坐,面对上菜口处为主陪,背对上菜口处为副陪,主陪右首为一席,左首为二席,副陪右首为三席,左首为四席,一、四席之间分别为五、八席,二、三席之间分别为六、七席。
座次分亲戚、朋友、同族和宴席类别安排。亲戚中按舅、姑、姨等次序排席,外甥、外孙不算客,与自家子侄序齿排座。主人的朋友排上座。同族人按辈分从大到小排座,平辈、晚辈按年龄排座。婚宴中的送客人及新郎、新娘排上座;寿宴寿星排上座。
  宴席菜肴 无定数,但均为偶数。旧时一般是“八仙过海”、“十大碗”等。今宴席菜肴日渐丰盛,有“四一六”、“四二八”,即4个冷盘、1个或2个大件、6个或8个热菜。也有“二八”席,即8个冷菜和8个热菜。菜多海味,以鱼翅、海参、鲍鱼为上。饮酒菜逐个上席,吃饭菜一次上齐。上菜次序,旧时,一般是“鸡打头,鱼居中,凉菜居尾”。今已不行此规矩,而是凉菜先上,然后大虾、海参、鲍鱼、干贝、燕窝、鱼翅随便上,鱼最后上,以示年年有余(鱼)。旧时宴席用鱼为带鳞的,有“无鳞不上席”之说。席上鱼的摆放是“头朝南、尾朝北、肚朝客”。即民式宴上鱼头朝五、六席,鱼肚朝一、三席;公式宴上鱼肚朝主客,并有“客不翻鱼”之俗。客饭以水饺、面条为主,取“团团圆圆”、“长长远远”之意。今糕点、小包、水饺、馄饨、面条等皆有。喜宴、寿宴、小孩满月宴、百岁宴等仍以面条为主食。
  待 客 莱山人自古好客,接待客人的礼仪很多,大体可分为迎客、陪客和送客。
  古时迎客作揖谦让。民国兴行鞠躬礼,迎客时先脱帽后鞠躬。新中国成立后,流行握手礼,相互问好,相沿至今。有些年轻人仿用舶来的拥抱礼接待久别重逢、关系密切、年龄相仿的客人。礼毕,接过客人携带的物品,礼让先行或并肩而行,为客人开门,请客人入室。入室后,按宾主落座,奉烟敬茶,主动与客人攀谈。
  陪客敬茶时,一般右手持壶,左手轻扶壶盖,在客人右侧添茶水,忌壶嘴正对客人。茶水添至七八分满即可。境内有“满酒浅茶”之说。敬酒时,按大客(一席)、二客(二席)顺序依次斟满,以不溢出为准。酒菜依次而上。每上一道菜,陪客人都要为客人引领或布菜。若客人提出酒已喝足,陪者要视其情况进行礼让,使客人酒既喝足又不过量为好。对婚宴上的送客人,应避免喝醉酒。用餐时,也以客为先,主随客便,吃饱为止,忌陪者先放下碗筷。席间,陪者主动与客人寒暄,忌“冷场”。客人讲话时,陪客人专心恭听,忌精神不集中或中间插话。不在客人面前看表、争执、训斥子女和频繁走动,以免客人误解。
  旧时送客前,对客人携带的礼物,一般按四六或三七开将部分礼物留下,有的还要当场回赠礼品。尤其是正月探亲的礼品,全收又不回赠礼品,视为失礼。自20世纪90年代起,客人所带礼品大多是从商店购买的成套礼品,一般不回带。客人告辞时,主人作适当挽留,握手道别,送至门外或上车,目送走远为止。
  做 客 探亲访友礼仪多。看望病人,一般在上午。看望异性朋友,一般要等其家属在场。探望长辈,一般要携带适当礼品,表示尊敬。到平辈或晚辈家不太拘礼仪。若其家中有小孩或老人,常携带适当礼品。到主人家门口叫门或敲门,进屋时礼让再进。做客时客随主便。主人敬茶(酒)时,手扶杯沿或双手端起,以示谢意。碰杯时起立。长辈或领导敬酒时,杯口尽量保持与敬酒人持平或略低。搛菜时等主人引领,在靠自己近处的盘边夹用。酒席间忌大声说笑、隔席插言。咳嗽、剔牙时,侧对或背对桌面,以手掩口。有事离席,与主人或邻席轻声打招呼。适当机会回敬主人,以示答谢款待之意。坐席时间不宜过长,客人主动表示酒足饭饱之意。宴罢忌长时间逗留。分别时主动握手话别,礼邀回访,请主人留步。
