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农作物栽培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b&A=4&rec=26&run=13

第一节 耕作制度

清末民初,以一年一作和二年三作为主。1936年,全县耕地99.66万亩,一年一作占40.3%,二年三作占32.7%,一年二作占27%,社会复种指数为138.2%,粮田复种指数为147.6%。
建国初期,以二年三作为主。1949年,全县耕地100.38万亩,一年一作占21.4%,二年三作占58.6%,一年二作占20%,社会复种指数为142%,粮田复种指数为146.1%。
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压缩高梁、谷子面积,扩大花生、地瓜和夏玉米面积,一年二作面积增加,二年三作面积减少。
70年代后,压缩春播作物,增加夏播作物,一年二作面积逐步扩大,一年一作和二年三作面积减少。1985年,一年一作占18.3%,二年三作占34%,一年二作占47.7%,社会复种指数为145%,粮田复种指数为188%。清末民初,沿用粮、菜间作的传统种植方式。民国时期,主要间作方式有玉米间大豆、玉米间绿豆、高粱间菜豆、谷子间豇豆。建国初期,间作方式有玉米大豆二四行或二二行间作、玉米谷子二四行和二八行间作、玉米地瓜二行四垅或二行六垅间作、玉米绿豆二一行间作。1965年实行春谷改夏谷,春高梁改夏高粱,改老式窝瓜为窝瓜下蛋,改粮食作物单作为粮肥(指绿肥作物)间作。1973年后,间作面积进一步扩大,除玉米间大豆、地瓜间玉米外,还实行花生地边间玉米、玉米花生二八行间种。1975年,推广“二四”畦(背宽二尺,畦宽四尺)小麦套种玉米。1980年,全县套种面积43.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50.6%。1980年后,花生间玉米、地瓜间玉米方式淘汰。1983年,推广“四尺六行畦”和“二尺三行畦”。1985年,全县小麦套种玉米16.69万亩。
由于长期缺乏正常的轮作制度,造成部分作物重茬面积大,病虫害严重。1981年,花生重茬面积16.56万亩,占播种面积的53%。

第二节 肥 料

1963年以前,以有机肥料为主。1964年后,氮肥用量增加。到70年代初期,有机肥和无机肥比例基本平衡。1975年后,无机氮、磷肥占优势。1983年,土地承包到户,农民讲究经济效益,增加土肥使用量,减少化肥使用量。
有机肥料 人粪尿 用于小麦、玉米、果树、蔬菜等作追肥用。
圈肥 以猪圈肥为主,牛、马、驴等厩肥入猪圈沤积,用作各种作物基肥。1959年前,平均亩施800公斤。1960~1969年,平均亩施1500公斤左右。1970年后,平均亩施3000公斤。
杂肥 建国前,草木灰多与圈肥混积,1952年提倡草木灰单积,做小麦、地瓜基肥和追肥。炕洞土多用于基肥。豆饼用作基肥或追肥,1952年后停施。粉浆,40年代用作追肥,50年代用作追肥和基肥,70年代后多用于喂猪。
人造肥 1964年,推广用畜圈肥、麦糠、土、水混合堆积“四合一肥”,一般做基肥用,1983年后停止。沤肥用青草、绵槐叶、麦糠,加水和适量畜肥沤积而成,一般用作基肥。60~70年代,生产队设积肥员,将人粪尿拌土,泥封发酵,称干土保氮,保氮率达90%,用作基肥和追肥;70年代开始建沼气池,用作物秸和人粪尿、马粪等作原料,解决能源和肥料。
1957年,全县推广草木樨等绿肥作物,种植面积400亩。1964年,提倡粮食作物和绿肥作物间作。1965年,绿肥作物种植面积6000亩,主要有草木樨、毛叶苕子、绵槐、柽麻等。
