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推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b&A=2&rec=93&run=13

招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领导成员
主 任:孙瑞敖
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张世伟
副主任:陈建友 盛坤军 孙常刚

【机构设置】 招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是市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制定全市农业技术推广计划,负责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开展土壤、肥料、农药等分析化验,指导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负责农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及生态环境的监督检测,负责病虫测报、植物检疫等。2012年,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下设农技站、植保站、土肥站、蔬菜站、环保站、质监站(农业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财务科和办公室等科室8个,核定编制56人,实有在编人员5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3人,硕士研究生9人。专业技术人员中,农业推广研究员5人,高级技术职称13人,中级技术职称24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烟台市学科带头人1人,招远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

【概况】 2011年以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总抓手,立足实际,更新理念,拓宽思路,以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升农业技术支撑能力,保证了全市农技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2011~2012年,累计引进、试验、示范小麦、玉米、花生、蔬菜等新品种50多个。结合良种补贴工程的实施,筛选推广了小麦烟农24、烟农21、鲁麦21号、青丰1号等新品种;玉米浚单20、郑单958、金海5号、农大108等新品种;推广花生花育22号、花育25号及黑花生、五彩花生等新品种;先后筛选推广黄瓜、大白菜、萝卜、西红柿、草莓、西瓜、甜瓜、食用菌等瓜菜新品种20多个。狠抓农业技术试验研究和推广。先后开展新技术试验、示范及创新研究项目30多项,推广成熟先进技术20多项。其中在小麦生产上,重点推广普及“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冬小麦精播半精播高产栽培技术、冬小麦氮肥后移延衰高产栽培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宽幅播种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因苗管理技术、小麦后期一喷三防技术”等。特别是围绕小麦高产创建,研究提出播种规格改革方案,改传统的小麦窄行条播留套种行种植方式为宽幅精播不留套种行的种植方式,为小麦创高产打下良好基础。同时,总结近几年气候变化,将小麦适宜播期确定为10月1~10日,保证小麦生产正常进行。在玉米生产上,推广普及“玉米一增四改高产栽培技术”,即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套种为直播、改粗放用肥为测土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作业。并大力推广适当晚收技术、种子包衣技术、免耕或少耕栽培及秸秆还田技术、病虫草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灾情应对技术等,全面提高玉米生产科技含量,实现连年增产增收。在花生生产上,推广“花生机播覆膜规范化栽培技术、中后期管理技术、无公害生产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黄曲霉毒素污染控制技术”等,保持花生生产的高产高效。在瓜菜生产上,突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推广普及 “瓜果菜安全高效技术、蔬菜一网两膜高产栽培技术、大棚地下热交换技术、瓜果菜水肥一体化高效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绿色植保技术、无公害生物药肥应用技术、灯控杀虫技术、性诱剂、诱虫板防虫技术”等等,提高瓜菜生产科技含量,提升瓜菜生产质量和档次,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积极开展创新研究。2011~2012年,围绕农业生产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组织开展课题研究20多项,取得科技成果4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其中《农田土壤信息化管理及专家推荐施肥系统的研发和应用》、《应用有机硅助剂改革传统用药技术研究与应用》等2个成果获烟台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加强农业新技术宣传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2011年以来,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围绕全市农业工作目标,每年都组织专业技术骨干,深入基层调研,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项目和市场农业需要,有针对性的编写宣传培训教材,并组织广大技术人员改变以往坐机关等待群众上门求教为主动下乡搞宣传和服务。2011~2012年,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粮油、瓜菜、果品等优势产区和基地举办技术讲座、宣传咨询、现场指导等活动120多场次。根据农业生产需要,编发生产技术意见等30多个4万多份,通过各种形式年直接培训农民在8000人以上,间接受训群众达到4.8万人。先后获“全省污染源普查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土肥工作先进集体”、“烟台市农技推广工作先进单位”、招远市“服务基层先进单位”等称号。

【粮油高产创建活动】 自2008年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按照农业部、财政部《关于全国粮棉油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指导意见》及省政府《关于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意见》的有关要求,在全市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市委、市政府对高产创建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并将粮油高产创建工作列入全市农业经济考核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各级高产创建的积极性。农业技术部门积极发挥技术优势,履行职能,加强创建活动的指导。2011~2012年,在全市安排小麦、玉米、花生等高产创建万亩高产示范方18个,千亩示范方32个,百亩高产示范田46处,10亩高产攻关田18处。通过高产创建活动开展,促进了科技应用,挖掘了农业增产潜力,全面带动了全市粮油生产的健康发展。经省市专家验收,小麦高产创建攻关田实打亩产最高达到723.4公斤(辛庄镇东良村),万亩方亩产611.2公斤(张星镇),小麦生产连续实现小面积单产的突破和大面积的高产。玉米10亩攻关田平均亩产926.2公斤(张星镇槐树庄村),万亩方亩产达到628.1公斤(张星镇)。花生10亩攻关田平均亩产635.1公斤(齐山镇朱疃村),居全省前列。

