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b&A=1&rec=883&run=13

李太阳

李太阳(1949~1979),玲珑镇玲珑台上村人。从小热爱集体劳动,16岁成为生产队模范饲养员,20岁担任生产队长。1971年开始,先后7次被评为模范社员和先进民兵,4次受到物质奖励。作为一名武装基干民兵,他在军事训练中一丝不苟,在生产中带头大干。1977年春天,他给生产队运沙,和拖拉机会车时,大腿被挤伤。生产队让他在家里休息半个月,可他只休息了4天就去上工,带伤干了一春。1977年秋天,他赶车运地瓜,来回6公里,规定一天运5趟。他起早贪黑,坚持每天运8趟。整个三秋,他车车多载重,天天超指标,2个月干了4个月的活。他有一股磨不烂、拖不垮的劲头,村里人都叫他“铁汉子”。有一年整地,他一张铁锨,一辆小车,自装自运。别人推一趟,他推两趟,两个月时间,天天争第一,被评为劳动能手。
当集体财产受到危害时,李太阳总是毫不迟疑,挺身而出。1977年秋的一天,他妻子临产。正巧这天天气不好,队里晒的玉米要入库。他把嫂子叫来照应妻子,自己却去套车运队里的玉米。一年夏季山洪暴发,村南水库溢洪道堵塞,眼看就要洪水漫堤,危及大堤,李太阳不顾安危,跳入水中把堵塞物排除,加大排水流量,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他时时以雷锋为榜样,经常为人民群众做好事。1977年冬天一个深夜,大雪纷飞,一名女社员产后出血,必须马上送医院,雪大路滑,拖拉机不能去送,李太阳主动套马车把病人送到县城医院,回来后又骑上自行车把病人需要的用品送到医院。病人需要输血,他把胳膊一伸,献出200毫升血。病人住院后,小孩在家里没奶吃,李太阳就抱回家去,让爱人喂了10天奶。一名老年社员病了,没人照顾,李太阳天天去帮他做家务,亲自送水拿药。一天上午收工时,李太阳见一社员门前横七竖八放着一些石头,影响交通,就一块一块地把石头堆起来,一直干到下午一点多钟,才回家吃饭。1978年腊月,一社员房子失火,李太阳第一个爬上房顶,火烧着棉衣、棉裤,他全然不顾,把一桶桶水泼向大火,直到和大伙一起把火扑灭。
在民兵连里,李太阳是个好民兵。搞军事训练,他总是积极参加。有一次民兵连搞夜间战备演习,他不慎扭伤踝关节,排长接过他肩上的机枪,让他回去休息,他坚决不肯,夺过机枪,边走边说:“演习和真的一样,不能下火线!”一直坚持演习到底。民兵连在后山设有对空瞭望哨,民兵们长年担负站岗执勤任务,李太阳从没有误过一班岗。一个雨夜,他和另外两个民兵值班,岗屋漏雨,炕面淋湿,只能睡下一个人,他让那两个民兵轮班睡觉,自己在哨位上站了整整一夜。
李太阳遇事总是先想着别人,从不顾个人安危。1979年2月20日上午8时,他赶着马车运石头。满载石头的马车路过东口子一段陡坡时,车闸突然打滑,失去控制,惯力推动辕马受惊,三匹马顺坡猛冲。这时他如果撒手不管,个人生命危险就完全排除,但集体的车马将要受到严重损失,走在前面的三辆马车也会遭到不幸后果。危急时,他一面呼唤前面的车把式赶急闪开,一面紧扳车闸用力拉住车辕,迫使惊车贴着那三辆马车一掠而过,避免了撞车事故发生。三名脱险的车把式和路旁干活的群众齐声疾呼,叫他撒手躲开。但是,此时前方转弯处突然走出10多名群众。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太阳放弃个人安危,双手死扳车闸不放,用尽平生之力调整马车,保护了群众的生命安全,自己却被车上掉下的石头绊倒,牺牲在车下。李太阳牺牲后,中共招远县委、招远县人民武装部党委作出决定,号召全县党员干部、民兵和广大群众向他学习,中共烟台地委、烟台军分区党委为其追记一等功,山东省军区批准为革命烈士。