无机肥料 氮肥 1933年,开始使用硫酸铵为烟草追肥。40年代,少数农民购进月牙状结晶化肥,用于玉米追肥。50年代,主要有硫酸铵、硝酸铵,作基肥和追肥。1966年始用氨水、碳酸氢铵和少量尿素。1978年,增用高效化肥尿素。1981年全县氮肥总用量82505吨。
磷肥 50年代,始用过磷酸钙,作基肥或追肥。60年代,购进钙镁磷肥。70年代,将氨水与过磷酸钙拌合使用。1978年全县磷肥使用量11248吨。80年代用量下降。
钾肥 50年代,开始使用硫磷钾,作基肥和追肥。1984年,全县钾肥使用量1157吨,创历史最高纪录。
复合肥料 70年代,开始使用磷酸二氢钾,用于小麦根外追肥或种肥。80年代,开始使用磷酸二铵,用于各种作物基肥、种肥和追肥。
微量元素肥料 80年代,引进少量钼酸铵、硼砂、硫酸锌等,用于果树、小麦和玉米等作物根外喷施。
菌肥 1953年,开始试验使用花生根瘤菌。60年代,使用磷细菌。70年代,推广使用“5406”抗生菌肥。1972年,全县有菌肥厂350个,菌肥使用面积达6万亩。1973年后停产、停使。

第三节 作物种植

1660年(清顺治十七年)《招远县志》载,农作物有粟、黍、稷、大麦、小麦、荞麦、玉蜀黍、稻、大豆、赤小豆、绿豆、豌豆、豇豆、穆子、棉花、大麻、地瓜等。
清末民初,粮食作物占总播种面积的90%以上。1933年,小麦、大豆、高粱、谷子、玉米、花生、地瓜为大宗,农作物播种面积115.2万亩。1936年,总播种面积137.7万亩,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分别占93.4%和6.6%。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次为大豆、谷子、高粱、玉米、地瓜、小杂粮;经济作物以花生为主,占98%,其次有棉、麻等。1949年,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分别占总播种面积的92.5%和7.5%。粮食作物中,小麦、玉米、地瓜、谷子、高梁、大豆、杂粮分别占31.95%、15.21%、12.55%、12.54%、10.71%、14.83%、2.21%;花生播种面积几乎占经济作物的全部。
建国后,调整种植结构,压缩粮食作物面积,扩大花生等经济作物面积。在粮食作物内部,小麦、玉米面积增加,谷子、大豆、高粱减少,地瓜面积1976年后大幅度下降,稻、黍、稷、荞麦等小杂粮濒临绝迹。1985年,粮食作物面积90.32万亩,比1949年减少31. 44%,花生面积31.49万亩,比1949年增加1.93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其他作物(蔬菜、瓜类等)分别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2.78%、25.70%、1.52%。粮食亩产、总产分别比1949年增加4.5倍和2.8倍,花生亩产、总产分别比1949年增加2倍和7.8倍。
粮食作物 小麦 清初,约占粮食作物的40%。1938年,小麦种植面积42.3万亩,亩产仅24公斤。建国后,种植面积略有增加,亩产大幅度上升。1958年,搞“卫星田”,亩用种量百斤以上,造成小麦倒伏减产。1965年,开始搞丰产田、试验田、种子田。1970年推广良种良法配套。1979年,小麦面积46.08万亩,平均亩产266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1981年,前花园村科研队1.23亩小麦,亩产达704.5公斤。
