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史志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b&A=2&rec=74&run=13

招远市地方史志办公室领导成员
主任:徐革

【机构设置】招远市地方史志办公室成立于1982年,始称招远县志办公室,1992年撤县设市后改称招远市史志办公室,2001年12月改称招远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属市政府直属独立的事业单位。至2012年底,招远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共有办公用房12间,在编人员10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办公室内设行政科、编辑一科、编辑二科和方志馆4个科室,股级干部6人。

【概况】2011~2012年,市史志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烟台市地方志工作条例精神,以“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为准则,坚持“志、鉴、库、馆和开发利用”多策并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先后获得烟台市和山东省史志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史志业务综合考评工作连年在烟台市县市区评比中获得第一。2011年5月,获得山东省史志工作“八个一”优秀单位入围奖;2011年6月,全省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30周年纪念大会召开,招远获得荣誉4项:分别为《招远市志》被评为全省优秀志书、《招远市村庄简志》被评为全省优秀基层志书、《招远年鉴》2009卷被评为全省优秀年鉴、“招远市方志馆”被评为全省优秀方志馆。
2011年8月,120多万字的《招远年鉴》2011卷在招远市第五届黄金节前夕出版发行,该年鉴被评为全省优秀年鉴综合一等奖和框架设计奖。开创招远市村级志书编纂先河,先后完成《东良村志》、《马连沟村志》和《九曲蒋家村志》编纂工作。党员和干部队伍数、质实现跨越和提升。先后有4人转为中共正式党员,1人纳入预备党员,1人被推荐为副科级后备干部,史志办股级干部由2009年的2人增加到6人。2012年4月,史志办主任被特邀参加全省史志工作调研和《山东史志》改版工作会议。并于2013年5月10日再次被特邀参加全省地方史志工作会议暨《汶川特大地震山东省救助援建志》首发式,是烟台市县市区唯一特邀代表。帮扶工作取得成效,为帮助贫困学生和包村工作做出积极努力。 2013年5月15日上午,山东省地方史志办主任钟华、县志处处长李刚、文秘处副处长李坤在烟台市地方史志办主任于瑞友陪同下到招远视察,听取招远史志工作情况汇报,察看方志馆和有关科室,对近年来招远市史志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年鉴编纂步入正轨】1995年《招远年鉴》创刊,成为烟台市范围内第一部县(市)级年鉴,此后因编纂其他大型志书而中断。2008年《招远市志》出版后,重新启动年鉴编纂工作,并确定自2009卷《招远年鉴》起,以后每两年编纂一卷《招远年鉴》。为续接《招远市志》2002年下限,2009卷《招远年鉴》记事主体为2003~2008年,在体例框架、资料内容等方面大胆改革创新,增加可读性和使用价值,该鉴于2010年6月出版发行。2011年,在认真总结2009卷《招远年鉴》编纂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吸取省、烟台市内外年鉴编纂的长处,在内容、结构、装帧、摄影等方面大胆改革,创新思路,使年鉴编纂质量登上一个新台阶。《招远年鉴》2011卷于2011年8月26日招远市第五届黄金节前夕出版发行,实现当年部署,当年成鉴的既定目标。全书122万字,主要记述2009~2010年招远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重大历史事件。与上卷不同的是,该卷将全市所有单位机构及副科级以上实职人员收录其中,增加和设立专记、专文等内容。为弘扬时代精神,又将“十大孝星”、“十佳好婆婆”、“十佳公安干警”、先进模范人物等内容收录在卷,增加了历史记载份量,增强了可读性。该年鉴结构合理,层次清楚,排列有序,条目规范,设计精美。出版后,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及社会各届的充分肯定和好评,在第四届全省优秀年鉴评奖中获综合一等奖和框架设计奖,受到省政府办公厅的通报表彰和嘉奖。

