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果业生产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b&A=4&rec=36&run=13

招远县自然条件比较适宜于果业生产。果树砧木资源丰富,为果树繁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建国前,各种果树零星栽植。建国后,大量发展成片果园。1985年,果园总面积14.6万亩,其中山地、丘陵、严原及河海滩果园分别占19%、57%、24%。果品总产64235吨,其中水果占99.6%。全县710个村建有果园,果树树种多,分布广,不仅有苹果生产优势,大河两岸的梨,海滩的葡萄,宋家、玲珑的杏、柿子都在胶东半岛占重要位置。80年代出现育苗热潮,各种树种向优种化发展,幼树面积大,果业生产后劲足,潜力大。

第一节 水 果

苹果 栽培历史约百年,原为零星栽植。1952年开始成片栽植,当年有2.3万株,其中结果树6323株,产量20吨。1959年大发展,达到48.7万株,其中结果树2万株,产量65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部分幼树被毁,1962年有23.7万株,其中结果树4.8万株,产量100吨。1965年后恢复发展,1970年达70.2万株,其中结果树17.9万株,产量4190吨。70年代末期形成发展高潮,1980年达4.45万亩,产量22365吨。80年代主要发展红富士。1985年,苹果面积10.58万亩,产量43235吨,占水果产量的67.6%。
建国前,苹果苗木主要从外地引进。1953年,始用传统嫁接法育苗,主要砧木有山定子、红海棠、三叶海棠、柰子、花红、沙果、秋子等。1967年,用传统法对引入的20株富士苹果苗进行繁育。70年代末,王宝瑛、刘志坚研究成功的“快速繁育良种良砧苹果”育苗新技术,使接穗当年繁育系数达1330倍,并实现了“全年嫁接”。1980年,用此法在河西村繁育红富士苹果苗,1982年产苗10573株,分发至全县50个育苗基地扩繁。1983年,全县出现育苗热,共育苗20.8万株,其中红富士占89.8%。1985年,育苗3000万株,其中红富士苗2000万株,向河北、宁夏、江苏、甘肃、新疆、天津、陕西等18个省(市)、365个县(区)销售。
栽植方式传统为穴栽。50年代为1米成方的坑栽,株行距6× 6米。70年代改为沟渠式,即挖深、宽各1米的沟渠,填土后栽植,株距4~5米,行距5~6米。80年代,大面积开发旱薄地,推广沟渠式集约栽植,株行距3×3或3×4米。
传统栽树带穴肥。基肥以圈肥为主,追肥多用人粪尿于冬春挖放射沟或半圆型坑施用。60年代,化肥用于追肥,年施1~3次。70年代,铁、锌、锰等微量元素用于追肥。80年代,多用复合肥,年施l~3次,在生长季节叶面喷施。浇水多结合施肥,在秋后、冬前、早春进行。80年代推广“穴贮肥水,覆盖地膜”技术。据6个丰产果园(亩产3.5吨左右)调查,基本坚持年年施基肥(亩均5000公斤),年追肥2~3次,浇水2~4次。5个低产果园(亩产0.5吨左右),平均5年施一次基肥,常年不追肥,不浇水。
60年代树形为主干疏散分层形、十字形和自然开心形。70年代,山丘旱地多用低干矮冠扁圆形。80年代,对红富士苹果则轻剪开角,重疏轻截,平伸下垂壮枝。幼树及始果树,修剪重在整形,用里芽外蹬、支、拉、坠等开张主枝角度,短截延长枝,疏密枝,余枝缓放;盛果树注重结果枝组培养,更新复壮;衰老树则培用徒长枝,回缩更新各类枝。
50年代,大绿浮尘子、天幕毛虫、丹型毛虫、梨花网椿、梨星毛虫、苹毛金龟子等为害严重,主要用“六六六”、滴滴涕等防治。60年代苹果腐烂病发生,用石硫合剂或硫酸铜涂治。蚜虫类、刺蛾类、天牛类、透羽蛾等陆续严重为害,用6%“六六六”喷撤防治。70年代初期,随着全杀性药剂乐果乳剂、辛硫磷、滴滴畏的使用,食叶害虫基本消灭,但苜蓿红蜘蛛及小卷叶虫成灾,用杀螨剂和放赤眼蜂防治。70年代中期,红蜘蛛和梨小食心虫为害最重,用杀螨剂及1605农药防治。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桃小食心虫为主要虫害,用50%1605或杀灭菊脂喷雾防治。随着树龄的增加,苹果腐烂病越来越重,多用福美砷、氟硅酸防治。