【测土配方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是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和微肥的适宜用量和适当的比例,其核心是根据土壤、目标产量,实行产前定肥、定量。这是施肥技术上的一项富有成果性的重大革新,使施肥技术从经验上升为理论,从定性发展为定量。广大农村盲目施肥、过量施肥现象普遍,这不仅造成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而且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特别是化肥价格持续上涨,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民盲目施肥、肥料利用率低、耕地质量下降、产品质量不高、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农业投入成本过高等问题,促进农业增产增效,从2005年开始,农业部根据连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在全国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行动。招远市自2005年开始,被列为全国首批100个测土配方施肥试点县,而后几年连续被列为巩固县。2011年起,被列为全国100个整建制推进重点示范县。
项目实施以来,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注重机制创新,狠抓措施落实,实现了“工作程序化、测土规范化、配方科学化、生产专业化、供肥直通化、施肥指标化”的目标,取得“政府满意、社会认可、农民实惠”的良好效果。2005~2012年,累计投入资金400多万元,采集化验土壤样品13856个,测试化验各项指标7.6万项次,安排主要作物“3414”类试验、肥效对比试验示范129处,研究制定各作物配方11个,发放各类作物施肥建议卡57.8万份,举办各类现场培训班480场次,在560个村建立测土配方施肥信息栏,在全省率先探索“配方师、触摸屏同步进店”模式。先后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1.33万公顷次,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小麦平均增产7.2%,玉米平均增产5.2%,花生平均增产4.5%,果树平均增产9.4%。共计节肥(折纯)29175吨,总计节本增收6.96亿元,节本增收效果相当显著。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基本摸清招远市主栽作物的土壤养分现状,明确了耕地肥力状况、演变规律及存在问题。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建成招远市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并在省内首次开通测土配方施肥触摸屏查询系统。在国内首次开展果园土壤酸化改良技术研究,提出减少化肥、增加有机肥、改变肥料品种、补充钙镁肥料、节水灌溉、利用碱性改良剂等果园酸化综合治理措施。项目实施大大降低了招远市农田持续高量的氮磷投入,农田土壤氮磷养分盈余量大幅度下降,氮磷养分流失到环境中的程度降低,减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极大地改善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招远市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成效显著,连续多年位列全省考核第一名。相继承办全省和全国测土配方施肥现场会议,得到农业部及全国各省市农业部门领导及专家的高度评价,被评为全国测土配施肥先进单位。特别是2011~2012年,按照整建制工作要求,在全市14个镇(街道、区)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整建制推进活动,项目覆盖637个村,年推广面积3600公顷,技术到位率达到96%以上,实现“培训班进村、施肥信息上墙、触摸屏进店、建议卡到户、指导服务到田”的推进目标。2012年,在全国县级市首先率先建立“招远市农企合作配方肥生产配送中心”,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工作推向深入。配送中心占地面积2公顷,总投资1200万元。其中配肥生产车间2000平方米、仓库6000平方米,引进国内最先进BB肥生产流水线1套,年可生产BB配方肥10万吨。该配送中心有效地解决了大配方与农民个性化需求矛盾,农民可以真正按需购肥、施肥,真正得到实惠。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全市得到大面积普及应用。2012年5月19日,全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会议与会人员一行,到招远市对金岭富凯果业合作社配方肥统供示范点、河西现代果园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招远市农企合作配方肥生产配送中心和辛庄镇马连沟村小麦测土配方施肥万亩示范区进行现场观摩。

【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标志,也是体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成果。加强“三品”认证,对提高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形象,提升质量和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 招远市采取得力措施,围绕“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原则,积极组织企业、协会及农民经合组织等开展“三品”认证工作。市政府连续多年制定“三品一标”认证奖励政策,极大调动了认证工作积极性。2011~2012年,先后组织相关企业及合作社申报并获得无公害农产品及产地认证10个,绿色食品认证10个,有机食品认证2个,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基地4133公顷。并对到期的2家企业的3个无公害产品进行复查换证,对到期的7家企业的9个绿色食品进行续展,对在管理期的21家绿色食品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23个产品进行年检。

