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b&A=8&rec=44&run=13

中共招远市委宣传部领导成员
部 长:李 波
常务副部长:迟义贤
副部长:颜世军 于言伟 张 帅

【机构设置】 中共招远市委宣传部是市委主管意识形态方面工作的综合职能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烟台市委宣传文化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按照上级宣传部门和市委的部署要求,制定全市宣传思想工作的任务和措施;指导市直宣传文教系统各单位和各镇(街道、区)的宣传工作;负责组织指导全市的理论研究、理论教育和理论宣传工作;负责社会舆论引导工作,在方针政策和宣传业务上指导市电视台的工作。市委宣传部内设办公室、文产办、文教科、理教科、新闻科、对外宣传科、文明办、宣传科等科室,下辖市对外宣传中心、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个事业单位。2014年,在编行政编制人员13人,事业编制人员7人,工勤人员3人。
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始称精神文明协调委员会办公室,与宣传部合署办公,1992年11月撤销。1995年7月设立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由副科级升格为正科级,与宣传部合署办公,设副主任1人。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为市委宣传部内设科室,副科级,设主任1人。
市对外宣传中心成立于2003年7月10日,为副科级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编制5人,设主任1人、副主任1人。
市网络宣传管理办公室成立于2010年3月23日,2014年3月31日更名为招远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为副科级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编制6人,配备主任1人、副主任1人。

【概况】 2013年以来,市委宣传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主线,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深入推进"美德金都"工程,全方位推动文化发展繁荣,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为建设富美文明新招远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理论教育】 2013年以来,市委宣传部突出抓好全市理论学习教育工作。年初,根据上级党委精神要求和市委意见,制定完善《市委理论中心组理论学习意见》、《市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意见》和《市镇机关理论学习责任制考核办法》,并按照分类施教的原则,抓好市委中心组、市镇机关中心组和一般干部等三个层面的教育工作。先后在全市范围内征订下发《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材料》、《理论热点面对面》、《党建》等理论学习材料。先后组织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宣讲团,赴全市各镇、街道、区进行宣讲,并组织全市范围内的理论知识考试。根据领导安排和形势需要,结合市里每年的中心工作,有针对性地组织广大理论研究工作者开展理论调研工作,为市委、市政府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召开后,采取多种形式、分不同层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会议精神,使理论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组织各镇、街道、区宣传委员到烟台参加十八届三中全会宣讲骨干培训班,培育基层宣讲骨干,建设基层宣讲队伍。二是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等部门,开展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轮训班,调动全市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积极性。三是邀请烟台市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团张献勇教授到招为全市领导干部宣讲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四是会同市委党校等部门组成宣讲团,到市直机关、各镇(街道、区)、大型企业进行会议精神宣讲,最大范围地把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宣传深入到基层群众中,扩大影响力。

【新闻外宣】 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坚持"正面宣传、积极引导"的宣传基调,精心组织策划做好主题宣传、重大活动宣传和典型宣传。加强舆情监控,稳妥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为全市中心工作的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2013年,一是实施重大主题报道会商策划制度,强化对市内新闻宣传的指导管理。先后组织市内媒体开展贯彻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项目集中开工月、生态文明建设、干部驻村蹲点等10多项重大战役性主题宣传,为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的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二是强化新闻阅评制度,提升媒体报道质量。招远电视台《招远新闻》收视率大幅提升,新开设《民生视线》栏目受到广大观众欢迎;招远广电与烟台广电实现合作,盘活频率资源,扩大宣传阵地;今日招远新开通网络版,建起新的宣传平台,影响力持续扩大,发行量实现翻番。实施对上对外宣传的集中策划调度,实现"提质增效"。年初制定下发文件,对报道重点、报道内容、时间安排、方式方法做出具体的部署,落实工作任务,强化调度,改变对上宣传散、小、弱状况。全市对外发表新闻稿件4600余篇,数量实现大丰收,质量上实现重大突破。新华社内参刊发清样《"金城天府"的战略抉择招远城市转型与集约型经济发展调研》,省委副书记王军民专门作出批示,给予高度评价;《人民日报》理论版刊发市委书记张伟署名文章《早转型早主动 早升级早受益》,宣传效果良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发《干部驻村蹲点,解决实际问题》消息,产生重大影响,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光明日报》刊发头版头题,对九曲蒋家村民素质教育进行重点报道;针对各级媒体对招远市生态文明建设集中宣传报道,市委书记张伟作出专门批示,给予充分肯定;《大众日报》的发稿总数、重点稿件数以及《烟台日报》刊发的头版头题数均居烟台各县市区之首。三是完善舆情监控网络,有力维护招远良好形象。探索建立包括"一个网络、五项机制"为主要内容的舆情监控体系,壮大基层舆情信息员队伍,强化舆情报告、舆情研判、舆情预警、舆情处置和舆情反馈等五项机制,实现对全市舆情有效监控。
2014年,一是正面宣传主题鲜明。实施重大主题报道会商策划、新闻例会等制度,围绕全市重点工作,精心组织主题性宣传。在市内宣传上,组织策划贯彻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民生建设等10大主题宣传活动,在市直媒体开设"乡村文明行动"、"2014年为民办实事巡礼"、"访民情 听民声 解民忧"等专栏,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对外宣传上,围绕全市经济发展成果、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建设和园区建设、乡村文明行动等,瞄准中央、省、市主流媒体上好稿、上重点稿,共发表新闻稿件6200余篇,其中,在《人民日报》、新华社《特供分析报告》和《山东参考》刊发重点稿件12篇,在《大众日报》发稿总数、重点稿件数以及《烟台日报》刊发头版头题数均居烟台各县市区之首,对外有效推介全市重点工作,树立招远良好形象。二是舆论引导正确有力。定期组织召开全市舆情工作会议,对热点舆情及时进行排解疏导,有力促进全市舆情稳定。同时,畅通正面信息发布渠道,开通"@招远发布"政务微博,搭建起政府与网民互动的重要平台。全年度发布各类信息260多条,博文阅读数量达到5万余次,有力地展现招远市良好形象。组建网络评论员队伍,并组织开展业务培训,为网络舆论引导提供充足人才。探索建立网络舆情引导工作运行机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密切监控、及时研判、有效化解"的原则,形成多方参与、规范有序、反应迅速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为全市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网络舆论支持。

