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村落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b&A=8&rec=31&run=13

2013年7月24日,招远市辛庄镇高家庄子村、大涝洼村、孟格庄村和张星镇徐家村被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文物局公布为第三批山东省历史文化名村。2013年8月26日,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公布为第二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根据住建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统一部署,2014年5月山东省下发《关于组织申报第一批山东省传统村落的通知》。山东省住建厅组织专家对各市推荐上报的434个传统村落材料进行审查,并对材料审查合格的村落进行现场考察。2014年10月,决定授予103个村为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称号,张星镇奶子场村、界沟姜家村、口后王家村、石棚村、川里林家村、上院村、北栾家河村、辛庄镇徐家疃村、蚕庄镇山后冯家村等9个村庄入选。2014年11月27日,经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委员会评审认定,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旅游局等七部局联合启动评选的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布,全国评出994个村落,山东省21个入选,烟台入选10个,在山东最多。烟台入选的10个村落9个在招远,其中张星镇独揽8个,与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三都乡同为此次入选数量最多的乡镇。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庄多数保留了历史沿革,即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全国已有2555个中国传统村落,山东省共有37个,烟台市占据14个,招远市独占13个,其中9个在张星镇,4个在辛庄镇。招远市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庄:辛庄镇高家庄子村、大涝洼村、孟格庄村、张星镇徐家村。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庄:辛庄镇徐家疃村、张星镇北栾家河村、川里林家村、丛家村、界沟姜家村、口后王家村、奶子场村、上院村、石棚村。13个村分别介绍如下:
