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林业生产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b&A=4&rec=32&run=13

第一节 采种育苗

采种 建国前,群众无采种习惯,多以野生苗或压条进行造林。
1951年,全县采集刺槐、赤松、橡子等树种750公斤。1956年9月,县林业局组织64名林业辅导员,分赴重点山区进行采种母树调查,共确定采种母树124.35万株,其中赤松690630株,刺槐225781株,柞树409株,核桃33株,散生母树326690株。年平均采种量2.7万公斤。1960年,主要采集刺槐和黑松树种。1966年,提倡将适宜造林育苗的种子全部采集,保护野生树苗,保留绵槐母条。1968年12月,烟台地区革命委员会无偿调给招远县绵槐种子750公斤,分配给各公社育苗。
1969年,在徐家村选出板栗良种“徐家1号”,1977年由省林业厅更名“金丰”,列为省优良树种。1971年,在山上李家村选出板栗良种“山李家2号”。1973年,全县选出优树38株,被省选中毛白杨、柳树各1株。
1972年,主要采集刺槐、绵槐、黑松、柞树、臭椿、苦楝子、国槐等树种,计5万公斤。1983年,采集黑松、赤松、楸叶桐种子自用与外调;刺槐、绵槐、臭椿、法桐、侧柏、国槐、苦楝子、枰柳、泡桐、花椒种子全部自用。1985年,采种以刺槐和黑松为主。
引种 30年代,刺槐树由青岛等地引进,40年代得以大量繁衍。1951年,由东北引进黑松。1953年,由东北、内蒙古购进柞树种子50吨。1958年,由江西省引进毛竹苗5万株,由吉林省延吉引进长白落叶松苗1万株。1972年,由泰安林业科学研究所和山东农学院引进小美杨、小美2号、隆柯夫杨等16种杂交杨和唐柳1种。1973年春,由杭州引进水杉、马褂木、池柏。冬,由胶南、泰安、平度等地引进大观杨、八里庄杨、北京8000号、加乘湖等杂交杨31种。1974年,由浙江引进日本落叶松及赤杨。1975年,由昆嵛山林场引进刺杉。1976年,由江西引进柳杉,由崂山林场引进日本花柏。1978年,由辽宁引进日本落叶松种子。1980年后,主要引进板栗、山楂等部分果树良种。
育苗 1926年,全县共育苗250亩。1932年为800亩。1942年285亩。
1949年,招远县苗圃成立,面积65亩,专事育苗。主要树种是刺槐、加拿大杨、绵槐、黑松和部分果树。育苗方法主要是种子育苗和扦插育苗。至1956年,国营、集体育苗数量占绝大部分,群众育苗逐年减少。1960年,提倡有性繁育与无性繁育并举,利用植株的根、条进行嫁接,繁育苗木。1964年后,育苗面积增加较快,仍以集体育苗为主。山区造林树种有刺槐、绵槐和黑松等,“四旁”绿化树种有加拿大杨、毛白杨、白榆和泡桐及少量的果树等。
1979年,开始实行育苗基地化,基地标准是5亩以上、有灌溉条件的肥沃土地。1983年,育苗基地面积标准改为:专业队在5亩以上,专业组在3亩以上,专业户在2亩以上,全县共有200余个育苗基地。1980—1983年,县社两级共投资]83万元扶持育苗,主要树种是毛白杨、柳树、楸树、山楂、葡萄、板栗、苹果等。
1984年1月,县林业局内设林木种苗站,专事全县采种育苗工作。是年,招远县被评为全省育苗先进单位。
1985年,林业政策进一步落实,集体育苗和专业户育苗并举,全县育苗5447亩,其中红富士苹果苗占50%以上。

