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果树种类与布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b&A=4&rec=35&run=13

第一节 种 类

1660年(清顺治十七年)《招远县志》载,果品种类主要有李子、杏、桃、枣、梨、石榴、葡萄、柿子、软枣、板栗。19世纪80年代,后夼村孙梦桃从营口引进3棵秋花皮苹果。20世纪30年代,桃、李子、梨、葡萄、大枣、板栗、山楂、柿子、杏为县内主栽树种。建国后,注重品种引进。1985年,全县主要果树树种有苹果、梨、葡萄、桃、杏、柿子、李子、樱桃、板栗、山楂、核桃、石榴、花椒、软枣、枣等,仅调查的苹果、梨、葡萄、桃、杏、柿子、李子、樱桃8个树种,就有215个品种和变种。
苹果 45个品种,以晚熟品种为主,主栽品种为小国光和青香蕉。中熟品种有红香蕉、金帅、红玉、秋花皮等。早熟品种因不耐远运和贮藏,数量很少。80年代着重发展红富士,1985年10万亩红富士苹果基地已成雏形。
梨 最初以长把梨为主,1965~1970年主要发展大香水梨。1985年有22个品种,主要有巴梨、伏梨、大香水、小香水、茌梨、鸭梨、长把梨、酥梨、二十世纪梨、晚三吉梨。
葡萄 1979年前主要为生食品种,以玫瑰香为主,劣质种黑虎香、卡它巴等也占一定比重。1982年大量引进白羽、白丰、佳丽酿等酿造品种及雷司令、巴拿蒂、皮诺系、赛伯纳系等世界名种。1985年有67个品种,主要有白羽、白丰、贵人香、佳丽酿、蛇龙珠、北醇、龙眼、玫瑰香、巨峰、牛奶、水晶、黑奥林、红富士。
桃 清代有落丝桃、扁桃、粘桃等品种。建国初期,以生食品种水蜜桃为主,后逐步引进白银桃等加工品种。80年代引进早、晚熟优种雨花露、雪桃等。1985年有27个品种,主要有五月鲜、青州蜜、天津水蜜、黄金、蟠桃、冬桃、血桃、六月红、雨花露等。
杏 以当地拳杏、荷包榛等为主。1976年选出荷包榛品系中的晚熟芽变新品种“红金榛”,80年代引进崂山红杏、历城峪杏、临潼银杏、河北串枝红杏等。1985年有21个品种,主要有红金榛、平顶榛、黄金榛、小香榛、荷包榛、小拳、大拳、胭脂辫等。
李子 主要为当地紫李、黄李。1972年引进欧洲李子,80年代引进东北美人李、绥棱红李。
山楂 当地品种主要为山里红、二红子。80年代引进敞口、大金星、大货、红瓤绵、白瓤绵、大绵球等。
板栗 60年代后,先后引进红光、石丰、清丰、海丰等品种,选出徐家1号(后改名“金丰”)、山李家2号等良种,金丰板栗被评为山东省板栗良种,为全县板栗主要品种。