辛庄镇高家庄子村。清中后期徐氏因在北京、济南、青岛、东北等地经商、为官而兴盛起来,涌现出不少著名的老字号,如北京"三义广"绸缎庄、济南"泰丰楼"鲁菜馆,青岛汇雅楼,京城皇家御厨王聿林。村庄也开始新的大规模住宅建设和祠庙重修,并兴建著名的海滨"十八行"防护林。村内特别是村北3条大街兴建起众多以大门楼、高台阶为特色的单进或多进四合院,并先后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光绪十五年(1889)模仿黄县城修建环村圩墙,加强防御,清末民国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城堡"小北京"。传统建筑主体为清代中晚期以来兴建的民居院落,除建于清乾隆末年御前侍卫徐云峰故居及其附近几组旧宅外,大部分建于清光绪年间,北部3条大街同时兴建,139栋建于1870~1910年之间,44栋建于1911~1928年之间,清朝民建占70%以上。村中保存基本完好的传统民居院落186套,具有典型的城池型传统宗族村落空间风貌,又有突出的山水田园景观。城池街巷格局完整、民居院落数量众多、公共建筑类型丰富,是山东地区最具有传统特征、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是登莱滨海古官道上海防村落、商业村落和家族村落合三为一的典范。
大涝洼村。自清乾隆时期大涝洼村民就开始到京城谋生,清朝后期的北京"恒昌油坊""大昌油坊""泰森油坊""隆丰和油坊"四大油坊、北京著名的八大居之一的"万福居"大饭店(李毓辉)都是大涝洼人所开。李杰林为"峰峰煤矿"的创始人。李智纯为名闻上海"同兴楼"大饭店老板。李茂强曾为旅法山东同乡会会长、法中发展委员会副总裁。李汝宽为世界著名的考古学家和美术家。村内存有建于乾隆年间特色民居8栋,清朝普通民居 20余栋,民国时期民居22栋。
孟格庄村。被誉为中国近代"江北出版业摇篮"。刘金贵在胶东开设的"诚文堂",成为胶东印书出版业鼻祖"大书铺",刘作信开设的"诚文信"成为胶东印书出版业巨头"二书铺",分号遍及安东、天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春等地。特别是招远人郭尧庭任经理的天津"诚文信"分店研制出"鸵鸟"牌墨水以后,"诚文信"大发其财,成为民国时期招远最大的工业资本大户。村内传统民居总面积约为3.4公顷,主要是大书铺和二书铺的住宅。大书铺的住宅集中在村落的东北,二书铺在东南,不仅地理位置相近,而且风格一致,均为仿北京四合院式的住宅。这些古民居由3条南北主街巷,将6条东西短巷连接贯通,形成一体。在所有街巷中,尤以洋灰胡同的建筑最为豪华。其他的古民居散落在村西。村中有古民居70处。
徐家疃村。为典型的胶东地区滨海古村落,主要传统建筑集中连片,两条南北胡同规模集中保存完整的古民居均风格独特,极有历史研究价值。村中王氏家庙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王氏四代祖先官居二品,奉旨建造家庙五间,大门外一对天鼓响石墩,门前台阶下有夹杆石左右各两根,高约1.5米,大门内有仪门(二门),无品级人走两边角门,有品级的官员大敞仪门,院内东西各一棵百年苍松,中间方砖甬道,正反双瓦盖成屋脊龙头挑头,四稍安有六兽,前后挑檐五根通天明柱,挂有名人条柵(木刻),堂内有硬木宫灯十余盏、条案等,香炉、蜡签、供碗、桌椅、条凳、名人字画等均已无存。家庙格局规整,原物件及装饰构件基本保存做工考究,建筑宏伟,布局格调具有大家风范,文物价值较高,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7年)修缮翻新稍有变化。明清以来村中科举事业兴盛,多在外地任官者,文武举人进士多达十余人。明代王言,嘉靖19年(1540)举人,20年第2甲第63名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历江西道监察御史,奉旨巡按淮安、扬州、苏州、松江、杭州等府,嘉靖后期升河南按察使司佥事兼河南巡道。王鏊,为王言之父。王鏊之父王震,为明正德年间驻登州卫军士。