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初中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d&A=1&rec=449&run=13

学制与课程 初中学制 1978年,境内初中学制由2年改为3年。1995年秋,全区初中实行4年制教育,小学毕业生直接升入初中。
  初中课程 1978年后,逐步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音乐、美术、体育、英语课和劳技课。初中文化课统一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统编教材,劳技课使用省编教材。1989年,数学、化学改用市编实验教材,体育、美术使用省编教材,其余学科仍用全国统编教材。1991年,物理改用市实验教材。1993年,语文、外语、历史和生物改用北师大编教材。1995年,数学、物理、地理课改用北师大教材,化学改用全国统编教材。各学校开设微机课、活动课。1996年,按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要求,把“第二课堂”改称为“活动课”,与学科课程教学有机结合,选有专长的教师任课。1998年,政治课改用省编教材。至2003年,课程设计及教材使用基本未变。
  初中德育 自1978年起,各学校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和做“四有”新人活动,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传统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社会主义法制和道德观念,遵纪守法,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建区后,各初中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网络,通过家访和聘请老干部讲党史、看电影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利用“五四”青年节、庆元旦、新生入学、学生毕业等时机,举办文艺汇演、演讲比赛、欢迎欢送会等,进行理想信念教育。2000年,全区各初中开展远离网吧和“三厅一台”(游戏厅、歌舞厅、录像厅、电话信息台)教育活动,组织全体学生参加签名仪式。之后,学校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定期开展国防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环保教育、护林防火教育等,不断丰富德育内容。
教学管理 建区后,初中教学常规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学校每半学期对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阶段考试、听课记录、会议记录、政治学习记录、后进生补课记录、家访记录、家访次数等进行检查评比。每学期 期中和期末,全区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阅卷、统一质量分析。每年在升级考试时,对非毕业班学生按比例抽查。年终,区、镇两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各校常规教学进行评比。1996年,区科教局制定《中学教学常规》,开展常规教学达标、评优活动。至2003年,初中教师常规教学达标率98%。
1994~2003年莱山区公办初中及教职工学生统计表
┏━━━━┯━━━━━━━━━┯━━━━━━━━━━┯━━━━━━━━━┯━━━━━━┯━━━━━━━━┯━━━━━━━━┯━━━━━━━━━━┓
┃ │ │ │ │代课教师或临│ │ │ ┃
┃ 年 份 │ 学校(所) │ 教职工(人) │其中教师(人) │时工 │当年招生(人) │ 当年毕业(人) │ 年末在校学生(人) ┃
┃ │ │ │ │ (人) │ │ │ ┃
┃ ├───┬─────┼────┬─────┼────┬────┼───┬──┼───┬────┼───┬────┼────┬─────┨
┃ │ 区 │ 镇(街) │ 区 │ 镇(街) │ 区 │镇(街)│ 区 │ 镇 │ 区│镇(街)│ 区 │镇(街)│ 区 │ 镇(街) ┃
┠────┼───┼─────┼────┼─────┼────┼────┼───┼──┼───┼────┼───┼────┼────┼─────┨
┃1994 │ 1 │ 10 │ 89 │ 434 │ 56 │ 370 │ 10 │ 15 │ 325│ 1848 │ 131 │ 933 │ 663 │ 4789 ┃
┠────┼───┼─────┼────┼─────┼────┼────┼───┼──┼───┼────┼───┼────┼────┼─────┨
┃1995 │ 1 │ 6 │ 90 │ 429 │ 60 │ 377 │ 10 │ 2 │ 150│ 1547 │ 100 │ 1002 │ 618 │ 5506 ┃
┠────┼───┼─────┼────┼─────┼────┼────┼───┼──┼───┼────┼───┼────┼────┼─────┨
┃1996 │ 1 │ 6 │ 101 │ 536 │ 70 │ 439 │ 10 │ 2 │ 203│ 1282 │ 113 │ 788 │ 755 │ 5640 ┃
┠────┼───┼─────┼────┼─────┼────┼────┼───┼──┼───┼────┼───┼────┼────┼─────┨
┃1997 │ 1 │ 6 │ 101 │ 451 │ 68 │ 402 │ 5 │ 10 │ 320│ 1245 │ 147 │ 1183 │ 984 │ 5299 ┃