梨 清朝有青、黄、红、紫四色梨和香水梨、铁梨,零星栽植。1946年出现第一个梨园。1952年全县2.05万株,其中结果的1.17万株,产量135吨。60年代发展较快,1970年达27.35万株,其中结果的3.1万株,产量510吨。1975年后因销路不畅,不再大面积发展。1985年面积1.46万亩,产量11170吨,占水果产量17.46%。
传统育苗多用实生法,后改嫁接,砧木为棠梨和野生杜梨。60年代后用梨种育苗。栽植方式传统为坑栽,60年代中期改为沟渠式栽植。
肥水管理,传统用人粪尿和圈肥在秋冬季节施基肥,60年代在生长季节叶面喷尿素,80年代主要在萌芽期、果实膨大期追肥和夏季叶面喷肥。浇水主要有花前、花后、采果前及封冻水。
整形管理,50年代多用盘状整枝法,后改为自然圆头形、自然开心形、自然半圆形、延迟开心形。60年代改用疏散分层形。70年代,栽植趋向密植,讲究因树修剪,随枝作形,多以疏散分层形、自然圆头形、自然半圆形为主。香水梨、茌梨结果短枝寿命短,腋花芽结果多,不过分要求枝组稳定;巴梨、三吉梨、长把梨则控制中干,多培养枝组。
虫害,主要为梨小食心虫和梨大食心虫,防治法同苹果。病害主要为梨黑星病,用波尔多液、多菌灵、退菌特防治。80年代梨木虱在个别果园为害严重,用对硫磷乳剂、氯氢菊脂防治。
葡萄 建国前多为庭院栽植。1952年全县有5025株。60年代后,实行大片栽植,1970年达到14.7万株,产量365吨。1979年后形成葡萄发展热潮,1983年达到14465亩,因销路不畅和加工能力不足,受到一定挫折,1985年降为11785亩,产量6625吨,占水果产量的10.35%。
传统育苗为扦插法,70年代末用嫩枝嫁节法,后改为直插建园。栽培方式原为移苗栽植,60年代采用栽苗定植法,80年代直插建园。生食品种株行距1× 4米,酿造品种株行距1×1.5米。
肥水管理主要为冬季行间掘沟施基肥,成龄园年追肥3次,浇水3次。整形管理旧为棚架,以扇形法整枝。随着成片园的发展,渐以篱架为主,冬季截新梢、留芽、疏除,夏季除萌、摘心、除须。
70年代出现葡萄黑痘病,防治法为建园时用硫酸铜液进行苗木消毒,开花前后各喷一次波尔多液。80年代,葡萄自腐病开始成灾,霜霉病在新栽的幼苗及嫩枝条上也普遍发生,主要在4—8月喷波尔多液预防,或喷福美双、乙磷铝液防治。
桃 建国前零星栽植。1959年形成桃园发展高潮,全县有桃树26.96万株。1960年经济困难时期,下降为12.29万株。60年代后期有所恢复,但因不耐远运和贮藏,发展缓慢。1970年,有树27.24万株,产量600吨。1981年发展较快,全县桃园5774亩。1985年降为1921亩,产量875吨,占水果产量的1.37%。
育苗主要为嫁接法,砧木为山桃、毛桃、杏树。多在排水良好、土质轻松、光照充足之地建园。栽后定干40厘米,翌年除去中心,留主枝3~4个,间布侧枝、结果枝。冬季修剪,短截骨干延长枝,疏除徒长枝,当年生枝留20~30厘米。主要虫害为桃小食心虫,用敌百虫药剂防治。
杏 多为零星栽植。50年代栽植较多,1959年达11.21万株。其后逐年下降,1964年仅有4.04万株,1970年恢复为5.53万株。其后选出良种“红金榛”,引进部分新品种,仍无大面积发展。1981年成片亩数仅31 4.05亩。1983~1985年发展3000亩。1985年产量260吨,比历史最高年份1955年减少1411.25吨。
育苗法为实生播种后再用土法嫁接,砧木多用当地小酸杏。1983年研究成功杏树快速育苗技术,当年出圃杏苗8700株,用带木质芽接法、舌接法嫁接杏苗49950株,改接仁用杏1 4万株。随着成片林的发展,开始用密植沟渠法栽植。
另有李子、樱桃等零星栽植,产量很少。

