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风俗习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b&A=4&rec=158&run=13

第一节 岁时节日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建国前,繁文缛节较多,封建迷信严重。腊八过后,择吉日扫灰。腊月二十三日辞灶之后,开始忙年,做大枣饽饽等。二十九日“封门”,贴春联、窗花、过门笺、挂宗谱。三十日晨,供盛饭。下午,上祖坟“送吊子”,请先祖回家过年。门口置“拴马桩”,院内横铺秫秸。晚十时左右,接灶、请神、撒陈(在正间地上撒麦秧)。半夜“发子”,拜先祖,敬诸神,鸣鞭炮。全家自幼至长,依序叩拜,长者受拜后须分压岁钱。然后喝辞岁酒,吃更年饺子。黎明,本族或近邻相互拜年。初一晨,吃“钱饺子”。初三日黎明送神。节间,亲友互相探拜。农村请媳妇、请女婿,共贺新春。建国后,礼节相沿,迷信活动有所废除,80年代又有所复燃。
元霄节 农历正月十五称元霄节,也叫“上元节”、“灯节”。家家用胡萝卜灌蜡油做灯,送至祖坟及院中角落。晚上有放礼花之俗,儿童燃放“解闷”。节间“闹元霄”,耍秧歌、舞龙灯,热闹非凡。
二月二 俗谓小龙抬头。男子多于此日理发。农家炒豆,称“蝎子豆”,意防毒虫。打“五谷囤”(用草木灰撒成几个相套的圆圈,内撒五谷杂粮),祈求有个好年景。旧有前往土地庙祭土地神之俗,今已废。
清明节 祭扫先人坟墓,添土压纸。建国后,机关、学校等于此日祭扫烈士墓。旧以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禁火冷食,并有打秋千之俗。
端午节 农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吃粽子和熟鸡蛋。儿童以五彩线系脚脖、手腕。晨“拉露水”,采艾悬于门户之上,以避瘟疫。新媳妇“送端午”,从娘家带粽子分送婆家亲邻。
六月六 旧俗吃炒面,曝衣书。新婿到丈人家“现新”。
七月七 旧称“乞巧节”。招远过此节是七月初六,俗云:“招远人性子急,拿着初六当初七”。节间做“巧饼”,儿童以线穿之,称“穿小果子”。旧时妇女生“巧芽”(以五谷杂粮生芽),供奉姐姐(织女),乞求织女赐给巧手。
七月十五 旧称中元节,又为鬼节,挂灯为鬼魂照路。此日晚间,挂宗谱、供先祖、吃饺子。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亲友以月饼、烧鸡等礼物馈赠。晚,宴饮赏月,分食月饼。
十月一 农历十月初一为秋祭,上坟添土,拜扫先墓。
冬至 俗称过冬,亦有挂宗谱供先祖之俗。中午吃包子,晚上吃饺子。
腊八 农历腊月初八,俗称腊八,喝“腊八粥”,憋“腊八蒜”。
辞灶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为辞灶,又称过小年。蒸粘糕,供糖瓜,焚烧灶神像。
公历节日 除传统节日外,一些纪念性的公历节日渐为县民接受,但活动范围、深广程度不同。主要有元旦、妇女节、国际劳动节、青年节、儿童节、党的生日、建军节、教师节、国庆节、植树节等。

