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滔天的传说和明初大规模移民考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b&A=1&rec=903&run=13

先祖曾传经海啸,
触天怒涛过庙岛。
一自明朱发敕令,
八荒移民聚此郊。
菽稷秋获盈仓廪,
桑梓春抽新枝条。
我侪不知迁徙苦,
遗痕犹看手与脚。
这首佚名诗作较为形象地道出了明初山东洪水和移民的传说在百姓心中的位置。招远和北方其他地方一样,流传着许多明朝移民的传说。恰逢新志续修,史志办公室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对移民传说考证如下,以补上届县志之缺。

洪水滔天的传说

明洪武二年洪水滔天的传说,在胶东一带广为流传。在招远,更有许多独特的传说。据老一辈人传说,那年洪水非常大,南海和北海都“亲嘴了”,招远最高峰罗山都被淹没了,“挂锣橛(罗山较高处的峰顶)上挂浮财,莎稂口(马山的一个山沟)里跑大船”。民间传说,洪水过后,有人上报朝廷:“招远大地,仅余罗、马各一”。洪武帝以为只剩下骡、马各一匹,其实是说只有罗山和马山两个山头还露在水外。一本叫做《东海荒漠》的抄本,书中这样记载:“洪武元年,岁次丁未,风调雨顺,升平世界,百谷丰登。洪武二年,四月初七日辰巳时山东北半省域突然发生天灾,洪水滔天,生灵涂炭,淹没过甚,于洪武八年大水消退,草木茂盛,禽兽繁盛,灾民饥寒,无处寄身,皆投庙宇安身。荒乱之年,野僧灾民变为强盗,山寇扰乱百姓,欺男霸女,暴徒煽乱,威列妄行,盗贼迭起,纷如飞蜂。洪武十六年,永乐(燕王朱棣)挂印为帅,发到山东北半省,搜索杀伐,扫荡三载,百姓水深火热,百突一烟。永乐元年,下令到南五省征民,男女儿童,绳拴押解,起至山东北半省。征民范围,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共计五省。”
该书资料来源无从考究,读后有荒诞不经之感。但是,20世纪80年代,有人还在罗山上发现旧时的铁锚,罗山山体上至今还残存着海蛎子皮,这些又明明确确地告诉我们,罗山这一高为群首的山峰,不知多少年前应该真是海底礁石。当然,沧海变桑田,大自然的变迁千奇万化,胶东一带的地质变异究竟如何,只能靠地质学家们考究。
应该说,如果当时真有如此之大的洪水,史书和地方志书不可能不予记载。但是,遍查明史和能见到的各种地方志读本,均未发现关于洪武二年洪水的记载,只是听会计师事务所谢桂山说曾在莱阳见过一本山东史志资料,内有明洪武年间胶东半岛发生海啸的记载(海水倒侵事件)。反过来说,民间传说如此之广,流传时间如此之长,又绝不应该是空穴来风。况且,1974年招远城南赵家庵村出土一块明朝建文年间的古碑,清楚地记载该村谢氏始祖因水灾奉诏于明洪武二年正月由山西洪洞县东迁招邑。这段记载虽在时间上与洪水滔天的传说略有冲突,但对水灾的记述却又证明当时确实有过洪涝灾害。事实上,元末明初,山东一带确实发生过多次洪涝灾害,由于当时民间缺乏文字记载,水灾的时间和程度在一代代口头流传中失去了本来面貌,才有了洪武二年洪水滔天的传说。

