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学艺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b&A=4&rec=143&run=13

第一节 文艺创作

文学创作 清代,县内文人创作以诗文为多,除旧县志记载外,民间尚流传一些手抄或木刻版本诗文集子。民国时期,因战乱等原因,作品甚少,且多散失。
1951年成立县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辅导业余文艺创作。60年代初期,文化馆内设文学创作组,除自身从事文学创作外,还不定期举办群众业余创作学习班。70年代,创作组创办不定期综合性刊物《招远文艺》,80年代改为《小荷》文学报,为业余作者提供发表作品、交流经验的园地。1984年9月,为庆祝建国35周年,县文化局编印《招远县文艺作品选》,收集了1982~1984年全县专业和业余作者作品28篇。1985年,全县业余作者达150余人,专业和业余作者中有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1人,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山东分会会员1人,中国曲艺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1人。1955~1985年,全县在省以上报刊发表过作品的作者28人,发表的作品:诗歌24首,散文21篇,小说12篇,评论1篇,故事4篇。
建国后,县籍在外的主要专业和业余文学作者及作品有:丛正里的长篇小说《篮网的梦》、《甩出轨道的星》,报告文学《美的心灵》、《不能遗忘的角落》,故事集《王杰的故事》等;邵默夏的散文集《窗下》,小说集《寻儿记》等;徐枫的中篇小说《小土屋座落在村外》,短诗集《最初的篝火》等;王质玉的短篇故事集《赵永贵补功》,短篇小说集《红旗兄弟》、《铁栓入团》,中篇小说《反匪霸斗争》,章回历史小说《武昌首义传》等。
艺术创作 美术书法创作 招远书画创作历史较久。明末清初有杨观光、杨师亮、李耀、宋如濂、柳云培等。柳云培1,2岁时,曾书西安碑林“翰墨奇观”碑,其楷书行书俱呈御览,乾隆帝批“不亢不卑”以赐。清末民初,杨橄的隶书,杨侪扮的蝴蝶画,毛悚云的“八仙”人物画,张振熙的鲤鱼画,刘荫楷的小黑驴画,马文治的雕塑等,闻名乡里,受人推崇。民间的剪纸、扎花等也久传不衰。
建国后,招远书画艺术得到普及与发展。相继涌现出全国著名书画家和大量书画后备人才,被誉为“书画之乡”。原北京画院教授王道远(号友石),与齐白石在中国画坛共有“二石”之称。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孙其峰,擅长花卉、翎毛、山水,兼攻书法和篆刻,对美术理论也颇有研究,为我国当代著名的书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之一。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王麦杆,北京师范学院副教授刘福芳,浙江画院副院长刘航,北京画院山水画研究室主任王文芳,上海美协梁洪涛,山东美术馆孙墨龙,济南部队王阔海,青岛画院刘文泉,烟台画院刘汉才等,书,画均有较高造诣。
群众性的书画创作也很活跃。1962年5月,县文化馆举办“诗歌画展览”,参展作品530余件。1964~1982年,全县共举办各种美展8次。之后,每年春节期间均要举办书画展览。1983年6月,举办“首届少年儿童书画作品展览”。翌年3月,举办“文明礼貌月书画作品展览”。6月,举办“第二届少年儿童书画作品展览”。7月25日,“招远县书画研究会”成立,举办1次名家书画展览。1978~1985年,招远县参加省级以上美术作品展览7人,作品19幅,有的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到1985年,全县有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2人,中国书法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1人。
摄影创作 县内摄影始于本世纪30年代,艺术摄影兴于70年代。至1985年,全县参加市以上摄影作品展览5人37幅,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的艺术摄影作品10余幅,其中有2幅获《摄影世界》年赛一等奖。有中国摄影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2人。县籍在外的摄影家有王斌堂、徐洪铎等,其作品多次在全国摄影大赛中获奖。