第二节 人生礼仪

生育 妇女生育,俗称“欢喜了”。产后,丈夫持礼到岳母家“打喜”,岳母家以鸡蛋、芝麻盐等回赠。第三日,喜主将红皮鸡蛋、疙瘩汤分送亲邻。后,亲邻带鸡蛋、小孩衣物等“看欢喜”。择吉日“出行”,抱着婴儿,手拿桃枝、葱、五色布,在院内走一走,然后把桃枝插入街门框上。西北乡生男孩挂旗,上写“长命百岁,志在四方,乳名XX”等。第十二日(也有六日、八日的),喜主宴请宾客,称“吃大面”。满月后,产妇抱孩子回娘家,归时娘家以礼相赠。小孩出生满一百天,称“过百岁”,宴宾客。
婚姻 清代联姻讲究“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民国时期,婚姻礼仪大体沿袭清制,礼节繁琐,铺张浪费。、建国后,婚姻礼仪趋向节简,喜事新办。
通媒 旧时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门当户对。请人合八字,如无相克,即许亲。建国后,媒人提亲后,男女会面,叫“看人”,又叫“打对面”。“终身大事”的决定权在青年男女自己手中。双方同意后,男方象征性地送点礼物给女方,叫“见面礼”。
递盅、过红 旧时通媒后,双方家长聚饮,互换酒盅,叫“递盅”。男方给女方一块红布,叫“定亲红”。建国后,此俗渐废。“看人”后女方到男方“看家”。
定亲 旧时过红之后,即行下柬礼,也叫定亲,媒人持婚柬、彩礼到女家换柬定亲。建国后,定亲逐渐演变为“打思想”,又叫“侍候客”。女方亲朋至男家,男方宴宾客。70年代兴起大要彩礼之风,至今不衰。
择吉 媳将娶,男方找人看日子,叫“择吉”,相沿至今。建国后,工作人员结婚择日一般在五一节、国庆节、新年等,农村多在腊月。
开脸 娶媳前两天或一天,男方派人到女家送钱、粮、大枣及修饰品,称“上头”或“送粉面”。新娘找人用细线绞去脸上的汗毛,叫“开脸”。
迎娶 新媳迎娶,大宴宾客,亲朋各以钱物相赠,叫“赶人情”。旧时娶前一天或娶日上午,男方派人到女方抬嫁妆。新婚之日,新婿为大,称“小登科”,新郎着官服乘轿迎亲,乐队相随。因招远出过状元,结婚可以打“状元锣”。至女家,新婿拜岳父母。新娘着红乘花轿,起轿后,两送人客骑骡马相随,路上轿不落地,过河时要扔小饽饽。至男家,吹手奏乐,公婆出迎,红毡铺地,伴娘挽着新娘与新婿“拜天地”,入洞房。新娘盘坐炕上,称“坐帐”。接着吃“下马面”。晚上,有闹洞房之俗。寝前新婚夫妇喝合婚酒。翌日,女方家里来人“搬二日”,将新婚夫妇搬到女家住一宿。三日,新妇拜祖先、公婆及本家长辈,称“拜三”,受拜者给新妇赏钱。第六天,邻舍请媳妇,称“叫六日”。建国后,乘轿、雇“吹手”等俗废。婚日,送人客用自行车将新娘送往男家。70年代盛兴拖拉机拉媳妇。80年代有的雇用轿车、吹手。同时,民俗改革深入进行,集体婚礼和旅行结婚逐渐增多。
谢媒 完婚后,婚者送猪肉、猪头等谢媒人,相沿至今。
寿辰 小孩过生日称“长尾巴”,老人过生日叫“寿辰”。生日那天,一般吃面条。富户老人庆寿,亲友送寿帐、寿联、寿屏、寿桃、寿糕等,主人具席款待。老人六十六岁生日,出嫁的女儿要给老人买一刀肉(大小不限),表示祝贺,故有“六十六,一刀肉”之说。此俗相沿至今。
丧葬 木棺土葬是几千年的旧俗。清末,农村丧礼多是“三日殡”,官僚富绅亦有五至七日大殡。初终,将死者用门板抬至正间停放,儿女穿白服守灵。烧冥资一包,上写死者籍贯、姓名、享年,称“倒头包袱”,然后去土地庙送魂。派人向亲朋“报丧”。同时,到本族墓地择位造墓。第二天,入殓,门上贴两张黄纸,门外架棚,庭院设灵堂,亲朋前来祭吊。傍晚,族人端盘携浆水在前,张幡擎伞人员及诵经道士相随,子女儿孙等素服恸哀行其后,去土地庙焚冥资而祭,俗称“报庙”。第三天凌晨,丧主备纸马一匹,纸人一个,冥资一宗,到土地庙焚烧,称“送盘缠”。上午八时许出殡。族人举棺出宅,外套“大罩”。子女手拄“孝杖”领丧。扶丧人将焚化冥资的灰盆在死者长子头上一顶即摔碎,称“摔灰盆”。途中,亲朋设“路祭”。至墓地,子女下墓穴扫土,然后下棺入穴,填土成坟。葬毕,孝子向亲朋叩谢,叫“谢孝”。殡葬三日后,子女至墓地“圆坟”。戴孝,子女三年,侄一年,堂侄九个月。从已故之日算起,每七天上坟祭吊一次,称“烧七”,共烧七次。遇上阴历逢七,叫“添七”,按死者年龄往坟上插纸旗。五七最为隆重。死后满百天,“烧百日”。每年烧一个周年,三年止。
民国时期,民间葬礼仍沿清制。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对丧葬习俗进行改革,丧仪渐简。建国后,丧礼从简,但仍沿袭木棺土葬旧俗。1970年,建立县火化场,逐渐推行火化。骨灰盒仍依俗土葬,上坟烧七等风俗一直残存。但丧葬从简已蔚然成风,送花圈、鲜花正逐渐代替纸马纸库,戴孝也由过去的白服简化成臂戴黑纱。