在《招远年鉴》2011卷和2013卷编纂的具体工作中,面对业务量大,进度要求快,质量要求严等情况,编辑二科王兴明、梁希鹏、王微微克服种种困难,忘我工作,任劳任怨,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行政科的郭翠凤、李洪涛、杜松娟,在处理行政工作上呈下达杂乱繁多业务的同时,积极参与年鉴编纂的资料校对和彩页制作等项工作,为使年鉴尽快高质量、高标准出版发行,都做出积极贡献。面对《招远年鉴》编纂取得的成绩和获得的荣誉,市史志办编辑人员不骄不躁,认真总结前两卷编纂的成功经验,扎实工作,开拓创新,编纂好《招远年鉴》2013卷及以后各卷,把《招远年鉴》编纂工作纳入规范、有序、提质、增效的轨道上来,争取各卷编纂再创佳绩,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志书编纂向村级延伸】2010年7月,针对全市基层志书编纂过程中存在着杂乱无序、违法违规等现象,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精神,把全市地方史志编纂工作纳入依法开展、统一管理、规范有序、提质增效的轨道上来,市史志办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起草《关于加强全市史志编纂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经市政府法制办把关后,以招办字[2010]17号公文下发至全市各级各部门。《意见》中,就如何做好基层志书编纂,从程序、范围、内容和违法纠正等方面,都作了详细规定。文件出台后,认真抓好落实。对此,史志办工作人员,利用各种形式深入基层宣传《意见》精神,并热心指导基层做好志书的依法有序编修。经过两年多来的实践和史志办的常抓不懈,市直及镇(街道、区)等都能按照《意见》的要求,在征得管理部门认可备案后,依法规范有序地开展志书编纂工作。在此基础上,史志办又把史志工作的触角向村级延伸,实现市(县)、镇(部门)、村三级志书无缝隙编纂和管理。自2011年以来,先后筛选辛庄镇东良村、马连沟村和阜山镇九曲蒋家等3个文明村作为村级志书编写的示范村。经过两年多来的辛勤耕耘,招远市第二轮修志以来第一部较为规范完整系统的大型村级志书《东良村志》于2012年1月16日出版发行。继《东良村志》之后,更具完整系统的第二部大型村级志书《马连沟村志》又于2013年5月1日出版。两部村志的编纂和出版发行,受到社会各届人士广泛关注和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伟,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王光耀,市政协主席林建东,市委副书记杨波,辛庄镇党委书记徐青林,市史志办主任徐革等党政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分别为村志作序和题词。市政府分管副市长邹德宝、辛庄党委书记徐青林、镇长汪晓刚等领导亲自出席和主持发行会议。与此同时,中国黄金第一村《九曲蒋家村志》,在认真吸取前两部村志编纂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开阔视野,创新编纂思路,在内容收集、编排篇目、装帧设计等方面,开拓创新,使该部村志编纂的更科学、更完美、更具有可读性和收藏价值。这3部村志相继出版发行,结束了招远市没有一部完整村级志书的历史,开创招远市村级志书编纂的先河,对于依法理顺、规范、有序、高质量的编纂基层志书起到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在3部村级志书编纂工作中,编辑一科独立完成《东良村志》和《九曲蒋家村志》的编纂任务。编辑二科独立完成《马连沟村志》的编纂任务。在具体编纂工作中,阎尧晟不顾身体健康忘我工作,带领一科的其他2名编辑,吃住在村庄,夜以继日地查档案,找资料,积极钻研,推敲文稿,几乎没休成一个圄囵的节假日,把全部精力倾注在村志的编纂上,为开创招远村志编纂的先河,立了头功。王兴明带领编辑二科全体编辑踏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梁希鹏、于春晓、王微微、刘玉玫等人克服困难,舍家离业,不计较得失,始终耕耘在工作岗位上,为开创村级志书的编纂,功不可没。
《东良村志》。2012年1月16日,招远市首部村级志书《东良村志》正式出版发行。该村志的出版发行,对规范全市基层志书编修将起到积极的指导意义。东良村是招远市第一人口大村,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经济发展快速,在各个历史发展时期,东良村的发展和进取,都具有极典型的教育和引导意义。《东良村志》共计53万字。《东良村志》发行会采用述、记、图、表等多种体裁,介绍了东良的历史、地理、人文、风土人情、社会和经济发展历程,真实地反映出建村以来,特别是近百年来艰难曲折、生动鲜活的历史状况,是招远,也是胶东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全书5编20章86节,分为建置、地理、村庄建设、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生活5大部分,由于在收录中汇集了乡间俚语、趣闻轶事、民间传说等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内容,使全书内容读起来更加生动、贴近生活。
《马连沟村志》。2013年5月,《马连沟村志》出版。志书分为建置·人口、自然环境、村庄建设、党群组织、政务·军事、经济、经营收益分配、村务管理、文教科卫、社会民情10大部分,另附大事记、人物、附录等,共10编39章167节90万字,300余幅图片。《马连沟村志》从整体设计,到资料征集,志书编纂,都进行了全新尝试,具有四个鲜明特点。《马连沟村志》发行仪式
一是篇目设置合理,志体规范,体例完备,资料翔实,记述得体,设计精心,印制精美,是至此出版发行的村志中部头最大的一部村志。对于存史、教化,研究中国农村历史发展与现状,具有较高学术价值。二是首次将家谱与村志有机结合,溶为一体,开创了村志编纂先河。三是志书记述以事系人,全书出现姓名3000余次,村人参与程度高,真正成了百姓的村志。四是成书时限短,质量高,志书可读性强,存史价值高。先后有100多人为该书提供资料,从开始编纂到出版发行,仅用1年多时间。
《九曲蒋家村志》。2012年投入编写,2013年5月投入印刷。志书设设置·地理、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庄建设、党政群团、经济管理、经济、军事和治安、科教文卫、风土民情等9编,另设概述、大事记、人物、附录,共9编37章134节,80万字。志前有目录,志后附索引,分类合理,编排科学,方便检索和阅读。除集中设置40多个彩页外,文中穿插照片千余幅,志书全彩印刷,图文并茂。志书记录了九曲蒋家村自明朝建村以来的发展历程,着重记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辉煌业绩,揭示了其从全国采金先进单位到全国黄金第一村,从省级文明村到全国文明村,从经济快速发展到高度精神文明的发展轨迹。

