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粮油储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b&A=4&rec=71&run=13

第一节 储 存

国家保管 粮食储存 招远县粮仓记载最早的是1442年(明正统七年),知县张钺主持所建官仓和预备仓,分别位于县衙西北和西南。清末民初,县内有康熙年间和雍正年间所建粮仓,位于县署后面。其“常年仓”储谷3.7万石,“后七仓”储谷60石。
抗日战争时期,公粮多存于野外或分散到户,随战时转移。解放战争时期,始在解放区比较安全的村庄设置粮站,于民房内用容具储粮。1949年,改分散保管为集中保管,县、区两级在30%以上的村庄租用民房或利用庙宇、教堂等设立简易仓库,实行粮食统一管理。
1950年5月,县内设招城、金岭、金华、毕郭、张画5个粮食支库,负责辖区各存粮点的粮食保管工作。一些条件较差、交通不便的村庄临时存粮点陆续撤销,一些交通便利、处于中心位置的存粮点逐渐扩大。1952年秋,原5个粮食支库改为招城、金岭、金华3个粮库,存粮点也集中为40多个。1953年,境内国家储粮点39个,总容积为26833.76平方米,可用容积为10591.75平方米。
1955年春,在小疃村北建起1座容量2500吨的苏式仓库,为全县第一座国家仓库。后,又陆续投资在交通便利的中心地带新建或扩建粮仓,使民房仓库的数量不断减少。1961年,租用民房由前4年的3392间减到2271间。1964年后,又先后在高家庄子、十字道、河西、新村、蚕庄等村建设子一批国家仓库。到1967年9月,全县共有仓库553处,2261.5间,容量43555吨。其中产权归国家所有的176处,828.5间,容量32540吨,占储存总数的74.71%,产权归地方财政的38处,153间,容量1349吨,占储存总数的3.10%;租用民房339处,1280间,容量9666吨,占储存总数的22.19%。1970年,长期租用的民房基本退完。
1967~1969年,国家先后在玲珑台上、山前路家、石门郭家、后夼、东肇家沟建立了容量为8000吨的战备仓库,实行战备用粮单独储藏。
1969年,继续投资新建和扩建国家正式仓库,并开展大建土圆仓活动。除每个粮食管理所建设外,国家还在南王家村征地8.2亩,建设了一个土圆仓群。至1971年11月,全县建土圆仓149个,容量5335吨,缓和了仓容紧张状况。后由于不适应大批储粮,在大型仓库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土圆仓逐渐被淘汰。
1975年,由国家和地方联合,在一些交粮多、靠近公路的村庄建设了一些民办国助仓库。这些仓库由所在村庄筹建,每建设500吨仓容,国家给予5000元补助。建成后,10年内由国家安排使用,10年后,产权归建设单位。国家继续使用时,按规定付给房租。民办国助仓库,以毕郭公社为最多,有5个村庄,建设仓容均为500吨。
80年代,新建一批不漏不潮、容量大、外型美观的仓库,并对旧仓库逐步进行改造。至1985年,全县共有国家粮仓423处,建筑容量139630吨。
食油储存 60年代以前,储藏油脂多使用铁桶油柜。1965年,县粮食部门开始试建地下油池。1967年,在毕郭、磨山等4个粮食管理所建地下油池20个,当年投入使用11个。
1972年,国家投资1. 5万元,继续在夏甸、牟疃建地下油池。并对原有的油池刷抹环氧树脂,提高贮藏质量。是年,又投资4.5万元,在毕郭、十字道建造钢板油罐。
80年代,钢板油罐的数量大幅度增加,至1984年,全县每个粮食管理所都建立了钢板油库。1985年,全县共有油罐41个,其中钢板结构的36个,水泥结构的5个,总容量2940吨。
社队保管 1953年,农村社队开始集体保管种子、饲料。1958~1961年,社员的口粮也由集体保管。全县有社队仓库2605处,8737间,容量54200吨。1963年,社队增加了储备粮和专项用粮的保管。1965年,建起一批样板仓库,并推广使用了农药拌种和物料压盖粮面的科学保管方法。1971年,全县建土圆仓184个。1972年,又新建仓库228处,850间,容量7650吨。建立农村保管网106个,加强社队保管的检查指导工作。1977年,全县先后建起一批质量较高的仓库,宅科、荆王家、高家庄子、磁口、洼孙家、朱宋等大队粮仓管理达到了国家标准。1977年,全县社队储备粮36005吨,每个农业人口平均71公斤,其中国家代储30920吨,社队自储5085吨。1979年,全县整修仓库和建水泥晒场,共粉刷整修粮仓403处,有740个生产队建水泥晒场430亩。1981年,推广粮油保管责任制。1983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粮油储存分散到户,社队保管结束。

第二节 调 运

清末,征收的粮食,除县内留用外,大部分拨运到登州“和丰仓”及文登“广盈仓”等处。民国初期,粮食多拨给军队。抗日战争时期,招远县抗日民主政府和招北行署,将征收的粮食,部分就地分散于民户,部分拨运到解放区。1949年,全县集中人力物力,往龙口等地集运粮食,支援解放战争。
建国后,随着粮食产量的逐年增长,外调粮食数量增加。除外调外,尚有调整粮色、引进种子等少量粮食调入。县根据上级安排和存粮情况,定期做出调运计划,每月初下达到基层粮食管理单位,各单位根据计划,进行发运和收货。调运计划更改时,须经上级粮食管理部门批准。
1960年第二季度,上级下达集运粮油5200吨的任务,时值抗旱保墒,春耕春种,劳力安排紧张,为了既不误农时,又完成调运任务,全县劳力、车辆总动员、巧安排,提前完成了调运任务。
1982年,议价粮油的调拨开始由县内自行安排。1985年,全县调运粮油共计,27123吨,其中粮食21835吨,油脂5288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