第三节 生活习俗

服饰 衣裤 清末,男子对襟褂、直裆宽腿裤,外出套长衫马褂。女穿右开襟袄,宽腿裤,扎裤脚。富者,男穿大袍、马褂,女穿元宝领、袖带绣花的宽袖上衣,式样都喜肥。民国初年,衣裤兴瘦,男穿马褂、长衫,女穿高领瘦衣散腿裤,或戴披肩,扎褶裙。
1924年前后,女穿短上衣、青裙,式样兴短,露肘、露膝。30年代,男子穿长衫,女子时兴旗袍,学生穿制服、马裤。男学生开始穿中山装。40年代,男穿长衫及普通短便衣,女穿对襟褂,式样朴素。建国初期,男穿便服、中山服、国防服、学生服,女穿列宁服、对襟袄、大襟袄。“文化大革命”期间,青年男女时兴穿军装。70年代末,服装逐渐多式多样,西装盛兴,女子兴穿裙。旧时冬装,一般人家穿棉衣,富者有皮袄,穷人多穿“叉裤”。建国后以棉袄棉裤为主,但式样从对襟改为制服式。70年代青年多穿毛衣绒衣,短身小大衣。70年代末兴穿军大衣。80年代初兴穿皮夹克、面包服、呢大衣。
鞋袜帽 清末民初,一般男子穿纳底布鞋“两道门”,冬天穿木底乾鞑子、绑头(生猪皮做,内楦草)、蒲窝子(用蒲叶编织而成,厚底双层帮),女穿绣花或割花尖头鞋。男女皆穿纳底布腰袜。男子戴毡帽头、三大扇帽、瓜皮帽,妇女戴盖耳帽。30年代,男穿双脸布鞋,圆口瓦面鞋,戴三开帽,妇女以长围脖包头,中老年妇女戴头“箍儿”,城区出现手摇机织粗线袜。建国初,男穿胶底球鞋、军用鞋,戴制服帽、解放帽,妇女穿揽带鞋,青年妇女围头巾,中老年妇女戴线织“笸箩扣”。各色机织线袜普及城乡,但农村多将线袜加以纳底,比较耐穿。70年代,男女皆穿松紧口鞋、力士鞋、尼龙袜,夏穿凉鞋,冬穿棉轨鞭(胶底布棉帮),单、棉皮鞋开始出现。80年代,皮鞋遍及城乡,青年妇女多穿高跟鞋。男时兴前进帽,女时兴式样新颖的筒式帽。
发型佩饰 清末,男子蓄发,留长辫,1913年开始剪辫子。姑娘扎独辫子,结婚后“绾簪”,小孩留“娃娃沿”。男子不加佩饰,妇女戴戒指、镯子、耳环等。建国后,男多留平头,姑娘扎两个小辫,婚后留短发,饰物废除。80年代,青年男子多留长发,老年男子留平头、光头,妇女多烫发或留披肩发。妇女又兴戴戒指、耳环、项链,男子中戴戒指者亦多见。