【精神文明建设】 2013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精神文明建设实现载体创新,品牌迭现,水平提升。一是深入开展"招远精神"大讨论活动,激发广大市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和干劲。在近半年的时间里,全市上下积极开展"招远精神"大讨论活动,首次对"招远精神"表述语进行征集、提炼、确定,从媒体宣传、活动宣传、标识宣传、主题实践四个方面进行形式多样的集中宣传,"招携怀远 务实创新"的"招远精神"凝聚社会共识,引起强烈反响。二是启动"美德金都"建设工程,把道德建设提升到新的境界。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印发《关于全面实施"美德金都"建设工程的意见》,规划部署道德教育、道德实践、道德示范三大体系,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道德教育体系方面,重点推进"道德讲堂"建设,全市40%以上的部门单位和村建起"道德讲堂",成为道德教育的主阵地。道德实践体系方面,首次启动"金都志愿365"活动,打造起志愿服务活动平台,建立市志愿服务中心,成立200多个志愿服务站和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90多次,志愿者由年初的4000多人迅速壮大为2万多人,翻了两番。"金都志愿365"已成为全市精神文明创建的一个重要品牌。道德示范体系方面,重点抓了"善行义举四德榜"建设和"金都楷模"评选表彰工作。至年底,全市40%以上的村建起"善行义举四德榜",成为推动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建立道德模范挖掘、储备、培育、宣传、表彰等一整套机制,组织开展首届"金都楷模"评选表彰活动,扩大道德模范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力,有力带动市民道德素质的整体提升。三是全方位推进文明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文明水平。以迎接第四届省级文明城市测评为契机,在全市开展各种形式的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改善城市软、硬环境,努力推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和整体水平的提升,得到省测评组的认可和赞誉,测评成绩在全省名列前茅,取得良好效果。四是全方位推进乡村文明行动,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扩展到乡村。制定《关于深入开展"乡村文明行动"的工作规划》,明确建设标准,使之成为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手段。全年有30%左右的村庄实现有"一套好班子、一条文明街巷、一处便民大厅、一批新民居、一种新风尚、一队志愿者、一处道德讲堂、一处百姓舞台"等"八个一",30%以上的村镇达到县(市、区)级以上文明村镇标准。招远市乡村文明行动得到烟台市委、烟台市委宣传部领导充分肯定,于2013年11月27日在招召开现场会议,推广招远市经验。
2014年,深入开展"美德金都"建设工程,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一是扎实推进道德教育体系建设。充分利用"道德讲堂"等教育阵地,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开展"智慧金都"、"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活动,让广大干部群众收获道德感悟,提升内在修养。同时,积极探索利用网络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不断丰富充实"招远文明网",努力开发博客、微博、微信、短信等媒体道德宣传形式,打造公益广告精品,倡导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祭奠等,让文明深植人心,成为一种习惯。二是扎实推进道德实践体系建设。"金都志愿365"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研究出台《招远市志愿服务认证管理办法》,创造性地开发建设"招远市志愿服务认证管理平台", 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星级认证制度、优秀志愿者评选表彰和回馈机制,使志愿服务活动实现智能化、规范化、制度化、特色化和常态化管理。全市已建立志愿服务站36个,志愿服务队800多支,拥有志愿者6万多人,居烟台市各县(市、区)之首,组织集中志愿服务活动600多场次,解决众多实际问题,传递社会正能量。"金都志愿365"工作经验得到省、烟台市领导充分肯定,烟台市级媒体对招远市"金都志愿365"进行集中宣传,省委宣传部、文明办也将其作为典型向全省推广。"阳光成长"工程成效明显。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书香校园"、"志愿服务"、"我们的节日"、"日行一善、洒扫应对"、"学雷锋、做阳光少年"等活动,打造阳光环境、塑造阳光心灵、倡导阳光行为,有力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三是扎实推进道德示范体系建设。建立启动道德模范挖掘、储备、培育、宣传、表彰等一整套科学运行机制,推荐刘盛兰老人当选201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实现招远典型宣传的重大突破,填补招远市乃至烟台市的空白。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评选表彰一批"金都楷模"、"金都好人",4月份,在市影剧院组织举办全市首届金都楷模颁奖典礼,30名"金都楷模"和36名"金都好人"受到表彰,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德沃金都金都楷模巡回宣讲活动",深入机关、企业、农村、社区、学校宣讲,受到广泛好评,进一步强化道德示范引领作用。同时,以乡村文明行动为契机,在全市各村文明一条街或显著位置,建立起"善行义举四德榜",公开褒扬善行义举,表彰在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建设中涌现出的模范人物,上榜率达到80%以上。四是扎实推进乡村文明行动。围绕"村容村貌、村风民俗、乡村道德、生活方式、平安村庄、文化惠民"六大建设为重点内容,全面推进乡村文明行动。全市乡村文明行动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得到省、烟台市领导高度评价,将招远市作为省乡村文明行动现场推进会观摩点,组织省有关部门、各地市委负责人共700余人于2014年7月14日到招进行现场观摩,会议规模大、档次高、影响广。会后,全省各地先后有十几个县市区专门派团到招进行观摩学习,进一步扩大了招远的知名度。全年各级共制作文明宣传牌图等1600多幅,绘画标语210余幅,建设"善行义举四德榜"724个,发放明白纸、倡议书35万张,制作公益广告、视频资料、先进镇村专题片,在市主要媒体进行宣传,对群众文明习惯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引领作用。已创建2个省级文化特色建设示范镇、3个省级文明家园示范村、10个烟台级文明家园示范村,阜山镇九曲蒋家村、梦芝街道西宋村、蚕庄镇前孙家村被评为"烟台最美乡村"。