【重大病虫害监测及预警】 有害生物及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 借助《国家苹果非疫区疫情监测站》项目运行的契机,在全市交通要道及果品集散地设立检疫性有害生物及苹果蠹蛾田间监测点21个。2011~2012年,对全市的21个监测点更换性诱芯,重点监测点安装杀虫灯,并根据农业部《全国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方案》和山东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山东省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对玉米干腐病、三叶斑潜蝇、美国白蛾、瓜类果斑病菌、李属坏死环斑病毒、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扶桑绵粉蚧、梨枯梢病、柑桔小实蝇、小麦腥黑穗病等检疫性病虫害进行监测,在大田及果园未发现上述检疫性有害生物。根据农业部及省、市《关于加强苹果蠹蛾防控工作》的会议精神,加强对苹果蠹蛾的监控,组织人员对毕郭坤发果品批发市场、金潮果汁厂、绿源果蔬加工厂、辛庄果品集散地以及联蕾、鑫旺、永吉、隆达、锋鑫等果品贮藏库进行疫情调查,尚未发现疫情。同时,重点监测了小麦条锈病、小麦赤霉病、灰飞虱、玉米粗缩病、玉米二点委夜蛾、玉米螟、粘虫、苹果锈病及等重大病虫害,并进行防控,没有大面积发生。针对东北地区玉米粘虫暴发成灾、长岛测报站连续2次监测到集中迁飞的粘虫,对招远市玉米造成潜在威胁的实际情况,加大对该虫进行重点监测,未发现在招过错市大量发生。常规病虫害预测预报。从每年3~12月,每天不间断监测病虫草害发生情况,并及时发布病虫情预报,科学指导防治。2011年、2012年,招远市农田病虫草害发生总面积分别为25.53万公顷次、27.05万公顷次,防治面积分别为37.9万公顷次、40.16万公顷次,挽回粮食损失分别为26118吨、26318.91吨,挽回油料损失分别为8343.93吨、7431.38吨,果品损失分别为82347.8吨、77833.44吨,病虫草害综合发生程度均为2.0级,发生程度均接近常年略偏轻。

【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 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项目是国家为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规划目标而实施的一项强农惠农项目。2010年12月,山东省发改委以鲁发改农经[2010]1726号文件批复招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承担该项目。2011~2012年开始实施,实施地点在毕郭镇,涉及毕郭镇东寨里、富裕庄、姜家、刘家、大曲庄、小许家、东杨格庄、泊子、官地、河南、犁儿埠、西万福庄、滕家、黑都泊、西杨格庄、沙沟等16个村。经过一年多努力,项目完成总投资1280万元,其中争取中央拨款1024万元,省级财政及地方配套256万元,建设高产稳产田面积1400万公顷,维修排水沟75公里,新挖排水沟10公里,建设涵管桥268座,建设地下管灌30公里,建设机井及配套48眼、机井房48座,维修渠道10公里,建设高位蓄水池3座,新建大口井1眼,维修大口井5眼,新建扬水站4座,改建扬水站4座,维修扬水站4座,维修机耕路75公里,新建机耕路5.5公里,平整土地面积733.33公顷。建设耕地质量监测小区5个,配备仪器设备31台套。加强农机服务站建设,改造农机服务培训用房215.84平方米,监理大厅217.9平方米,购买设备54台套。2012年11月,顺利通过省发改委组织的专家组实地验收。该项目的成功建设,极大的改善了毕郭镇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了“土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先进、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的项目建设目标,巩固扩大了全市高标准粮田示范区规模,显著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实现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旱作农业示范基地】 为加快高效旱作农田开发,促进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农业部《关于申报2010年油料生产基地和旱作农业示范基地投资计划的通知》精神,在申报的基础上,省发改委以鲁发改农经(2010)257号文件和鲁发改投资(2010)211号文件批复并下达《招远市旱作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建设计划,由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组织实施,项目总投资8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00万元,县级配套400万元。建设地点为招远市齐山镇,涉及道东、道西、后疃、李家庄、贺家庄、杨家庄、状元头、小原家、岭上王、路家、大原家、南寨子、北寨子、胡家埠、中周家、温家、马家、车家、董家、唐家等20个村。项目规划面积1333.33万公顷,经过积极努力,完成田间道路维修61000米,地下低压输水管道40180米,维修大口井15座,新建蓄水池3座,配套机井房10座,挖排水沟81000米,建进地桥180座,配套出水口防护帽500个,土地深耕面积1266.67公顷,防护林植树12000株,购置仪器设备11台(套)。该项目实施,极大地改善了齐山镇的农业生产条件,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实施旱作节水后,灌溉水的利用率可提高30%以上,农田降水利用率提高7个百分点,达到52%左右。同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提升了旱作区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质量。项目的建成,使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形成良好的田间小气候。同时改良了土壤,提高了地力,减少化肥的投入量,降低不合理使用化肥带来的污染,使农田整体环境得到较大程度的改观 。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控体系建设】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是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水平、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2011~2012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积极争取到国家“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控体系建设项目”, 在农作物专业化防治中进行有益探索和实践。先后组建植保专业合作社9个,为海达、联兴、军荣、幸运等4个植保专业合作社配套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拖挂式喷杆喷雾机、担架式机动喷雾机、推拉式机动喷雾机、履带式果林喷雾机、土壤消毒机、背负式机动喷雾机等200多台套,配备防护服220套。在工作中,按照“提高防效、减少用药、降低成本、保障安全”的工作目标,积极总结经验,探索符合自身条件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控新模式,加强对合作社从业人员、机防手等的技术培训,努力增加绿色防控技术在统防统治中的比例。指导合作社与农户签订病虫害统防统治协议书,全市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进入正轨。经过不懈努力,已初步建立“市植保站+专业化防治组织+农户”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2011~2012年,在金岭镇、张星镇、阜山镇建立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示范区面积1000公顷,果树示范区180公顷。实践证明,实行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可使作业效率提高5倍以上,可减少农药用量30%,可明显提高粮油产量和品质,增产增收效果显著。这种新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控体系和运作模式,得到大多数农户的认可,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开创了招远市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的先河,把招远市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推向了更高水平。特别是招远市海达植保专业合作社,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成为全省首家在果树上实施专业化防控的植保合作社。2012年,海达植保专业合作社获“山东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十佳服务组织”和“优秀服务组织”称号。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在2010年“官地洼”西瓜和“西罗家”铁把瓜等2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得国家工商局注册,正式成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产品的基础上,2012年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招远市瓜菜协会”牵头,又组织“臧家草莓”、“金岭小米”2个产品,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从而使招远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产品达到4个。