饮食 解放前,一般人家主食高粱饼子、地瓜干。稍好一点的人家用玉米面做饼子。逢年过节才能吃点白面。穷人家多吃野菜及杂粮。解放后,主粮由高粱改为玉米,仍兼食地瓜、地瓜干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招远多少年来“地瓜、饼子、咸菜梗子”的家常便饭逐渐被白面、大米代替,面食花色主要是馒头、包子、水饺等。
县民有喝稀饭的习惯,主要有玉米面稀饭及大米、小米粥等。
居住 住房结构 招远民间住房,多年来形成了坐北面南,背阴向阳,东西成排,邻里相互接山,一家一户独门独院的格局。建国前,条件好的一般是四合院,正房五间,东西各有三间厢房,南有南屋、过道。一般人家多是三间正房,或有一厢,一边栏圈,栏圈南设厕所。在正间门内设东西两灶,烟通火炕。旧时大部分农户有石磨,多以厢房做磨房。城乡都习惯于睡火炕。
房屋建筑多用石头、土墼、木椽,穷人以草苫顶,以土坯垒院墙。每间按一木格死窗,后演变到木格两页活窗,糊纸。少数富户有青砖瓦房。
建国后,旧房逐年翻新,草房逐渐被瓦房取代,住房结构有所改变。一般人家都除消南屋,盖正房四间,修有门楼厢房、迎门照壁。70年代,开始改厢房为水泥平房,正房逐渐趋向高、宽、亮。80年代建房,前后玻璃窗,水泥地,白灰抹天棚(偏间一般还是纸糊“仰棚”),内墙刷涂料。许多人家将东两间打通,成一大间,显得宽敞、明亮。富裕村庄出现楼房,多为二层别墅式。
造房习俗 解放前造房,先请阴阳先生“择基”,再择吉日下基。上梁,要择时辰。主任悬挂五色布,绑一双筷子、两棵葱等,以示吉祥。挂柱上贴有“上梁欣逢黄道日,立柱喜遇紫微星”等内容的大红对子。亲朋邻舍送红布相贺,悬于梁、椽上,叫“挂红”。主人按自己祖父母或父母年龄总和做有色的小饽饽(或用糖果代替),上梁时由木、瓦匠抛撒。上梁日,亲邻都去帮忙,房主大摆宴席招待宾朋及木、瓦匠。建国后,造房习俗无多大变化。
器具 饮食器具 建国前,居民沿用生铁锅、泥碗、粗瓷碗、葫芦瓢、铁勺子、泥盆等。建国后,逐渐出现铝锅、铝制水舀子、铝盆等铝制品,细瓷碗、碟及搪瓷碗、盆、盘等,泥质器具基本消失。
家具 建国前,一般人家有紫红色迎门柜、大衣柜、圈椅、杌凳、长条凳,较富裕的人家有八仙桌、茶几、太师椅等。一般人家,正房北面用土坯垒成桌子,称“北桌子”。建国后,农村大多数仍习惯于用砖垒木门的北桌子为碗橱。吃饭用小饭桌、盘子。80年代,城乡都时兴新式家具,如大立柜、高低柜、写字台、五斗橱、沙发、圆桌等,个别置组合柜,其色多为桔黄色及木质本色。