隋树森

隋树森(1906~1989),辛庄镇东良村人,教授,中国当代著名社会科学家。
隋树森祖父清末在北京做过品级不高的小官,父亲曾在军机处“供事”,后改行经商。隋树森1906年1月生于北平,幼年时回老家初级小学读书,稍后又到北平,在北城方家胡同京师初小、高小读书,校长是后来的著名的作家老舍。毕业后考入北平公立师范学校。在师范读书期间,他的作文是全班“压卷”之作。后来,他的几篇小说刊登在战前比较有名的杂志上,可他认为自已生活贫乏,写不出好东西,就放弃文学创作之路,研习历史古籍。师范毕业后,留校在附属小学当教师。1928年冬,考进国立北平师范大学。读书期间,用一个暑假时间,翻译了日本汉学家、文学博士儿岛献吉郎的《中国文学概论》,被上海世界书局编入“文化科学丛书”,改名为《中国文学》,与方壁(茅盾)的《西洋文学》列为姐妹篇。师大毕业后,相继在山东省惠民中学、省立莱阳乡村师范、济南女子师范任国文教师。期间,他用业余时间从事编译工作,出版《文学通论》、《古诗十九首集释》,翻译了日本青木正儿的《中国文学概说》等书。他的译著曾在浙江省立图书馆馆刊上被评介,受到奖誉。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辗转于泰安、徐州、郑州、武汉、西安等地从事教学工作,后经人介绍进入重庆国译编译馆工作,直至全国解放。此间,他除了审查当时中小学各科教科书,审订各科学术名词的汉译名外,还编译一些一般用书。出版的译作有盐谷温的《元曲概说》、竹田复的《中国文学思想》、青木正儿的《元人杂剧序说》。另外写了许多散文游记,后来编为《巴渝小集》。在翻译两本日本汉学家论元曲书的过程中,逐渐对元曲研究发生兴趣,后来元曲成为他研究的专门学科。
1949年南京解放后,隋树森被调到国家出版总署工作,起初在出版总署图书馆,后来又调到图书期刊司,不久出版总署撤销,他被分配到人民出版社工作。工作之余他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元曲搜集校勘和研究上,出版元曲研究专著20余种,他校点了现存元人所有的散曲:《阳春白雪》、《太平乐府》、《乐府新声》、《全元散曲简编》等书,编订《元曲选外编》,把元人杂剧总集《元曲选》以外所有的杂剧汇编在一处,又编校了《全元散曲》。他的著述被全国高等院校教材选用。此外与他人合编的书有:《古代散文选》、《古文选读》、《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提要》、《语文学习讲座丛书》。1979年,隋树森患脑血栓,导致半身不遂。此时虽已离休十余载,但人民出版社仍聘他为特约编辑。身卧病榻后,仍勤奋著述,先后编辑成书《新校乐府群玉》、《曲论存稿》、《雍熙乐府曲文作者考》、《枣轩曲论汇稿》、《东瀛中国文艺论文译丛》等。隋树森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1989年11月17日,因病于北京去世。