第二节 干 果

柿子 栽植历史悠久,现仍存有400年以上的柿树,30年代由零星栽植发展为小片栽植。50年代,大量在山坡上、沟渠旁、地堰边栽植柿树。60年代前期受到破坏,后期恢复发展。1970年,有柿树10.43万株,产量1030吨。此后停止发展,现存柿树多为过去遗留下来的老树,由于老弱死亡,逐年减少。1985年,柿子产量1415吨,比历史最高年份1959年减少1269.45吨。宋家乡垛石口以北11个自然村为全县柿子主要产地,所产柿子个大、鲜润、味道甘美。
育苗用嫁接法,以君迁子(俗名软枣)为砧木。栽植为坑栽。1978年罗山林场进行柿子丰产栽培试验,深翻柿园,亩施圈肥5吨左右,人粪尿1.8吨,尿素15公斤,增产效果显著。
板栗 1952年,全县仅有板栗千余株。1956年后,在山坡、沟夼大量栽植板栗,1959年达9.75万株。70年代,选出、引进部分良种,开始将零星板栗移栽,发展密植丰产园。1985年,板栗面积1万亩,产量216.3吨,达历史最高峰。
60年代前,多用实生劣种繁育,结果晚,产量低。1969年,选出树冠小、适应性强的“徐家1号”良种,此后又选出“山李家2号”、“小路家2号”等10余个良种单株在全县推广。1982年,用高空换种方式大面积嫁接金丰板栗。到1984年,共嫁接金丰板栗55万株,计9100亩。
长期为半野生状态。70年代随着移栽密植,开始重视肥水管理和整形修剪。施肥法有环状沟施、辐射状沟施、穴施、全园撒施基肥和叶面喷肥。树形主要为自然开心形,采用夏季多次摘心、冬季结合修剪的管理方法。
病虫害主要有干腐病、白粉病、栗红蜘蛛、栗大蚜、栗瘤蜂、金龟子、栗毒蛾、栗皮夜蛾、栗实象鼻虫等,70年代加强防治,基本得到控制。
山楂 80年代前,一直为零星坑栽。80年代,进行大面积旱薄地山楂开发试验,改坑栽为撩壕开沟、顺行直栽。1983—1985年,开沟整地建丰产园5700亩,其中丘陵薄地栽植占78%。1985年,全县共有山楂2.2万亩,产量268.6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横掌温家村1.2亩山楂,亩产2.45吨,创全国最高水平。石棚村一带出产的山楂,个大、质好,远近闻名。
80年代开始重视肥水管理和整形修剪。施肥主要在夏季或早秋在树冠外缘施有机肥,配合速效氮、磷、钾,同时在发芽前、谢花后、着色前、采收后适时追肥。浇水3~4次。树形以自然开心形和主干二层开心形为主。
此外,核桃、花椒、软枣等间植其它果树之间,很少成片者。

第三节 丰产果园

山上李家村板栗园 1977年秋后,该村按等高线整成土层70厘米厚的板栗园,把分散的、立地条件差的板栗集中移栽,共5亩。1979年春,用劈接法接成“金丰”板栗。1980年,平均每株结棚38个,亩产69.5公斤。1981年亩产96公斤,采收后,平均每株施圈肥150公斤,果园全部深刨,用沟灌法浇封冻水,冬季全面修剪。1982年亩产达218.5公斤。1984年亩产251.5公斤,其中一亩为544.5公斤,创全国高产纪录。
横掌温家村红瓤绵球山楂园 1983年秋,该村在河滩沙地建起180亩山楂园,其中有1.2亩株行距为2×2.5米的红瓤绵球,年追肥3次,浇水7次。1985年亩产2450公斤,创全国单产最高纪录。
罗山林场柿子园 1956年栽植11亩,1978年进行丰产栽培试验,1983年由县科委验收,其中1.8亩产柿子8439.95公斤,亩产4688.86公斤。1984年遇到特大干旱,经省林业厅、省果树研究所和县科委等单位验收。亩产仍达4215.9公斤。1985年亩产3919.5公斤。三年平均亩产4274.75公斤,创省亩产最高纪录,达国内先进水平。
磁口村苹果园 1956年春,该村在海滩洼地建起80亩苹果园,其中青香蕉占44%,小国光占21%。1974年亩施基肥5000公斤,并将树空间的沙滩地深翻改良,当年亩产4062.5公斤,总产32.5万公斤。1977年,亩产达5060公斤,成为全县第一个大面积丰产典型。
鲁格庄村苹果园 全村共有苹果树62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6.2%。1985年,盛果树200亩,初果树100亩,总产70万公斤,收入69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70%以上,每人平均收入457元。40亩8年生的丰产园亩产6500公斤,好果率达99%。红富士苹果连续三年被省、市评为优质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