【河东市场、超市蔬菜质量速测】 为提高蔬菜质量,保障居民健康消费, 2002年经市政府批准,在河东集贸市场建立无公害蔬菜专营区,成立“蔬菜质量速测室”。多年来,安排专职检测人员坚持每天对市场蔬菜农药残留抽样检测,建立检测公示制度和信息发布制度。检测结果及时在市场公示,并每周通过政务网等媒体发布,保证广大市民安全消费,促进了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生产和供应。2008年起,检测范围扩大到市区各大超市,进一步方便了广大市民,提高了安全消费水平。2011年,共检测蔬菜种类23个,化验蔬菜样品16795个,平均合格率97.3%,在招远政务网上发布检测通报48期。2012年,共检测蔬菜种类23个,化验蔬菜样品15672个,平均合格率98.2%,在招远政务网上发布检测通报45期。

【烟台名瓜】 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品牌化建设,把培育知名农业品牌作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和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按照烟台市政府《关于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的意见》,每2年开展一次“烟台名瓜”评选活动。2010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选送的毕郭镇“官地洼”牌西瓜、“官地洼”牌甜瓜、阜山镇“西罗家”牌铁把瓜3个品种,各项指标以绝对的优势被评为烟台市“十大名瓜”。2011~2012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继续把培育名牌产品当作全年工作重点,为保住“烟台名瓜”称号,积极深入瓜菜基地进行技术指导,使农民的科学种瓜技术得到明显地提高,把标准化生产变成自觉的行动,特别是在肥料和农药的使用上,严格把关,使西瓜、甜瓜的内在质量得到不断提升。2012年,在第二届“烟台名瓜”评选活动期间,招远市选送的“官地洼”牌西瓜、甜瓜和“西罗家”牌铁把瓜,再次获“烟台名瓜”称号。在烟台市参选的所有西瓜、甜瓜品种中,唯有招远市的西瓜、甜瓜3个品种再次获此殊荣。

【获“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称号】 2012年,招远市以苹果为示范产品被授予“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农场)”称号,成为全国13个以苹果为示范产品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县之一。自2007年起,招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创建工作。在农业部、省农业厅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认真按照创建标准要求,及时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加强组织管理,健全工作制度,组织大规模的技术宣传培训和指导,先后组织推行“土肥水精准管理、高光效新树形改造、高档果品生产、绿色植保”等关键技术。在创建过程中,首次提出果园土壤酸化问题,并组织进行改良研究,完善苹果标准化技术体系,建立果树推荐施肥指标体系,开发平衡施肥专家咨询系统,形成苹果园病虫害控制的“绿色植保”技术体系,进一步完善质量控制及安全追溯制度,实行全程质量监管。同时加强苹果品牌培育步伐,全市获得苹果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个,绿色食品认证12个,有机食品认证1个,培育出“金阜”、“鲁祎”、“联蕾”、“和风”、“富冠”、“果之星”等农产品知名品牌。经过创建示范,全市苹果标准化生产基地规模达到10200公顷,每年直接增加农民收入1.5亿元以上。“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苹果)”称号的获得,为招远市苹果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品牌效应更加明显,将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农业发展,为做大做强苹果产业产生积极的影响。
(撰稿:王茂勇 审稿:张世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