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b&A=1&rec=810&run=13

预防接种 20世纪70年代,全县建立县、社、队三级预防接种网络和传染病防治网,各公社卫生院设专职防疫人员负责辖区卫生防疫、爱国卫生、合作医疗等工作。1980年,各公社卫生院成立防保组,全县共有防疫医生70人,推行按年龄组段进行计划免疫。80年代初期,山东省编制统一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对易感人群进行接种免疫,将流感、乙脑、白百破(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联、麻疹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精白类等疫苗列入程序。1982年,境内麻疹、伤寒、白喉等传染病基本得到控制。1983年,全县装备计划免疫冷链系统,全面开展儿童预防接种,大部分传染病被消灭和基本消灭,招远县成为全国传染病防治首批达标县之一。80年代,境内尚存较严重的传染病,首位是病毒性肝炎,其次是痢疾病,再次是流行性出血热病。
1985年,实行每年6次按村划片接种疫苗制度,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卡介苗、白百破三联制剂、乙脑、流脑6种生物制品的覆盖率均为85%以上。传染病发病人数占全县总人口的比例由1950年的44%下降为0.93%,全县计划免疫工作提前5年达到国家规划指标,被省卫生厅授予“全省计划免疫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卫生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在招远县建立联系点。1987年,防疫站成立计划免疫科,县政府下达专门文件,要求对流脑、乙脑、白百破三联制剂、麻疹、脊髓灰质炎、卡介苗等列入免疫程序的疫苗,实行计划免疫保偿制度,每名入保儿童按规定缴纳一定数额的投保费,享受免费注射和接种疫苗后发生相应疾病的免费医疗或因患相应疾病致残、死亡的福利保偿,全县新生儿年投保率达99%以上。是年,按照《山东省儿童计划免疫程序》要求,加强对程序内6种生物制品的使用管理,各种疫苗年接种率均达到97%以上。各乡镇卫生院均设防疫科,全县行政村划分为92个行政片,每片由1名防疫医生任片长,每村至少有1名村医负责本村防疫工作,县、乡(镇)、村三级形成完善的卫生防疫网络、接种保健网络,实行接种保健工作程序化管理。1989年,县防疫站成立预防接种门诊,负责城区儿童免疫接种。是年,县卫生防疫站被卫生部授予“全国计划免疫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1990年,境内始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各种疫苗年接种人数达19.8万余人次,在全省率先实行计算机系统传染病防治管理。1992年,各乡镇卫生院设疫苗接种门诊,实行每月一次定时定点接种疫苗。1994年,境内始接种甲型肝炎、腮腺炎和风疹等疫苗。1995年,各类疫苗接种人数达34万余人次。1999年,始接种流感和麻风腮疫苗,市内各级医院进行规范化接种门诊建设,开发计算机软件和语音查询系统软件,全市9个乡镇预防接种门诊达到省级规范化接种门诊标准,各种疫苗免疫接种率均达95%以上。每年对乡镇计划免疫工作人员培训3~5次,两次对基层医院预防接种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加强对程序外生物制剂进货渠道的管理,保证疫苗的质量和预防接种效果。2002年,各乡镇、街道共有防疫人员108人,各种疫苗免疫接种率均达95%以上。境内各种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白喉、脊髓灰质炎连续27年无病例发生,麻疹降至0.17/10万。
肠道传染病防治 20世纪80年代,境内开展沙门氏菌属、疟原虫等常规检验,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寄生虫监测工作;制定钩端螺旋体、志贺氏菌等检验常规制度及相应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中的疾病确诊工作;开展生活饮用水中检测大肠菌指数、菌落总数测定。1985年后,每年对食品卫生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预防性查体和痢疾等肠道传染病的带菌调查。1985年,痢疾患者853人。1985~1989年,防疫站每年检测食品和水质样品500~600份。1990年后,检验样品逐年增加。1995年,检测肠道蠕虫感染1008人份。2001年,普遍开展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检验工作。2002年,全年检测食品、水质样品1000多份。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脑膜炎防治 1985~1989年,境内共发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脑膜炎105例。此后,呈逐年下降趋势。1995~2002年,乙型脑膜炎发病1人,其他流脑发病也只有零星患者出现。对该病的防治措施,主要采取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糖丸,年免疫服药率均达98%以上。