  婚嫁习俗 男子结婚俗称“将媳妇”,女子结婚俗称“出门子”。婚礼程序一般有提亲、定亲、通日、嫁娶、闹房、搬三等。
  提 亲 旧时男婚女嫁,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儿女亲事由媒人撮合、双方父母同意方可。婚前男女双方不见面,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之说。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提倡自由恋爱。男女先见面,名为“过目”或“相亲”。一般先由媒人介绍,双方见个面。若双方有意,则男方先到女方家让女方父母看看人。同意后,男方再邀请女方到家中 “看家”。若女方能留在男方家吃饭,并收下男方父母给的红包,表明女方已看中男方。
  定 亲 旧时双方父母同意后,男女方将年庚(俗称生辰八字)交换,如双方属相和生辰无克,双方父母交换柬帖,俗称“下柬”,即为定亲。新中国成立后,男女双方经“过目”和“看家”后,女方择日到男方家“认亲”,对男方父母叫爹、叫妈。男方父母给女方礼物或现金(称为“压腰”),此礼为“定亲礼”。之后,男方约女方照“定婚照”,择日到婚姻登记管理部门申请登记,领取结婚证。
  通 日 旧时定亲后,男方请人按历书选择结婚吉日,俗称择“好日”。用红纸书写,连同礼金和彩礼,由长辈或兄长送至女方家中,此为“通日”。通日后,男方家长要亲自登门通知并邀请亲朋好友届时光临婚礼。如今人们仍重视择“好日”。农历一般选初六、十六、二十六,取“六六大顺”之意。也有选“九”的,取“天长地久”之意。改革开放后,也有选“七”、“八”的,取“起”、“发”之意。公历一般选“五一”、“十一”。
  铺 床 男方在结婚的前天,将女方的嫁妆搬回家布置新房,俗称“铺床”。铺床时讲究很多,有成套的礼仪和喜歌。箱子搬进新房先放在椅子上,由男方父亲(或其它尊长)亲手打开,将擀面杖插入箱子四角,轻轻撬动几下,主事人伴唱“公公开箱子,来年置庄子”或“公公翻箱翻到底,金银财宝平地起”等吉语。铺床时,边铺边唱“铺床铺床,金玉满堂。先生贵子,后生娇娘”等吉语。揎枕 、新郎跨枕、安放厨具等都有一套喜歌吉语。现在新人结婚,很多嫁妆的搬取与迎亲队伍同时进行,旧时的程序也有所简化。但公公翻箱子,婶子、嫂子揎枕头等程序及其喜歌,至今仍在延续和传唱,并且增添许多新花样,喜庆气氛更浓。