王野萍

王野萍(1942~1990),莱阳市谭格庄乡汪格村人。1960年参加工作,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高级讲师,系招远县政协第三、第四届委员,山东教育学会、中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员。
1960年,王野萍在招远一中以各科5分(满分)的成绩高中毕业,因父亲被错划右派牵连,不能继续升学深造而留校任初中俄语教师。为适应教学需要,他刻苦自学,通读了《俄语语法详解》、《现代俄语语法》、《大学俄语》等,次年便胜任高中俄语教学工作。1963年,他在烟台地区教育部门组织的黄县片备课会上讲的公开课,受到与会者好评。这时,学校外语教学课即将由俄语转为英语,对英语一窍不通的他托亲求友购买录音和教材资料,立即投入英语自学当中,同时向学校同行虚心求教。1967年“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学校停课,他白天应付学校活动,晚上就到自己租来的民房里偷着学英语,1968年复课时,已学完许国璋著的《大学英语》,并开始承担高中英语课教学任务。1970年,组织上送他到烟台师专英语系进修。进修结束后回到学校,仍坚持边教边学,先后学完多套国内外大中专教材,坚持阅读英语报刊及文学作品,还经常利用假期自费去青岛教育学院、烟台师专、烟台教育学院等院校听课、求教或参加各种讲习班。每次去青岛,总要去海港听外籍船员说话。经过刻苦学习,他的英语水平明显提高,能够熟练、准确地进行笔译和口译。经全面考核,英语水平达到本科程度。
王野萍自学成名后,亲友劝他离开教育,不少单位也希望他去工作。但他总是以“我自学的目的是为了教好学,我觉得我最适合干教育,也最爱干教育”而婉言谢绝。1978年,他被调入教师进修学校从事英语教师培训。当时全县只有十几个英语教师,近百处初中开不了英语课,培训任务十分艰巨。针对学员基础差、水平不齐的状况,他在集体授课基础上,采用“单人训练”和“逐个过关”的方法进行培训,利用教唱英语歌曲、排演英语文艺节目、组织英语晚会等方式提高学员口语能力,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2个小时以上。1978~1983年,以他为主举办12期英语培训班,培养英语教师245名,占全县英语教师的93%。1986年王野萍被任命为招远县进修学校教导主任,除担负繁重的教学任务外,还负责学校高师部教学组织工作。他狠抓管理工作,使学员巩固率、考试及格率、成绩优秀率一直居烟台市上游。1987年,进修学校在山东省教育学院远距离高师教育总结表彰先进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被评为教学先进单位。任教期间,他不仅出色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还同他人合作,发表教学论文和经验文章14篇,参加编写并由省级出版社出版英语教材3本,翻译科技资料20万字,3次在省、市级教研会议上作专题发言,对中学外语教学作出一定贡献。1981年,被晋升为讲师。1983年被评为省优秀教师。此后又被评为烟台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烟台市总工会职工读书自学活动积极分子等。1987年晋升为高级讲师。
1988年3月,王野萍被县建委借调任招远赴科威特265工程组主谈英语翻译和党支部委员。他没有迷恋异国风光、名胜古迹,一踏上科威特的土地就开始同外方洽谈业务,翻译资料,业余时间教工人学外语,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6个小时以上。在同外国人打交道过程中,既彬彬有礼,又不卑不亢;既机智勇敢,又不野蛮粗犷,赢得外籍人员广泛赞誉。1989年,王野萍经诊断患肝癌,科威特医生告诉他生命至多有2个多月的时间。面对死神的来临、病魔的折磨,他同往常一样忘我工作,晚上仍冒着酷热翻译材料,直到回国的前一天,还忍受病痛在工地上跑了一整天。1989年10月,王野萍回国到北京医院治病,陪同领导为他安排高级旅馆他不住,后来依他的意愿在阜外大街找到一个简陋的旅店。1990年3月14日王野萍病逝。去世后,中共招远县委作出向他学习的决定。

冯立族

冯立族(1926~1990),蚕庄镇灵山冯家村人。生于1926年11月18日,出身革命家庭,其父冯升堂是招远县早期中共党员,1939年任中共招远县委书记。冯立族14岁即投身革命,入党时仅16岁。曾担任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长、省人大副主任等职。
在艰苦的战争岁月,冯立族不怕牺牲,忘我工作,历任招远县青救会儿童团长、宣传委员、会长,区委书记、县委候补委员、民运部长等职。1949年3月,他被调到北海地委,历任团地委书记、莱阳地委青委书记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长期从事青年工作,历任团省委常委、青农部部长、组织部部长、秘书长、团省委副书记、书记,中共山东省委青委委员、青委副书记、书记,为山东省共青团建设付出大量心血,培养选拔了一批优秀青年干部。“文化大革命”中,他曾受极“左”路线冲击;恢复工作后,以党的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抱病坚持工作,竭力排除极“左”路线破坏和干扰,为尽快恢复和建立各级团组织做了大量工作。此后,他历任省革委会政治部党的核心小组成员、政治部群工组组长、党的核心小组组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担任省委组织部领导期间,他为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付出艰辛劳动,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克服重重困难,平反和纠正了一大批冤假错案,推动了党的干部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坚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选拔培养了大批优秀领导干部。在省人大常委工作期间,不顾体弱多病,恪尽职责。
冯立族先后当选为山东省第一、二、三、四届党代会代表,中共山东省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共青团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0年8月18日,因病在济南逝世。田纪云、宋任穷、杨得志、谷牧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他送花圈。