第四节 信仰、禁忌

禁忌 旧俗忌在太岁方向动土盖房。大门忌冲沟。院沟忌冲门。房子忌冲路。上梁忌火日。建房忌四面是道。
新婚七日新媳妇忌空房。孕妇忌见死尸,忌探望产妇,忌到产妇炕上坐,忌在娘家生孩子。婴儿出生一个月内,忌动土除粪,忌动乱七八糟的东西
过春节,忌说不吉利字眼。忌叫小孩乳名,怕冒犯祖先名讳。初一忌扫地、打水、借钱、放鸡、打骂孩子。出嫁的闺女忌踏娘家“陈”,正月十五忌看娘家灯。正月小孩忌剃头,家有孝者忌拜年。
吃饭,忌把筷子横搁在碗上,忌翻扣碗、酒杯等。忌把壶嘴、勺子指向客人,给人倒水添茶忌反手。宴席上忌翻鱼,有人未吃完饭,忌收拾碗筷、催饭。饮酒忌给青年人喝瓶底。忌下午探望病人。家有客人忌扫地。
每月初五、十四、二十三为月忌,不能出行。
人到百岁,忌说一百岁,仍说九十九。还有“冬(至)不推(推磨),腊(八)不压(压碾),大年五更不说话”之禁。
渔民晒网,忌女人从上面走。“三月三,九月九,神仙不在江边走”,此两日忌出海。船翻过来不能说“翻”,叫“搬”过来、“滑过来”。出海不说远、近,叫高、低。
祭祀 祭祖,除春节外,主要在清明节和农历十月初一日进行春、秋两祭。
建国前,招远有庙宇100多座,每个庙都有自己的庙日,比较大的庙一般一年一次庙会。每逢庙日庙会,群众到庙上烧香还愿,祭神求平安。比较大的庙会有黄山庵、杜家庙、招城老母庙、大里庙、金华山庙、端午庙等。建国后,庙宇拆除。
建国前,沿海村庄,多在海滩上修海神娘娘庙。每逢四月十八,渔民到庙里烧香上供,祈求海神保佑。新船下水,要到海边烧纸祭鬼神。建国后,此俗废。
预兆 旧俗,正月初一至初十,每日主一物(一鸡二狗,三猫四兔,猪五羊六,七人八谷,九果十菜),是日天气好坏,兆一年中所主之物丰歉。初八日为小庄稼会,天气晴阴,兆主粮丰歉。十二日为大庄稼会,天气晴阴,兆五谷杂粮丰歉。正月二十一为麦子生日,此日晴阴兆小麦丰歉。
相信迷信的人,对做的梦认为是预兆,说梦是反的,梦见棺材是喜事。还有“牛是奸臣,驴是鬼,梦见骡子出大殡”之说。眼皮跳也主凶吉,“左眼跳财,右眼跳坏”。看见喜蛛则“早报喜,夜报财,不早不晚有客来”。还有炊帚掉进锅里、吃饭咬筷子、灯花跳、喜鹊叫,都兆有客来。
迷信治病 旧时人们讲究迷信,加之医学不发达,乡村就医难,所以有病多请巫医,通过许愿、驱鬼等方法治病。有的有病求“菩萨”、“仙家”,云某地有什么常老爷、黄姑娘等,人们去烧香求药,取神水。30年代,大宋家村东坟地有“老白”,40年代末,又出现了“天喜”。毕郭镇有个黄湾,很多人去求神药,害人不浅。建国后,人们多不信此道,但患病拜神求鬼现象仍未绝迹。70年代末,传某地有一“黑驴”,其尿可治癌症,不少人虔诚相求,上当受骗。
另有“叫魂”、“冲喜”等迷信治病方法。
占卜 旧时,人们缺乏科学知识,遇有疑难之事,便找人间卜。解放前,专门以打卦算命为业的神汉神婆很多。主要流行的有六爻卦、抽书、相面、扶乩、批八字等。从业者主要为盲人。建国后,占卜活动被取缔,但算命等迷信活动仍未绝迹,特别是姑娘找婆家,要算算找哪个方向的,能否合得来等。80年代,各种封建迷信有所抬头,打卦算命、看宅基等屡禁不止。
祈雨 旧时,久旱不雨,村民便请道士念经烧香,供神,全疃村民虔诚叩拜祈雨。若碰巧下了雨,便唱大戏还愿。建国初期,小孩们还会唱:“老天爷爷不下雨,大枣饽饽供养你”。后经破除迷信,此俗废。80年代初,封建迷信有所抬头,求雨之俗再度出现。
旧时还有打旱魃(俗称旱古董)求雨的活动。久旱不雨,便以为某处有屈死鬼作怪,集合民众前去扒坟,打死尸。还有挖龙潭求雨的活动。