【文化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013年以来,招远市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扶持力度,基本建成以市直文化单位为龙头,镇(街、区)文化站为枢纽,村文化大院为基础,文化专业户为补充的多层次、多体系的群众文化网络。2014年,以奖代补全市镇(街、区)100个文化大院示范点,招远市文化大院建设走在烟台市乃至全省前列。启动"百姓舞台"优秀文化活动点评选工作。2013年以来,共评选出70个优秀活动点并进行表彰奖励,有力拉动民间文艺活动开展。扩大"五馆一站"免费开放服务范围,群众满意度达到100%。
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2013年,在城区开展"和谐大舞台、全民共欢唱"活动,吸引广大市民参与,共组织活动20多场次。在农村开展"百姓舞台欢乐大舞台"活动,把舞台延伸至镇、村,让广大群众成为舞台主角,开展活动14场,参演节目500多个,参演群众4000多人。同时,对文化活动内容丰富、群众参与度高的活动点,进行"百姓舞台"认证授牌达150多个,大大活跃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针对各个年龄段文化需求,开展少年儿童才艺大奖赛、歌手大奖赛、"舞动金都"全民健身舞大赛等形式多样的才艺大赛,参与人员达5000多人次。通过举办知识讲座、采风活动、文艺大赛等形式,培训文艺骨干2000多人次。首次面向全国开展城市形象歌曲征集和传唱活动,提升中国金都的文化底蕴。活动历时三个多月,共收到全国各地应征作品300多首,评选出28首获奖作品,精选其中10首进行传唱。12月下旬开展"唱响金都我最喜爱的城市歌曲"歌咏大赛,20多个部门和单位的38位选手参加决赛,最终产生一等奖3名 ,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以及优秀奖10名,另有17个部门和单位获得优秀组织奖。城市形象歌曲征集和传唱活动有效地提升金都招远的对外知名度,起到唱好歌提精神、颂金都增士气的效果。2014年,开展丰富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全市共举办各类文化活动300多场次,参与群众达到20万人次,广大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一是"金都贺年会"系列文化活动成效显著。"金都跃马万象新"春节文艺晚会成功举办,受到群众广泛好评;秧歌进城活动中,6个镇办区参演,观看群众达6万余人,活跃城乡节日文化生活。二是"百姓舞台"系列文化活动异彩纷呈。从7月上旬开始,组织开展"百姓大舞台"文艺节目选拔比赛,11月6日在影剧院举办"百姓大舞台"汇报演出及颁奖典礼。期间成功举办广场舞大赛等33场"和谐大舞台,全民共欢唱"系列广场文化活动,得到广大群众一致好评。三是其他社会类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成功举办2014迎春书画展、《无限风光由心生》摄影作品展、金秋纨扇山水画展,会同山东科技大学联合举办科普展,组织参加烟台市举办的第四届读书朗诵比赛,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四是在市电视台创设《我看你行》草根群众选秀节目,广大市民踊跃参加,反响热烈。五是文艺骨干队伍不断壮大,水平不断提升,有4人被评为第二批齐鲁文化之星,数量居烟台市前列。
特色文化品牌创建。2013年以来,充分发挥全市黄金文化、地域特色、人文历史等传统优势,全方位、多角度打造反映招远历史人文特点的城市文化品牌。一是进一步发掘和弘扬黄金文化。会同市文广新局、市文联等部门单位积极创建申报"中国黄金文化之乡"。经过多次沟通协调和积极争取,由中国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成立的专家组先后多次到招深入考察评估,对招远传承发展黄金文化等工作给予高度评价。2014年10月,经过严格测评,正式命名为"中国黄金文化之乡",这是招远继获得"中国金都"、"中国粉丝之都"和"中国红富士之乡"等荣誉后,获得的又一城市名牌。二是积极挖掘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组织全市文化工作者对龙口粉丝传统制作技艺进行深入挖掘整理,并先后申请公布为招远市级、烟台市级和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4年12月,龙口粉丝传统制作技艺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烟台唯一成功跻身国家第四批非遗名录的优秀传统技艺。三是积极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和历史文化名村申报创建工作。加大对古村落的保护修缮和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整理,高家庄子村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填补烟台市的空白。口后王家、奶子场、界沟姜家村等9个村庄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和山东省第一批传统村落。全市共有13个村庄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位列全省各县市区之首,为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历史文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艺精品创作。2013年,建立全方位的文艺创作生产激励扶持机制,有效地激发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积极性。制定出台《关于对重点文艺项目创作生产进行激励扶持的意见》,建立重点文艺项目创作生产规划、申报和储备、调度和扶持、预约创作、成果展示和转化、奖励、人才培养等七大机制,对文艺生产创作进行全程介入和指导,为文艺精品的生产奠定坚实基础。开展首届"金都文艺奖"评选表彰活动,推动文艺创作生产上新档次。创设招远市文艺创作最高和常规性奖项"金都文艺奖",由市政府安排专项激励扶持基金,对评选出的优秀文艺作品进行表彰。在首届"金都文艺奖"评选表彰活动中,共有66件优秀作品获奖。烟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延林作出批示给予充分肯定。2014年,深入实施"文艺精品"工程,继续实行文艺作品预约创作制度,与全市30多位作者签定预约创作合同,激发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出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和艺术感染力的精品力作,先后创作出版《招远文学作品选》等10余部文学专著。同时,加大文艺精品的推介力度,积极申报烟台、省乃至国家级文艺精品工程奖项。2014年10月,《战火大金脉》获"山东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文艺精品工程奖",这是继2013年获"泰山文艺奖"之后取得的又一省级殊荣,也是全市在文艺精品创作上的又一重大突破。