刘兆荣

刘兆荣(1916~1990),辛庄镇宅上村人。生于1916年9月,1935年10月在陕北瓦窑堡参加红军,1936年1月加入共青团,同年4月转为中共党员,历任红一军团二师五团战士、副班长,红二十七军政治部统战干事、股长,陕北留守兵团警卫一团政治指导员。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陕北留守兵团历任代理教导员、营长兼教导员、抗大总校指导员。抗战胜利后,历任胶东五师十团参谋长,华东后备兵团一师二团团长兼政委,华东军政大学训练处副处长、教研班主任等职。战争时期,他转战南北,英勇作战,先后参加和指挥了三交、关上、李旺堡、孟良崮、济南、淮海、渡江等战役战斗。土地革命战争中,作为一名战斗员和秘密联络员,他机智勇敢,为策反东北军做了重要工作。抗日战争时期,他随部队渡河东征,为建立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革命力量负伤流血,脖子上终生留有敌人的弹片。解放战争中,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还是优秀的政治工作者和后勤工作者,积极执行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想方设法组织物资保障前线。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刘兆荣历任高级步校射击训练教授会副主任、主任,第二政治学校训练部副部长,防化学兵工程学院训练部部长,新疆军区步兵学校校长,阿勒泰军分区司令员,乌鲁木齐陆军学校顾问等职,1966年6月晋升为大校军衔,1981年12月离职休养,享受正军职待遇。他长期从事部队院校工作,为人师表,耐心施教,为部队训练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被收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学兵百科全书》人物学科。曾获八一奖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8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勋章。长期的战争生活,使他积劳成疾,长期患有严重的肝炎。尽管如此,在阿勒泰军分区任司令员时,他不畏条件艰苦,坚持深入边防哨所,关心部队,体贴下情,为边防建设作出重要贡献。1990年12月28日,刘兆荣因病在西安逝世。

王滋才

王滋才(1912~1991),曾用名王松栋,金岭镇山上汪家村人。生于1912年10月,20岁入北平大同高中读书,22岁考入北平医学院。1937年毕业离校后七天“七七”事变爆发,他目睹国民党节节败退、共产党高举团结抗战义旗深得民心的现状,决心跟随共产党坚持抗日救国。1938年1月,王滋才与王亭等在招远、黄县成立鲁东人民抗日救护队,自任总队长。他说服父母卖掉20余亩土地,用以购买救护队所需的药品和器械等。1941年1月,他在招远创办南北招医联会,不久被调往八路军五支三团分所医院任医生、院长。1943年10月至1948年2月,先后任北掖地方医院院长、北掖政府卫生科科长兼地方医院院长、胶东公立掖县医院院长等职,在此期间由于接送和抢救伤员成绩突出,曾立二等功。1948年2月,他被调往西海地方医院任院长,兼西海专署卫生科副科长。1949年1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6月,被任命为青岛山大医院工作组组长、首席军代表,接管青岛山大医院。1951年12月,他随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加抗美援朝,任国际三六大队副队长。1952年回国,任山大医院即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任职期间,他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对国民党时期遗留的旧人员坚持稳步前进、团结教育的原则,善于团结广大知识分子一道工作,曾多次带领广大医务人员深入农村为群众进行义诊。他医术精湛,工作认真,态度和蔼,平易近人,生活作风简朴,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声望。1983年,71岁高龄的王滋才离职休养。1991年因病去世。

