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峰街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b&A=3&rec=200&run=13

领导成员
党工委
书 记:王 鹏
副书记:路 桥 王占玲(女) 潘 磊(挂职)
委 员:李连翠(女) 王克文 温圣光 曹海双
纪工委书记:李连翠(女)
人大工作办公室
主 任:姜 涌
办事处
主 任:路 桥
副主任:王克文 陈 波 栾慧凌(女)
政协工作办公室
主 任:于春玲(女)
人民武装部
部 长:曹海双

【机构设置】 1958年成立城关人民公社,1981年改设城关镇,1984年3月易名为招城镇。1999年1月,招城镇划分为罗峰、泉山、梦芝3个街道。罗峰街道工委、办事处,属招远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内设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区管理办公室、财政经济管理所、计划生育服务站、社区事务服务站、农业技术服务站、经济发展服务中心。街道共有在编人员 91人,其中行政人员29人,事业人员62人。

【概况】 罗峰街道办事处地处招远市区中心,辖区总面积39.31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居民6.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6万人。市区罗峰路、魁星路、金城路横贯南北,温泉路、初山路、北园路、文化路、晨钟路、泉山路、文三线公路连通东西。近年来,罗峰街道工委、办事处围绕“稳一产、强二产、增三产”的工作思路,突出“项目建设和社会和谐”两大主题,实现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先后被评为“建设全国最安全城市先进单位”、“山东省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单位”、“精神文明示范单位”、“社区党建先进单位”、“烟台二十佳镇(街)”等。2009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255.8万元,实现生产总值21亿元,实际利用内资4.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50万美元,进出口总额900万美元,固定资产投资1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19%、17%、13%和18%。2010年,实现生产总值24.61亿元,财政收入4080.6万元,实际利用内资4.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00万美元,进出口总额1712万美元,固定资产投资16.3亿元。

【经济发展】 罗峰街道工业基础雄厚,商业经济发达。2010年,拥有省级企业集团5个,大中型企业16家,民营企业260家,个体工商户2000多家。近年来,在对传统的化工、建材、轻纺等产业积极进行技术改造的同时,加快食品、医药、汽车零部件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重点培植了山东健源食品有限公司、山东金海集团、烟台益生药业、招远石油化工厂、招远泉港机械等一批优势企业,形成产业发展龙头。其中,烟台益生药业被命名为“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山东金海集团被评为山东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健之源粉丝、金城粉丝、硒康胶囊、昌威聚丙烯、海鹰冶金机械等产品畅销全国,部分产品出口至日韩、欧美和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通过项目建设年活动的顺利开展,街道项目建设实现重大突破。2008年,实施重点项目10个,其中市级重点项目4个,街道重点项目6个,总投资约3亿元,顺利实施石油化工厂搬迁扩建工程,为城区居民解除重大安全隐患。2009年共规划重点项目12个,列入市级重点项目4个, 其中过千万项目5个,过亿元项目2个,总投资5.5亿元。2010年,共规划重点项目17个,其中,列入市级重点的项目5个,投资过亿的项目5个,过5000万的2个,过1000万的2个,1000万以下的8个,总投资10.39亿元。在大力推进重点项目的同时,参加国内外重大投资贸易洽谈会和招商活动30次,外出招商200人次,积极引进一批街道以外的大户到街道兴办企业,扩大民营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总量,增强街道民营经济实力。实施骨干企业自主创新工程,山东健源食品有限公司2项粉丝相关的科研成果得到鉴定,被评为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成功设立国家食用豆类产业技术体系综合研究实验中心。科学引导企业采用节能技术,加速产品更新换代,改造落后生产工艺,辖区企业工业废水处理率达到100%。狠抓企业安全生产,全面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有效杜绝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按照“做强基地、做优品牌”的工作思路,狠抓郭家埠、东观蔬菜,东观、西观、石门郭家苹果,石门孟家无核葡萄等基地建设,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街道已形成果品、养殖、葡萄、花卉、蔬菜等五大农业支柱产业,是全市肉类、蛋类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农业高科技示范基地。2010年,全街道辖区耕地559公顷,林地面积2472公顷,经济林面积100公顷,果品种植面积达200余公顷,万只规模以上养鸡场8处,千头规模以上养猪场2处,有千亩无核葡萄基地1处,花卉基地3处,蔬菜大棚160余个。以“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先后实施龙王庙下西山景区绿化工程,金亭岭荒山造林工程,郭家埠、东观、西观荒山雨季造林,石门郭家、东观、西观、孙家庄冬季直播造林,石门孟家北山雨季造林,郭家埠及石门郭家荒山造林等工程,完成造林面积233多公顷。大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资460万元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61项,夯实了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坚持宣传发动,示范带动,政策拉动,完成石门孟家沼气“一池两改”100户,石门大宋家沼气配套建设22户,促进了清洁能源的普及。大力推进“文明一条街”及办公活动场所建设。投资30万元对东观、孙家庄、楼里头3个村的原有办公场所进行规范达标,重新建设,街道26个村(居)全部实现村村有标准的办公活动场所、有“文明一条街”的目标。