第五节 行业风俗

手工业风俗 招远手工业主要有木匠、瓦匠、石匠、铁匠、编匠、画匠及扎纸艺人,以木、瓦匠为最多。匠人大多走村串乡,流动作业,干到哪里吃到哪里。建国前,匠人收徒,多经熟人或亲友介绍,一个匠人最多带两个徒弟。徒弟一般白吃白干,一二年后可以拿一部分工资或赏钱。学徒期大都三年。师傅对徒弟要求甚严,徒弟对师傅必须尊重,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匠人大多五六个人一伙,外出包活。瓦匠每帮由掌尺、贴尺、吃劳件的、学徒的四种人组成。外出干活时,学徒要绝对服从指挥,埋头干活,不得多说话。吃饭时,师傅不伸筷,学徒不准动;师傅吃饱了,徒弟也必须放下碗筷。建国后,此俗渐废。70年代末,民间木、瓦匠多组成小型建筑队,自带大小工,论活承包。
商业风俗 店铺开张 旧时店铺开张,要择吉日。店铺装璜一新,贴上“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等内容的对联。供奉财神,把算盘放在财神像前,兆“招财进宝”。届时,鞭炮齐鸣,亲友及友店赠送喜匾、喜帐。建国后,店铺开张仍保留鸣鞭炮庆贺的习惯,其余旧俗不存。80年代,规模较大的商店开张,场面亦非常隆重,多举行剪彩活动。
买卖契约 旧时买卖田舍或其它价格较高商品,需立契约。契约由卖主立,上书:立卖契人XXX,情愿将某物卖与XXX名下,永远为业,价格XX,空口无凭,立约为证。立约人XXX、XXX,中间人XXX、XXX。X年X月X日。大型买卖一般都要找保人,立约后,买主具席款待保人等。
商店生意 建国前,商店多挂“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招牌。讲究“言不二价,和气生财”。实际上是“虚而实,实而虚”,卖的是一张嘴,货卖一张皮。商店掌柜的可以随便雇用和解雇伙计,对伙计要求甚严。在柜台里不准坐,不准伏,不准戴帽子,一律穿大褂。小伙计还要给掌柜的铺床、提尿壶等。学徒者一般没有工资,只是到了年节,掌柜开宝分点赏钱。建国后,摒弃旧商业陈规陋习,讲究真正的“货真价实,明码标价”提倡“百问不烦,百拿不厌”。60年代后,由于“文化大革命”干扰和长期“大锅饭”,服务态度较差。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态度大有改善。
饮食服务 旧时饭店由掌柜、灶上、墩上、堂倌等组成,堂倌分堂头、跑堂。徒工地位低下,一二年后才能上墩。饭店开张时,堂头负责接客,有客来即喊“接客——”,里面跑堂的喊:“请——”,随即给客人摆座奉茶,上菜。客人吃完饭后,还要付给跑堂的小费,称“小柜”。每年三月节、五月节、八月节三次分红。堂头独得一半,其余按等分给伙计。饭店表面服务态度好,但实际上是“看人下菜碟”,掺假重利,盘剥严重。建国后,取消跑堂的和赊帐的做法,多数饭店设取饭口,由顾客自己端饭取菜。70年代末,个体饮食业纷起,又恢复送菜送饭到桌的老传统。80年代初,包餐、包席大兴,多为公款吃请或亲朋间相聚,间有结婚等喜事宴宾者。