代代流传的移民故事

“问我家乡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些传说主要集中在脚小趾趾甲复形、走路背手、大小便称解手等来历上。元朝末年,山东一带兵荒马乱,加之水涝灾害频繁,造成饿殍遍野,荒无人烟。明朝建立后,当务之急是恢复和发展生产,于是采取了移民垦荒的做法,把地狭人众的山西、四川等地人民移往山东、河北等省。据说,当时移民区域的人都不愿离开故土,官府就采取欺骗加强制的办法,贴出告示说不愿迁徙者到大槐树下报名(一说为枯柳树下),把老百姓骗到一起,强行登记,发给凭照。为防止逃跑,就在每个人的小脚趾上砍一刀作为记号,至今移民后裔的脚小趾甲都是复形,据说就是当时砍了一刀后的遗传。当然,这一说法缺乏科学依据,因为外伤是不可能遗传的。不过,这个移民后裔的共同特征,又确实给人留下一个迷,有待于遗传学者的深入研究。当时,官兵为防移民逃跑,还把移民反捆起来,一根长绳拴在一起,押解上路。移民们一步一回头,远远的只能看见大槐树和大槐树上的老鹳窝了,大人们告诉孩子,一定要记住这棵树,这就是我们的家乡啊。后来代代相传,移民后裔记不住自己的村庄,却都记住了大槐树和大槐树上的老鹳窝。移民们到了新的居住地后,为寄托对家乡的怀念,大多数都在村头种上一棵槐树,至今各地尚存有为数不少的古槐,称之为安疃槐。当然,那些相传是从枯柳树下迁来的,就会种上一棵柳树作纪念。据调查,招远目前尚存有明代古槐和柳树20余棵。根据各地的传说,移民后裔提起家乡,都记得大槐树下老鹳窝,但是,招远移民传说很少提起老鹳窝,反倒有不少提到石碓臼和铁碓臼,这是招远移民传说不同于他处移民传说的一个显著特征。当时,碓臼作为一种生活工具,每个村落都有,一般都设在村头的树荫下,所以,有的移民没有记住树,反而记住了树下的碓臼。
到招远来的移民,有来自山西洪洞县的,但更多的相传是来自四川成都府,据说当时叫丰都城,所以人们说死后去了丰都城,又叫回老家了,回老家的路上,自然先经过望乡台。移民死后的坟墓,大都朝向西南方老家的方向。直到现在,属马的妇女找对象还忌讳往西南方向找,有“马不跑西南”之说,因为人们死后骑马朝西南方向回老家,马往西南方向跑,就有点不吉利了。
当时,移民在长途押解途中,经常有人要大小便,只好请求官兵解开捆绑的绳子,所以人们慢慢把大小便叫成了“解手”,大便叫大解,小便叫小解,直到现在一直这么叫了下去。由于长途押解,移民的手臂长时间被反捆,胳膊逐渐麻木,习惯成自然,以后手臂解开后人们已习惯了背着手走路,其后裔也沿袭了这种习惯。

移民的原因和历史记载

元朝末年,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农民起义日益频繁,仅至正元年,山东、河北、湖广等地农民起义就达百余处。特别是刘福通的红巾军,与元军决战于两淮、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广大农民纷纷响应。连年战争,拔地屠城,所到之处,民众十亡七八,到了“春来归燕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的境地。除了战乱之外,水旱蝗灾不断,黄、淮河多次决口,“漂没田庐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荒墟”。据《元史》记载,元朝末年水灾,山东19次,河南17次,河北15次,造成“漂没民庐死者众,禾不入土人相食”的局面。战争和灾荒的双重蹂躏,导致百姓非逃即亡,河南、山东、河北等地民不聊生,人烟稀少。与此相比,山西、四川一代兵乱很少波及,加之风调雨顺,出现了相对的经济繁荣、人丁兴盛的景象。明朝建立后,朱元璋采纳众臣奏议,决定移民屯田,于是开始了洪武朝的大规模移民。移民原则是把农民从“窄乡移往宽乡”,从人多田少的地方移至地多人少的地方。据《明实录》、《明史》等记载,洪武九年十一月、十三年五月、二十一年八月、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五年八月、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八年正月、三十五年九月,均有移民之举。
朱元璋去世后,传位长孙朱允炆,即建文帝。建文帝为巩固中央集权而采取“削藩”之举,直接激起了燕王朱棣“入京诛奸”,于是发生了连续4年的“靖难之役”,再次加剧了中原地区地广人稀的荒凉局面,于是又有了永乐朝移民之举。史书记载的永乐朝移民主要有永乐二年九月、三年九月、四年正月、五年五月、十四年十一月、十五年五月。