正德6年(1511),王鏊随登州官军在毕郭以东栖霞方山抗击霸州刘六、刘七之部,以子王言贵封监察御史,登州士民于城内为之建恩荣坊牌坊一座。卒后,祀蓬莱忠孝祠。旧时,登州卫建有纪念王鏊与其子王言、其孙王汝政的三世承恩坊牌坊一座。王登科(光绪14年武举),是有资历记载的全市唯一一位抗击八国联军为国殉难者。其故居保存完整,是不可多见的清代武进士故居,大门朝东,有正屋、南屋各五大间,及东西两厢,是典型的砖木石结构,反正双瓦的胶东式四合院,门前有夹杆石,建筑别致,古韵古风,其当年练武的石锁,每个足300斤,今其故居中尚存3个,石锁上分别以"联科及第""扶上青云""得心应手"四个大字。现为上将王瑞林家宅第,文革中王瑞林曾在此宅第奉养老父亲。另有王居恩故居,仿北京四合院格局建于清末,位于大街中心,最具特色是山墙用十大块石头垒成,磨砖对缝,现保存完好。
张星镇徐家村。是"龙口粉丝"的品牌创立者以徐登墉为代表的徐氏(史称"洪泰")家族的故乡,是中国粉丝之都山东招远粉丝文化发源地,在国内唯一保留龙口粉丝(纯绿豆)传统制作工艺。村庄三面环山,东是美秀顶山,南是垛石山,西是枣阳顶山,村居沿南北向河沟东岸铺开,县际公路沿河穿越,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宛如一条长龙。有古民居79套,其中有普通简陋的明清原始建筑,又有以洪泰家族为代表的规格较高的清末民初建筑。村内街道统一,房屋整齐规范,东西胡同均与南北胡同相交,传统建筑连片,为京式与本地相结合的三合院、四合院式的民居。建筑材料大多为砖石。砖为黑色青砖,石头则多为方块石,房基相对较高。石头与石头之间接合非常严密,房子外墙多嵌有揽马桩,以备栓马、栓骡子之用。保留完整的徐天华、徐光嗣四合院,堪称民用建筑的精华,是京式风格、东北风格与胶东风格的完美组合。其木雕精细(如门簪)、砖雕叫绝(如影壁),挑檐石采用青砖斗拱,屋梁屋笆编织精细,构造精美,处处蕴含着丰富的传统建筑艺术。另有20世纪70年代修建的大渡槽1座。
"龙口粉丝"起源于清朝后期招远北乡的绿豆粉丝生产,因徐氏粉庄而成名。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徐登庸在招城南坝与南关西村曲姓人士合资白银1000两开办"福聚"号粉庄,同年,徐登庸又在招城投资开设"聚泰福"粉庄,清咸丰五年(1855年),徐登庸在招城又增开"洪泰福"粉庄,清咸丰九年(1859年),洪泰福又在招远南部重镇毕郭设分号。招远粉丝生产的兴盛,带动了周边县的粉丝生产,使当时的烟台港成为全国最大的粉丝输出地。但是,由于外埠粉丝质量杂乱不一,严重影响了招远粉丝的声誉。清政府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在龙口开设厘捐局的第二年,即咸丰十年(1860年),为消除影响,徐登庸决定在龙口建立粉庄,把招远粉丝改由龙口外运销售。为区别于烟台港出口的粉丝,徐氏粉庄在包装物上标以"龙口粉丝"、"招远基本地"字样,"龙口"粉丝由此冠名。于此同时,徐登庸携族人投资黄金1000余两,在香港开设"洪泰"号粉丝经销店,自任总裁,将招远产绿豆粉丝转销东南亚各国,因而使龙口粉丝名扬世界。