  嫁 娶 结婚之日,新郎早早登门迎娶新娘,有“早生贵子早发家”之寓意。自家门起至婚车(轿)经过的本村街道,遍贴大红“喜”字,街门贴“喜联”,挂彩绸。旧时,一般用花轿或軕子等为迎亲工具。亲朋好友携礼祝贺,俗称“贺喜”。新郎披红戴花,由鼓乐开道,乘轿到女家迎娶新娘。进门先拜女方亲族长辈,再到客厅小宴后,再由女傧相引至室内,看新娘上妆。之后,男乘官轿、女乘花轿。女方送客二人跟随,鼓乐齐鸣,奔赴男家。花轿至,鸣放鞭炮、礼花。男方家女傧相二人扶新娘出轿,新郎在前以彩绸引领新娘,踏地毯、跨马鞍、迈火盆,步入庭院。先拜天地,后拜高堂(男方父母)、再夫妻对拜,礼毕送入洞房,踏过面糕上床,名为“步步登高”。新中国成立初期,迎娶新娘以骑驴、骡或徒步行走为主。20世纪60年代,提倡喜事新办,做革命人、办革命事,不请客送礼,只请亲朋好友吃喜糖、瓜子,婚礼跳“忠”字舞、背“老三篇”,时称革命化婚礼。迎娶工具以自行车为主,有条件的乘坐拖拉机。70年代末,婚礼逐渐讲究起来,一般家庭均设家宴款待亲朋,燃放鞭炮。80年代始,结婚宴请宾朋一般到酒店或饭店。90年代,迎娶讲究派场,有专门的迎亲车队,并有摄像师全程拍摄。在酒店举行婚礼仪式。各级政府提倡举行集体婚礼或旅行结婚,响应者渐多。
  坐床 闹房 新娘迎入洞房,盘腿坐在床上,名为坐床。新婚夜,亲朋好友挤进洞房以不同方式闹洞房,增加新婚喜庆气氛。闹房后,新郎新娘熄灯就寝。此俗延续至今。
  搬三 站九 搬三,即结婚第二天早上,由本家大妈、婶子搬新媳妇到家吃婚后第三顿饭(结婚之日在婆家吃过午饭和晚饭),故称“搬三”。婚后3日、6日或9日,新娘回家看望父母,称“站九”或“攒久”。现在一般于结婚第二天夫妻双双回娘家省亲。另有“搬冬”、“搬十五”的习俗。
  生育礼仪 挂弓箭 不论谁家生了孩子,都有在街门上挂彩的习俗,俗称“挂弓箭”。生女孩挂桃树枝、葱、古币和红布条等组合,挂在门右边;生男孩则挂桃树枝(弓)、柳树枝(箭)、红布条、古币及葱、竹、松等组合,挂在门左边。弓箭在小孩出生5日内,由爷爷、奶奶等长辈悬挂。
  踩 生 古有“模样是天生的、品行像踩生的”之说。婴儿出生后,第一次在家中被外人看见叫“踩生”。自古传有孩子从长相到性格品行与踩生人相同的说法。有的父母从孩子出生后,就怕不理想的人给孩子踩生,有的家长干脆自己找来满意的人给孩子踩生。街坊邻居看到悬挂“弓箭”之家,也都避讳到其家去,怕人家不高兴。
  看欢喜 又称“贺新生”。生小孩称“添喜”。邻里、亲友都要赠送礼品,俗称“看欢喜”。邻里贺喜又称“送汤米”。礼品以补品和小孩衣物为主,如鸡蛋、红糖、童装、玩具等。女方娘家送的鸡蛋要煮熟并染成红色,婆家再煮一些染红的鸡蛋,分送邻里及贺喜之家,俗称“送喜蛋”。小孩出生第8日或12日,喜家要宴请亲朋好友,俗称“齐八日”或“过十二日”。主食是面条,也称“吃喜面”。
  出 行 小孩出生一月之内,有“出行”的习俗。一般先由奶奶或姑姑抱着,怀裹“弓箭”,沿街前行,遇到辈分合适之人,则认其为干爹或干妈。回家后,向干爹干妈家送去一对用红线绑扎的“长岁”锔锔(一种两头细、中间粗、形似锔具的面食,寓保孩子平安之意)和莲籽等面食。干爹干妈则向干儿家送去补品、衣物、玩具等。其次,由父母抱着到姥姥家去。姥姥家除设宴款待外,还要为其所带的“弓箭”添葱和更换桃树枝,以示小孩今后聪明、平安。回家后,将“弓箭”挂于闲屋内。建房时再将“弓箭”挂在明间大檩(俗称“任”)上,取“事业有成”,“上任大吉”之意。