第六节 称 谓

曾祖父称老爷爷,曾祖母称老奶奶。祖父称爷爷、老爹,祖母称奶奶、老母、耄耄。父亲称爹爹、爸,母亲称娘、妈母。外祖父称姥爷,外祖母称姥姥、姨壤。岳父、岳母称呼同妻,对外称丈人、丈母。公婆称呼同夫,对外称公公、婆婆。伯父称大爷、大爹,伯母称大母、大娘、大妈。叔父称叔叔、小爹,叔母称婶子、小娘。姑母称姑姑,姑丈称姑夫。舅父称舅舅、姬舅,舅母称舅母、妗子。姨母称姨姨,姨丈称姨夫。
兄称哥哥,兄妻称嫂子。弟称弟弟,对外称兄弟、伙计。弟妻称妹,对外称弟媳。姐称姐姐,姐丈称姐夫、哥。妹称妹妹,妹丈称妹夫、弟。丈夫称当家的、掌柜的、外头的、上山的,妻称家里的、做饭的。夫兄称哥,对外称大伯。夫弟称弟,对外称小叔子。妯娌称嫂、妹,对外称妯娌。夫姐称姐姐,对外称大姑子。夫妹称妹,对外称小姑子。内兄称哥,对外称大舅子。内兄妻称嫂子,对外称舅媳妇。内弟称弟,对外称小舅子。内弟妻称妹,对外称舅媳妇。内姐称姐姐,对外称大姨子。内妹称妹妹,对外称小姨子。襟兄弟称哥、弟,对外称连襟。叔伯的子女称哥、弟、姐、妹,对外称叔伯弟兄或叔伯姊妹。姑、舅的子女称哥、弟、姐、妹,对外称姑舅弟兄、姑舅姊妹。姨姨的子女称哥、弟、姐、妹,对外称两姨弟兄、两姨姊妹。
父方友人称大爷、叔叔等,母方友人称姨姨等。
生人相见,旧时称先生。抗日战争时期,开始称同志,现有称师傅者。对长者称大爷、大母,小孩称男女青年分别为叔叔、阿姨。

第七节 陋习

婚姻弊端 旧时婚姻存在着许多弊端:有的穷人无力抚养子女,央媒说合,将幼女送婆家抚养,叫“童养媳”;父母包办婚姻,娃娃亲现象比较普遍;崇尚“早养儿早得济”,早婚之风盛行,一般在十五六岁;富人可以纳妾,丈夫可以休妻,妇女不准改嫁;联姻喜欢“亲上加亲”,近亲结婚、换亲,造成许多恶果;还有男女少亡,父母为其结“鬼亲”,将女方尸骨起到男方合葬;妇女被当作商品买卖,女方大要彩礼,不少穷人说不起媳妇“打光棍”。建国后,以上婚姻弊端大部绝迹,但变相买卖婚姻,大要彩礼的风气仍存,有的地方甚至愈演愈烈。
聚赌 旧时赌博之风盛兴,有的地方常年设赌局。赌博的种类有拾薄、掷色于、押宝、推牌九、打麻将、看纸牌、压,会等,其中尤以压会和推牌九为盛。压会是大型赌博,睹博者全部精力用在猜会名上,叫“求红”。农历正月,官不禁赌,其余时间也是明禁暗不禁。官府一边抓赌,一边自赌。建国后,政府严禁赌博,违者以法制裁,此风基本刹住。80年代,赌风又兴。
缠足 妇女缠早,清代非常普遍。女孩到五六岁,即将脚趾用裹脚布缠紧,使其变形固定为“三寸金莲”,给妇女肉体和精神上带来很大痛苦。1929年,招远县成立了妇女协会,提倡男女平等,劝告放足。30年代中期,幼女缠足现象根除。
吸毒 解放前,豪绅富人等吸毒较普遍,城镇大都开有鸦片烟馆,仅道头一个村,就有5处。建国后,吸毒现象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