北栾家河村。传统建筑主体为清朝中晚期以来建筑的民居院落,部分明朝古民居,其中明朝安村的房子一套,保存完好。建于1862~1865年间的环村石圩墙规模宏大,墙体坚固,与村庄建筑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村中保存基本完好的传统民居院落395套,占古村落范围民居总数90%。大部分院落为单进的三合院、四合院,少数并联或串联。庙前(家庙和关帝庙)东西主街宽阔,街两边都是南北胡同,四通八达,街巷纵横交错,拐子胡同标新立异,全村没有一条死胡同,所有胡同都相通,有"条条胡同通庙前"之说。胡同内石头路,古井,随处可见的明清古建筑风格的精细木雕(如门簪)、砖雕(如影壁)、石雕(如门枕石),屋梁屋笆、阁棚子编制精细,房梁粗壮密实,房顶是一垄垄正反双扣的覆瓦。石圩墙坚固气派,设南门、东南门、东门、北门、西北门、西门6个城门,圩墙上安放土炮50多门,土枪若干,城门一关,固若金汤。现存北门、西北门、西门的墙垛、门枕石保存相对完整,环村的石头圩墙连续长度超过50米的多处,有几处连续长度近200米,其中东面有一段近50米基本保持原貌未动。
丛家村。村庄三面环山,坐北向南,风水学上有左青龙(东面青龙背)、右白虎(西面五虎山)、前朱雀(南面灵山)、后玄武(北面大龙关、小龙关)之说,山深林密,泉水众多。村内街巷四通八达,绿树成荫,整洁干净,古民居成方成片,保存基本完整。有保存基本完好的丛氏宗祠、道光年间秀才王玉润故居,有招远县立中学(招远一中)发源地著名竹林寺遗迹,文有秀才丛殿元、王玉润,武有武生丛浩学。村庄有山石地名上百个,很多都是有传说有故事的奇绝景点。比如:咣当石(位于婆婆鼻子山北边尖峰,就像天然跷跷板,顶上巨石俩脚印,人两足放进脚印,手扶巨石中间凸起,来回踩踏摇摆,在跟前声音不大,但远隔数里外都可闻"咣当"之声)、金銮宝殿、金黄洞、杀牛涧、桃树沟、杜鹃山、菊花顶、鹰嘴石洼、南屋北屋、老报泉眼、大龙关、小龙关、婆婆鼻子、尖尖山、青龙背、肉场石、神仙屋、石门、老虎窝子、井口洞、簸箕石等等。
界沟姜家。村庄依地势而建,西高东低,里面宽外面窄,像一只大喇叭,村中西面正中央的小土山,像屏风一样,挡住后面的大山,又恰似大喇叭的口子,吹向大山。村内石头路面,石头房子,街道统一,房屋整齐规范,南北胡同均与东西大街相交,传统古建筑成方成片,以手工为主,做工精良,街巷基本保持原貌,古树成林,更显得古意盎然。四合院的建筑材料大多为砖石结构,青砖、大方块石,房基相对较高。其中保存完整的姜仁义五套四合院,各种砖雕(影壁、天地神位、大门两侧砖垛上的灯窝)、木雕(门簪、门顶装饰)、石雕(门枕石、出水口、拴马石等)、彩绘。屋梁屋笆编制精细,木制阁棚子,正反双扣的覆瓦技术,构造精美结实。民居大多为墙体砖石建造精细、门窗簪与挂落等木雕精美、花格门窗美观大方、屋脊装饰丰富。其中姜恒久故居屋脊饰有兽狗,大门的门簪、挂落、博风均雕饰精美,门枕石上雕刻有精美的狮子舞绣球图案,在清末民初建筑中极其少见。
口后王家村。村庄三面环山,东是美秀顶、十二顶山,南是垛石口,西是枣阳顶山。村居由东向河沟西岸南北铺开,招城至黄城公路穿越村西,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分为南街、北街、东街和十字口大街4条主要街道,20多条大小胡同。4条主街以石头铺成,经历年踩踏和雨水冲刷,石面光滑,纹理清晰。街石刻有五子棋盘十余处,供人娱乐。街巷纵横交错,各显千秋:拐子巷标新立异,独领风骚;大过街彰显大家族特征,石城墙颇具富家气派。传统建筑村中连片,以手工为主,做工精确细致,京式与本地相结合的三合院、四合院式民居。除胶东地区少有的精雕细刻的"三雕"之外,保留有京味儿痕迹的主要有门楼上的装饰等。建筑均为砖石结构,砖为黑色青砖,石头则多为方块石,房基相对较高。石头与石头之间接合非常严密,就连一根麻线都塞不进去,俗称"麻缝线"。房子外墙多嵌有揽马石,以备栓马、栓骡子之用。王文顺故居是安村房,位于十字口东端南,西过道北开门,门东有照壁,后有百年古柏,建筑古朴典雅。