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海洋捕捞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d&A=1&rec=196&run=13

渔具 境内渔业工具较多。传统渔具分为网具、钓具、杂渔具3大类。
  网具 包括刺网、拖网、围网、张网、建网等,境内有4000余盘。
  刺网通称流网。呈长带状,横长纵短,上纲有浮子,下缘有坠子,布设在海中堵截鱼群的通路,以获猎物。为境内渔民使用的主要网具之一。20世纪70年代初,使用较普遍,2003年,全区刺网不足3万片。
  拖网有大拉网、顶网、裤裆网、裙子网、带网、弓子网、蚶子网以及机船双拖网和尾拖网等10余种,为境内主要网具。使用此网捕鱼产量占捕捞总产量的50%以上。2003年,全区拖网仅有100余件。
  围网网底呈长带状,由若干条网衣组成。上纲有浮子,下缘有坠子,两端有曳纲。取鱼部位网衣高,网目小,是流动性的过滤渔具。该网分小黄鱼风网、鲐鱼风网、小风网、圆网、机轮围网和灯光围网等。围网作业有单船、双船、多船围网3种方式。
  张网包括挂子网、虾板网、坛子网、翅膀网、锚张网、联网、礁头网、闯网、接网等10余种。使用时将网具固定在流速适当的水域,借潮流捕捞游进网内的鱼虾。
  建网有落网、折网、袖子网、梭鱼网等。由网圈和网樯组成,敷设在鱼类洄游的通道上,实施捕捞。
  钓具 钓鱼有竿钓、手钓、天平钓、甩钓、拖钓、空钓和延绳钓等多种方式,钓具也多种多样,其中钓鱼竿使用最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钓鱼竿的花样品种增多,档次和价格也趋于高档。
  杂渔具 有蛤耙、海螺网、钓蛏钩、潜水器等几种。
  蛤耙又称拉蛤网,其由耙杆、耙齿、网袋组成。耙齿及框架由金属制造,着地处呈锯齿状,上呈长方形网状。蛤耙分大、小两种。大蛤 耙网由机船拖带作业,小蛤耙网由人力拖拉,在潮间浅水捕捞泥沙中的贝类。境内沿海居民,几乎家家都有蛤耙。
  海螺网是利用章鱼喜钻洞隙的特点,专门制作的捕捞工具。该网是用一条长50米左右的绳子,拴结上60~65个壳口宽50毫米左右的海螺壳,抛在章鱼出没的海底,诱其入壳捕之,每天晚上布网,次日早上拔线收获。
  钓蛏钩分骆驼钩和炮弹钩两种,均由细钢丝制作而成。细长钢丝头上弯曲成钩状的为骆驼钩,带有一很小凸起金属体的为炮弹钩。利用潮间钓取藏在泥沙中的海蛏。钓蛏钩虽然工具简单,但有经验的钓蛏者,每潮均有收获。
  潜水器由潜水衣、压气机、气管和信号绳(浮漂)组成。潜水衣由铜帽、橡胶衣、铅块、靴鞋等组成。用于捕捉海参、贝类、石花菜及叉取鱼类等。
  渔船 境内使用渔船较早。传统船种有舢板、帆船、机动船3 大类。
  舢板 俗称“小角子”,主要用于风帆船和机动渔船的子船及近海捕捞和海水养殖。建国前境内有舢舨100余只,主要用于近海捕鱼摸蛤,载重量每只1吨左右。20世纪60年代,海水养殖业兴起,舢板大部分改作养殖海带、贝类的工具,极少用于捕捞。舢板总数增至450只。70年代以后,海上生产渔船大都机动化,舢板全部改作养殖用船。现已少见。
  帆船 有风帆船和机动帆船两种。20世纪40~50年代,境内有10余只风帆船。60年代中期停用。60年代出现机动帆船。70年代后,数量锐减。80年代后期,境内机帆船只有3只。90年代,机动帆船基本不见。
  机动渔船 20世纪60~70年代,石沟屯村购置14.7千瓦机船2条。之后,初家公社渔业指挥部购置44.1千瓦机船2条,东泊子和北寨二村也先后购置数十千瓦的机船,并成立渔业队。境内海上捕捞作业逐步进入机船化和远洋化。80~90年代,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不断减小和渔业政策的逐步放宽,境内专门从事捕捞业的大型渔船停用,渔、养两用3千瓦以上的小型渔船迅速兴起。1990年,境内渔养两用机船(挂机船)1401只,总动力6105千瓦。之后,逐年减少。1999年,全区机船932只,总动力4349千瓦。2003年,全区机船786只,总动力3682千瓦。
  渔场 莱山区近海属烟威渔场的一部分,为66渔区。海域饵料丰富,为鱼虾索饵、产卵和越冬回游的必经海域,为天然渔场。
  渔期 渔期亦称渔汛。分春汛、秋汛。从惊蛰至夏至为春汛,其中从惊蛰到谷雨为小海市;从谷雨至夏至为大海市,是渔获最佳期。有“谷雨百鱼上岸”之说。秋汛从秋分至立冬,为第二个重要渔汛,仅次于春汛大海市。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捕捞过度,污染加剧,海洋自然资源匮乏,渔业产量下降。1995年,根据国家黄渤海渔政局的规定,境内海域实行休渔制度,休渔期为每年的7月1日中午12时至9月1日中午12时。2003年调整为6月16日中午12时至9月1日中午12时。休渔期间,渔船停港,渔民从事其它生产。
  渔获量 1994年,全区渔获量8364吨,渔业总产值1.14亿元。1996年,全区渔获量9300吨,渔业总产值1.50亿元,实现增加值9067万元。1999年,全区渔获量8150吨,渔业总产值1.31亿元,实现增加值8219万元。2001年,全区渔获量7800吨,渔业总产值1.25亿元,实现增加值7503万元。之后,渔获量和产值逐年下降。至2003年,全区渔获量仅为2933吨,渔业总产值8847万元,实现增加值4754万元。
管理机构 1995年3月,烟台市莱山区渔业海洋站成立。为副科级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5人,负责全区水产养殖、捕捞、生产管理与服务以及海洋与渔业水域环境保护等工作。隶属区农发局。办公地址初设在樗岚制衣大楼,后迁址区行政中心大楼,又迁址芝罘宾馆大楼。1997年4月,改为全额拨款。2003年,实有人员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