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科技成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b&A=4&rec=139&run=13

第一节 研制成果

1950年,招远县开始引进和培育良种,开展土、肥、水综合利用。1963年,立甲疃村科研队,春玉米亩产达501. 5公斤,创县南部地区历史最高纪录。1975年,小李家村花生亩产402.5公斤,创县最高纪录。1979年,小李家村科研队对花生采用前促、中控、后保的栽培方法,亩产干果573公斤,创全国亩产最高纪录。1979—1983年,经省、地、县有关单位验收的全县千斤以上花生攻关田57块,245.01亩,其中曹孟大队106亩丰产方,亩产花生达561.5公斤。1981~1983年,全县共出现500公斤以上玉米丰产田23块,其中春玉米最高亩产890公斤,夏玉米最高亩产809.4公斤。1984年,县科委在罗山乡组织万亩夏玉米开发试验,平均亩产401. 05公斤。
1960~1966年,县内厂矿企业先后研制成铡草机、地瓜切片联合机、淡化喷水器等。1970年,完成风力抛煤机、畜力地瓜收获机、玲珑牌干电池、12马力拖拉机等10项新产品。至1976年,全县共有32项新产品问世。
1977~1985年,全县通过县级以上鉴定的科研成果296项,其中国家部级鉴定的2项,省厅级鉴定的25项,市局级鉴定的27项,县级鉴定的242项。获县级以上科技成果奖的165项,其中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省级7项,市级11项,县级146项。

第二节 科技成果选介

农业 “招三.2号”玉米杂交种 由县农业局种子站农艺师马宗峨等人,于1978年培育成功。经蓬莱、长岛、威海、文登、海阳、昌乐和招远等地多点大面积试种,证明该品种根系发达,适应性强,抗倒伏,产量高。1979年两处试种,平均亩产544.5公斤,比对照种“烟三6号”增产16.9%。1980年6处试种平均亩产457.35公斤,比“烟三6号”增产21.2%。以“鲁原单4号”为对照,4处试种,平均亩产441.85公斤,增产12.9%。该品种夏直播生育期90~95天,一般套种98~105天。后,全县大面积推广。
麦田蚜茧蜂消长规律及保护利用研究 1979—1982年,县农业局植保站万春先、楚宝贵、林宗凤,通过对麦田蚜茧蜂消长规律及保护利用的研究,明确了麦田蚜茧蜂的优势,摸清了蚜茧蜂的发生规律及蚜茧蜂与温度的关系,研究出一系列保护利用天敌控制蚜害的有效措施,经过实践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果。4年来,共利用天敌治蚜107.4万亩,节约资金64.6万元。经山东农学院、省农业科学院等有关教授、专家鉴定,该成果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1.23亩小麦高产田亩产704.5公斤 前花园大队科研队在县农业部门农艺师温承谦、助理农艺师姜衍喜等协助下,1981年种植的1.23亩小麦高产试验田,经地县社三级验收,亩产704.5公斤,创全区小麦亩产最高纪录。具体方法措施:高产田前茬玉米收获后深翻0.5米,分层施粪,耙细耢平,亩施基肥12.5吨、玉米秸1吨、磷肥100公斤、标准化肥80公斤、氯化钾10公斤、复合肥30公斤。选用“烟农15号”麦种,于9月24日播种,播量7.5公斤/亩。三叶一心期疏密补稀,每亩基本苗12.6万株。全生育期共划锄5次,浇水10次,防治病虫害两次。6月20日收获。
早熟、中粒花生“招花1号”亩产657.9公斤高产栽培 县种子站与齐山公社农技站、立甲疃科研队于1983年共同种植的1.21亩早熟、中粒花生“招花1号”试验田,经县、社有关部门实地验收,亩产达到657.9公斤,创烟台市早熟、中粒花生亩产最高纪录。
1.03亩小国光亩产10917.95公斤高产试验 罗山林场果业技术员丛玉彬,在农艺师周义绥、刘京法等人的协助下,对1.03亩小国光苹果实行科学管理,1983年,经实地验收,亩产10917.95公斤。
温泉露天土池尼罗罗非鱼越冬繁殖育苗试验 县水产公司李国兴、曹建波,汤前村张学智,于1983年元月开始进行该项试验,于5月份获得成功。共繁殖体长4.5厘米以上的鱼苗24558尾,其中体长7—8厘米的占多数,繁殖系数为682。该试验的成功,为充分利用招远温泉进行尼罗罗非鱼越冬繁殖育苗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依据,同时为招远县淡水养鱼增加了新的优良品种。
工业 运用正交设计方法提高曲子糖化酵素 1981年,县经济委员会工程师考英科在贯彻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针对县酒厂制曲生产而不稳的现象,在酒厂技术人员的协助下,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案”,用最少试验次数优选了新的工艺参数,使曲子糖化素由4500单位提高到8000单位,用曲率由4%降为1.5%,年节约麸皮83.5吨,折款1.67万元。1981年被省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成果。
废热锅炉应用 为了回收硫酸生产中的热量,特别是沸腾炉焙烧过程中的高温余热,县化工厂工程师陈开明于1981年,同北京化工机械厂的科技人员联合研制成功废热锅炉。同年4月,单汽包2烟道自然循环立式水管废热锅炉投入正常运行,年节煤120吨。经化工部设备总公司、化肥司等单位审议,认为该锅炉技术可行,结构合理,安全可靠。
金峰牌高保险弹子门锁 县五金造锁总厂助理工程师石德基,于1982年研制成功。有821、822、823共3种型号,除822无内保险外,其它均具有单锁舌、双锁头、锁舌保险、室内保险。内外用一把钥匙,开启锁舌保险后,锁舌不能缩回锁体,可起防风作用。室外拨动把手,室内拉动拉钩均可开启,关闭锁舌后,室内室外均需钥匙开启。如在室内将内保险拨动60度,室外有钥匙也无法开启。为省内先进水平。
4HW一1600型花生挖掘机 由县农机所工程师宋培茂等人于1982年研制成功,经多点大面积生产考核证明,具有效率高,适应性强,使用可靠性好,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1次可完成挖掘、抖土、铺放3道工序。每小时可收获花生8~10亩,损失率少于3%,地面落果率少于4%,机械摘果率少于5%,含土率少于6%,使用可靠性达95%以上。经省农机研究所鉴定,创国内先进水平。
水泥立窑节能技术改造 县水泥厂温东山、耿立智等人于1984年6月改造试验成功。是年9月,通过国家建筑材料科学院水泥研究所鉴定。该项目采用复合矿化剂燃烧新工艺,首创用硫精矿代替石膏做矿化剂新材料,改善了物料的易燃性,使每吨熟料耗标准煤下降8.1%,并首创用化肥厂造汽炉碳化炉渣代替粘土,每吨熟料耗标准煤下降9.7%,热效率为56.7%,较国内同类技术平均水平高70%。熟料热耗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先后受到国家经委和省等有关单位的表彰。
医疗卫生 血红蛋白病的发现及研究 县人民医院邹瑶自1963年起不断发现县内有的病人嘴唇发乌,1972年组织医务人员对此病进行普查,命名为“乌嘴病”。1981年,将普查结果上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研究所。年底,县医院、青岛医学院血液学教研组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研究所共同协作,又进行了普查,发现56名现症病人,经电泳分析和异常血红蛋白的分子定型,确定为M一血红蛋白病。在1982年全国血红蛋白病学术会议上,邹瑶作了该项发现及研究的介绍。
氦氖激光治疗卡介苗化脓破溃 1980年,县卫生防疫站王心悦和姜树臻发现用氦氖激光照射治疗因接种卡介苗引起的人体皮肤化脓破溃,疗程短,最快照射一次即痊愈。是年,在全省激光学术交流会上作了介绍,并在《烟台医学通讯》、《中国防疫通讯》和《中华理疗》等刊物上登载推广。