传统小麦品种有大红秃、蝼蛄腚、紫秸芒等。建国后,小麦品种经过4次更新,引进、培育良种60个。1949~1964年,引进推广碧蚂4号、钱交、齐大195、华北秃头、早洋麦、关东矮等品种;1965~1974年,引进推广济南2号、济南9号、蚰包等抗病品种;1975—1981年,推广耐肥水的泰山1号、辐63、济南13、烟农685等,旱田推广烟农78、昌乐5号;1982年后,推广烟农15、鲁麦7、辐63、济南13、科红1号等。
小麦播种时间为秋分前后。50年代,晚茬麦较多,影响小麦产量。60年代,白露前开始播种,寒露结束。70年代后实行机播,一般在秋分前后10天内完成;播种方式,建国前采用点播和耧播。1957年后推广窝麦和六吋耧。1972年后改为三角耧和机播,水浇地实行宽畦窄行密植。1975年推广“二四畦”套播玉米。1983年推广“四尺六行畦”、“二尺三行畦”与小沟麦种植方式。
50年代,推广早春耙耢、踏压保墒技术,号召浇好返青、谷雨、小满水。60年代,追肥与浇水相结合,冬水和早春水后划锄2~4次。70年代,实行分类管理,丰产田浇好冬水、返青、拔节、灌浆、麦黄水,冬前、返青、孕穗时结合浇水追肥;一般旱田采取播种施肥“一炮轰”办法。
玉米 俗称苞米,明末清初引进招远。1932年,全县种植16.3万亩,亩产65公斤。1949年,种植20.04万亩,亩产40公斤。建国后,玉米面积增加,单产、总产大幅度上升。1951年,小疃村杨丰成种植1.54亩夏玉米,创亩产637.5公斤纪录。1980年,全县玉米平均亩产384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1983年,亩产500公斤以上的地块8.7万亩。1985年,玉米面积34.28万亩,单产297公斤,总产101650吨,分别是1949年的1.7倍、7.4倍和12.7倍。
传统玉米品种主要为白头霜、小粒红、大粒红等。建国后,经过4次更新,引进、培育品种35个。1963年前,引进金皇后、二马牙、双跃4号,选育成招远金皇后及第一个玉米杂交种“招杂1号”;1964~1970年,推广双跃4号、新双1号、烟双545等双交品种,取代了金皇后和传统品种;1971~1975年,引进推广烟三1、烟三6、烟三10等三交种和群单105、单交36等单交种;1976—1985年,推广丹玉6号、烟单149、中单2号、京早7号、鲁原单4、聊玉5、招三2及株型紧凑、高产抗病的鲁玉1号、鲁玉2号、烟单14。
建国前,玉米以单种穴播为主。1957年,开始小麦套种玉米。60年代,多数春玉米改为夏直播玉米。1975年后推广“二四畦”小麦套播玉米。建国初期,玉米稀植,亩均干余株。后,逐渐推广合理密植,1975年增至亩均3000余株。80年代推广紧凑型良种,亩均增至4000株左右。
50年代,春玉米锄3~4次,有“头遍苗,二遍草,三遍四遍顺垅跑”之说。1965年后改种夏玉米,在定苗前后各锄1次,苗高15~20厘米时在垅中开沟培土。60年代中期,改追施人粪尿、豆饼等为追施氨水和固体化肥。1957年推广人工授粉,1966年推广隔行去雄技术。80年代,落实土、肥、水、光、热、产量三要素(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群体动态、整齐度等八大高产栽培指标,创出百亩吨粮地片。
地瓜 清代传入招远。1936年种植15.01万亩。建国初期为农家主粮。1961年种植31.55万亩,比1949年增长90.9%。70年代中期,压缩地瓜种植面积。1985年为7.75万亩,比1973年减少13.41万亩。1975年,地瓜单产388公斤(折主粮),创历史最高水平。
