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人民生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b&A=4&rec=161&run=13

第一节 农民生活

解放前,招远农民遭受地主剥削,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生活。曾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东西观村三样多,抗活、讨饭、没老婆。松树成了光杆子,冬天炕上没被窝。穷人苦度黄连日,汗水泪水流成河。”1942年,在解放区实行减租减息,农民生活略有改善。1945年,全县有80776户,其中贫雇农40431户,中农37001户,富农2095户,地主北49户。全县每人平均口粮206.5公斤,其中贫雇农100公斤,中农231公斤,富农787公斤,地主1288.5公斤,贫富相差悬殊。全县逃荒要饭的14546户,卖儿鬻女的1159户,扛长活的23135人。
解放后,农民有了土地,生活逐步得到改善。1956年,农民人均口粮224.5公斤,分配46元,自营收入35元。农民口粮以地瓜、玉米为主。1959一]961年,因“左”倾错误指导和自然灾害,农民生活再次陷入贫困。1960年,农民每人平均口粮:97.5公斤,分配64元,自营收入23元,农民只好用瓜、菜充饥。1965年,农民生活基本恢复正常,每人平均口粮207.15公斤,分配105元,自营收入37元。“文化大革命”期间,农民生活提高缓慢。到1977年,农民每人平均口粮247.7公斤,分配105元,自营收入50元。19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农民生活显著提高。80年代,小麦、大米、玉米已成为农民主粮,收入显著增加。1985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达56641万元,每人平均生产性纯收入475元,自营收入123元。全县有35个村每人平均生产性纯收入达700元以上,其中7个村突破1000元,最高的城西宋家村达1363元。
建国前,农村住房多为草屋。1949年,全县农村每人平均占有住房面积9.16平方米。建国后,草房逐年翻新为青砖瓦房,但发展速度缓慢,至1965年,全县每人平均仅占有住房面积10.8平方米。1970年后,农村建房发展较快。到1977年,农村每人平均住房面积12.38平方米。1978年后,农村住宅建设高速发展,建房标准日趋提高,逐渐出现楼房。1985年,全县农村住宅面积达937.5万平方米,每人平均占有19.15平方米。城西宋家村从1983年统一规划建楼房,到1985年,全村51户农民住上小楼,占总户数的91%。
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农民消费水平较低,主要靠卖鸡蛋钱购买油盐酱醋,蔬菜多靠自种,逢年过节才能添置新衣。80年代初,农民消费水平显著提高。1983年,每人平均生活消费支出303.4元,其中用以购买食品165.3元,衣着41.5元,日用品31.2元,书报杂志0。6元,医药卫生用品1.5元,住房57.8元,燃料0.5元,文化生活服务支出5元。1985年,每人平均消费支出达423.4元,其中用以购买食品212.4元,衣着65.2元,日用品33.9元,文化娱乐用品14.3元,书报杂志0.9元,医药卫生用品5.2元,住房73.4元,燃料10.2元,文化生活服务支出7.9元。
1985年,每百户农民中拥有自行车152辆,缝纫机71台,钟表307只(其中手表196只),电风扇4台,收音机94台,电视机14台(其中彩电2台),收录机4台,照相机1架,大型家具244件。全县农民拥有电冰箱254台,摩托车2474辆,洗衣机1328台。
全县农民存款始于1954年,余额为6万元。1965年增至440万元。1966~1978年,增长缓慢,时起时落,1978年为1942万元。80年代农民存款骤增,1985年达15116万元,每人平均308.69元。

第二节 职工生活

建国前,职工主要是雇用工人,不脱离农村,生活水平和农民相差不大。金矿雇工在艰苦的条件下每天工作14小时左右,收入极其微薄。日军侵招后,物价波动厉害,工人生活更加贫困。1942年,抗日民主政府开展提高雇工工资斗争,规定雇工年工资不得低于通粮250公斤,雇工生活水平略有提高。
建国后,就业人数逐年增加,工人工资不断提高。1949年,职工平均月工资25元,1960年35元,1976年44元,1980年78元,1985年达到94元。由于就业人数增多,每个职工直接赡养人口逐渐下降,60年代每名职工平均赡养3人,1985年下降到1.8人,职工实际生活水平有明显提高。
建国后,县委、县政府积极兴办职工福利事业,办食堂,建宿舍,实行公费医疗。1950年开始建设职工家属宿舍。至1977年,城镇住宅建筑面积19200平方米,其中楼房2000平方米。1978年后,城镇住宅建设向楼房发展,建设速度加快。到1985年,全县城镇住宅面积29.5万平方米,其中楼房20.8万平方米。
职工消费水平不断提高。80年代,彩电、电风扇、收录机、电冰箱、组合家具等高档耐用消费品已为多数职工家庭拥有。1985年,全县非农业人口5.67万人,购买消费品支出总额3107万元,每人平均548元;文化生活服务支出204万元,每人平均36元;其他货币支出66万元,每人平均11. 6元。
随着职工收入增多,城镇储蓄余额逐年上升。1951年5万元,1965年113万元。1967年后每人平均储蓄额下降,1974年后又逐年回升,1985年储蓄余额912万元,比1978年增长了6.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