┠────┼───┼─────┼────┼─────┼────┼────┼───┼──┼───┼────┼───┼────┼────┼─────┨
┃1998 │ 1 │ 6 │ 102 │ 513 │ 55 │ 436 │ 1 │ - │ 191│ 2108 │ 313 │ 1387 │ 715 │ 5837 ┃
┠────┼───┼─────┼────┼─────┼────┼────┼───┼──┼───┼────┼───┼────┼────┼─────┨
┃1999 │ 1 │ 6 │ 160 │ 496 │ 134 │ 456 │ - │ - │ 446│ 2525 │ 332 │ 1335 │ 1663 │ 6907 ┃
┠────┼───┼─────┼────┼─────┼────┼────┼───┼──┼───┼────┼───┼────┼────┼─────┨
┃2000 │ 1 │ 6 │ 159 │ 519 │ 101 │ 437 │ - │ - │ 502│ 2135 │ 319 │ 1126 │ 1879 │ 7622 ┃
┠────┼───┼─────┼────┼─────┼────┼────┼───┼──┼───┼────┼───┼────┼────┼─────┨
┃2001 │ 1 │ 6 │ 156 │ 555 │ 123 │ 492 │ - │ - │ 466│ 2078 │ 390 │ 1549 │ 2035 │ 8261 ┃
┠────┼───┼─────┼────┼─────┼────┼────┼───┼──┼───┼────┼───┼────┼────┼─────┨
┃2002 │ 2 │ 6 │ 189 │ 554 │ 167 │ 539 │ - │ - │ 618│ 1758 │ 380 │ 1708 │ 2510 │ 7552 ┃
┠────┼───┼─────┼────┼─────┼────┼────┼───┼──┼───┼────┼───┼────┼────┼─────┨
┃2003 │ 2 │ 5 │ 193 │ 495 │ 157 │ 467 │ - │ - │ 618│ 1211 │ 574 │ 1709 │ 2557 │ 6393 ┃
┗━━━━┷━━━┷━━━━━┷━━━━┷━━━━━┷━━━━┷━━━━┷━━━┷━━┷━━━┷━━━━┷━━━┷━━━━┷━━━━┷━━━━━┛
初中选介 烟台市莱山区实验学校(初中部) 1959年,初家公社中学建立,地址在初家村。1973年,改称为山东省牟平县第十二中学。1977年,改称为烟台市第十六中学。1996年,改办为烟台市莱山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设初中部和职专部。1998年,进行校舍改建。新建四层教学楼一幢,建筑面积3402平方米。1999年9月,与初家镇中心小学合并成立烟台市莱山区实验学校,内称初中部。占地4公顷,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内设标准的实验室、仪器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音像备课中心、阅览室、微机室、图书室等。1994~2003年,先后被授予“山东省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烟台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烟台市规范化学校”等称号。2003年,该校初中部职工87人,其中教师 74 人。设教学班16个,在校学生861人。1997~2003年,该校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知识竞赛,获一等奖2人次,二等奖10人次,三等奖13人次。
  烟台大学附属中学 1985年底,烟台大学利用校内建筑工棚作教室,招收学生24名(均为烟台大学教职工子女),开设1~4年级课程。1986年,烟台大学子弟小学、烟台大学子弟中学相继成立。是年9月,招收初中一年级学生30名。1987年7月,烟台大学北侧新教学楼开工建设。占地2公顷,总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1989年6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烟台大学子弟小学与烟台大学子弟中学合并迁入新楼,更名为烟台大学附属中学,由烟台大学与初家镇政府合办。学生来自烟台大学、埠岚、清泉寨村及中国煤炭经济学院。设小学部和初中部。2002年6月,划归莱山区政府管理。2003年,学校教职工40人(初中部21人)。其中教师30人(初中教师16人,小学教师14人)。教学班14个,在校学生458人。其中初中部3个班,在校学生83人;小学部11个班,在校学生375人。是年,该校学生参加全国中小学生美术书法竞赛,获金奖6人。
烟台市莱山区莱山镇初级中学 1960年,烟台市第十四中学建立,地址在西村。1962年改名为牟平县第十一中学。1986年,公办中学下放到农村管理,与莱山镇中学合并成立莱山镇第一初级中学。1995年,莱山镇政府筹资360余万元,进行校舍扩建、改造,并将镇内其它4所初中并入,命名为莱山镇初级中学。学校占地7.18公顷。1999年,获“山东省规范化学校”、“烟台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称号。2003年,镇政府投资1000万元,新建集教学、办公、实验于一体的教学楼,建筑面积1.21万平方米。设音乐教室、阅览室、语音室、美术教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报告厅、舞蹈厅,配有微机、电视机、录音机、投影仪等设备。建有400米跑道的露天运动场,内设篮球场、投掷场地、跳高、跳远场地等。是年,该校教职工145人,其中教师129人。设教学班32个,在校学生2009人。1997~2003年,该校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知识竞赛,获特等奖2人次,一等奖6人次,二等奖21人次,三等奖19人次。