2002年,招远市被山东省卫生厅授予“全省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病毒性肝炎防治 1983年以后,县卫生防疫站将肝炎病防治工作列为传染病管理范围,进行重点防治。1985~1989年,全县患病1958人,患病率居各类传染病之首。1991年,防疫站对饮食从业人员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情况调查,携带率在2%左右。对该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是加强传染源管理,对易感人群进行免疫保护,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加强献血源管理,开展医院消毒工作。1990年,始推广使用乙肝疫苗并纳入免疫程序管理。1992年,始进行新生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并在机关、厂矿企业、学校等重点人群中广泛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工作。1994年,甲肝疫苗接种开始实施。1995年后,在重点人群中广泛接种甲肝疫苗。1990~1995年,全市患病2537人。1996~2002年,全市患病1130人。
皮肤病与性病防治 20世纪50~80年代,县内基本无性病出现,皮肤病多为一些常见病。1985年,卫生防疫部门始进行皮肤病、性病防治的宣传和技术培训。至2002年,累计培训专业医疗技术人员300多人。1992~2002年,多次参加省、市业务部门组织的皮肤病、麻风病、性病临床确诊活动。
1990年,临床诊治淋病病例39人。此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至1999年累计发病862人。1997年,市内始有梅毒病例。2000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病人(外来人员),此后再无发生新感染病例。
1993年,皮肤病防治所设立皮肤病门诊,年门诊量3000人次,最多年份达4000人次,其中银屑病约占20%,脂溢性皮炎约占8%,湿疹约占39%,皮癣约占13%,寻麻疹约占12%,其他约占8%。
狂犬病预防1980年,全县开展家犬免疫工作,推广狂犬病疫苗。1985年,全县组织家犬大捕杀。至2002年,累计捕杀散养犬5.06万条,累计为2.3万条犬注射犬用狂犬病疫苗,及时对被犬咬伤者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1981~1991年,全县累计发生狂犬病22人。此后,再无病例发生。
其他传染病防治 疟疾 20世纪70年代,该病在境内已得到有效遏制。1982年,全县发病6人。1985年,经省验收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1989年,招远县被省政府授予“基本消灭虐疾先进集体”称号。
痢疾 1985年,全县发生痢疾病人853例,居各类传染病第二位。1988年,发病1004人。2000年,发病745人。2002年,发病600余人。该病防治措施,主要是进行卫生知识和健康教育,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口服和静滴抗菌痢药物。
出血热 1986年境内始有病例,至1992年发病22人,死亡2人。1993~1995年,发病164人,死亡21人,居各类传染病第三位。防治工作主要是消灭传染源,加强防鼠灭鼠工作,市爱卫会和防疫站联合发放灭鼠药,定期检查灭鼠情况;对疫区周围易感人群、尤其是矿山企业等重点人群全部注射出血热疫苗,对患者及时进行隔离治疗。1995年后,该病已得到有效控制。1998年,招远市获“全省流行性出血热防治先进集体”称号。
猩红热 1987年前,该病一直呈散发状态。1998年出现高峰期,发病108人。是后加强控制,1999~2002年共发病39人。
寄生虫病 20世纪70年代,境内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主要有蛔虫、肝吸虫、绦虫、钩虫、鞭虫、蛲虫。经过采取综合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肝吸虫、绦虫基本绝迹。1980年,对506名中小学生进行肠道蠕虫病调查,蛔虫感染率为86%,钩虫感染率为4.6%,鞭虫感染率为44%,并全部进行治疗。1983年,对全县在校学生统一进行一次服药驱虫。1984年,对421名中小学生进行监测,蛔虫感染率为62%,鞭虫感染率为22.9%,钩虫感染率为2.6%,并全部进行治疗。1985~1990年,把肠道蠕虫病的防治列为卫生防疫工作重点,把中小学生作为防治重点人群,每年进行一次社会性服药驱虫。1995年,对农村1008人进行肠道蠕虫感染情况监测,查出蛔虫阳性117人,感染率为11.61%;鞭虫感染阳性29人,感染率为2.9%。对600名中小学生进行监测,查出蛔虫感染阳性19人,感染率为3.5%,鞭虫阳性9人,感染率为1.5%。1995年,社会人群服药率达46%,学生服药率达90%。1996~1998年,中小学生服药率达70%以上。1999年,监测城区学生蛔虫感染率为1.2%,鞭虫感染率为0.5%;乡村学生蛔虫感染率为3.1%,鞭虫感染率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