招远明朝移民调查

据对招远市724个行政村调查,明初有移民活动的计328个村,其中从外省迁入的111个村,省内青州、登州、莱州等迁入的50余村,余者多为境内迁徙。省外迁入的111个村,迁入时间和迁入地多和传说吻合。据调查,四川移民有张星、河埃、北里庄、草店、张画王家、埃子王家、山西王家、大河头、大诸流、河东、岭上王家、山后白家、官道等村的王姓,狗山李家、丁家庄子、城西吕家、汤东沟、金河李家、李格庄、磁口、大涝洼、东埠上的李姓,东河北、城西吕家、蚕庄、河北刘家、孟格庄刘姓,宅科、芮里、苏格庄、土彦后、河西、大尹格庄张姓,孙家、前孙家、山西孙家、瓦里孙姓,上店、石对头、界沟姜家姜姓,侯家、山后侯家、北侯家侯姓,陈家窑、大转山堡、东万福庄陈姓,冯家、南冯家、北冯家冯姓,黄家、河东王家黄姓,朱家咀、北朱家朱姓,滕家、横掌滕家滕姓,邵家、寨里邵姓,杜家杜姓,苑家苑姓,小高家高姓,年头宋家宋姓,横掌赵家赵姓,柳家柳姓,小秦家秦姓,丁家庄子路姓,北关西杨姓,道口尹姓,吴家吴姓,林家林姓,魏家沟魏姓,灵山盛家盛姓,大韩家韩姓,西崔家崔姓,许家许姓,潘家潘姓,大庄家庄姓,官地郭姓,共计77个村34个姓氏。山西移民有槐树庄孙氏,小疃王氏,石棚史氏,郑家郑氏,欧家夼欧氏,南院庄邴氏,迟家迟氏,城西吕家路氏,赵家庵、北坞党谢氏,埃子王家叶氏,西观、刁儿崖、九曲刁氏,焦格庄焦氏,张石埠石氏,前崔家、后崔家崔氏,西原家原氏,山后傅家林氏,邢家邢氏,南潘家潘氏,台子李家赵氏,上刘家刘氏,唐家唐氏,计25个村21个姓氏。浙江移民有圈里杨家、城里、杨家大沟、西曲城、原疃等村的杨氏。河北移民有东罗家、西罗家的罗氏,西上庄的李氏。河南移民有王家王氏,段家段氏。湖北移民有大李家李氏。另有南寨子村传说洪武年间葛氏兄妹由南方迁入,确切省份不明。
关于移民的具体地址,大多是根据传说,很难有确切地址。从四川迁入的77个村,有29个村只知道从四川迁入,能够记载到府的48个村,除两个村记为青旗府(青旗府泸州大槐树底下)、一个村记为邑城外,其余均为成都府。在迁自成都府的45个村中,有两个村只记到府,能够明确到华阳县(1965年撤销,并于双流县)的有16个村,明确为资阳县(四川中部,沱江中游)的2个村,传为金堂县(成都市东北部,沱江上游)和文汉县(无考)、驸马县(无考)的各1个村,其余的只知道地方不知道县。从迁民村庄看,大部分不够明确,和大槐树有关的有17个村,和柳树有关的7个村,和碓臼有关的10个村,有的村槐树、柳树共有,有的村柳树、碓臼共有,有的村槐树、碓臼共有,还有的村三者共有。从和大槐树有关的村看,4个村记为四川大槐树下,2个村记为成都府大槐树底下,5个村记为华阳县大槐树底下,其余有华阳县大槐树盛家、兰柳镇大槐树村、铁碓臼村大槐树底下、大槐树底下碓臼李家、大槐树底下碓臼孙家、大槐树底下碓臼沟等说法,可谓五花八门;从和柳树有关的村看,兰柳村、南柳镇、岚柳树镇、大柳树村、成都府文汉县柳树镇、大柳树底下碓臼王家,各种记法应有尽有;和碓臼有关的村,有资阳县铁碓臼村、成都铁碓臼刘家、成都府华阳县铁碓臼村大槐树底下、华阳县铁碓臼王家、大柳树底下碓臼王家、成都府碓臼王家、大槐树底下碓臼李家、大槐树底下碓臼孙家、华阳县大槐树底下碓臼沟等多种说法;其余有成都华阳县王家庄、华阳县城子疃井口街、成都府张家湾、成都府驸马县枣栗村等传说。也就是说,世代相传的关于迁民的记忆,主要是槐树、柳树和碓臼三种生活中常见之物。这是关于四川移民的粗略统计。
山西移民的25个村,移民地址比较集中,有17个村具体到洪洞县,其中只记到洪洞县的6个村,明确记为贾村大槐树底下的有槐树庄、迟家、埃子王家、前崔家、后崔家5个村,只记贾村没记大槐树的2个(唐家、北坞党),记为洪洞县大槐树底下的有4个村。其余有两村只记到山西,两村记为山西枣林沟,一村记为通州赖枣林,一村记为蒲成县,一村记为杏花村。
从四川和山西移民传说看,有极其相似的地方,大部分姓氏和村庄没有移民的确切地址,而只有移民处的某一特征,如大槐树、枯柳树、石碓臼、铁碓臼、枣林等。抛开这些特征,具体到村庄,也有相似之处,如山西枣林沟和四川枣栗村,发音极其相似,可能因为长期流传而出现两种说法。
从移民时间看,无论是四川移民、山西移民还是其他地方移民,均以洪武和永乐年间居多。如四川移民,明确为洪武年间的49个村,占64%;永乐年间9个村,占12%;记为明初的7个村,占9%;其他占13%。山西移民,明确为洪武年间的10个村,占40%;永乐年间的8个村,占32%,记为明初的4个村,占16%;其他(成化、至正等)占12%。至于浙江移民,全为明洪武年间。