传统地瓜品种有鹰嘴、大红袍、一窝猴、椿树根等。建国后经过两次更新,引进品种21个。1970年前,引进胜利百号、553、遗字138、济南长蔓等。70年代后引进推广烟蔓1号、丰收白、丰收黄、济薯1号等品种。
传统栽培方法为起垅。60年代挖丰产沟栽培,推广温汤浸种、回龙火炕育苗及窝瓜下蛋新技术。70年代推广乳山两犁开沟施肥、两犁合垅、短芽深插斜栽、栽后一把土技术。60年代前,采取翻蔓方式控制瓜蔓扎根,后改为提蔓,80年代提倡不翻蔓。
谷子 建国前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1936年全县种植16.2万亩。1949年种植16.52万亩。建国后,因低产而压缩,1983年仅有0.13万亩。1984年提倡旱薄地改夏玉米为夏谷,种植面积0.9l万亩。传统品种有小黄谷、红黍谷、姊妹齐、鹰脖谷、高秸毛谷、铃铛皮等。50年代引进金线谷,1983年后引进推广鲁谷2号、鲁谷4号、柳条青等良种。
大豆 1913年,招远大豆在山东物品展览会上以品种优良给予登记。建国前为主要农作物,品种有平顶黄、花脸豆、水里站、大青豆、带叶黄等。1932年全县种植18.49万亩。建国后因低产而压缩,以夏播间作为主。1972年引进齐黄10号良种。1985年全县种植大豆3.26万亩,亩产116公斤。
高粱 建国前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1933年种植16万亩,1944年种植14.1万亩。主要品种有歪脖黄、白高粱、红高粱、打锣锤、甜胡秫、王八不抬头、炊帚草等。建国后压缩面积,1985年仅有0.18万亩,单产135公斤。
绿豆 30年代种植较广,为粉丝业的主要原料。后,日渐减少。
稻类 有水旱两种。60年代前以旱稻为主,品种有铁把、千斤棒、白米粉、黑芒稻。1964年涝洼地改种水稻,引进黄壳早、南特、宁津20号、小站3号等良种。1965年种植水稻3.23万亩,为历史最多年份。后,种植面积不断压缩,至1985年,全县水旱稻共有0.02万亩,亩产135公斤。
此外,大麦、荞麦、黍稷、豌豆、小豆等小杂粮,有少量种植。
经济作物 花生 清末传入。1913年在山东省第一次物品展览会上,招远的大花生品种获农业部铜牌奖。1937年《烟台概览》记载,由烟台出口的花生主要来自招远县。建国后至60年代初,花生生产稳定发展。1967~1977年,挤油增粮,花生面积下降,产量低而不稳,11年中有5个年份亩产不足100公斤。1978年,招远被农牧渔业部定为花生生产基地县,花生生产又趋上升。1980年,亩产达236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1984年,全县累计亩产过500公斤地块584亩。
传统花生品种有招远半蔓、四粒红、爬蔓等。建国后,先后引进福山伏花生、白沙、花11、徐州68—4等品种。1982年后,推广适宜盖膜、耐肥水的海花1号、花37、招花1号及早熟品种白沙261—3。
建国初期,花生开沟点播,苗期、团棵期、封垅前各锄1次。1955年推广垅栽技术。60年代推广合理密植、浸种催芽、清棵蹲苗新技术。70年代创造了深耕深刨、施足基肥、挖好堰下渠、根治半边涝的花生地早春加工技术。1981年引进地膜覆盖技术,1985年盖膜花生8.7万亩。
棉花 传统种植小花(草棉),清末民初引进美棉,1925年,种棉500亩。1931年亩产籽棉约30公斤。60年代引进岱子棉,1966年种植200亩左右。70年代末基本停种。
麻类 有火麻、红麻、苘麻3种。建国初期豆地带麻防虫,多在涝洼地种植。80年代仍有少量种植。
甜菜 清初已有种植,为制糖原料。1978年招远糖厂建成后,全县年种植3000~5000亩。1985年基本停种。
烟草 历来零星种植,多自产自用。东庄头村的黄烟种植悠久,质地优良,名闻全县。