王文元2处、王文举1处、王学孔1处、王培进2处、王培礼1处、王培智1处故居等工艺最精湛、文化品位最高、保存最完好,堪称民用建筑的精华,是京式风格、东北风格与胶东风格的完美组合。其木雕精细(如门簪)、砖雕叫绝(如影壁),挑檐石采用青砖斗拱,屋梁屋笆编织精细,构造精美,处处蕴含着丰富的传统建筑艺术。其中王文元和王文举的故居,均为利用在龙口开办粉庄所得而兴建的。村中以家族大致分居为北街、南街、东街、西洼、西疆,其中西洼、西疆属北街。口后王家是个文化村,自古重视文化教育,大多数农户都千方百计送子女读书。村有"三多":商号先生(会计)多,教书先生多,外出工作的多。清光绪年间,王兆南考中秀才,在村或口后一带办私塾,召集农家子弟读书。此后,村中陆续走出教师百人以上。由于村人受教育程度明显高于其他村庄,人又诚实、勤奋、智慧、外出者多被商号聘为管账先生(会计)。20世纪30年代,仅在龙口粉庄做事的就有30多人。世世辈辈,村人无论家景贫富,都倡导外出谋发展,参军、从政、经商、务工等,在全国各地各个领域工作的在300户以上。村有很多奇绝景点,并有传说故事。比如:朵儿石(位于垛石口西侧,有天然底座,看似一片云朵,故名。据传该石是天上文曲星被贬,降落人间,看中这块风水宝地,北依群山,南观六路。据风水先生之言,此石口后能出"文能治国,武能安邦"之才)、触儿冤、饮马湾、小天、尖腚猴、八门涧、锥子把等等。
奶子场村。明末清初,林姓由屺姆岛迁此定居。因有周祖的神话传说龙生虎奶雕搭棚,故名奶子场(奶为动词,喂奶给孩子之意)。为招远著名景区,其中龙凤峡景区因山峰清奇,溪水长流,深得驴友喜爱,盘龙山和凤凰石栩栩如生,得大自然鬼斧神工之精华,是旅游休闲好地方。村内街道统一,房屋整齐规范,为典型的胶东山区村落,依山势而建,东高西低。村内三条主要东西走向街道,与多条南北向胡同相交、相通。街道、胡同地面用当地大小不一的不规则块石砌成,因年代久远,都已踏磨得平整、光滑。传统建筑村中连片,以手工为主,做工精确细致,村里保留大量京式与本地相结合的三合院、四合院式民居。既有胶东地区少有的精雕细刻的"三雕"之外,又有京味痕迹的门楼上的装饰等。林氏祠堂,保留完整。在北围子山上和西顶山上,存2处石围墙,长度分别为150多米和100多米。"奶子场"来源于当地流传久远"龙生虎奶雕搭棚"传说。相传,东海龙王有一个最小的、最心疼的女儿,名叫水云,年方十八,出落得亭亭玉立。一天,她潜出龙宫,搏浪击水,来到人间。且行且观几日,来至风景秀丽的罗山。其时,一位年青英俊、勤劳善良的樵夫在山中砍柴。二人一见倾心,相恋后来结为夫妻。东海龙王得知此事,便派水族前来将水云强拿回宫,同时将樵夫点化成石。其时水云刚分娩,婴儿便被遗弃在这荒无人烟的大山中。婴儿嗷嗷待哺的哭声感动飞禽走兽。于是,无数的鹰雕云集而来,当空张开翅膀,组成遮风蔽雨的篷伞。罗山一带常有老虎出没,有一只花斑母虎爱子怜子,每天定时给婴儿喂奶。一天,周员外携子进山伐木采樵。发现老虎偎依在婴儿旁边喂奶,便驱虎救婴。将其抱回家去,悉心抚育,视如己出,并沿用周姓,人称周祖。后来,婴儿"龙生虎奶雕搭篷"之说,便传遍周边。人们把婴儿降生的山涧,称之为"龙子涧";鹰雕张开翅膀,为婴儿遮日蔽雨的涧谷,称之为"雕捂涧";老虎哺婴之处,被叫作"奶子场"。