永远记住大槐树

根据招远流传的移民传说和对招远724个行政村移民的调查,明朝移民是一个普遍现象。但是由于缺乏确凿的文字记载,移民实情在代代口头流传中渐渐失去了大部分历史真相,大槐树、枯柳树、石碓臼、铁碓臼在流传中变成了人们的故土。据《洪洞县志》记载:“明洪武、永乐年间,屡移山西民于滁和、北平、山东、河南、保安等处,树下为荟萃之所”,并在“广济寺设居驻员,发给凭照川资”。又载:广济寺为唐贞观二年所建,寺院宏大,僧众济济,唐宋以来又建有驿站,常驻驿官办理四方来往的公差事务。广济寺旁有一株“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阳关古道从树荫下通过。明初迁民时,便在广济寺设局驻员,在大槐树下集中移民押解起程。也就是说,大槐树下原为移民集中地,而并非移民的家乡住址。清末,洪洞县贾村景大启在山东曹州任散厅官吏,交游甚广。在宦游中,山东官民知其为洪洞人时均倍感亲切,都说洪洞是老家,先人从洪洞大槐树下迁来。当时,在长山县任职的洪洞人刘长林、从河南杞县告老还乡的洪洞人贺柏寿也深有同感。于是,他们募银在古大槐树处修建碑亭、茶室、牌坊,以作纪念。当然,明朝的广济寺和大槐树早已被汾水冲毁,同根孳生出的第二代古槐也已干枯,但仍然立在原处。同根孳生出的第三代古槐现在枝叶繁茂,可谓嘉树延年,代代相接。
关于枯柳树和碓臼,现在尚未发现研究资料。至于四川,不知是否和山西洪洞县一样,也曾经在树下集合民众,集中押解移民。但是,不管事实如何,移民的传说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其可信之处。
历史总是在她前进的途中毁灭了大量确凿的证据,却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和支离破碎的历史残片来诱惑我们,让人无法自拔。无论是大槐树还是枯柳树,不管是铁碓臼还是石碓臼,只是我们寄托情思、缅怀先人的托情之物。木本水源流泽长,此情悠悠寄故乡,华夏儿女本同根,春风秋雨几沧桑。我们都是大槐树移民,让我们永远记住那棵树,永远精诚团结,共同向上,把我们的家园,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