第二节 音乐舞蹈

音乐 道僧音乐 20世纪30年代前,县内多寺院庙宇,僧道大都通晓音律并善庙堂音乐。所用乐器主要是笙、管、笛、箫,演奏的音乐曲牌分吹腔和散曲两部分。吹腔有《上经台》、《万年花》、《月儿高》、《云中鸟》等;散曲有《散八音》、《梳妆台》、《虞美人》、《茉莉花》、《大开门》、《小开门》、《哭灵堂》、《苏武牧羊》等。
戏曲音乐 招远戏曲音乐以“崩崩”、“蓝关”最为出名。“崩崩”戏音乐分《娃娃调》、《二板腔》、《四平板》等。因伴奏这种戏的主弦是坠琴,所以群众称其为“捋杆捋”。丁家村至今尚可演出《夜审周子琴》、《绣鞋记》、《三打四劝》等传统剧目。“蓝关”由渔鼓发展而来,全靠打击乐伴奏,人称“满台子响”。小河头村演出尤具盛名。当地俚语云:“小河头蓝关开了台,大河头老少跑掉了鞋”。剧目有:《湘子出家》、《湘子还家》、《贬朝》、《过海》、《烧海》等,全是唱“八仙”的戏,又称《东游记》。
吹鼓手班 建国前,民间婚丧嫁娶,大都有吹鼓手班奏乐。吹鼓手班4~10人不等,乐器主要是大小唢呐、笙、管、笛、箫和二胡、三弦等民族乐器,演奏的曲子有:《大官调》、《老莱子花》、《半拉子花》、《一枝花》、《孟姜女》、《苏武牧羊》、《送情郎》等,有的还演奏京剧曲牌。建国初期,全县吹鼓手尚有120余人,较有名气的为黄泥沟、官地、楼里头等村。这一民间文艺形式,“文化大革命”中曾被当作旧风俗“移”掉。80年代,农村喜事丧事又兴起雇吹手演奏之风。
歌曲 民歌,源于人民的劳动和生活。招远民歌题材广泛,种类较多,有短制也有长调,咏现实也唱历史,有精华亦有糟粕。建国后,由于音乐工作者努力,相继挖掘整理成册,灌录磁带。有的在省市音乐会演中获奖,有的在国家级音乐刊物上发表。
招远歌曲创作始于1951年县文化馆建立后,但发展缓慢,成果很少。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日趋繁荣。1984年5月,县举行了首届音乐会,驻招山东省地质局第六地质队和冶金部招远金矿等单位亦派代表队参加了演出。此次音乐会演出2场240多个节目,最后进行了评奖活动。到1985年,全县在市级以上各种音乐刊物上发表作品26件,有的在市里会演分别获创作一、二、三等奖或优秀奖。
舞蹈 招远素有春节“耍秧歌”的传统。主要民间舞蹈有《狮子舞》、《龙灯》、《旱船》、《跑驴》、《抬阁》、《秧歌》、《花棍》、《花灯》、《撅官》、《高跷》、《叉鳖》、《嘟嘟马》等20余种,其中《旱船》、《秧歌》、《跑驴》、《高跷》最普遍。马埠陈家《狮子舞》,东沟李家《八人旱船》,唐家村《嘟嘟马》,西曹家村《彩花灯》,张家村《锔大缸》等别具特色。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每年正月有部分乡镇组织秧歌队进城表演,还配以各种大型彩车,广泛宣传党的农村致富政策和农村大好形势。
除了民间舞蹈外,建国后还根据行业劳动特点,创作过《拉网舞》、《漏粉舞》、《采金》等歌舞。1964年,在烟台地区群众歌舞创作会演中,县文艺代表队编演的《漏粉舞》获优秀创作演出奖。