第三节 科研成果推广

沼气试验推广 1959年夏季,县政府在汤后村建沼气示范池子1座,不少公社、学校也进行试验,后中止。1975年,县燃料公司和小疃村各建1座水泥薄壳式示范池子,盖岭村基本实现了沼气化。是年,县内培训沼气技术员57名。1976年,全县共建沼气池141座。由于经验不足,出现“病”池子,再次停止。1978年,成立招远县沼气办公室,第三次推广沼气,每建1池补助30元,主要是沙、土、石灰“三合土”式。至1980年,全县共建沼气池580座,投入使用490座。1981年推广混凝土浇注式沼气池。至1985年,全县共建沼气池8165座,投入使用7341座。
太阳能利用 1975年9月,开始引进聚光式和积热式的太阳能设备和技术,县燃料公司建起第一座积热式太阳能热水炉。1976年,县机关招待所、人民医院、北截金矿、河西金矿、饮食服务公司理发馆等单位,先后建起了太阳能热水炉,全县11处公社和各个粮食管理所亦进行了试验。饮食服务公司理发馆所建太阳能热水炉,安装固定晒板8块,每小时热水900公斤,热度可达80℃。1985年,有20多个科局分别安装了家用积热式暖水炉,并相继引进了红外线取暖炉、北京111型、薄型铸铁式、蝶型玻璃钢太阳灶。
“金丰”板栗高产栽培技术推广 1977年,省林业厅将原“徐家1号”板栗更名为“金丰”板栗。1982年全县大面积推广,至1984年,共嫁接55万株,9100亩,占板栗总面积的70%。1985年,全县板栗总产216.3吨,比1981年增加了241.2%。为推广“金丰”板栗高产栽培技术,市、省、全国现场会先后在招远召开;山东农业电影社和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相继来招远拍摄科教片;印发宣传材料3万余册。
苹果快速育苗新技术 1977年,河西村王宝瑛与县农业局刘志坚协作.开始进行快速培育良种良砧苹果苗试验。至1981年,先后创造了秋天嫁接1个芽,第二年有效扩大嫁接1316—1330倍的新经验;借根插条嫁接育苗,取得一砧双苗,获得自根苗和当年育成中间砧苗的效果;空中接根育苗,达到高倍利用良砧根系,充分利用良种枝条,多快好省地培育良种良砧苹果苗的目的。为河西村培育出良种苹果苗18.3万株,其中有红富士、烟红蜜、美国金帅、印度短枝和蛇果等优良品种30多个。1984年,河西村共培育良种苹果苗1380亩,635万株,接穗1000万条,经济效益达684万元。《招远科技》、《烟台苹果》、《山东农业科学》等刊物先后介绍过有关这方面的作法和经验。上海科学技术电影制片厂将此新技术摄制成科教片,在全国范围内放映推广。
地膜覆盖技术 1981年,开始引进塑料地膜覆盖新技术,并在小李家村进行花生种植试验,亩增91.25公斤。1984年,全县覆膜花生面积扩大到1.1万亩,平均亩产423公斤,亩增119.5公斤。1985年,扩大到8.7万亩,占花生地适宜盖膜面积的64.8%,占春播花生面积的29.5%。平均亩产400.9公斤,亩增105公斤,全县共增产花生8851.5吨,净增收入672万元。
1984年,推广西瓜双层覆膜新技术,达到市内先进水平。是年,又推广山丘果园穴贮肥水覆膜新技术,较对照花枝率提高10~12%,一级果等级率提高8~10%,新建果园成活率提高20%,推广面积9254亩,占全省推广面积的七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