【城区建设】 以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为目标,统一规划,因村施策,重点突破,旧村改造工作整体进展顺利。2010年,丁家庄子、道口村旧村改造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城区空闲地绿化工作成效显著,2009年投入10万元,栽植各种苗木6000余株,完成绿化面积1万多平米。投入10万元开展公路干线墓地整治工作,栽植树木2200株,整治墓地830个。大力加强农贸市场管理,加大重点部位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堆乱放等行为的整治力度,开展整治活动20余次,清运垃圾10000余立方米,使城乡面貌进一步改观。

【社会事业】 2009年,发放民政事业费56.3万元,低保金24.2万元,优抚款19万元。保障劳动者充分就业,转移农村劳动力460人,安排个人求职178人。认真做好汽车、摩托车、家电下乡工作,发放补贴53.2万元,真正将国家惠农政策落到了实处。2010年,投资30万元建成社会事务中心,内设多个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投入运行以来,共为群众办理实事3000多件,受到群众好评。扎实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共普查3.4万户,总人口近10万人。举办职工技能培训和农民创业培训班3次,培训各类人员300余人,安置“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60人。高度重视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出台优惠政策,适当从财政中拔出一定资金,帮助各村建设文化大院,配备文化设施,繁荣城乡文化。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创建活动。积极组建文化队伍,组织文艺演出300余场,参与群众20000余人。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创建活动,丰富农民文化娱乐生活,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内涵。

【南关西村】 位于招远市中心地带,村类型为城区村。全村共有276户,人口756人。全村有党员 50人。有设施较为完善的村党员活动室。村级组织统一协调,村务管理民主规范,各项工作运转有序。经济状况。充分利用优越的区位优势,积极发展壮大第三产业,以招远市金土地农工商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促进村民增收。此外形成外出经商、务工及从事运输业等多行业齐头并进的经济发展格局。2010年,村级集体年收入1亿元,全村人均纯收入9600元,现村集体资产总额为4814万元,净资产3844万元。已经参入共建的企业有招远市金土地农工商有限公司、烟台金海建工有限公司、招远市金海大厦有限公司、金创置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涉及土木工程建筑装饰、土石方工程、矿产品开发、房地产开发、果蔬汁生产、餐饮服务、物业管理、果品种植、畜牧和水产养殖等十多个门类,总资产约6.8亿元。

【城里村】 位于市区中心,由于城市建设需要,分为3 个自然村。城里一村位于市府广场南,二村位于市医院东,三村位于金城路以西,公路站以北。全村共有331户,937人。3个自然村主要街道全部绿化硬化、亮化。自来水全部入户。文化设施齐全。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城镇建设明星村、烟台市建设全国最大安全城市先进基础单位、烟台市文明单位、招远市廉政建设先进党支部、招远市社会稳定先进单位、招远市卫生先进单位、招远市文明村、招远市经济普查先进集体。1997年成立招远市鑫林实业有限公司,下设招远市城里建筑公司、招远市林海化工厂、招远市城里印刷厂、招远市大隆食品厂、招远市塑料装璜工艺厂。2010年年实现总收入1.6亿元,利税7600万元,人均收入8100元,居委会共有出租房12000多平方米,年收租金200余万元。

【丁家庄子村】 位于招远市区西首,村庄占地面积149000平方米,金城路西有200户居民,金城路东有200多户居民,路东大部分居住楼房,全村共406户,人口1350人。1993年组建山东新亚化工集团公司,下设招远市前进塑料有限公司、招远市新亚化工有限公司、招远市新亚旅社、招远市新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招远市建筑器材有限公司、招远市联友汽修有限公司、招远市螺栓厂、招远市福源宾馆、招远市站前批发市场。2010年实现总收入1亿元,利税8000万元,人均收入8000元。全村以第三产业为主体,在原有站前批发市场的规模上,投资1000万元将联友大修厂搬迁,兴建新型农贸小商品市场,提高档次,扩大市场,增加摊位100个,年投入50万元,解决村民就业岗位150个,全村经济发展,村风文明,村民安居乐园,连续多年无上访事件,无重大刑事案件,无计划外生育,“十星级文明户”达98%,“新型文明家庭”达36%,计生模范户达96%以上。该村积极开展“以德治村”活动,利用农民夜校、党员活动室、老年人活动室的阵地,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提高村民的文化思想素质,制定《村规民约》,深入开展“以德治村”活动,通过“美德进万家”、“十星级文明户”、“新型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一系列创建精神文明单位活动,用健康、积极、向上的科学文化丰富广大村民的业余生活,以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
(撰稿人 郑佰儒 审稿人 陈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