【2014年全市十大新闻】 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市1331个党组织、4.1万多名党员参加活动,作风焕然一新。
二、经济发展实现位次前移,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和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榜中分列第35位、38位,分别比上一年度前进2位和1位。
三、14项重点改革实现突破,争取和承担上级改革试点14个,新发展各类市场主体1.49万户,增幅列烟台市首位。
四、深入推进文化繁荣发展,举办第八届黄金节,被授予"中国黄金文化之乡",龙口粉丝传统制作技艺跻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市"称号。
五、建成生态文明示范镇8个、示范村100个,9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高家庄子村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荣获"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先进市"称号。
六、加强素质教育,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阳光成长工程,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成为2014年全国重大教改典型。
七、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揭牌成立,新增土地流转1.02万亩,辛庄镇试验田小麦亩产达到817公斤,创全国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
八、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推出10大科技成果,成为烟台唯一的"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
九、城市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0亿元,龙王湖景区、金塔公园、温泉公园建成,成为城市新地标;全面实施界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将建成新的生态型、湿地型、景观型的人水和谐景观带。
十、"美德金都"建设扎实推进,善行义举四德榜在农村实现全覆盖,迎接省级乡村文明行动现场会,表彰首届金都楷模,刘盛兰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撰稿:王文龙 审稿:迟义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