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广 播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b&A=1&rec=749&run=13

网络建设 1956年11月县广播站建立,1957年2月15日试播音,3月15日正式播音。广播站建立时,信号送到社、队,群众收听广播只能在公共场所。1962年开始统一村网布局和技术标准,将信号送到农户。到1975年,县、社广播设备基本配套,县、社两级专线1019.5公里,全县广播喇叭11万只,占总户数的92%以上。
1979年以后,县农村广播网的建设主要是巩固和提高。每年对全县有线广播线路、设备、喇叭进行两次全面大检查。1983年,大规模改架和更新线路,并开始发展动圈喇叭。广播事业局制定并推行农网管理承包责任制,落实社队广播人员及其责任、报酬,稳定广播队伍,保证事业不断发展。1985年,村庄通播率达到100%,喇叭入户率98%。1984~1987年,对广播设备进行全面更新改造,逐步达到广播设备正规化、线路标准化、喇叭动圈化。
1989年1月,招远县广播站改建为招远县人民广播电台。是年,经省广播电视厅专家组检查验收,招远县广播设备完全达到部颁甲级标准,被评为全省第一名。1991年,全县喇叭总数14万只,喇叭通响率达到98.8%。全县农网甲、乙级达80%,丙级网15%,基本达到线路标准化。1994年,全市有村广播室500个,喇叭14.22万只。
1998年,广播电视局投资20多万元,再次对广播设备和播出设备改造更新。在罗山安装一台无线调频广播发射机,功率300瓦、频率106.6兆赫,使广大听众可通过收音机收听招远人民广播电台节目,是年10月1日有线、无线(电台)同时发射信号。增加2台卫星解码器,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山东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解调通过有线电视网络传送,同时招远人民广播电台节目也通过光缆传送。对播出设备(扩音机除外)进行更新,所有录音机改为盒式(JVC型卡座),对播音室、录音室、机务室的控制进行更新改造,增添进口调音台;收转设备由卫星解码(NICAM728型)收转电台节目。
随着电视机数量增多,特别是1997年后有线电视飞速发展,有线广播听众越来越少。2000年1月始,各乡镇站先后停止转播县站有线广播信号。2002年,有线广播喇叭已被淘汰。
栏目设置 1956年广播站建立时,每天播音一次。1966年改为每天播音2次,每次2小时,其中自办文字节目和招远新闻各占10分钟。1969年改为每天早、午、晚3次播音,除转播中央台和省台节目外,每天自办文字节目半小时,文艺节目半小时至一小时。自办节目有《招远新闻》、《招远新貌》、《理论学习》、《法制园地》、《科技与信息》、《听众之友》、《各地选播》等。1983年2月4日,按照县委意见,停止每天中午有线广播。
招远人民广播电台建立后,除转播中央台和省台新闻外,栏目设置有《招远新闻》、《家庭指南》、《专题节目》、《金城纵横》、《风采人物》、《各地选播》、《天气预报》等,还根据听众欣赏口味增添《每周一歌》、《评书、小说连播》、《戏曲欣赏》、《本台综艺30分》、《听众之友》等栏目。
采编和对外宣传 广播事业发展过程中,一直重视通讯员队伍建设。建站初期,稿件来源除本站采写以外,多数稿件来自县直部门和各公社通讯员之手。1969年春,县广播站与县革委宣传组联合举办招远县第一期通讯员学习班,历时10天。自此,各公社陆续建立公社报道组,厂、矿、学校安排专职或业余报道员1~2名。1984年,全县通讯员队伍发展到250名,其中骨干通讯员70名。1989年1月1日招远人民广播电台开播后,更加注重培养通讯报道队伍。2002年,全市拥有通讯员130名,骨干通讯员80名。全市业余通讯员每年撰写稿件2700多篇,招远广播电台采用1300多篇,被省电台采用230多篇,被其他新闻单位采用350多篇。
市台采编的稿件和节目多次在省市评比中获奖。1985年12月,招远广播电视站获省广播电台集体记者二等奖。1987~1990年在烟台广播电台用稿连年名列各县市前茅。1990年12月,获山东省人民广播电台集体记者一等奖。1993年以后,市广播电台连年获省台集体记者一等奖,2002年获山东省电台集体记者一等奖十连冠,受到市委通报表彰,并授予宣传招远特别奖,颁发奖金10万元。2002年采编的《中国金都大抉择》,先后在省台、中央台播出,获省台优秀精品奖、中央台全国好新闻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