张焕才

张焕才(1938~1991),梦芝街道张画张家村人,招远市中医医院副院长。高小毕业后,在父亲影响和支持下,对祖国传统医学产生浓厚兴趣,利用农闲时间,攻读了《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古典医籍。1965年,村党支部根据群众推荐,派他到招远卫校学习半年,回村担任“赤脚医生”,自此开始行医生涯。一次,本村一名3岁女孩高烧不退,呼吸急促,面色青紫,阵阵抽搐,张焕才怎么也诊断不出是啥病,只好给患儿打了一支退烧针,让其转县医院治疗。这件事深深刺痛了他。从那以后,他刻苦自学,努力提高医术。经多年努力,他以惊人的毅力学完了《中医基础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实用皮肤病学》、《针灸大成》、《本草纲目》等大专教材和古典医籍,诊疗技术有了很大提高。为继承祖国医学遗产,他足迹遍布全县110多个村庄,搜集整理1000多个验方。有些方子经过他的研究改进,成为治疗一些疑难顽症的有效良方,有的被列入《山东省中草药验方汇编》中。为总结出疗效高的治病良方,他除了用兔子、狗这些动物试验外,还多次在自己身上试验。他在自己身上试验自制的马前子液和苦参酒的疗效,以致皮肤多次烧伤,留下一块块疤痕。为研究治疗胃痛方去痛丸,他先用狗做试验,没发现不良反应,接着就自己服药试验,由于剂量大,引起中毒反应,腹痛剧烈,上吐下泻,神志恍惚,血压下降,被家人送到医院救治。为自学针灸,他经常在自己身上试针,多次因扎错穴位而昏厥。经过艰苦努力,他成为一名颇有名气的医生,擅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一些疑难顽症,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尤其在牛皮癣、慢性骨髓炎、颈椎病、骨质增生等顽症治疗方面,造诣颇深。
1970年10月,张焕才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10月,他以“赤脚医生”身份出席全国中草药工作会议,受到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接见。1975年12月担任招远县卫生局副局长、村党支部副书记和“赤脚医生”。1977年,出席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华国锋、叶剑英等接见。1978年在山东省科技大会上,他被授予“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是年11月,被调任城关公社卫生院副院长,后转任招远中医医院副院长。1981年,他被卫生部聘为中华医学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1983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1986年,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1987年,卫生部颁发“为感谢你在卫生部科学委员会委员期间作出的贡献,特予表彰”荣誉证书。他还曾担任省、市、县政协委员等职。
张焕才医术高超,医德高尚,对待病人如亲人,无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总是随叫随到。辽宁省外运公司工人门启国,因外伤引起左腿骨髓炎,长达6年之久,辗转到全国许多大医院诊疗,做过3次截肢手术,伤口长期不愈。从报纸上看到张焕才治骨髓炎疗效较好的消息后,千里迢迢找到张焕才的家。张焕才热情地接待了他,为他安排住处,3个多月时间,为他煎药、换药,精心治疗。门启国病愈后,握着张焕才的手泣不成声。
一个春天的夜晚,张焕才9点钟在中医院开完会,正要回家休息,一位农民到中医院请他前去为其爱人看病。他二话没说,立即挎上急救箱,推出自行车就跟着这位农民上了路。由于天黑路不熟,连人带车摔进沟里。腿摔伤了,左臂划了一道口子,他爬起来继续赶路。这一夜,他一直忙到凌晨2点。
1982年10月的一天下午,一位离休干部病了,其女儿前来叫诊。张焕才刚要走,接到家里电话,孩子病得厉害,让他马上回家。可是他挎上急救箱就赶到那位离休干部家里。看完老干部的病,他急忙骑车赶回家,家里空无一人,妻子已经抱着孩子去了医院。
从医30多年,张焕才诊疗过的病人不计其数,经他治愈的病人来自全国各地,有地委书记、长岛要塞司令员,有工人、农民。不论职位高低,贫贱富贵,他都一视同仁,从不吃请,更不索要病人的财物。有的病人治好病后,准备许多贵重礼物寄给他,他总是如数寄回去,实在退不掉的,他就如数付钱。山东乐陵县一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经张焕才治愈后寄给他5公斤当地特产金丝小枣表示感谢。张焕才觉得不好再把东西寄回去,就按价格把钱寄了去。北京西单商场退休工人王洪训病愈后,给张焕才送来条幅,上书“医德好挚情感人,医术高妙手回春”。这正是张焕才行医30年的真实写照。
由于长期过度劳累,他患上严重的高血压和冠心病,但从未因此耽误工作。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有时病情严重,不得不住院治疗,可他一输完液体,就又去工作。1991年1月11日,他为50多个患者做了诊疗,傍晚还到一位离休干部家里为其针灸、点穴、按摩,晚上还在自己家里为前来求诊的两位病人治病。12日凌晨,张焕才因突发脑溢血去世,年仅53岁。去世后,中共招远县委发出向张焕才学习的号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