  过百岁 小孩出生百日时,家人及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并赠送长命锁、手镯、脚镯之类饰物。奶奶和姥姥家均蒸锔锔、莲籽等面食,喜家设宴款待。今也有在小孩出生后第九十九天过百岁的。
  过生日 小孩满周岁,喜家要宴请亲朋庆祝,俗称“长小尾巴”。因为是第一个生日,宾客赠送礼品,庆祝较隆重,俗称“赶生日”。将书画笔砚、弓矢刀剑、度量衡器、瓜果糕点、衣物玩具等物随意摆放在炕上或床上,任小孩抓取。喜家和亲朋视其抓取物件,预卜其长大后的职业、前程及建树,俗称“抓生日”。另外还要吹蜡烛、吃蛋糕、面条等。
  做寿礼仪 旧时,60岁以下或60岁以上父母健在者均不过或简过生日。一般是早晨吃“长寿面”,中午吃顿包子即可。年满花甲、长辈已故的老人过生日较为隆重。富人家庆寿,作寿桃和长寿糕,吃桃酥和面条,取“福寿贡面”之意。66岁生日为大庆,取“六六大顺”之意,有“六十六,吃闺女(送的)一刀肉”之说。70、80岁生日也较为隆重。20世纪80年代后,生日蛋糕取代早年的寿桃、寿糕。90年代后,兴点生日蜡烛,唱生日歌曲。祝寿也不再受年龄和长辈健在的限制。
  丧葬礼仪 旧时,为显孝道,年过五十,子女便给老人准备送老的衣物和棺材(俗称“寿衣”、“寿材”)。临终前,儿女为老人沐浴更衣(穿寿衣),抬到正屋明间(俗称“灵堂”)停放,在亲属守护下,度过弥留时刻(俗称“送终”)。人咽气(俗称“倒头”)后,丧主差人讣告亲友(俗称“传丧”)。对死者用黄布或铭旌罩身入棺,设灵焚香烧纸(俗称“入殓”)。入殓后,子孙披麻戴孝到土地庙送浆水(俗称“报庙”)。殡期一般有二日、三日、五日和七日。殡葬工具分蟒罩、青罩。富者还请吹鼓手及僧道吹乐助丧、诵经超度。殡仪有开丧、闹丧、启灵、斩丧、背棺、发付、摔灰盆、起灵、路祭等名目。葬后第三天,死者亲属为新坟添土(俗称“圆坟”)。从死者临终之日算起,每7日,亲属到坟前祭奠,俗称“烧七”。(年轻人死后则6天为一七),至七七止。其中五七为大奠,墓祭较隆重。死者逝后第100天,孝子孝眷到坟前祭奠(称“烧百日”)。死者过世3年内,遇其诞辰和忌日均到坟地举行祭奠。诞辰日祭奠称“烧生日”,忌日祭奠称“烧周年”。待死者第3个周年过后,子女不再守孝。平常的墓祭(也称“上坟”),一般是正月十五上灯,寒食节或清明节、农历七月十五(仲元节)和农历十月初一(亦称“月日”)上坟摆设祭品,烧香、焚纸、洒酒和磕头。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倡导移风易俗。1958年,境内坟墓全部平整为田。20世纪70年代推行火葬,丧葬礼仪也随之改革。火葬前亲属向遗体告别,不穿孝服不报庙,不送盘缠不烧纸马,不烧香烧纸,死者亲属佩戴黑纱和白花,亲友向遗体敬礼送别和敬献花圈。各村在山上设公墓集中安葬骨灰,无公墓的则建骨灰堂存放骨灰。80年代,旧丧葬习俗有所回潮。出殡时兴烧香、烧纸、烧纸牛纸马,有的设路祭、请吹鼓手奏乐等。90年代后,凡树碑或逢“烧七”、“烧周年”时,多设宴款待亲朋,花费颇巨。也有在坟前植树、敬送花圈或鲜花祭奠和悼念亡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