第三节 戏剧曲艺

戏班子 民国初年,高家庄子村民徐启殉,在当地组织一个职业戏班,主要排演一些传统京剧,在县内及邻县演出,历时不久即解散。民国时期,邻县职业戏班常来招远演出,其中‘有掖县的“永福班”,黄县的“福道班”。除职业戏班外,不少村还成立业余戏班(后称“同乐会”或“俱乐部”)。林家村演出京剧历史悠久,上演剧目近百出。张星、杜家、滕家沟、丁家、杨格庄、陡崖曹家、中村、古宅、丛家等村的业余戏班一时较有影响。演出剧目主要有杂戏《锔大缸》、《跑四川》、《花子拾金》、《棒打无情郎》,折子戏《捉放曹》、《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华容道》、《武家坡》、《苏三起解》、《桑园会》等。1941年3月,招远县大众剧团成立,主要演出胶东文协编的新戏《群策群力》、《谁养活谁》、《三世仇》、《大丈夫》、《张得宝归队》、《王学义逃难》等。
招远民间业余戏剧演出,一直活跃到60年代初期。“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传统历史剧目大都被判为“毒草”不准演出,戏装大部分被当作“四旧”销毁。70年代初,排演“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其间亦演出一些小吕剧,如《都愿意》、《三定桩》、《审椅子》、《一袋稻种》、《两袋化肥》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因电影、电视普及,农村业余戏剧演出活动渐少。
吕剧团 建于1956年2月,有演职员14人,排演《小姑贤》、《杀狗劝夫》等,主要在毕郭、高山、华山、磨山一带演出。后来,随着剧团人员增加及演出水平提高,活动范围遍及全县。1957年,吕剧团共演出312场,观众达21.5万人次。1961年,曾两次去青岛“永安大戏院”等演出40余场,观众达5万多人次。1963年,吕剧团又应邀去大连、鞍山等地演出,《鞍山日报》以整版篇幅刊登该团演出的《三关排宴》剧照。1967年下半年,县吕剧团撤销,人员充实到县京剧团。
京剧团 1960年3月成立,有演职员40名。主要排演传统历史剧,每年演出180余场。1963年后,排演现代京剧《夺印》、《芦荡火种》、《红嫂》、《强渡大渡河》等。“文化大革命”时期,大演京剧“革命样板戏”。鉴于群众欣赏习惯,1979年秋,京剧团内分为京剧队、吕剧队,分头下乡或到外地演出。1982年3月,县京剧团被评为山东省农村文化艺术工作先进集体。
盲艺人宣传队 1944年10月,“招远县盲艺人抗日救国会”成立,有会员48人。宣传内容为新鼓词《西良埋伏战》、《林化龙高疃下枪》、《黄城羊战斗》等10多个段子。1945年7月25日,县盲艺人抗日救国会8名会员奔往抗日前线,到平度大泽山一带进行抗日宣传。抗战胜利后,相继改名为“招远县盲艺人救国会”、“招远县盲艺人联合会”。“文化大革命”中,盲艺人曲艺队曾改为“盲艺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至1985年,盲艺人宣传队仍活跃在全县广大农村,主要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开展宣传活动。

第四节 电 影

1932年春,无声电影首次在县城上映。1955年8月,莱阳专署派508电影队驻招。翌年5月,又将520电影队固定在招远。1957年4月,组建县电影放映中队。1960年春,组建35毫米提包机放映队,使用南京产解放103型移动式电影放映机。均66年,全县10个电影放映队,有职工35人。“文化大革命”中,大部分影片被定为“毒草”禁映,电影事业受到严重破坏。1975年,全县放映仅6626场次,观众425.8万人次,收入8.3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拨乱反正,电影事业得到发展。全县在仅有1处影剧院的基础上又兴建了1301个座位的电影院和灵山、界河、金岭、罗山、纪山等5处公社电影院。1985年,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成立,下设13处基层电影管理站。全县各类放映单位发展到190个,其中村办电影队161个,共放映20232场次,观众达2983万人次,总收入37.5万元。
在山东省文化厅组织的幻灯会映中,县电影公司编绘的幻灯片《新春对话》、《母亲的心》、《欢歌》、《福地》等先后获二等奖,《历史的钟声》、《“铡美案”影介》获三等奖。
1984年11月,招远县科学电影协会成立。
县籍杨友声,1979年编导的科普片《蓝色的血液》被文化部授予优秀科教片“政府奖”。翌年,又在西柏林“绿色洲”世界电影比赛中获“金穗奖”。此后,还在南斯拉夫世界科教电影比赛中获得荣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