第二节 布 局

30年代前,农民仅在地堰零星植桃、杏、柿子、山楂、李子等杂果,在庭园边栽梨、葡萄等。1931年,县内东北部山区有了成片的山楂和柿子。1946年,大曲庄建梨园7亩,为全县第一个成片梨园。1949年,全县果园只有5000亩。
1950年,《招远县农业生产规划》中指出,在界河、金华两区沿海平原有重点地栽植苹果、大梨,四旁植零星水果。1952年,在山口温家、高家庄子、林家、贾家沟、欧家夼等村首次成片栽植苹果树苗。1957年,大部分村庄有了以苹果为主的果园。1958~1960年春,在东北部山区和南部丘陵的松林中,植实生板栗383亩,核桃290亩,花椒184亩。1959年,桃的栽植形成高潮。1965年,梨树发展成高峰。1979年,出现葡萄发展热。1982—1984年,县农业区划办公室根据果业布局及历史习惯,将全县果业划分为:
平原梨、葡萄区 包括北部、中部、南部平原的9个乡镇194个村。北部平原为辛庄镇沿海一带29个村;中部有6个乡镇1 42个村:张星洼35个,宋家乡西部21个,招城镇41个,钟离河一带19个,大秦家乡朱范洼一带8个,罗山乡横掌洼18个;南部平原在大沽河两岸:毕郭镇17个村,新村乡6个村。
1981年,果园面积占全区耕地面积的10.4%,从业4664人,占全区农业人口的2.9%,人均管理果园4.9亩。
平原及海河滩果园占全区果园面积的55.6%,占全县平原及海河滩果园面积的72.3%。梨占全县梨园总面积的46.64%,葡萄占57.3%。
丘陵苹果区 遍布全县16处乡镇的丘陵地带,共438个村。
1981年,果园面积占全区总耕地的7%,从业7500人,占全区农业人口的2.6%,人均管理果园5.6亩。
丘陵果园占全区果园面积的75.8%。苹果园占全区果园面积的78.5%,占全县苹果面积的61%。
山区杂果区 包括东北和中部山区。主要有马山、罗山、阜山、架旗山一带的6个乡镇,78个村。以柿子、杏、板栗、核桃、山楂、花椒为主。
1981年果园面积占全区耕地的13.4%,从业2276人,占全区农业人口的3.9%,人均管理果园4亩。该区山地果园面积占全县山地果园面积的52.1%。

第三节 优质果品选介

石棚山楂 已有2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产地为石棚村,丛家、奶子场、栾家河等村也有出产。主要品种有金星绵球、招远绵球、二红子等。其树耐瘠薄、抗干旱、适应性强,其果大小适中,酸甜适度,营养丰富,药用价值较大,含果胶成份多,出干率高。1985年,石棚村共有结果树3000余棵,总产135吨。
金丰板栗 1969年,徐家村选出板栗良种“徐家1号”,1977年更名“金丰”板栗。1981年,被评为山东省板栗良种。果实呈棕褐色,顶端有茸毛,个头均匀,大小适中,耐贮藏。果肉呈金黄色,熟食质糯,味香甜。含脂肪5.3%,比其它品种高0.5—1%。含淀粉64.1%,比其它品种高4%左右。还原糖1.7%。幼树生长较旺,树姿直立,结果后随产量增加长势平稳。树冠矮小紧凑,适合密植栽培。幼树嫁接后,第二年结果率为80%,第三年全部结果。在同样条件下,实生板栗平均每平方米投影面积产板栗0.09公斤,金丰板栗达1.3公斤。1981年,开始对日本出口,受到高度评价。1984年,全县共有9100亩。
良种大杏“红金榛” 属荷包榛品系中的晚熟芽变新品种,原产于小于家村。1976年选出,1984年正式命名。果实近圆形,成熟时橙黄色,阴面有红晕,质地变软后呈橙红色。单果平均重70克以上,最大167克。每百克鲜杏含维生素C 15.4毫克,核黄素含量也比一般杏高。采后可贮10~15天,鲜果出脯率为25%左右。果核肚大,仁甜,成仁率95%以上(荷包榛仅35%),每百公斤鲜果可出干仁800~1200克。其树抗干旱,耐瘠薄,结果早,抗病力强,耐霜冻,但怕受涝,苇都高家村1978年引种50株,1983年产675公斤,1985年产2200公斤。新建村2亩“红金榛”,盛果期亩产稳定在1250公斤左右。1985年,全县共有3500亩。
红富士苹果 1980年开始栽植,丰产性能好,单产与小国光相持。个大、汁多、脆嫩、酸甜可口,久贮不绵,味道不变,糖度高,肉质好。1985年底,全县10万亩红富士苹果基地基本建成,为全省面积最大的红富士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