【对上供稿圆满完成】《山东年鉴》和《烟台年鉴》,分别由山东省和烟台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组织编纂,这两级省、地(市)级年鉴都载有各县市区资料,每年一鉴。每年1月底2月初,省、烟台市两级史志办都把年鉴编纂资料的提报任务部署到县市区,要求提报的资料时间紧、内容多、质量高。为完成这一任务,在省、地(市)两级年鉴中辑存招远史料,更好地展示招远市的经济济社会发展情况,每当接到组稿任务,史志办都认真组织,积极办理,抓好落实。一是拟定组稿方案,二是网上发文部署,三是层层分解任务,四是抓好跟踪落实。为做好这项工作,编辑二科埋头苦干,挤时间,抢时限,历时一个多月,完成资料收集和编写。文稿成型后,为强化责任,确保资料完备,将编好的文稿又报送市政府业务联系科室把关,再对上报送,从而保证了质量。由于史志办从领导到编辑人员高度重视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使多年来提报的资料没有出现任何差错,受到业务上级的好评和充分肯定。

【同行稿评积极参与】自2011年开始,烟台市各县市区第二轮修志进入高潮,先后有多个县市区志稿初稿待审。为确保第二轮修志的质量,省、地(市)史志业务上级高度重视,对完成修志初稿的县市区,烟台市史志办下达任务,让有关县市区帮助评审。《招远市志》于2008年出版发行,在烟台市县市区中率先完成第二轮志书编纂任务。因此,业务上级下达给招远史志办的志稿评审任务都很多。两年来,史志办共承接《栖霞市志》、《蓬莱市志》、《福山区志》和《龙口市志》等4个县(市、区)志稿初稿20多编130多万字的审核任务。为了不误本单位工作,又高质量地完成业务上级部署的任务,史志办本着对兄弟县市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对待,将任务分解到相关科室和人员。之后,抢抓时间,认真审核,4个县市区的志稿审核共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100多条5万多字。另外,两年来史志办还承担《汶川特大地震烟台市救助援建志》和《烟台渔业海洋志》(招远部分)审稿任务,并提出相关修改意见和建议。上述工作,主要由行政科郭翠凤承担完成,阎尧晟承担完成了《龙口市志》初稿的审核。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赢得了相关县市区好评和业务上级的充分肯定。

【队伍建设巩固加强】为提高全办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2011~2012年,史志办采取措施,狠抓史志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党建工作。自2011年以来,先后有阎尧晟、郭翠凤、于春晓、杜松娟等4人完成从预备期到中共正式党员的过渡,刘玉玫被纳入预备党员。二是争取编办和人事部门批准,增加内部科室设置和股级干部任职职数。2011年4月,经市编办和人事部门批准,在史志办内部增设股级科室方志馆,争取2名编辑被任命为方志馆的副馆长,使全办的股级干部从2009年底的2名增加到6名。三是结合机关作风整顿,扎实开展强素质提觉悟活动。2012年,按照市委的总体部署,史志办开展机关作风整顿活动,认真组织全体干部学习有关文件和市委书记在机关作风整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让每个干部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日常工作表现,深刻剖析在思想上、作风上存在着的问题和不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次活动,全办每个人都积极参加,在全体会议上都能开诚布公地查摆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诚恳地制定整改措施,明确努力的方向。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地调动了全体干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增强了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使全办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有了全面提升,为开创招远史志工作新局面打下坚实基础。
(撰稿:郭翠凤 审稿:徐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