上院村。村庄位于老云头顶西麓的盆地中,四面环山,东为罗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势东高西低,村落建筑主体部分成矩形,三条主街道贯穿东西,胡同多为南北走向,计有12条,街道用花岗岩石块铺成。传统建筑位于村落中心,房体框架以四合院、三合院为多,其中京师四合院占传统建筑的40%以上,因村盛产花岗岩,山上生长松树、楸树、杨树、梧桐等,故建筑材料基层以方块石为主,辅以青砖装饰,房架以楸树、梧桐等木料为多,其中横梁多为圆木,石头与石头之间结合严密,几无缝隙,石与砖之间用白灰注抹,历经数百年风雨而屹立不动。村落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有82栋,建筑总面积12000平方米。其中王成邦、王芹香、王国南等20栋民居为京式四合院,材质精美,布局合理,显系能工巧匠之杰作。王洪恕民居被誉为九间大瓦房,坐北朝南,正屋九间,面街三个高门楼,虎踞龙盘,气势雄伟,安富尊荣之门第。王炳南、王松云民居号称"大过街",冬避冰雪,夏避雷雨,实为连接族人亲情之纽带。照壁绘山川人物栩栩如生,门口雕花草鸟兽巧夺天工,石墙嵌揽马石匠生独具,充分体现丰富文化底蕴或较高的艺术保存价值。
石棚村。村庄四周是群山秀峰,一条古河道穿村而过,民居依山傍水顺势建造,房屋错落有致,极具特色的拐子胡同、石头路面、石头房,街巷窄,胡同巷道内隔一两处房即有台阶数登,加上胡同内阁棚子建筑,真有曲径通幽之感。古河道上一座座石桥,把南北街巷连成一体。村内60%以上古民居基本保持原貌,其中以贡生孙介故居为代表的明末清初建筑,砖雕、石雕、木雕精美,正反双扣覆瓦技术运用普遍。整个村庄掩映在绿树之中,古朴典雅。村庄文化底蕴深厚,保存基本完好的明清时期戏楼、菩萨庙(又叫无梁庙,整个庙没有梁支撑),堪称建筑史上奇迹;南围子山和东瓮儿山上有石圩墙遗迹(七八十米长),是清末捻军东征历史的重要见证;菩萨庙西北不远处有古柏树一棵,树龄在350年以上,古槐一棵,古柿子树若干。著名的景观有石棚、石瓮、无梁庙、戏楼等,以及众多自然奇景与传说。南山上有一石瓮,号称"中国第一瓮",其口朝上,直径和瓮深均为3~4米,里面极其寒凉,夏日瓮底还有冰块。20世纪60年代前,小学生夏天都去瓮里乘过凉,还砸过冰块带去学校解暑。据传说石瓮里住着一条大蟒蛇,跑起来能压倒四沟麦子那么粗。也只是传说,没有人真实见过,也没有蟒蛇伤人的记录。
川里林家村。村庄位于罗山西侧大峡谷的川里河出口,北依青山,南侧川里河环抱,隔河面对美秀顶余脉,后有靠山、前有照山,玉带水环抱。村落街巷格局极富特征,村中东西主街,两侧支巷,呈鱼骨状街巷格局,且北侧多拐子胡同与门楼胡同。主街东端临小溪涧处设有门楼,具有极强的防御特征,西侧街口植古槐,为村落标志。民国时期,村中南部顺河建起1条东西大街,与主街之间的胡同多顺直,体现一定的开放性。村中传统民居成片分布,保存极为完整,颇具规模。存有4处祠堂、1处拳房、2棵古树、1处古井,公共空间较丰富。村中1条东西主街串联两侧众多南北胡同,北侧胡同多为拐子胡同,且胡同口多设门楼,俗称"胡同阁棚子",以"槐树胡同"和"旗杆胡同"最为著名,槐树胡同口门楼上巨大牌匾上"槐树胡同"四字依然清晰,周边饰以纹饰,胡同口有石阶。保存基本完好的特色胡同有4条,带胡同口大门楼的胡同建筑风格在胶东山区古村落中属凤毛麟角,有重要研究价值。村中民居多为蛮石干垒墙体和院墙的石头房三合院或四合院、房子外墙多嵌有揽马石,以备栓马、栓骡子之用。胡同铺地也多不规则石块,与石砌建筑山墙相映照,整体具有鲜明的山区村落特色。民居建筑考究,做工精细,照壁等砖雕精美,青砖、方块石,房基相对较高,石头与石头之间接合非常严密。槐树胡同前2棵古槐,树龄500年以上,依然枝叶茂盛。4处祠堂3处座集中于东西大街两侧,特别是2处支祠前后毗邻,体现山区民居因地制宜的特征。保存基本完好的著名川里林家拳房,建于1845年,为辞官隐士林肇基所创办,聘请文登籍拳师魏德林传授其徒弟林世春螳螂拳(又名魏三,手指间有肉膜相连,状如鸭蹼,人传为鸭子巴掌,也有称"光板螳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