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粮油市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b&A=4&rec=69&run=13

第一节 粮商与油庄

粮商 民国初年,县内每年都要从龙口、烟台等商埠运进大批面粉和玉米,有时也外销一些小麦,主要由私人粮商经营。他们既没有固定的货栈,也没有大额资本,靠低买高卖牟利。此后,30余家在龙口开设的粉庄,也兼做粮食买卖。招城内有些卖杂货的商店也兼做粮食生意。解放战争时期,经营粮食的粉庄、商店基本停业,私人粮商继续经营,但规模极小。1953年底基本歇业。
油庄 清末,招远市场出现一些油贩,并陆续建起一些油庄。1859年(清咸丰九年),徐家村徐春芝在毕郭镇开设“洪太福”粉庄,兼收部分花生米、花生油销往外地。1880年(光绪六年),徐春芝等人在龙口开设粉庄,经营粉丝和花生油,后专设油庄。自此,招远的花生油、豆油大部分由龙口、烟台外销。
民国初期,招城陆续有人开设油庄,至1933年,发展到15家。资本最多的为3000元,最少的为1000元。每年交易总额27万元(银元)。同时,毕郭、道头也相继出现了一些经营花生油的商店,多时达30家。1940年前后,由于日军入侵招城,局势不稳,这些油庄先后迁到龙口。后有几家迁回招城,直到1949年停业。

第二节 市场交易

民国初年,县内许多农户把自产花生加工成油、饼到市集出卖。也有的农户从市集上买回花生米,加工后出卖油、饼。1931年前后,全县打油户500余家,总产值82万余元。除在县内市场交易外,还销往龙口、烟台等埠,每年卖出花生油200余吨,花生饼4250余吨。
在粮食市场交易中,农民多以细粮换粗粮,或以粮换物。1931年前后,全县每年从烟台、龙口运进面粉175吨,玉米8000余吨。
1946年,胶东行署为稳定解放区粮食市场,控制粮价,下令禁止粮食出境,粮油上市量日渐增多。
1952年秋,县粮食购销公司成立,收购农民余粮供应市场,平抑粮价。
1953年11月末,实行粮油统购统销,基本取缔了粮商粮贩。
1955年春,全县33处市集已有19处粮食上市。春季,上市粮食53836公斤。粮油交易价格接近国家牌价。秋季,上粮集市发展到24处。据132个集日统计,上市粮食285557.5公斤。
1956年8月,全县20个市集设专人管理粮油交易,征收粮食交易费。据13处集市368个集日统计,上市粮食632602.5公斤,其中自行交易564350.5公斤,互相兑换28348.5公斤,国家收购12117公斤,剩市27786.5公斤。
1958年秋,县内粮食市场关闭。1962年秋开放。据统计,10月15日,招城集上市粮食10675公斤,成交9315公斤,剩市1360公斤。
1975年12月,全县粮油市场一律取消,粮油交易只准到粮食管理部门进行。此后,民间“非法”交易增多。
1978年9月,粮油市场重新开放。翌年3月,允许生产大队、生产队在完成国家征购任务后,到市集出售粮油,但提倡议价卖给国家。对社员个人的粮食、油料,在征购工作尚未完成时期,须持自产证明方准上市出售。
1983~1985年,粮油市场全面开放,城乡购粮户,可不限量到市场购买。

第三节 议价粮油贸易

解放战争时期,大龙公司在毕郭镇设东兴商店,除经营布匹、食糖等物资外,还议价经营粮油。
1950年3月,东兴商店改为中国油脂公司烟台支公司毕郭办事处,经营油脂、油料。除供应当地外,大部分调往青岛、烟台。
1954年春,全县先后有10个集市设国家粮食市场,以“保本微利”为原则,从价低市场购进,在价高市场销售;旺季买进,淡季卖出;丰收地区收购,城市、灾区供应。价格同国家牌价基本吻合,购销量占市场交易大部。
1967年后,议价、市价脱离,购销量逐年减少。1970—1975年,除供应城镇居民和饮食业部分议价粮油外,几乎没有投放市场销售。1975年12月,各粮食管理所增设“议价购销站”,因议价过低于市价,粮油贸易处于停顿状态。
1978年9月后,议价粮油贸易恢复正常。1981年设立粮油议价购销公司,粮油议购议销成为粮食部门的主要业务之一。每年从县内收购大量花生米、花生油运销全国各地;从外地购进大米和蚕豆、豌豆等,供应县内城乡居民食用和粉丝加工。
1983—1985年,议价粮油实行多渠道经营,商业部门、个体户都可参与,但国家粮食部门仍发挥着主渠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