第二节 植树造林

1922年,县公署颁布《植树告示》,晓喻民众“应以植树为重要良图,广植树木,以辟利源”;编印《植树浅说》,教民以“植树法”、“树种之选择”、“插条造林法”。是年,全县植树13.2万株。1926年,植树10.27万株。1941年,行道植树1040株,墓地植树5620株。1942年,植树13.88万株,其中杨、柳、槐树占五分之三,果树占五分之二。1948年,留苗养树3.52万株。
1949年春,罗山林场栽植软枣、沙果、山楂、杜梨、刺槐、白杨6759株,计226.5亩;柞树、马尾松(赤松)直播造林1769墩,计8亩;栽绵槐1000墩,除虫菊1000株。烟(台)潍(坊)公路两侧栽植刺槐7200余株。11月,招北县实业科从北海专署聘员14人来招测量海滩,进行造林规划。是年,全县植树9万余株。
1952年,全县举办10次林业展览,宣传护山护林政策及发展林业的好处等。秋,夏甸村成立造林合作社,不少村成立林业小组,15个区和5个乡政府成立林业委员会。
1953年,在海滩营造防风林。1954年,在老店村搞方格林示范,以东北西南走向为主林带,东南西北走向为副林带。主林带长133米,栽植乔木4行(行距1米),灌木6行(行距0.7米);副林带长100米,栽乔木3行,灌木4行(行距同于主林带)。主、副林带乔灌条状相间。乔木以刺槐为主,灌木以绵槐为主。是年,老店、丁家疃、宅上、马埠庄子村,改建方格林14个,造林56.5亩,植绵槐2.3万墩,刺槐1.6万株。
1955~1957年,县人民委员会在每年的3月份,组织机关、学校、部队于张画山造林。届时,人以千计,植树成万。1959年,各公社先后成立绿化指挥所,全县70%的劳力分山头分河流突击造林。冬,磨山、罗山、纪山、阜山、金山、城关6个公社,5万余人,在罗山东起鳖脖子西至睦邻庄的15公里山地截干栽植刺槐。是年,150公里公路和1500公里通村大道两侧大都栽上树木。
1964年,毕郭公社开始进行农田方格规划,以路、沟、渠将农田划成方格田,并在路、沟、渠旁广植杨树,房前屋后遍栽杨、柳、榆、槐、泡桐等,地堰栽植桑树。1965年,全县林业干部分赴沿海14个村庄,发动群众栽植黑松30余万株。1969年,1.8万亩海滩防护林营造工程结束,共栽植黑松70余万株,5000亩方格林内栽植果树10万余株。
1971年3月,中共招远县委在毕郭公社召开6000人“林业大会战誓师大会”。1972年,全县45万亩宜林山滩,已绿化35万亩,占77.8%。四旁植树907万株。有1个公社、146个大队的四旁绿化达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指标。
1975年春,罗山林场在许金铺风口子处,首次栽植落叶松5000株。秋,全县大规模治山整地,改造赤松次生林,建设用材林基地。后,每年夏秋两季各公社组织植树造林会战。至1980年,全县建用材林基地5万亩。石对头、北石家、杜西和东良村,营造速生丰产林687亩。1982年春,曹孟、禾木程家、臧家、新马家营造杂交杨丰产林300亩。全县开始退耕还林和旱薄地开发种植经济林。
1982年3月3日,县人民政府颁布《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意见》,号召全县人民每年3月12日“植树节”参加义务植树。
1983年,新马家、禾木程家、臧述庄、温家、石对头等村营造楸树试验林167亩。1984年,营造境内烟(台)潍(坊)公路绿化带,公路两旁各5行树,株距5米、行距4米,主要树种为毛白杨,次为刺槐、榆树。是年,招远县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和省市人民政府授予“绿化先进县”称号。
1985年,前路家、大霞坞、横掌秦家、曹孟、金家沟等12个村营造楸树丰产林1000亩。是年,全县丰产林达11996亩。

附 花卉生产

招远县花卉栽培历史较久,冯家村八旬老人栾仕超,自幼爱花养花,他养的花品种多而且名贵,有的花株,所历年代之久,方圆百里闻名。迎春是栾仕超的祖父移栽的,树龄已有200多年了。其它花卉如玉兰、牡丹、金桂也都有三四十年历史。
1978年后,县内养花者渐多,花卉成为商品。1982年,全县第一个花卉生产基地——许家苗圃建立,面积30亩。1985年,面积扩大到80亩,有雪松、樱花、海棠、花桃、丁香、木槿等30多个品种,销往北京、青岛、烟台等地,年产值7万元。1983年11月,磁口村建立苗圃,面积5亩。1985年发展到30亩,主要有侧柏、黄杨、丝兰、冬青等20余个品种,年产值1万余元。1984年,郭家庄子村建成苗圃,面积35亩。1985年,产值1万元,主要有红叶李、芙蓉、梅花等30余个品种。1985年,县园林管理所建立苗圃,面积25亩,年产值达3.2万元,有月季、粉豆、菊花、杏梅等18个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