园艺作物 蔬菜 生产历史悠久,多自种自食。1962年,招城周围建立了蔬菜生产基地。70年代,主要蔬菜基地有北关西、梦芝、城里、南炉、北关东、南关西、道口、东关、汤前、李家庄子、大曹家等11个村。1978年,塑料薄膜用于蔬菜生产,变季节性生产为常年性生产。80年代,调整农业结构,各乡镇先后建立一批商品蔬菜基地。1985年,全县有土温室20个,大中棚1500个,小棚1.6万个,阳畦650个,蔬菜面积1.42万亩,是1952年的2.5倍。
建国前,主要蔬菜种类有韭菜、葱、蒜、大白菜、芥菜、芫菁、青茎菜、萝卜、茼蒿、芫荽、胡萝卜、芹菜、豆角、菠菜、茄子、冬瓜、南瓜、黄瓜、番茄等。建国后,品种增多。到1985年,有蔬菜种类30个,180多个品种。根菜类有萝卜、水萝卜、胡萝卜、根用芥菜;薯芋类有马铃薯、生姜;白菜类有大白菜、甘兰(大头菜)、菜花;葱蒜类有韭菜、大葱、大蒜、圆葱;绿叶菜类有芹菜、菠菜、莴笋、芫荽;瓜类有黄瓜、茭瓜、冬瓜;茄果类有蕃茄、大椒、茄子;豆类有芸豆、菜豆、扁豆、豌豆、蚕豆;食用菌类(70年代末引进)有香菇、平菇、木耳、猴头、金针菇、滑菇。
全县质地优良的蔬菜有杜家水萝卜、盖岭大姜、毕郭芹菜等。高产典型为北关西塑料大棚的黄瓜,1982年亩产6369公斤。
瓜类 主要为西瓜、甜瓜。1845年(清道光二十五年)《招远县续志》记载:“西瓜以牛粪覆而种之,结实如斗大,色如青玉。”50年代前,瓜类种植在2000亩以下,1956年达到3668亩,1962年达3940亩。此后种植面积减少,1966年仅有736亩。种植方式沿用传统直播法,单一种植。70年代后,多与花生间作,种植面积有所回升。1981年为2079亩,1984年达4007亩。80年代开始用小拱棚地膜覆盖。
西瓜,当地品种为黑油瓜,建国后引进密宝、早花、中育6号、郑州3号、新澄1号、新红宝、无籽西瓜、马兰瓜、金钟冠龙。甜瓜,主要为当地品种,有虎皮脆、三白瓜、羊角蜜、谢花甜、三棱瓜、一窝猴、面瓜,50年代引进新疆哈蜜瓜。

第四节 作物保护

建国前,作物病虫害防治主要靠捕捉驱赶和土农药防治。50年代,推行人工捕打与药械防治并举的方针,先后推广温汤浸种防治地瓜黑斑病,泥水漂种、粪种隔离防治小麦腥黑穗病,西力生、赛力散拌种防治小麦、玉米、高粱黑穗病,石硫合剂防治小麦锈病等防治办法。
1962~1975年,“666”、“DDT”及有机磷等高效农药大量使用,控制了地下害虫、粘虫、蚜虫、玉米螟等主要虫害的发生,但也污染了环境,杀伤了天敌,造成生态平衡失调,引起麦蚜、花生蚜的再猖狂。
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协调运用化学、生物、物理等防治手段,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县、社、队建立健全植保防治体系,搞好预测预报,进行指标防治。1979~1981年,全县利用天敌治蚜107.4万亩,节约农药214.5吨。
1982年农业资源普查查明,全县主要农作物病害85种,鸟兽害8种,害虫219种,害虫天敌76种。常发性病虫害减轻或基本控制的有小麦腥黑穗病、杆黑粉病、锈病、麦叶蜂、线虫病、粟灰螟、粟穗螟、高粱条螟、小地老虎、豆天蛾、斜纹夜蛾、地瓜黑斑病、谷子白发病、花生茎腐病等14种;常发性病虫害加重的有粘虫、棉铃虫、玉米螟、蛴螬、大豆造桥虫、玉米蓟马、麦蚜、花生蚜虫、玉米蚜、小麦白粉病、花生叶斑病、玉米大小叶斑病等12种;新传入并蔓延的病虫害有小麦全蚀病、土传花叶病、根腐病、纹枯病,谷子线虫病,地瓜烂根病,花生病毒等7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