  烟台市莱山区解甲庄镇第一初级中学 1973年,西解甲庄联中建立。地址在西解甲庄村。1987年,更名为解甲庄镇第一初级中学。1995年8月,迁址解甲庄镇郭家屯村,与解甲庄镇第三初级中学合并,仍称解甲庄镇第一初级中学。该校占地6.67公顷,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设标准实验室、仪器室、微机室、语音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室、投影室、阶梯教室,教学设备齐全。1999年,被评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2000年,被评为“初中素质教育对全国开放名校”。2003年,解甲庄镇第二初级中学(冶头)并入。是年,该校教职工194人,其中教师154人。设教学班42个,在校学生2476人。1997~2003年,该校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知识竞赛,获特等奖2人次,一等奖13人次,二等奖29人次,三等奖6人次。
  烟台市莱山区初家中学 1979年7月,初家公社曹家庄联中建立。占地1.57公顷,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可容纳12个教学班,地址在曹家庄村。1988年7月,初家镇南塂联中、陈家联中并入,更名为初家镇第二中学。1996年,初家镇政府投资400万元,新建教学楼和标准体育场。占地6.25公顷,教学楼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可容纳24个教学班。1998年,学校被评为“烟台市规范化学校”。2000年,更名为烟台市莱山区初家中学。是年,初家街道办事处投资近300万元,新建一幢综合教学楼,设教室、微机室、语音室、音美室、音像备课中心、标准体育场、学生宿舍、餐厅等。2001年,被评为“烟台市语文‘双轨’教学先进单位”、“烟台市电化教学先进单位”、“烟台市教学装备先进单位”。2003年,该校教职工81人,其中教师74人。设教学班18个,在校学生988人。1997~2003年,该校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知识竞赛,获一等奖2人次,二等奖8人次,三等奖17人次。
  烟台市莱山区黄海中学 1969年,初家公社樗岚联中建立。占地0.65公顷,建筑面积1228平方米。地址在樗岚村(后因樗岚村旧村改造迁址前七夼小学)。学生来自樗岚、埠岚、清泉寨、石沟屯、梁家、福临夼6个村。1990年,更名为初家镇第三中学。2000年,更名为烟台市莱山区黄海中学。2003年,该校教师49人,设教学班8个,在校学生324 人。1997~2003年,该校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知识竞赛,获一等奖2人次,二等奖1人次,三等奖8人次。
  烟台市莱山区滨海中学 1970年,孙家滩完小更名为孙家滩联中,设中学、小学部。地址在孙家滩村内。1988年春,初中部与三十里堡联中合并迁入新校址——孙家滩村南,称孙家滩联中。学校占地3.25公顷,建筑面积4058平方米,教学及辅助用房912平方米,运动场2万平方米。1994年,更名为初家镇一中。荣获“烟台花园式学校”称号。1999年,被评为“烟台市规范化学校”。2000年,更名为烟台市莱山区滨海中学。学校设微机室、美术室,语音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体育器材室等。2003年,该校教职工84人,其中教师82人。设教学班14个,在校学生656人。1997~2003年,该校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知识竞赛,获一等奖3人次,二等奖4人次,三等奖2人次。
  烟台清泉学校 1999年11月开工,由山东清泉集团公司投资建设。2000年8月竣工,9月1日正式开学。设幼儿部、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为民办学校,地址在清泉路79号。总投资1.20亿元,占地8公顷,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建有教学楼、科技实验楼、办公楼和教师、学生公寓。设计算机网络教室、语音室、理化生实验室、图书阅览室、音乐室、舞蹈排练厅、多媒体阶梯教室。普通教室全部配有投影仪、计算机、实物展台、大屏幕彩电。除了全日制课程外,还设有围棋、拉丁舞、钢琴、书法、英语等多种特长课。体育场地建有铺设塑胶跑道300米的大型运动场、专用篮球场、排球场和网球场。教师实行合同管理,面向全国招聘。2001年,该校被评为“烟台市规范化学校”、“全国英语立体化教学实验优秀学校”,被确定为山东省多媒体网络教学实验研究基地。2002年,被确定为“全国十五教科规划重点课题实验学校”。2003年,该校教职工180余人,其中教师9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28人,中级职称的46人,山东省特级教师5人。设教学班29个,在校生800余人。至2003年,该校承担国家级研究课题5项,其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实验与研究”和“新课程标准的网络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获山东省优秀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