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民间艺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b&A=1&rec=746&run=13

民间音乐 20世纪40年代,全县吹打乐艺人120多人,民间称为“吹手”,由一个家庭或几个家庭组成一个班子,遇有百姓婚丧嫁娶,前往助兴,借以糊口。乐器主要是笙、管、笛、箫、唢呐和三弦等。当时,毕郭镇郭天合的唢呐比较有名,号称“南霸天”,黄泥沟的吹手“一气鼓”形成歇后语,广为流传。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民间“吹手”销声匿迹,90年代逐渐复兴,新的“吹手”以民间乐队形式出现,相邻的艺人自行组成,各带器具,有活则聚,无活则散,表演形式也不限于吹打乐,歌曲、杂技及其他表演一应俱全。
招远民歌相当丰富,尤其以沿海、山区的民歌最具特色。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文化馆音乐干部对民间音乐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搜集整理。传统民歌有《四季歌》、《姐儿房中扣绒花》、《小两口拜年》、《纺棉花》、《十五做媳妇》、《探病郎》、《十二月》、《跑烟台》、《寡妇上坟》、《光棍哭妻》、《赵五娘寻夫》、《跑秧歌》等。最能代表招远民歌特色的是《哥哥去当兵》。此歌流行在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曲调高亢、挺拔,发音抒之丹田,为省内外音乐工作者所赏识。这一民歌是80年代由欧家夼村路桂凤(女)老人提供,由文化馆詹仁中、兰思亭挖掘整理,经烟台群众艺术馆王挺君演唱后,山东省广播电台多次播放,上海唱片厂制成盒式录音带。
民间舞蹈 招远向有过年“耍秧歌”的传统,传统舞蹈历史悠久,并形成自己独有特色。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民间舞蹈演出活动基本停止。
20世纪80年代中期,文化局组织全县文化站干部进行民间舞蹈普查,普查出狮子舞、龙灯、旱船、跑驴、抬阁、秧歌、花灯、花棍、撅官、高跷、单人旱船、四人旱船、八人旱船、叉鳖、嘟嘟马等20余种传统舞蹈,其中旱船、跑驴、高跷、秧歌较为普遍。蚕庄镇马埠陈家的狮子舞、辛庄镇东沟李家的八人旱船、金岭镇唐家村的嘟嘟马、东庄乡西曹家的彩花灯、张星镇馆前张家村的锔大缸等别具特色。
90年代,宣传、文化部门每年正月组织各乡镇秧歌队进城表演,表演形式在传统民舞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体现农民生活的发展变化,突出宣传改革开放的形势和成就。
曲艺 民间说唱艺术形成于旧时的说书卖唱,从业者多为盲人。招远鼓词产生于清朝中叶,俗称“瞎子腔”,属胶东大鼓一个派系,地方特点鲜明,反映了招远的语言特色和人文特色,唱腔俚曲化、口语化,更为直朴简洁,叙事淋漓尽致。招远县盲艺人组织成立于1945年2月,先后称招远县盲人抗日救国会、盲人救国会、盲艺人联合会、盲艺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盲艺人宣传队,一直在农村巡回演出。随着形势发展,盲人说唱形式在传统鼓词的基础上有了很大发展,山东快书、相声、小品、歌曲等,极大丰富了说唱内容。
剪纸 招远民间素有剪纸习俗,春节贴窗花早在清代就很盛行。旧时民居通行的是竖条棂子窗,窗花就在棂子窗中作安排,上方是一幅条花组成的大大的“窗心”,下方是一套“花盆”,四角配以“窗角”,空白处再随意点缀许多小花。女孩大多在七八岁就学抠花,大多数农家妇女都能取样剪纸,且有不少能自己创作。剪纸作品多以美化生活、憧憬未来、增添节日气氛为主要表现内容,大自然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历史神话故事、生活中的人物,均可剪可裁。
20世纪80代以后,随着居住环境改变,窗花等主要表现形式逐渐消亡,剪纸的实用装饰性能削弱,艺术创造价值更多地体现,剪纸活动逐渐局限于世代相传的剪纸世家、剪纸艺人和个别爱好者。欧家夼村李瑞欣为庆祝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举办了两次个人剪纸作品展,展出作品180余幅,中央电视台《万家灯火》曾专题报道李瑞欣的剪纸艺术。2002年5月,市剪纸学会成立,共有会员20余人。
花灯 正月十五灯会是传统习俗,家家挂灯放焰火。花灯一般用各色花纸扎制而成。20世纪60年代,随着“破旧立新”,正月十五挂灯之俗一度消亡。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条件改善和电灯进入千家万户,春节及正月十五有些人家又开始在门口悬挂大红灯笼,以示喜庆。但民间已无制作花灯者。1992年开始,市里每年元宵节在政府门前举办灯展,组织各部门及厂矿企业扎制彩灯,增添节日气氛。随着技术进步,出现电子操纵的大型花灯,模拟人物、动物造型,集声、色、光、动于一体,颇受观众欢迎。各单位把灯展视为对外宣传的良机,竞相参加,规模越来越大,使这项传统艺术同现代生活融合在一起,焕发出生机。
面塑 招远面塑制作时节有结婚喜庆、满月百岁、烧七祭祀、上梁大吉及岁时节令等。
结婚面塑主要有鸳鸯、鲤鱼、大桃、如意等,一样一对。小孩满月面塑主要为“长穗”一对,取长命百岁之意。孩子出生百天俗称过百岁,姥姥家制作一些小面塑送到奶奶家分给亲邻,一般都是花鸟虫鱼之类。盖房上梁面塑有祭祀用的圣虫及饽饽,不少人家做一对龙凤放在梁上,以示蟠龙抬头,龙凤呈祥;还有一部分是“飘梁”用的小饽饽。节日面塑主要在过年时制作,多用来祭祀,一般是一对盘坐的圣虫、一对爬行的圣虫和十个大枣饽饽,另外有压锅台的猪头、压窗台的猩猩、压水缸的鱼及放在面缸里的小圣虫等吉庆面塑。三月三面塑是新媳妇送节所用,主要是做些小燕子向亲人分发,愿小两口像燕子一样双栖双飞,白头到老。七月七面塑俗称磕巧饼,与其他面塑不同的是用模具磕制而成,图案及大小、厚度均由模具而定。
面塑制作融合绘画和雕塑两个艺术门类。捏制过程,充分反映制作者的造型艺术素养,彩绘可掩盖成形的不足。面塑制作者均为农村妇女,每村都有几个能工巧匠,代代相传。20世纪90年代,面塑逐渐被当做商品买卖,食品厂家从农村遴选人才,加工定做各种面塑。同时,面塑作为民间艺术被挖掘,成立招远市面塑学会,1992年举办第一届迎春面塑作品展览,并不断选送作品参加省、市展览,面塑从农村走向城市,登上大雅之堂。